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1 13: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4月下旬的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台州市體育中心的氣膜體育館在藍天下顯得特別大氣、壯觀。據了解,這座氣膜體育館為單層建築,主體為氣承膜結構,建築面積3350㎡,氣膜建築為柔性建築,能夠抵抗高烈度的地震,抵禦16級以上的颱風。氣膜體育館建成後,將會是一個融合羽毛球館和籃球館的綜合場館,周邊還有咖啡廳、接待室等配套設施。這個氣膜館能抗16級颱風,究竟有何奧妙?寧波博德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張素波工程師接受記者專訪,為大家解開奧秘。
能抗16級颱風,用的什麼技術?當然是最新技術——斜向正交網狀鋼纜系統。先來看看博德維的技術優勢。
"斜向正交網狀鋼纜系統"是博德維氣膜的專利技術,可以抵抗16級以上颱風和沉重超過250kg/㎡積雪,該技術被稱為第三代氣膜核心技術,是唯一符合北美永久性建築規範的技術,配置有"斜向正交網狀鋼纜系統"的氣膜館比普通氣膜館更安全、更穩定,使用年限更長。
據介紹,整個建造流程是這樣的———
在考察乙方現場後,按乙方要求免費設計,出圖並提供概算。至於場地的要求麼?並無硬性要求,屋頂也可以。建築面積最好800平方米以上。最優設計投影面積為3000平方米左右,工期一般60天可完成。也就是說,氣膜建築造價比傳統結構建築更加低廉,約為傳統體育場館造價的1/2,年運營成本是傳統體育館的1/3左右。
保修期?15年。平常維護公司技術部與業主共享遠程圖像,數據等全天候監控。正常的日維護成本比傳統館低多少?60%~70%。
對於租期不定的土地和土地資源稀缺的大城市來說,氣膜結構建築屬於可遷移的建築,能夠實現土地、倉儲以及運輸成本的最低化。對於快速變化的市場而言,流行的體育項目、健身方式在不斷更新,體育場館設施也需要隨之更新換代,氣膜結構建築可整體拆裝移動,建築面積靈活,可以在不同類型的土地上搭建體育場館。
理論上來說,驗收合格的氣膜建築的使用年限達20-30年。在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當前,氣膜建築審批手續簡單也解決了體育場館營造審批難、周期長、門檻高的問題,有助於建設靈活多樣的體育場館,提高人均體育場館面積。
氣膜館,只是看著像帳篷
看起來像是一個大氣球,又像是充氣的帳篷,氣模建築到底是怎樣搭建、怎樣工作的呢?
據張素波介紹,氣膜建築系統是一種"採用優質的建築纖維膜材作為建築"外殼",通過室內外的氣壓差將"外殼支撐起來,形成建築物主體,室內無需任何框架與梁柱支撐的一種建築形式。氣模建築通過配備一套智能化的機電設備在內部提供空氣正壓,把建築主體支撐起來,並且還包括照明系統、門禁系統、空氣過濾系統等。
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第一個氣膜建築在北美建成後,全世界已經建設有數千個氣膜建築,並且大多都一直在使用,有的使用時間已超過30年。雖然看起來像是吹起的大氣球,但是氣膜建築絕不是搭帳篷那麼簡單,它是符合規範的永久建築。我國自2006年建成首座氣膜建築,十年來國內氣膜場館呈增長趨勢。
氣膜館的門禁系統,比較有特點。"這個門剛打開時會感覺有一點兒壓力,就像飛機起飛時的那種感覺,這是因為室內外有250~500帕壓差,通過互鎖門禁系統,人進出時不會影響室內氣壓,也減少了氣壓對人體的衝擊。"有體驗過的人是這樣描述的。"從館的側面逃生門直接出去時,強大的氣流一下子就把人推了出去,簡直像是高空跳傘時打開機艙門的衝擊,絕不是互鎖門禁的平穩效果。"
增加這幾百帕氣壓會不會讓處於其中的人感到不適呢?其實這僅僅相當於正常建築1層與9層的氣壓差,不會對人體有任何不良影響,而且隨著大氣壓升高,空氣中的含氧量也在遞增,反而有助於人們從事運動活動或體力工作。
在氣膜場館內,空氣的溼度、溫度都經過精確的控制,處在最適宜人體活動的條件下。"我們對場館內空氣品質的設置都有很高的要求,通過風的循環過濾保證空氣含氧量和潔淨度,二氧化碳、甲醛、PM2.5以及溫度、溼度都是時時監控的。"
在場館外側是建築的"心臟",這個設備負責維持室內的壓力,往裡面輸送新風、過濾空氣,在冬天時由鍋爐燃燒天然氣供暖,夏天則由電機來製冷。這套設備保證了氣流的正常運行和建築的平穩安全。
在氣膜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裡,還有很多悉心的設計應對不同需求。比如作為球場,燈光照明時需要不影響打球人的視野。這裡光源出來先照到燈罩,然後燈罩再反射到膜,再反射下來,通過二次反射,整個場館完全沒有眩光、沒有陰影。
另外逃生門的設計也具有專利。由於有壓差,逃生門必須設計得容易推開,即使小孩子用點力氣也能把門打開;但是門開了不能關不上,還要有回彈裝置;最後就是要保證密閉性,這對氣膜建築是最根本的要求。
這真的是一種用心在做的建築形式,並且改變著大眾對於建築的理解和體驗。
能耗低得真能嚇你一跳
氣膜建築自身完全密閉的特性,讓它具有節能、潔淨的功能,是天生的綠色建築,能耗低得真能嚇你一跳。張工引用了正在使用的北京朝陽體育中心網球館為例,其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有6塊網球場地,一年的能耗在30萬元,只相當於普通建築的1/3。在北京建築大學建造的氣膜綜合館, 3000㎡左右的場館平均每月能耗僅1萬元。
節能效果主要是基於氣膜建築的保溫性和氣閉性。首先,常規建築有門窗,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就很多;氣膜建築由於氣閉性好,與外界氣體交換少,熱量損失也就少了。其次,膜本身也具有保溫性,外面白色的是外膜,內部呈螺紋狀的是內膜,中間還有保溫層,這樣對溫度的隔離效果就比一般建築更好。氣膜建築還具有天然的清潔性。由於室內處於正壓狀態,煙塵、灰塵都很難進入室內。
由於室內的空氣完全靠電機設備通過風口吹進來,因此對空氣的淨化過濾也非常方便,只要在風道加裝過濾裝置就可以了。而普通建築雖然也可以對室內空氣進行過濾,但是實施起來費時費力,成本也高得多。
氣膜建築的建造成本與傳統的大型建築相比更經濟。如果和傳統體育館比,成本還是低很多的。另外工期非常短,所有部件在工廠裡全部做完,拉到現場只要一個星期就能全部幹完。這讓使用單位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還免除了工地嘈雜的漫長過程。
氣膜館應用前景廣闊
氣膜館除了在體育館類應用外,也很適合作為廠房使用,尤其對溫度、適度、潔淨度有特殊要求的工廠,可以對車間內的環境進行主動控制。此外,還有大型的倉庫、糧倉也適合氣膜建築的用途。
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有上萬個氣膜建築了,我國已有的氣膜建築在100個左右。在我國目前作為運動場館的比較多,市場接受度也比較高。
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這種充氣式場館的發展障礙主要在於市場認知度不夠,以及行業標準缺失導致的安全性未受普遍認可。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中國現有體育場地數量依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全民健身需求。針對此,專家建議氣膜體育場館普及之路的另一種可能——由大變小。想要普及氣膜場館,必須要讓它進入街道社區。因此,氣膜場館不要求大,要變小。現在很多氣膜場館太大了,一個館裡有20塊羽毛球場,這樣的要求街道社區達不到。
14936179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