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品格教育 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假案談起

2021-01-15 中國臺灣網

  去年臺大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論文涉嫌造假,臺大於一月中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郭明良等人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引發全臺學術界「大地震」。

  臺灣《立報》20日刊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任詹昭能的評論文章說,本案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當事人」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離職,郭明良教授與臺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因此遭解聘,臺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5年內不得擔任學術主管,還有涉及其間的臺灣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振良與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陳百升「命運未卜」。最受矚目的「關係人」臺大校長楊泮池,雖然未在學校教評會「懲處名單」之列,也在各界譴責聲中終於3月18日宣布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其間最委屈的莫過承擔「行政庶務」的臺大學術副校長郭大維,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指指點點,頂多只能無奈的表示遺憾甚或譴責。

  打從事件爆發以來,在眾聲喧譁中,本案有如電影情節般高潮迭起。除了引發各界冷嘲熱諷的郭明良教授公開聲明「清白」外,還有張正琪教授因為不服臺大處置,不僅與校方「針鋒相對」,甚至提告4人網友加重誹謗罪。尤其面對外界懷疑甚或指控校方操控調查,學校暨「主事者」在過程中甚或調查後,除了及時的「自清」,真的也只能留待歷史「檢證」。

  老實說,本案對於臺大傷害,早已不言可喻。然而,最嚴重也最無辜的後果,其實是臺灣學術的國際信用問題。近來有學者投稿國際期刊,已被要求附上「原始資料」,甚至要出具「誠信說明」。因為少數人的不誠實行為,耗費了可觀的社會資源不說,連臺大甚或全臺灣的學界聲譽都跟著陪葬,真的情何以堪?

  綜覽幾個月來臺大論文做假案的風風雨雨,不由得思想起前校長李嗣涔多次在新生訓練時,勉勵學生「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不隨便蹺課、不隨便亂停腳踏車」,因此引發網友嘲諷:「念到臺大還要校長這樣耳提面命。」2011年臺大學生會會長鄭明哲表示,若連臺大學生都做不到,以後恐對社會造成更多弊病。另有學者為臺灣基礎教育失敗而憂心。例如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受訪時表示,優秀人才若無健全人格,未來恐危害社會。

  如今乍見臺大連教授都「作弊」,心想研究「超能力」的李校長如此殷切叮嚀,說不定真的如當年靜宜大學唐校長所說的是「有感而發」;或者說不定這些人現在的行為表現,就是當年學生時代做不到「考試不作弊」的延伸呢!

  走筆至此,又不禁想起當年世新大學以教學卓越計劃,系統性推動「誠實考試文化運動」,具體措施包括在校園中心的言論廣場設置「誠實考試K書中心」,對學生施測「誠實考試文化運動問卷」,期中與期末考卷之首增列考試作弊罰則,舉辦「誠實考試文化運動」文宣標語徵選與票選活動,以「王朝與馬漢站兩旁的關公出巡」宣導考試不作弊……結果不僅接受媒體訪問學生批評此項活動,像是小學生活倫理教育,「看低」大學生素質;有一名助理教授說,由大學做中學時代早該做的事,顯示整個教育制度都出了問題。

  才短短幾年光景,號稱全臺高教龍頭的臺大竟爆發教授論文作弊事件,何只是格外諷刺,公民基本教育失敗,顯然也不只是當年「學者的憂心」而已,不是嗎?

  重點是今後該怎麼辦?大禹治水從源頭,醫生治病有賴正確診斷,面對諸如此類學術誠信問題,何嘗不然?且讓我們話說從頭!

  根據社會心理學觀點,任何人任何時間或地點的任何行為,都是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以教授論文做假來說,國內外學術發展環境(例如全球化高度競爭的高教環境、以SCI或SSCI論文發表量定奪的機構與個人獎勵機制、主管機關或所屬機構學術倫理氛圍或審查機制)固然有以致之,「行為人」追求學術聲望以及連帶利益的動機、堅持學術研究品質或學術倫理的意志、個人行事風格甚或品格教養等因素也是重要關鍵。

  先進一步就環境因素論。當年為推動「世新大學誠實考試文化運動」時,正式與非正式搜集學生對於考試作弊的意見發現,大學生內普遍存在一種「大家都作弊」的看法,甚至可以成為作弊的「合理化」基礎。其實,此種反應或現象並不限於學生族群,不久前「查緝」公教人員(包括教授)以假發票報帳案件時,很多人不也是說「大家都這麼做的」嗎?最近論文做假案暴露出來的論文掛名問題,相信學界也應該存有類似的「論述」邏輯。因此,臺大這一起「驚天動地」的學術「不倫」案件,說不定及時為臺灣學界此種「向下沉淪」趨勢設下「停損點」;否則將來難保不會有教授或學界人士,也以「大家都這麼做啊!」為自己的論文做假行為辯護呢!果真如此,豈不「幸哉」?

  古有云:「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篇)令人遺憾的,今天的大學教授都已不再以知識份子自許,更甭提「君子之德風」了。因此,放眼臺灣天空之下,不僅知識份子的風骨淪喪,有部份教授甚至連最起碼的為人之道也不見了,以致《大學教授是狼!摸畢業女生臀判刑3月》《詐財逾千萬,臺大副教授遊XX求刑6年》《學生當人頭詐研究費,『國防大學』前教授判刑》《偽造文書詐2千萬教授判刑》《南榮科大校長夫妻賣假學歷,裁定羈押禁見》等等,「教授不像教授、校長不像校長「的社會新聞事件頻見報端!

  難怪,臺灣前「科技部長」楊弘敦赴「立院」備詢時表示,學術界論文造假問題,若是因為「制度問題」造成的,可透過修法或檢討制度而改善。重點是他認為本案系肇因於「人性問題」,未來必須靠教育。誠哉斯言!

  問題是究竟要靠哪方面的教育?除了臺當局「教育部」暨絕大多數人關注的高等教育學術倫理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從小到大的品格教育。試想當事人如果夠正直,面對壓力甚或龐大利益當前,也會堅守誠信原則,怎麼可能「鋌而走險」呢?品格教養真的有如「樹頭站得穩,免驚樹尾掃風臺」啊!

  是的,此刻臺大教授論文做假案正提醒了吾人:個人的誠實甚或品格教養就是這麼「尊貴」,而且常常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讓大家付出高昂代價!

  另一方面,試問大家多久沒聽到「德育」這個詞兒了?又多久沒聽到「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了?回顧多年來中小學教育,始終「學科知識教學中心,升學考試至上」,人格(含品格)教育遭到嚴重排擠,我們的社會(各行各業)因此逐漸坐收成果。除了「臺灣人行騙天下」,奸商賣黑心食品謀取暴利、臺當局領導人因為「海角七億」身系囹圄、官員涉貪或收賄入獄、教授論文做假學術界因此蒙塵、專業人士惡用知識圖謀不法暴利、選手打假球職棒「一敗塗地」、恐怖情殺令人髮指、泯滅人性近親殺人(例如父弒子、子殺父、夫殺妻)、隨機殺人(例如捷運鄭捷殺人案、內湖斷頸案…)!無論說是「德育」也好,品格教育也罷,作用就是沒這麼大!

  聽聞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將針對臺大的初步報告深入審查之餘,衷心奉勸「教育部」:趕緊回頭從「教育之根(教人成人)」救起。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品格教育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假案談起
    去年臺大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論文涉嫌造假,臺大於一月中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郭明良等人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引發全臺學術界「大地震」。重點是他認為本案系肇因於「人性問題」,未來必須靠教育。誠哉斯言!問題是究竟要靠哪方面的教育?除了臺當局「教育部」暨絕大多數人關注的高等教育學術倫理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從小到大的品格教育。試想當事人如果夠正直,面對壓力甚或龐大利益當前,也會堅守誠信原則,怎麼可能「鋌而走險」呢?品格教養真的有如「樹頭站得穩,免驚樹尾掃風臺」啊!
  • 被遺忘的品格教育 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弊談起
    近來有學者投稿國際期刊,已被要求附上「原始資料」,甚至要出具「誠信說明」。     因為少數人的不誠實行為,耗費了可觀的社會與資源不說,連臺大甚或全臺灣的學界聲譽都跟著陪葬,真的情何以堪?  結果不僅接受媒體訪問學生批評此項活動,像是對小學生活倫理教育,「看低」大學生素質;有一名助理教授說,由大學做中學時代早該做的事,顯示整個教育制度都出了問題。     才短短幾年光景,號稱全臺高教龍頭的臺大竟爆發教授論文作弊事件,何只是格外諷刺,島內民眾基本教育失敗,顯然也不只是當年「學者的憂心」而已,不是嗎?      重點是我們今後該怎麼辦?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上述幾所高校發布的通知均提到: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覆核、排查近五年博士、碩士論文
    華南理工大學9月30日發布《關於開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圖源:圖蟲創意♪ 作者|芥末堆 阿宅♪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芥末堆訊 日前,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9月30日,也就是今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 校長督導不周
    新華社臺北3月30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有關臺灣大學教授涉及學術倫理案,臺灣地區科技主管部門與教育主管部門3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公布共有8人論文經審議被認定為造假,其中臺大教授郭明良遭處分停權10年。
  •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2017-01  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團隊此前在國際期刊發表多篇大腸癌幹細胞相關研究成果。2016年11月,有匿名網站質疑其多篇論文圖片涉造假,違反學術倫理,包括臺大校長楊泮池與郭明良共同署名的論文。當月,臺大宣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  臺大日前召開記者會說明階段性調查結果。校方介紹,已調查16篇論文,有2篇已遭撤稿,6篇論文排除需進一步調查,8篇仍在調查中。
  • 臺教授假發票案理工科淪陷 人文社會學者緘默自清
    臺教授假發票案理工科淪陷 人文社會學者緘默自清     臺灣知名公立大學教授爆發用假發票案
  •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校長有督導不周責任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校長有督導不周責任 劉歡 吳濟海/新華社 2017-03-30 16:47 來源: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通報》中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 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嚴查論文作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分別是:復旦大學2005屆的博士畢業生王磊,其論文存在嚴重的抄襲行為,給予博士學位撤銷的處理;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其碩士畢業論文也存在嚴重抄襲的情況
  •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 專攻肝癌名醫多篇論文造假
    時隔兩年,臺灣醫學界龍頭臺大醫院再曝論文造假醜聞,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昆鋒的多達10篇論文遭臺「科技部」認定造假,規模不亞於當年郭明良案。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經過臺「科技部」、臺大及臺大醫院調查,認定以陳昆鋒為主的研究團隊有10篇論文造假,這10篇論文都有申請或取得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劃。
  •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最近,教育部發布《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通報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天大一教授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作假,校方反應速度令人點讚
    從此拉開了學術圈強烈打擊學生學術作假的帷幕。學生裡面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大部分都在學校內部解決了,影響範圍極小,當然我們也允許學生犯錯,只要改正就好。畢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曾想到,2020年快到年底了,居然還有一個巨瓜,網絡爆出天大一教授學術不端,學生123頁PDF含淚控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山東大學回應碩士學位論文作假: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中新網1月25日電 今日下午,山東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陳振涉嫌碩士學位論文作假的情況說明》。該說明稱,涉嫌學位論文作假的,不論何時發現,一經查實將對相關人員及導師進行嚴肅處理,對已獲學位者撤銷其所獲學位,絕不姑息。  說明中稱,昨晚,學校通過網絡等媒體得知山東大學歷史學院檔案學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陳振涉嫌碩士學位論文作假的信息。
  • 論文大抽檢,打假60萬碩博士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將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緊接著,2月27日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
  • 教育部:加大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查處力度,實現「零容忍」
    通知指出,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邁入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嚴格監管的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質量監督保障制度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形成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級學位委員會、學位授予單位三級質量管理保障體制,構建了研究生培養單位質量保證為基礎,教育行政部門監管為引導,學術組織、行業部門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的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監督體系。
  • 論文造假臺「科技部」:至今仍未收到臺大資料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論文造假風波延燒,被外界批評神隱的臺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昨日首度公開露面。據報導,臺「科技部」上月14日發函請臺大在1個月內提出說明,並要求臺大若查明若有違反學術倫理事實,必須依相關規定處分,但發函至今已超過1個月,「科技部」昨日表示,仍未收到臺大任何書面報告,也已經催促臺大,希望臺大儘速提供,也會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