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2017-01-15 15:13:2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17年01月15日 15:13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臺大教授論文「違反學術倫理」 學界籲進一步調查重振聲譽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吳濟海、胡龍江)備受關注的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風波有了最新進展,臺大校方日前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該校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並向社會各界致歉。臺灣學界則呼籲相關部門進行公平、公正調查,重振學術界聲譽。

  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團隊此前在國際期刊發表多篇大腸癌幹細胞相關研究成果。2016年11月,有匿名網站質疑其多篇論文圖片涉造假,違反學術倫理,包括臺大校長楊泮池與郭明良共同署名的論文。當月,臺大宣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

  臺大日前召開記者會說明階段性調查結果。校方介紹,已調查16篇論文,有2篇已遭撤稿,6篇論文排除需進一步調查,8篇仍在調查中。初步認定郭明良多年來多篇論文有不同程度錯誤,其在研究指導與監督上有明顯過失,已撤稿的2篇論文,郭明良是通訊作者,已明顯違反學術倫理。2016年撤稿的論文出現大量錯誤圖片,已非無心誤用,身為第一作者的博士查詩婷難辭其咎,也明顯違反學術倫理。2008年撤稿的論文,掛名第一作者的臺大教授、臺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被認為貢獻度不足以擔任第一作者,明顯違反學術倫理。

  關於相關人員的懲處,校方表示,雖確認郭明良有違反學術倫理,但是否蓄意等還需進一步調查,相關證據也需補充,等調查結果完整出爐後,才會依程序作出處分。

  至於臺大校長楊泮池等其餘共同作者應負的責任,校方表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釐清。臺大會持續調查,預計今年4月底前調查完畢。

  調查結果引起臺灣社會特別是學界關注。外界質疑,臺大自行調查自家教授和校長,難以避嫌。近日更傳出有調查小組成員遭報復、被匿名舉報論文造假。因此,學界呼籲臺灣當局教育、科技主管部門應接手調查,做到公平、公正,重振學界聲譽。

  臺灣科技主管部門表示,在論文造假風波爆出的第一時間就已啟動調查,跟臺大「平行調查」。教育主管部門則稱已成立獨立審查小組,等臺大初步調查結果報送後,就改由小組進行實質審查。

  輿論還認為,這一風波為臺灣學術界敲響警鐘,學界當以此為戒;行政主管部門應勿枉勿縱,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才能重建外界對學界信任與尊重。

  臺大校長楊泮池在調查結果公布當天受訪時表示,尊重調查結果、平常心看待。目前,郭明良、查詩婷尚未對外發表意見。林明燦則表示,會再找時間向校方說明。

相關焦點

  • 臺大初步認定三名教授違反學術倫理 論文錯誤已非無心之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14日報導,臺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嫌違反學術倫理,臺大校方13日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初步認定郭明良、查詩婷和林明燦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臺大校長楊泮池在論文的相關責任則尚未提及。
  •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 校長督導不周
    新華社臺北3月30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有關臺灣大學教授涉及學術倫理案,臺灣地區科技主管部門與教育主管部門3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公布共有8人論文經審議被認定為造假,其中臺大教授郭明良遭處分停權10年。
  •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校長有督導不周責任
    臺大教授學術倫理案認定8人論文造假,校長有督導不周責任 劉歡 吳濟海/新華社 2017-03-30 16:47 來源:
  • 被遺忘的品格教育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假案談起
    去年臺大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論文涉嫌造假,臺大於一月中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郭明良等人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引發全臺學術界「大地震」。因為少數人的不誠實行為,耗費了可觀的社會資源不說,連臺大甚或全臺灣的學界聲譽都跟著陪葬,真的情何以堪?綜覽幾個月來臺大論文做假案的風風雨雨,不由得思想起前校長李嗣涔多次在新生訓練時,勉勵學生「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不隨便蹺課、不隨便亂停腳踏車」,因此引發網友嘲諷:「念到臺大還要校長這樣耳提面命。」2011年臺大學生會會長鄭明哲表示,若連臺大學生都做不到,以後恐對社會造成更多弊病。
  • 被遺忘的品格教育 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假案談起
    去年臺大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論文涉嫌造假,臺大於一月中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郭明良等人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引發全臺學術界「大地震」。  臺灣《立報》20日刊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任詹昭能的評論文章說,本案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當事人」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離職,郭明良教授與臺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因此遭解聘,臺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5年內不得擔任學術主管,還有涉及其間的臺灣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振良與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陳百升「命運未卜」。
  • 被遺忘的品格教育 從臺大教授論文作弊談起
    去年臺大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論文涉嫌造假,臺大於1月中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郭明良等人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引發全臺各地「大地震」。      本案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當事人」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離職,郭明良教授與臺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因此遭解聘,臺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5年內不得擔任學術主管,還有涉及其間的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振良與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陳百升「命運未卜」。最受矚目的「關係人」臺大校長楊泮池,雖然未在學校教評會「懲處名單」之列,也在各界譴責聲中終於3月18日宣布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
  •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 專攻肝癌名醫多篇論文造假
    時隔兩年,臺灣醫學界龍頭臺大醫院再曝論文造假醜聞,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昆鋒的多達10篇論文遭臺「科技部」認定造假,規模不亞於當年郭明良案。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經過臺「科技部」、臺大及臺大醫院調查,認定以陳昆鋒為主的研究團隊有10篇論文造假,這10篇論文都有申請或取得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劃。
  • 論文造假風波起 臺灣學術陷入道德危機
    臺大前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軍的研究團隊被爆論文造假,事件越演越烈,除了臺大校長楊泮池曾與他共同掛名的論文,也出現了多起紕漏外,媒體甚至爆出,郭明良與臺大醫學院教授嚴孟祿之間的財務往來,可能涉及論文掛名的對價關係,嚴重影學術倫理,「立委」也要求「科技部」要追回補助款、加強把關。
  • 楊憲宏批蔡英文論文「自我抄襲、一魚多吃」違反學術倫理
    華夏經緯網10月4日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蔡英文近日公開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卻仍遭受外界質疑。資深媒體人楊憲宏及美國紐約州律師童文燻今赴「監察院」陳情,批評蔡英文這份博士論文「自我抄襲、一魚多吃」,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童文燻說,找上「監委」陳情,最主要的訴求是因為蔡英文1983年的論文,其實與她在臺灣地區先露出的文章重複,並指出其中談到《補貼法、反傾銷及市場防衛》(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aurd)時,第252頁到第
  • 論文造假臺「科技部」:至今仍未收到臺大資料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論文造假風波延燒,被外界批評神隱的臺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昨日首度公開露面。據報導,臺「科技部」上月14日發函請臺大在1個月內提出說明,並要求臺大若查明若有違反學術倫理事實,必須依相關規定處分,但發函至今已超過1個月,「科技部」昨日表示,仍未收到臺大任何書面報告,也已經催促臺大,希望臺大儘速提供,也會持續追蹤。
  • 臺灣大學兩名教授涉論文造假被解聘
    ,認定郭明良、張正琪教授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25日報導,去年11月,臺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的研究團隊被爆出涉嫌多篇論文數據造假,引發輿論關注。臺大有關方面隨後對此展開調查。  臺大教師評審委員會24日經過8小時的會議,於當晚10時許就調查結果和懲處決議發布聲明。  教評會稱,本案共調查17篇論文,其中包括2篇撤稿論文。
  • 關鍵時期卻爆黑料 論文確有違背學術倫理情況 李眉蓁前景堪憂
    藍營高雄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論文抄襲的風暴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今天又遭踢爆,她臺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竟有96%為複製的內容。李眉蓁首度對學校及指導老師道歉,而臺灣中山大學也再次發出聲明,該論文可能存在違反學術倫理,未來亦會加強規範究責機制,目前全案已進入學術倫理審查機制,送校外專業領域公正學者審查,另外,論文電子檔已經全網公開查閱。
  • 應一視同仁 學術倫理不能只要求年輕人
    事後,該教授辯稱繪圖是由其學生經手,且一時疏忽,並未保留圖檔。當時,「國科會」生物處長對記者表示:若學生做假而教授不知情,則教授不會受到處分。但此說法隨後遭「國科會」主委陳建仁更正。陳建仁指出:不論圖檔由誰製作,「科學家都須為自己發表的論文負最終責任」,所以中興大學的教授不能以不知情而卸責。他更希望島內學者以此案作為警惕,「在學術研究上,所有細節都要非常注意」。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相較之下日、韓學者被終結學術生命、判刑,還有人為此自殺,臺灣學界實在太缺乏「恥感」。輔大教授戴伯芬表示,公眾完全不信任政治人物的論文生產機制,是臺灣學界的危機,撤稿統計如果考慮人口平均,臺灣被撤論文數量獨步全球,「這可不是臺灣之光!」
  • 臺大醫院爆論文造假醜聞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大爆論文造假醜聞。&nbsp&nbsp&nbsp&nbsp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016年,前臺大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被爆多篇論文涉及造假,當時臺大前校長楊泮池也擔任數篇論文作者,此事在臺灣教育界引起極大震動。事隔2年,臺灣醫界龍頭臺大醫院再次曝出論文造假醜聞,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昆鋒,多達10篇論文遭臺當局「科技部」認定造假。
  • 二十載AI論文大調查,十萬多篇論文分析「學界鴻溝在加劇」
    這篇論文研究了從2000到2019年,包括ACL、ICML和NeurIPS在內57個頂會,涵蓋的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學習等,調查樣本總數多達171394篇論文。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也證明了:「計算」在人工智慧研究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 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 疑掛名12年收700餘萬臺幣
    ,郭遭質疑可能收受金錢後,讓其他教授在論文中掛名,時間長達十二年,金額達七百餘萬元(新臺幣,下同)。嚴孟祿昨(14日)聲明指是「借款」給郭,非請郭寫論文的代工費;郭未出面回應。  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對此強調「勿枉勿縱」,涉及金錢交易絕無模糊空間,會嚴查嚴懲,且不能以其他名義先辭職或退休。「教育部政風處」將把相關資料送「廉政署」調查;「廉政署」說,如涉刑責將立案調查。臺大表示,若查有不當對價關係,會依校內規定懲處。
  •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這些論文被質疑的問題包括,一圖多用或圖片PS,複製粘貼,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塞門扎的論文是否造假,以及其本人是否知曉並參與論文造假,還需進一步調查證實,目前塞門扎並未對於論文涉嫌造假給予回應,不過,2位論文作者回應了相關問題。一位是塞門扎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合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索迪(Akrit Sodhi),他承認論文有兩張圖被"無意地交換了",但這不是在不同的研究中重複使用同一圖像。
  • 論文涉嫌造假,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需要負責嗎?
    他是免疫學領域「教科書的存在」據公開資料,曹雪濤26歲時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因碩士論文優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學位。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目前國內醫學生正在使用的《醫學免疫學(第六版)》的作者正是曹雪濤。
  • 清華北大論文搶發風波:兩校疑認定該事件「違反學術規範」—新聞...
    清華北大論文搶發風波:兩校疑認定該事件「違反學術規範」 9月15日,《科學通報》(英文版)發表了一篇關於動物磁感應受體蛋白方面的論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學術帶頭人(PI)張生家。 論 文刊出,即在同行學術圈內引發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