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幾個月,沒技術沒能力,也沒興趣愛好,不知道做什麼。怎麼辦?」這是網上一個熱門問題。
原話是這樣說的:
「去年畢業的文秘專業,本身沒什麼技術性的專業,又加上有點內向,文員基本不找,後來找了個新媒體運營,混混沌沌地做了幾個月,學了一點皮毛,8月辭職了。回家半個月,回來廣州以後又接著找新媒體運營工作,但是效果不好,心累後,隨意做了個網絡推廣的工作,半個月後受不了天天刷廣告的日子,辭了。現在都沒什麼方向性了,不知道做什麼,能做什麼,基本沒目標。也找不出興趣愛好,父母天天催著讓快點找到工作,我也想啊,但是就是找不到,感覺人生就這樣了,求支招怎麼解決現狀?」
各位覺得,他的問題在哪裡?
第一,對於專業與工作的理解。
學的是文秘專業,又覺得文秘沒什麼技術性?
在我看來,文秘需要很強的「技術」,那就是寫作能力。同時,文秘還需要很多綜合能力:正確理解領導意圖、高情商、良好的溝通協調與工作組織能力等。
一個優秀的文秘,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有點內向,文員基本不找」?
相對外向型而言,內向型喜歡文秘的應該更多,畢竟案頭工作更多。
第二,沉不下心,吃不了苦。
新媒體運營做了幾個月,辭職;回家後再去找新媒體運營工作,心累;做網絡推廣,受不了刷廣告的日子。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運營崗位需求量很大,同時也很辛苦。但有些苦不得不吃,如果有心,可以學到一身本領。
不願吃苦,想輕輕鬆鬆賺錢,哪有這樣的好事!
第三,陌生的自己。
不知道做什麼,沒什麼興趣愛好。
渾渾噩噩過了二十多年,不知道想做什麼、能做什麼。自己,就是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事已至此,該怎麼辦?有沒有出路呢?
1.深入地認識自己。
這次的困擾,正是認識自己的契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人格特質、心理傾向、偏好、經驗、知識結構,你沒有發現它們,只是因為它們藏在那裡,你並未在意。
與人互動、用心做事時,體會內心的感覺,哪些事是讓你快樂、有成就感和價值感的?哪些事是你得心應手,輕車熟路的?肯定有。
自己獨處時,靜靜地觀看內心,感知身體的每個角落,讓內在的東西浮現出來。
2.明確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工作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答案。是養家餬口的方式?是財富積累的路徑?是打發時間的工具?是實現價值的平臺?
當你明確了工作對你的意義,才會有較為清晰的方向。
3.嘗試與受訓。
在尚不明確工作方向時,不妨多嘗試一下。如果只是空想,永遠也不會有實際的成果。與其煩惱,不如走出去經歷與嘗試,也許你只是經歷得太少。
在缺乏技能的情況下,接受專業培訓是必要的。
在新年來臨之際,希望有更多的人找到未來的方向!
人生路上,總有那點點星光,照亮前進的方向!
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