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在一個節奏匆忙,身心健康值得格外重視的時代,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重要性可能並不亞於你有多麼宏大的理想,做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業。「你可以把日日滋養當作你的一個輕鬆的修行。每翻一頁,每實踐一個方法,就能找到適合你自己的生活良方。隨著滋養力的日益增長,你的內心會變得更加篤定,從而以淡定、從容、優雅的態度過一生。」
這不是一本教你走上成功捷徑的圖書,但是,每一種滋養方式都會在日常生活中帶給你力量。《日日滋養:365天愛自己的生活良方》(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周一妍,用一本書來分享她是如何進行空間滋養、身體滋養、心靈滋養、精神世界的滋養、夢想滋養的。並且,她還奉上她親身實踐過的「滋養力」具體操作方法——比如為物品做斷舍離、每天做能量早餐、收納廚房、跑步四公裡、做平板支撐、閱讀紙質書、撰寫晨間日記、睡前整理、養植物、慢食……無論你是在工作還是居家,都可以找到一項適合你當下心情和狀態並可以馬上實踐的滋養方式。沒有高難度、高花費,也沒有不切實際的內容。她要告訴讀者的是,日日滋養能潤物細無聲地改變著你的一切。我們可以用最簡單易行的方式,擺脫生活中的無力感,收穫積極生活的勇氣。你會發現,一個井井有條的家、健康健美的身體、溫暖平靜的內心、有趣又上進的靈魂,夢想都變得可以觸手可及。
本書作者周一妍第一位登上TEDx分享整理話題的特邀嘉賓,被譽為「中國整理文化奠基人」。曾經當過多年記者的她,曾採訪過朱清時、安藤忠雄、隈研吾、磯崎新等眾多名人。她也是唯一一位同時採訪過近藤麻理惠、山下英子、近藤典子3位整理收納專家的中國記者,並受邀為近藤麻理惠的著作撰寫別冊,為山下英子的著作撰寫序言。
採訪過全世界眾多名人和生活家,周一妍發現,每一位在各自領域取得卓越的人都具有自我滋養的能力,它會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更多的幸福感。比如屢屢陪跑普利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會用「勇敢做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和他人比較」來回應質疑和否定;每一年會花300 天左右的時間,在全世界演講的野生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因為有內心有信仰,所以「經常獨處,但從不寂寞」。
在《日日滋養:365天愛自己的生活良方》中,她跟讀者說,在寂寞的時候,可以《以書為友》,或嘗試《自由書寫》來舒緩情緒,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做自己的「4公裡」女王》,相信它們會給你帶來快樂;在悲傷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通過《一念之轉》來重新思考問題,或用《自我激勵》的辦法引到自己,在《找到初心》後會給你帶來慰藉。
不同於市面上的女性勵志類書籍,你甚至可以無須按照目錄來逐頁閱讀,根據自己當天的心情找到可以幫助自己的那篇去做就好。你也不用為自己設定目標,合上書,閉上眼睛,用心去挑選自己去喜歡的那一項吧。即便在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在睡前你也可以通過把東西復位,來讓身體放鬆。在你第二天醒來之後,會看見一個富有秩序感的、令人安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