文|好孕姐
記得我在懷大寶期間被問知是O型血,我老公是B型血,醫生就很嚴肅地告訴我,我和老公要一起定期抽血做抗體效價檢查,預防新生兒ABO溶血。醫生還說,只要女方是O型血,男方非O型,兩人準備要孩子就要做ABO溶血檢查,抗體效價值高的話就要吃中藥幹預。否則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血型跟母親不合而引發溶血症,後果會很嚴重。
當時自己挺害怕,孕期拉著老公一起做了好幾次抽血檢查,為了抗體效價的數值擔心憂慮,中藥也沒少喝。孩子生下後有輕微黃疸,照了藍光喝了點茵梔黃,退下去了。
近段我懷了二胎,孕檢時醫生仍然是這樣的說法,還說二胎溶血機率更大。自己就留了個心眼,因為老大血型跟自己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孕期根本不會溶血,可為什麼當時效價值還是高了?血型相同表明不可能溶血,可檢查結果還是提示溶血可能性大,是不是說明這個檢查結果沒有什麼參考意義?
結果細查一下相關資料,才發現,孕期O型血女性必須得做ABO溶血檢查,必要時還要吃中藥降效價,這基本上就是一場「中國式」騙局。
這個論斷,「打假衛士」方舟子和丁香醫生醫學總監田吉順大夫都發表過。他們的觀點是:對於Rh血型陽性,且為O型血的女性來說,ABO溶血發生概率低,沒有辦法提前預防,孕期溶血檢查抗體效價,以及吃中藥降效價根本無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一是母胎血型不合的很多,但發生溶血的比例很低(佔血型不合胎兒的4%);二是即便溶血了,大部分都是輕微黃疸,通過照藍光就可以治癒,出現嚴重後果的機率很低(在新生兒中佔比百萬分之六,在溶血患兒中佔比不到千分之一);三是即便胎兒出生後出現了嚴重的溶血現象,在孕檢時也無法被有效查出,而且即便能檢查出,也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也就是說胎兒如果出生後出現ABO溶血情況,要麼情況很輕微,照個藍光就行,跟普通嬰兒黃疸照藍光沒什麼區別;要麼情況嚴重,但那個只能等胎兒出生後才能知道,屆時對症治療,提前沒辦法判斷也沒辦法預防。這樣一來,ABO溶血檢查還有什麼意義呢?
據悉,國外孕檢根本沒有ABO溶血檢查這一項,國內有的醫院裡,醫生也會告知這個值沒多大意義,不用管它。因此,還沒懷孕就對胎兒ABO溶血顧慮重重的女性,和已經做過檢查,查出效價值過高的孕媽,都不必太過擔心。這項檢查就是雞肋,不做反而可以避免心理負擔。
而我自己,已經決定懷二胎不做這項檢查了,少受些折騰也少些心理壓力。不過,Rh血型是陰性(熊貓血,有這種血型的人很罕見)的女性,還是要重視一下ABO溶血檢查,聽醫生怎麼說。
你在孕期做過這項檢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