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顏色千千萬,但每個人喜歡的就那麼幾種。曾經有專家統計過大家喜歡的顏色,結果發現大多數人的喜好竟出奇的一致。什麼顏色看上去最舒服?什麼顏色最能讓人放鬆?顏色在其他行業有著怎樣重要的地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不同顏色背後隱藏的密碼。
顏色能夠左右人類的情緒
從空中俯視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你會看到各種顏色地貌,從褐色的土壤、多彩的石子、米色的沙子、激流湧動的藍色海洋、到連綿不斷的雪山等等。
毫不誇張地說,地球表面到處都有自己的「色調」。我們對色彩習以為常,但是你想過嗎?這些顏色遠不止我們眼睛看上去那麼簡單。它的存在,和人類的情感有著說不請道不明的聯繫。
這是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心理學家發起的一項研究。在「世界上最受歡迎顏色」的實驗中,研究對象涉及100多個國家的26596名參與者,目的是了解人們最喜歡的顏色都有哪些。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顏色研究了。
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他們讓實驗對象列出特定顏色相關的屬性和代表情緒,既希望找出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什麼,也希望弄明白這其中有哪些影響因素。
結果發現,大家的選擇達到驚人的一致。比如,如果你想冷靜放鬆下來,海軍藍是最好的選擇,其次是藍綠色和柔粉色。
想要嚇人就選擇黑色,它能營造出神秘、恐怖和沉默的效果。
要想充滿活力,不防試試紅色。
橙色通常與幸福感有關,
粉紅色則是少女、性感的代名詞,
全界的奢侈品都離不開白色、紫色。
心理學家富蘭克林解釋,顏色能左右我們的情緒,是因為顏色越飽滿,它就越能引起興奮和刺激;其次,顏色越淺,就越能讓你感到平靜和放鬆。
許多研究發現,藍色和綠色就是「放鬆色」的兩個典型代表。而色調越深,就像夜幕來臨,給人肅穆、黑暗、穩定而又莊重的感覺。
至於人們最喜歡的顏色?不妨告訴你,即使人各有別,人各有好,但大多數人最喜歡的顏色還是綠色或藍色。
根據生態效價理論,人類之所以喜歡這些顏色,是因為它們與某些環境特徵有關。像是晴朗的天空、乾淨的水流、翠綠的植被,不都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嗎?象徵著生機與活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不喜歡暗褐色,因為它們總讓我們想起髒水、汙穢和疾病。
為了有些顏色 人類特別辛苦
大自然的顏色是隨時隨地可供欣賞了,但你知道嗎?在很早以前,人類為了獲得某種顏色,卻特別辛苦。
比如口紅的重要原料——胭脂紅,本來歐洲是做不出這種色彩的,但哥倫布去了美洲,發現仙人掌上寄生的胭脂蟲,曬乾了可以制出胭脂紅來,於是一時間,胭脂蟲成了西班牙人孜孜不倦熱愛販運的寶貝。
可惜這玩意不顯眼,時常有海盜劫持商船,擄掠了金銀珠寶後,看著胭脂蟲發呆:這玩意幹嘛的呢?不能吃不能穿,扔進海裡去!西班牙商人吃了虧,海盜也沒佔著便宜,可憐的是遠渡重洋的胭脂蟲,就這麼葬身大海了。
還有荷蘭畫家維米爾,特別鍾愛印度黃。
然而印度黃的製作,聽起來簡直像個笑話:需要讓奶牛吃芒果葉,然後撒尿;其尿液就呈現出了印度黃。
在食品業的世界 顏色就是金錢
人們如此痴迷顏色,絕不僅是表面功夫。實際上,商家對顏色的追求,還可以讓他們的食品大賣!不信,想像一下,一顆草莓從鮮紅變成了草綠色,是不是腦中覺得它的味道也從甜變酸了呢?一顆土豆由黃變黑,看這樣子是不是都不敢吃了呢?
雖然在討論美食時,我們總是以舌尖的感受作為主要評價,但是眼睛卻絕對稱得上是最重要的味覺器官。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家指出,我們大腦皮質中超過一半的區域都參與了視覺的處理,而負責味覺的區域卻只佔皮質的1%到2%。這不僅表明顏色會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興趣,顏色甚至可以改變食物的味道。
於是,食品公司用定製的色度計掃描他們的產品,嚴格規定橙汁等飲品的顏色。七喜、雪碧的包裝,黃綠色越多,嘗起來越有黃檸或青檸的味道。
至於市面上有時候想創新,會推出藍色的可樂。一直以來,賣的也不太好。因為自然界中很少有藍色食物。人們在潛意識裡,就不太能接受。
我們看到的顏色是相同的嗎?
色彩的世界如此神奇,然而,世界上還是存在一群人,也許無法感知這些顏色。
我們的神經中有相當數量的感光細胞,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用來感知紅、綠、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色光三原色,這些基色再通過疊加形成其他所見色彩。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常感知這三原色的,比如色盲。常見的色盲有「紅綠」色盲,這些色盲患者對紅色或綠色感覺能力喪失。對紅色感覺缺陷的色盲,看紅色是黑色,綠色色盲則是看綠色為黑色。
有意思的是,還有一種「色盲」,他們不表現為對某種顏色的感覺能力的缺失,而是對特定顏色感覺的「扭曲」。
像是之前的白金藍黑裙子,有人看它是白金色,有人看著卻是藍黑色。其實,這是一種生理性的視覺現象,並不是病理性的,所以,也沒必要因為這種差異性就覺得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紅色的太陽,藍色的大海,黑暗的夜空……沒想到,不同的顏色背後隱藏著這麼多密碼。也難怪,當你心情低落了,出去逛逛,接觸接觸大自然,那生機勃勃的綠色,不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