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它是凝聚力,聚沙成塔,集孤弱為偉大;它是生命力,自強不息,使絕地發新芽;它是戰鬥力,砥柱中流,挽狂瀾於既倒。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讓每個中國人都經歷了一次精神洗禮。

進一步堅定製度自信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疫情讓人們直觀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駕馭複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

疫情考驗的,遠不止一國的公共衛生治理能力,更是整個國家體系的動員力和執行力。風險挑戰面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上下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330多支醫療隊、超過4萬名醫務人員先後馳援湖北;各地建設力量迅速集結,短時間內建好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一批方艙醫院;防控物資有缺口,工信部門迅速摸排家底,發動企業生產,商務部門全力保障物資調度;勞動力返崗有困難,交通部門組織鐵路專列、長途包車……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認為,中國之所以能用較短時間就遏制住疫情擴散,「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新中國成立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這次面對空前的疫情,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只有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做到。疫情防控的成功實踐也再一次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就是因為它是根植於14億人民發自內心的自覺認同。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面對疫情,中國人民唱響的是「團結就是力量」的大合唱,展現的是億萬人民團結如一人的中國精神。

在疫情防控的每一道戰壕裡,在生死攸關的每一次較量中,都銘刻著無數勇士的逆行身影。他們是感動中國也感動世界的白衣天使,是聞令即動、勇挑重擔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是不懼風雨、堅守一線的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是加班加點生產醫療物資的工人,是火速建成各地應急醫院的農民工,是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也是一戶戶宅在家裡的普通民眾……14億國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堅定信心,對疫情展開頑強鬥爭。「我要向所有目前生活在中國的人、那些無法過上正常生活的人表達感激之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人民以付出巨大自我犧牲的方式,為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

歷覽新中國成立70年來開天闢地的創業史,有無數精彩故事由人民奮鬥書寫,有無數中國奇蹟由人民攜手創造。從建設新中國「敢教日月換新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間正道是滄桑」,共和國的大廈是靠一塊塊磚壘起來的,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讓我們再次看到: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基因。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眾人拾柴、涓滴匯海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才讓我們更加堅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打贏。

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放眼歷史,大疫大災往往導致社會失序,社會失序又使抗疫抗災雪上加霜。再觀當下,中國社會萬眾一心,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從根本上看,疫情對我國經濟實力、發展動力和調節能力影響有限,相反,我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勁的發展動力和高效的調節能力有利於戰勝這場疫情,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疫情發生以來,從制定出臺一系列有利於穩定經濟運行的「六穩」舉措,到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租金減免和穩崗補貼,應急政策措施正在對衝疫情影響,企業正在「動起來」,經濟正在「轉起來」……中國的經濟總量接近百萬億元。中國經濟不僅「體量」更大,而且「體質」更好、「免疫力」更強,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我們過去可以,今天更行!

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戰風鬥雨,一次次攻堅克難、一步步勇毅前行,書寫了光照時代的歷史篇章,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面對這場疫情,我們誓言「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面對困難,我們承諾「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向未來,可能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但我們始終相信,無論什麼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腳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湖南日報評論員: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
    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一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湖南日報評論員「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神州大地一盤棋、舉國上下齊奮起,從「過節模式」快速切換為「戰時狀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白衣戰士勇敢逆行;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短時間拔地而起,到眾多「方艙醫院」快速投入運營;從聯防聯控到群防群治……在「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中,從黨員幹部到普通百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戰勝疫情作出努力。「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
  • 一個經典的故事,揭示了這樣的道理,成長是在磨難中完成的!
    這部動漫應該是一部成長類型的動漫,因為它主要講的是千尋的一個成長曆程。主要內容就是年紀小小的千學她跟著父母搬家去到一個非常陌生的城市,開始了一個特別讓人難以想像的生活。她們闖進去一個比較靈異的小鎮裡面,於是她的成長曆程就正式開始了。
  • 思政大課觀後感——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
    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
  • 中考滿分作文賞析:磨難(8)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滿分作文賞析:磨難(8),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人的一生極其漫長,也極其曲折,因此路上的坎坷也就分外的多。   泰戈爾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只有經過無數的坎坷,我們才能真正的成長。
  • 磨難造就幸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典禮舉行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以《幸福與磨難》為題給畢業生們上最後一節「思政課」。張玉賢攝  王焰新通過講述中國戰疫故事,向畢業生解析了「磨難」與「幸福」的辯證關係,教育引導同學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他說,戰疫大考,同學們在求知中拼搏、在磨難中奮起、在關鍵時擔當,用「硬核」實力回應「最難畢業季」,交出了合格的答卷。經此一「疫」,大家更能體會人生的意義,更能直面生活的磨難,更能領悟幸福的真諦。
  • 優秀作文:磨難也是一種財富
    磨難也是一種財富記得加關注,後面的更精彩八(6)班 馬麗水滴答,滴答地敲擊著石頭,每一次的力量都微乎其微,但最終滴穿了石頭。是什麼原因使水有如此大的能力呢?只有使自己經歷一次次磨難,並克服它,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我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在遼闊的草原上,羚羊和狼一起生活著。狼群經常會來偷襲羚羊,來捕捉一些年老體弱的羚羊來充當自己的食物。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為了保護羚羊,將所有的狼都獵殺了。可是事與願違,羚羊數量卻漸漸減少。這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 菩提一葉:在逆境中不停地行走 磨難是一筆財富_佛教_鳳凰網
    古今中外,但凡有所作為者,無不歷經曲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經受許多磨難,這些經歷成為人生途中的一筆珍貴財富。 據史料記載,鑑真大師自小聰明好學,有極高的悟性,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居大雲寺。只有在困境中不停跋涉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呀!」師父解釋說。 後來鑑真大師六次東渡,途中經歷各種磨難,終於到達了日本九州,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些一生庸庸碌碌的人不會給世人留下任何有益的啟示,也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 人生路上,所有的磨難,都是註定的
    因為,只有撐下去,在困境中才會有一線生機;撐下去,人生才能柳暗花明,得到新的轉機。02人生路上,有風雨,有未知的考驗,磨難重重人生路上,總會經歷風雨,經歷坎坷,經歷困局。有的人,一生陷在淤泥之中,無法自拔。
  • 中考滿分作文賞析:磨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滿分作文賞析:磨難(1),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遼闊蒼穹中飛翔的老鷹,必是經歷了母鷹無數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錘鍊出一雙凌空的翅膀。   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必然經受過蚌的肉體無數次蠕動以及無數風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輝。
  • 在苦難中成長蛻變
    生命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一個奇蹟,世間有生命的萬物,都在努力拼搏活出自己的精彩;苦難是生命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風景,是人生的一場修行,只有經的住生活的磨難與困苦,才能攀登人生旅程的巔峰,到達理想的彼岸。世間有生命的萬物無不在苦難中修行、再造,適應瞬息萬變的狀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句千古絕唱的詩,道出了世間萬物戰勝苦難,超越自我,完美蛻變的真諦;也啟迪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曲折,不要逃避,接受苦難,才有可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經得住困苦,忍得住磨難,才有可能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藍圖。
  • 大多數重大磨難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心理學家:這可怕,但是很真實
    文丨話印主筆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下印記在這裡引用一個心理學家卡德勒的話:「其實生命當中有一個最為不幸的事實,就是我們遭受過的重大磨難大多數都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這種磨難是有可能遺傳的
  • 「人善多磨難,人好不長命?」聽聽修佛人怎麼說,原來答案是這樣
    導語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曾聽過這句話:人善多磨難,人好不長命?反正我是聽過很多次了。特別是在一些好人過早地離世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好人沒好報。確實,以前我也很不理解為什麼某個人明明做了那麼多善事,一生也不曾作惡,最後卻沒有得到一個好的下場。這不就是好人不長命嘛,那以後誰還做善事呢?
  • 磨難太多 不要怕 一定要跨過去 因為那是老天要讓你成大器
    如果你經歷磨難多,不要害怕,不要沮喪,人生是會平衡的,你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了,一定會在另一方面得到補償。一個平庸之人,上天是不會給他很多磨難的,他一輩子只會像躺在坑裡的人,站不起來,也掉不到哪裡去,從生到死一個樣,沒有任何變化。對於一個可造之才,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是要在重重苦難之後,迎來燦爛人生。
  • 《自然》:RNA幹擾的「成功」與「磨難」
    《自然》:RNA幹擾的「成功」與「磨難」
  • 佛教:為什麼「好人多磨難,壞人樂逍遙」?看完你就明白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發現,好人卻總是遭磨難,好人不長命,而壞人卻活得逍遙自在,這是怎麼回事?這樣是不是背離因果了?當然不是。「因果」並非眼下的一個小片段,並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肉眼所能通透的。佛教裡講: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世果。
  • 超火·治癒·文案句子:你現在所經歷的磨難 未來都會成為你的下酒菜
    超火·治癒·文案句子:你現在所經歷的磨難 未來都會成為你的下酒菜 1,不要因為小事悶悶不樂,一切都會過去的,不信你回頭看看,不知不覺中已經度過了多少苦難。
  • 於暖流中感受「大愛中國」
    醫務人員臉上的勒痕、方艙醫院的舞蹈、志願者的忙碌、科學家的賽跑、基層工作者的值守、外賣小哥的奔忙、普通群眾的參與……這幅感天動地的畫面中,有在人民大會堂獲得榮譽的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有登上外媒封面的外賣小哥,有4.2萬多名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40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4萬名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更有著14億中國人民的不屈身影。
  • 從抗擊疫病的歷史中汲取智慧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國家、對我們民族、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稱得上是一場磨難。如何看待這場磨難,如何從磨難中奮起?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 安妮 海瑟薇稱婚姻遠超想像 新片中受磨難
    原標題:安妮 海瑟薇稱婚姻遠超想像 新片中受磨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電10月29日報導,近日,安妮海瑟薇接受媒體採訪,自曝拍攝新片《星際穿越》過程磨難重重。  談及兩年的婚姻生活,海瑟薇坦言和自己想像中的不盡相同,「我曾想像自己的婚禮應該是場盛大的宴會,可說實話我的婚禮比較傳統,我甚至都沒有做好角色轉換的準備。」儘管如此,海瑟薇的婚姻生活依舊十分幸福,在採訪中她透露,自己和丈夫都儘可能有抽時間在一起,甚至是當她環球旅行拍攝電影之時兩人都形影不離。
  • 大排畸通過和大排畸沒有通過,對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一場磨難
    大排畸通過和大排畸沒有通過,對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一場磨難做大排畸多上一道保險很多醫院在準媽媽懷孕22周時,向準媽媽提出建議檢查超聲波排畸項目,查看胎兒的外部發育是否存在大的問題。懷孕生子就像遊戲打怪,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和磨難,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都要經歷一場暴風雨的洗禮,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競爭和抉擇。願你的寶寶一切安好!也包括你!(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