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春天》:關於胖達你知道多少?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16年,國寶大熊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從一百多年前因為法國傳教士將熊貓介紹給西方國家,得到世界的矚目的同時,也給這種僅生活在中國的川、陝、甘地區的深山密林的動物帶來諸多困擾,而後更是因為獵殺和環境破壞,導致在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中,全球大熊貓數量僅不到兩千隻。

最近,全面紀實大熊貓科研保護工作的非虛構作品《大熊貓的春天》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三位作者張志忠、張和民、王永躍都是早年到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一線工作人員。書中,作為親歷者的他們講述了四十年間他們的團隊為熊貓的繁育做的工作。

從瀕危到易危,大熊貓經歷了什麼?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物種劃分為七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為受威脅物種。雖然大熊貓依然面臨著滅絕的威脅,但中國大熊保護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初顯成效,大熊貓種群數量在穩定增長。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在有大熊貓分布的四川、陝西、甘肅建立了首批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正式開啟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工作。為了拯救這一瀕危物種,1980年前後,中國政府與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合作,成立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後,致力於大熊貓野生種群動態研究,承擔大熊貓飼養、繁殖、疾病防控和野化放歸,大熊貓國際合作交流,以及大熊貓文化和公眾教育發展四項工作。以期通過研究野生大熊貓種群生態行為,破譯遺傳密碼,以人工圈養種群補充壯大野生種群的方式,實現拯救大熊貓的願景。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立的三十多年來,主要攻克了大熊貓繁殖領域「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個難關,圈養大熊貓種群基因多樣性不斷上升,數量穩定增長,截至目前,達到了二百八十八隻,已基本形成了一個健康的、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的種群。同時,大熊貓保護中心在大熊貓野化放歸、重返自然的道路上也取得了技術突破,已有十一隻大熊貓經野化培訓後成功走向了大自然並存活。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問題又顯現——大熊貓基因日趨於近親,且人工圈養種群種公獸的不足,也導致遺傳基因匱乏。對此,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提出了大熊貓野外引種試驗,於2016年春天啟動了大熊貓野外引種工作。兩年時間兩次試驗,通過將圈養大熊貓母獸放歸至野外與野生大熊貓自然交配,引進野生大熊貓遺傳基因的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8年7月,一對帶著野生大熊貓遺傳基因的大熊貓寶寶出生並存活。

2019年,這項試驗繼續執行,9月16日,參與野外引種項目的大熊貓喬喬在天台山的森林中產下來只熊貓幼崽,它們是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後,全球首對在野外出生的大熊貓幼仔,為野生種群和圈養種群血緣交換做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貢獻。

喬喬

帶有野生基因的喬喬幼崽

與此同時,根據熊貓中心跟蹤人員的持續監測,大熊貓淘淘、華妍、張夢等通過培訓後放歸自然的大熊貓在四川慄子坪自由生活。而2018年冬放歸至都江堰龍溪虹口一帶的琴心和小核桃也順利存活……

可愛?狡猾?機靈?兇猛?哪個是真正的國寶

科幻小說作家尼爾·蓋曼曾描述,把熊貓抱在懷裡的那種感覺,是無法形容的快樂。他還說:「我相信如果全世界的人,每個禮拜去看一次熊貓,那麼世界和平在一個星期就實現了。」

小眼睛、圓滾滾、身上只有兩種顏色,永遠不能拍彩色照片的可愛溫順的模樣是熊貓的本性嗎?其實不然。大熊貓的本性和棕熊、狗熊這些動物沒多大區別,而且它們也是雜食動物,會吃肉,所以它們也會有雜食動物的暴躁和兇狠,在某些時候戰鬥力很強,是出了名的「打手」。並且早在古代,它們就有了非常霸氣的名字:食鐵獸。

熊貓也是性格複雜,內心豐富的物種,《大熊貓的春天》中就記錄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野外勘測的獸醫湯純香就講述道:大熊貓和很多孩子一樣,都喜歡吃甜的東西。最初的時候,湯純香把當知青時學到的本事拿出來:「我是打算給它們吃中藥的。但是只要聞到中藥的氣味,熊貓就使性子,拿屁股對著你,一副我就是不吃的樣子。最後,想到了一個辦法,將中藥做成糖丸,餵給它們吃。它們還就乖乖地吃下去了。」

大熊貓改變了臥龍

最早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工作者之一、八旬老人田致祥也在書中介紹了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工作。

臥龍自然保護區成立之初劃地僅為兩萬公頃,田致祥的職責就是守護這兩萬公頃的棲息地及大熊貓。但是,隨著紅旗森工局進駐,保護區域外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大熊貓的棲息地受到嚴重破壞。1973年,田致祥執筆寫了一封信給黨中央,報告了森林砍伐對大熊貓生存造成的嚴重威脅,記者們寫的內參也不斷呈報給中央。1975年,國務院將臥龍的大熊貓保護區從兩萬公頃擴大到二十萬公頃,紅旗森工局撤出,臥龍成為首個國家級的,面積最大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臥龍地方雖好,但生活條件艱苦,很難留得住人。加上大熊貓繁育工作一度低迷,外國專家們紛紛撤退,20世紀80年代分配來的一百多名大學生走得只剩下六個。1989年,派往美國學習的張和民學成回國後,團結王鵬彥、湯純香、周小平、黃炎、張貴權等,擔起了林業部下達的大熊貓繁育攻關計劃。他們背水一戰,終於在2000年後攻克了人工圈養熊貓繁殖育幼的「三大難關」,實現了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的迅速壯大。

大熊貓改變了臥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尤其強烈。由於核桃坪受災嚴重,次生災害頻發,圈養大熊貓不得不轉移。當地老百姓眼含熱淚,依依不捨地送走大熊貓。他們擔心熊貓都遷走了,國家不再管他們。張和民安慰鄉親們:「大熊貓,一定會回來,國家不僅要管我們,而且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對口援建臥龍,幫助臥龍災後重建!」幾年後,由香港援建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神樹坪建成,大熊貓們又回來了。

「據我所知,大熊貓改變的還不僅僅是臥龍。20世紀80年代初,原林業部曾調集川、陝、甘三省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各山頭的技術骨幹到五一棚學習,而今他們都在各自的山頭推進大熊貓保護研究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田致祥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
    今天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期生物小札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就派出我國特有的、具有超級知名度的國寶胖達——也就是大熊貓來為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說起大熊貓,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我們中國的名片,與茶葉、瓷器一起穩坐國禮的C位,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 胖達鏟屎官招募|大熊貓的黑眼圈聲明
    潛入美麗的大熊貓保護基地大熊貓保護基地位於雅安碧峰峽景區內穿上為你專門準備的鏟屎官工作服放慢你的極速前進的步調正式開啟你的養胖達之旅成為鏟屎官為熊貓清理圈舍走進大熊貓們的家,在這裡拿起笤帚把他們的家打掃的乾乾淨淨,並換好新的竹子。在把熊貓寶寶的內卷清洗乾淨,為可愛的胖達寶寶們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看到他們悠閒的在你清理乾淨的圈舍走來走去,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事情
    如果有人問什麼動物在全世界深受喜愛,那麼毫無疑問答案就是咱們中國的大熊貓了。那白黑相間的皮毛,憨態可掬的樣子,內八字的走路方式著實讓人著迷。其實大熊貓的原名是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 熊科 。
  • 外國人喜歡胖達的神奇理由:熊貓是種族平等的象徵
    胖達在國內的人氣自然不用多說,在外國「胖友」們心裡,胖達的形象也是非常高大的。大家還記得路透社2016年的100張最經典照片嗎?眾多媒體都評論說,胖達寶寶成功用賣萌徵服了世界!據說YouTube胖達視頻下面的評論,是最和諧的地方之一……為胖達傾倒的外國「胖友」表示,胖達飼養員是世界上第一幸福的職業。
  • 關於「春天」的雅稱,你知道多少?
    在古代春天還有各種各樣的雅稱,這些雅稱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傳達了人們對於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記載了春天的文化意義。三春:古時以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九春: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稱「九春」。阮籍《詠懷》云:「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 熊貓這個名字原本是屬於小熊貓的,就連英文名字「胖達」也是如此
    一說到熊貓,幾乎所有人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我們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滾滾」、「胖達」。大熊貓可以說是當今動物界最火的大明星,不光在我們中國出名,也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但是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熊貓」這個名字,其實原本不屬於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而是屬於另一種萌物——小熊貓(Ailurus fulgens)。小熊貓很可愛,也是現在最受歡迎的動物明星之一,熊貓這兩個字,其實最早就是小熊貓的名字。
  • 你在這些關於春天的詩中讀到了什麼樣的春天?
    春風和煦,草長鶯飛古人對春天的描述他體現在古代詩歌的傳播上你在這些關於春天的詩中讀到了什麼樣的春天?行錢塘湖春唐朝:白居易在孤山寺廟賈亭西的北部,水面最初是平坦的雲腳和低的。幾隻早期的鶯為溫暖的樹木而戰,他們的新品種燕啄食著春天的泥土。只有當淺草沒有馬蹄鐵時。收藏夾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洲。江南春唐朝:杜牧千裡鶯唱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480座廟宇中有多少建築。天淨沙彈簧元朝:白樸在春山有溫暖的天氣和風,楊柳鞦韆庭院有長長的窗簾。鶯歌燕舞,小橋流水飛紅。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
  • 第二款熊貓皮膚來襲,阿古朵伴生皮膚海報曝光,胖達榮榮不香了!
    近期關於新英雄阿古朵的消息也是非常多的,這位英雄也已經在體驗服裡測試很久了,經過多次的調整改動後,這位英雄已經基本完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上線到正式服裡了,喜歡這位英雄的小夥伴也可以先存好金幣準備入手了!
  • 我國大熊貓、丹頂鶴還有多少你知道嗎?
    1、大熊貓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國內主要保護地:大熊貓國家公園現存數量:2019年共繁殖大熊貓37胎60隻,存活57隻,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600隻;2015年2月28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現存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1864隻,比第三次調查時增長
  • 科普|你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國寶是大熊貓嗎?原因你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可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呢?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吧。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的一種哺乳動物,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一頭大熊貓要多少錢呢?下面就隨小編來具體了解下吧。
  • 你猜看,養只大熊貓究竟需要多少錢?
    國字號的東西都老貴老貴國宴,土豪再多錢也不一定請你國酒,茅臺市值破萬億有不少竹友問竹子君養只國寶大熊貓究竟需要多少錢呢?恰巧有位竹友小姐姐是保護區研究大熊貓的行家巴拉巴拉給竹子君算了一筆帳竹子君聽後,只得驚嘆一聲大熊貓,土豪你真養不起!
  • 大熊貓吃的竹子營養極低,為何它還這麼胖?這要從200萬年前說起
    大熊貓關於大熊貓,人們有很多疑問,比如它真的非常強悍嗎?還有,大熊貓基本上只吃竹子,而箭竹、筇竹等竹子的營養價值極差,那麼為什麼大熊貓還能長這麼胖呢?這其實都要從200萬年前說起。大熊貓被稱為「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800萬年之久了,最初的始熊貓可是吃肉的,它看起來就像是一隻胖狐狸一般大小,但是發展到小種大熊貓階段的時候,它就改吃素了,而且吃的還是其他食草動物不會碰的竹子。
  • 韓國人民看大熊貓用的都是「黑科技」
    據介紹,「熊貓世界」主題館佔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由世界動物園設計公司德國Dan Pearlman公司設計,由入場移動區域、「Pre show」體驗區域、能夠觀賞到真實大熊貓的「熊貓叢林」及遊客便利設施等四大區域構成,現在我們來體驗一下吸引人的「Pre show」體驗區域和「熊貓叢林」兩個部分。
  • 最囂張「胖達」,叉腰熊貓火到國外,網友:它知道自己是國寶!
    最囂張「胖達」,叉腰熊貓火到國外,網友:它知道自己是國寶!而另一隻叫做胖達的熊貓就更加過分了,在熊貓們吃水果的時間,飼養員準時拿著裝有水果的盆出現在兩隻熊貓面前,表現得比較積極的,這隻熊貓就是胖達,胖達不斷地站起來向飼養員索要水果,飼養員配合了胖達大幾次之後,把水果送到了另一隻熊貓的嘴裡。
  • 人有23對染色體 大家猜猜大熊貓有多少對染色體?
    森林驛站課堂2月11日的問題就是人有23對染色體大家猜猜大熊貓有多少對染色體?還有好多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正確答案介紹吧!  森林驛站課堂2月11日題目堂答案  問題:人有23對染色體,大家猜猜大熊貓有多少對染色體?
  • 關於「胖五探火」,你需要知道的幾組數字
    關於「天問一號」,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負責把「天問一號」送入太空的是「胖五」有多強?「天問一號」逃離地球軌道要飛多快?飛到火星要多久?一圖看懂。
  • 關於白色大熊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2021年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布了白色熊貓野外活動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熱議。下面將有關白色熊貓的科學知識做一下總結。問題一:白色熊貓之前有報導嗎?白色大熊貓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多個地區的老獵人也都說見過,當地叫做「白熊」,而正常花色的熊貓叫「花熊」。
  • 關於國寶大熊貓的一些趣聞,古代被稱為「食鐵獸」,如今火遍全球。
    大熊貓因為外表可愛,身材圓滾而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是我國的國寶,如今,大熊貓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同樣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成為了中國的象徵和文化符號,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關於國寶的一些趣聞。大熊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 大熊貓90%以上的食物都是竹子,你知道大熊貓屬於什麼目動物嗎?
    大熊貓90%以上的食物都是竹子,你知道大熊貓屬於什麼目動物嗎?時間:2020-04-26 00: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90%以上的食物都是竹子,你知道大熊貓屬於什麼目動物嗎? 大熊貓90%以上的食物都是竹子,你知道大熊貓屬於什麼目動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