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家用固態硬碟怎麼選?三款主流NVMe橫評給你明確答案

2020-12-01 Geeks小樹

俗話說得好無固態不開機,如今配備電腦主機「M.2固態盤」肯定是少不了,隨著NVMe協議固態硬碟迅速發展,SATA協議的固態硬碟顯然有些沒落了,由於NVMe固態硬碟讀寫速度不會受到接口限制,價格也獨漸步入親民,所以今天我們就精選三款家用主流NVMe固態硬碟進行簡單橫評,希望能為您在選購上提供一些幫助。

本次參評三款NVMe固態硬碟基本信息:

威騰電子SN500容量500GB,升級到第三代二通道NVMe SSD,主要組成部分其實只有一顆TLC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方面都是搭載獨家自研晶片,總寫入300TBW,相對於其它品牌產品來說,整體優勢又有不小幅度的提升,畢竟威騰電子在這方面的實力還是很雄厚的。

英特爾(Intel)660P容量512GB,採用慧榮SMI 2263主控,採用M.2 NVMe接口,支持PCIe 3.0 x4通道,DDR3緩存晶片和兩顆QLC快閃記憶體顆粒,目前英特爾也是一個將QLC快閃記憶體顆粒SSD投放市場的品牌,也能算英特爾對自己的技術實力有信心吧。

金士頓A1000容量為480GB,顆粒方面採用了東芝TLC快閃記憶體顆粒晶片,512MB的DDR3L緩存晶片,一共有四顆顆粒,單粒容量為120GB以及群聯PS5008-E8主控,應為已經銷售挺長時間了,算是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吧。

簡評:從參數規格初步來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快閃記憶體顆粒了,威騰電子SN500和金士頓A1000都採用了TLC顆粒,Intel 660P搭載的是QLC快閃記憶體顆粒。

QLC和TLC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QLC的一大優勢就是成本會更低,單位容量會更高,能推出更大容量的SSD產品,但目前其穩定性、性能就相比TLC來說要更弱一些,再者一個就是壽命短,比較直觀的就是在同樣質保年限下,英特爾660p的總寫入只有100TBW,相比威騰電子SN500和金士頓A1000的300TBW,優劣就非常明顯。

測試平臺:惠普光影精靈3筆記本綠刃版

·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5-7300HQ @ 2.50GHz 四核

· 主板:惠普 836B ( 100 Series/C230 Series 晶片組 Family - A152 )

· 內存:16 GB ( 三星 DDR4 2400MHz )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64位 ( DirectX 12 )

首先,我們選用CrystalDiskMark對三款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寫速度進行了測試,該軟體讀寫速度測試傾向於非壓縮算法,而非壓縮算法SSD具備不掉速的特性。

讀取最高的是Intel 660P為1808.7MB/s,但寫入也是墊底的,為955.1MB/s。

威騰電子SN500次之,讀取為1715.4MB/s,寫入是三款裡最高的,為1449.3MB/s。

金士頓A1000的讀取為1589.6MB/s,寫入則為1032.8MB/s。

從綜合數據來看,威騰電子SN500在CrystalDiskMark測試裡表現不錯,因為讀取和寫入整體較為均勻;Intel 660P在讀取上更強,但寫入速度拖了後腿,然而金士頓A1000則是處在中遊水平。

我們再來看看看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情況,該軟體是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標準檢測程序,數據也比較權威,在這方面威騰電子SN500的分數要遠遠高出另2款產品,從這三款固態跑分來看,不難發現都是固態,為什麼差距就有這麼大。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威騰電子SN500的優勢比較明顯,不但在順序讀寫上保持領先,而且在4K性能上也有較大幅度的領先,Intel 660P綜合性能是墊底的,金士頓A1000處在中高水平。

TxBENCH是一款來自國外的SSD測試軟體,相信許多朋友都聽說過,在大部分SSD跑分的時候,我們都經常可以看到都是用到了這款SSD測試軟體。從測試結果來看,Intel 660P在讀取方面有優勢,威騰電子SN500在寫入方面有優勢,屬於PK階段,它們在寫入和讀取方面都互有勝負。

最後我們再用HD Tune Pro進行基準測試,這裡考驗的是SLC緩存能力,我們看到,威騰電子SN500的緩存大概在7GB左右,緩存外的速度在750MB/S,金士頓A1000差不多也是在7GB左右,Intel 660P則就比較誇張,緩存顯示在70GB左右,但緩存外的速度只有80MB/S,甚至不如一些機械硬碟,我認為它用的是全盤模擬緩存,來彌補QLC性能低下的問題,它會隨著SSD使用容量增加,緩存容量變少而使得速度會越來越慢。

PCMark8是全面系統且專業的測試方式,為用戶的PC進行性能評定,內置了多個測試項目,其中Storage測試項目是針對硬碟性能做出評定,在這裡我們也對三款固態硬碟僅此測試。

在PCMark 8的測試中,我們測試威騰電子SN500的硬碟速度為400.37MB/s,金士頓 A1000為268.97MB/s,而Intel 660P要略高於金士頓 A1000,其達到了283.36MB/s,不過其成績相比威騰電子 SN500的話,仍然有差距。

總結:

從這三款主流NVMe固態硬碟測試結果不難發現以下幾點, 三者各有千秋,威騰電子SN500的綜合性能是最強的,而Intel 660P的讀取速度要比較高,但寫入性能則不太盡如人意,尤其是緩存外的速度,這個性能確實差強人意,畢竟80MB/S的這個緩存外性能別說這是一款NVMe的SSD,就連一些普通的機械硬碟都要比它強,這應該和QLC快閃記憶體顆粒有著比較大的關係,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QLC可能還不是最適合選購的時機,當然Intel能夠率先推出QLC的終端產品這一點上還是值得一提的,說明Intel對自己的技術能力還是非常有信息,相對於其他兩款產品,金士頓A1000相對來說就中規中矩了一些,這可能也與金士頓A1000是最早推出的產品有關,在這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跟不上跟新速度可能就會被淘汰。

相關焦點

  • DIY玩家的福利:解鎖不一樣的NVMe固態硬碟功能!
    固態硬碟的折騰玩法也有很多,不花錢就能解鎖不一樣的功能! 魔改驅動在Windows 7下開啟HMB: 比較便宜的入門級NVMe固態硬碟,或者是東芝RC100這類M.2 2242迷你NVMe盤會採用DRAMLess也就是無緩存設計,需要搭配Windows 10才支持的HMB主機內存緩衝特性來維持性能。
  • 5G時代下的存儲新格局 淺聊固態硬碟橫評的價值和意義
    在持續狂奔了十年有餘之後,消費級存儲市場基本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品牌分層,以及細緻的人群畫像,或許有人會問了,在如此穩定的垂直行業,以及「短平快」為主流的自媒體時代下,ZOL中關村在線為何還要做產品橫評這種「笨、傻、粗」的重活呢?
  • 主流SSD大橫評:固態硬碟全方位解析-科技頻道-和訊網
    硬碟固態論:SSD固態硬碟大型橫評  今天的固態硬碟成為了提升系統性能的最好途徑,不僅僅加快了作業系統的啟動時間,更讓應用程式的裝載時間變得飛快。如果用傳統的HDD載入Photoshop等大型程序,至少要用10秒以上的時間。
  • 固態硬碟SATA、M.2都是啥意思,買哪種好?
    1固態硬碟的接口目前常見的固態硬碟接口有四種,分別為SATA、M.2、mSATA和PCI-E。SATA和M.2固態硬碟是普通消費者經常接觸的,目前處於主流地位。M.2固態硬碟比較複雜,其有三個版本,分別為B key接口、M key接口和B&M key接口。三者區別在於金手指處斷口位置及短金手指部分的引腳數。B key接口的缺口在左側,短的一側引腳數為6。目前市面上B key接口的M.2固態硬碟並不多,其採用的通道為SATA或PCI-E×2。
  • 「小獅子診所」買SSD該選SATA接口還是M.2的?
    @哆啦A夢的小口袋:目前裝了一個鎧俠的500GB固態硬碟,感覺遊戲有點裝不下,想再加個固態硬碟,是選擇SATA接口還是M2的?小獅子:這款主板第二個M2插槽也是可以跑PCIe 3.0 X 4滿速的,因此你的問題答案主要卻決於你的預算多少以及希望的遊戲體驗。
  • 原廠顆粒極致性能 龜甲 T3000 NVMe M.2固態硬碟評測
    傳統的SATA接口固態硬碟由於帶寬的問題,性能被限制在了600MB/S以內,而最新的NVMe協議,可以讓固態硬碟的速度突破3000MB/S,而最新的PCIeGen4接口,則能讓固態硬碟的性能突破7000MB/S,這樣對於我們消費級的電腦來講,升級NVMeM.2固態硬碟,日常使用體驗將會大幅提升。
  • 極速固態,小巧強悍,東芝RC1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
    前言作為讀寫性能怪獸,固態硬碟(SSD)僅用了不到10年便奪走了HDD在存儲界的霸權,成為組裝新機、PC或筆電升級的必選硬體。隨著主板硬碟接口的換代,傳統的SATA 6Gbps接口也不再受寵,而M.2接口、支持NVMe協議的高性能SSD以其高帶寬和接口速度成為酷機標配。
  • 12款洗牙器橫評測試
    橫評目錄:引言正文:​一、參與評測的電動牙刷品牌與型號基礎數據二、橫評產品展示&簡評三、日常使用橫評四、外出攜帶使用五、衝牙器推薦榜單 寫在最後   每天使用1-2次可以有效的保持口腔衛生。產品展示環節!  松下  此次我們共選取了三款松下的產品參與橫評測試,分別是 EW-ADJ4、EWM1411、EW1511。這三款產品的價格在此次橫評中屬於較高的檔位,不過作為大牌廠商,產品質量有足夠的保障,並且氣泡水流、超聲波水流等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
  • 西數推出新款SN500固態硬碟 NVMe規範
    威騰電子近日發布了新款藍盤SN500,這是一款NVMe固態硬碟,採用PCIe 3.0x2通道,最大連續讀寫速度1700/1450 MB/s,容量可選250GB和500GB。編輯觀點:這款產品的價格很有吸引力,大品牌還是很值得信賴的,如果國內售價和國外保持相近水平的話以後推薦固態硬碟就又有一個新選擇了,並且我們應該還會在未來一些新品筆記本上面見到這款固態硬碟。
  • 入門級NVMe固態硬碟首選,東芝RC100帶來的超值體驗
    筆者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原本自帶了一塊256G的三星CM871A M.2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速度方面還算過的去,但由於TLC顆粒時間長了之後難免出現掉速之類的問題,因此一直都打算換個固態硬碟當系統盤。東芝RC100系列完整支持NVMe 1.2協議,傳輸接口支持PCI-E 3.0 x2,帶寬為2GB/s,雖然僅為主流PCI-E 3.0 x4 的50%,但其速度表現也要比SATA接口固態硬碟快的多。
  • 如何通過主流測試軟體,檢測固態硬碟狀態和速度
    如今固態硬碟已經成為了電腦不可或缺的核心配件,裝好電腦後,如何快速的通過主流測試軟體,檢測固態硬碟狀態和速度。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有哪些主流的硬碟測試軟體。 1、CrystalDiskMark 先來聊聊大名鼎鼎的CDM(CrystalDiskMark),如果你關注固態硬碟評測,你就會發現,很多的測評人員都喜歡選擇CDM作為測試工具。相比其他的測試工具它使用簡單,並且免費。於此同時,CDM還在長期更新,真的是良心測試軟體。
  • 年度盛宴:22款256GB固態硬碟橫向評測(全文)_固態硬碟評測-中關村...
    今天我們將為網友們呈現最為全面的22款256GB SSD橫評,方便網友們選購256GB SSD。2選購指南:揭開主控/快閃記憶體的秘密    128GB SSD以更低的價格,實用的容量迅速在2013年成為主流,然而任何一款主流128GB SSD的性能,對比256GB SSD卻是嚴重縮水!
  • 手把手教你測試固態硬碟!硬碟測試軟體大匯總
    如今固態硬碟已經成為了電腦不可或缺的核心配件,裝好電腦後,如何快速的通過主流測試軟體,檢測固態硬碟狀態和速度。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有哪些主流的硬碟測試軟體。  2、CrystalDiskInfo  這款軟體和CDM為同一個開發者的產品,區別在於CDM是跑分軟體,而CDI則是查看固態狀態的軟體。
  • 你肯定不知道!M.2高性能固態硬碟居然也需要散熱器
    對於不少DIY玩家而言,散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冷、風道、4*12頭頭是道,但你知道硬碟散熱的重要性嗎?硬碟高溫會導致什麼問題?    首先從M.2固態硬碟的組成開始說起,M.2固態一般由PCB、快閃記憶體顆粒、主控、緩存這四部分組成。其中主控作為M.2固態硬碟的處理器,需要處理非常多的數據和來自顆粒和CPU的信息,導致發熱量非常的大。
  • 金屬/透明兩相宜 ORICO M.2 NVME硬碟盒評測
    這個指令能夠使固態硬碟的性能得到保持,提升固態硬碟的壽命。這對於經常需要讀寫大量數據的移動硬碟形態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哪怕現在的M.2接口固態硬碟價格已經不斷走低,但本質上還是一塊固態硬碟,能夠有效延長壽命還是很有必要的。 體驗&測試:已經跑滿USB3.1 Gen2速度
  • 東芝這款RC100固態硬碟性能是怪獸
    相信各位小夥伴都認識固態硬碟,卻不知道它有多久歷史,2018年是固態硬碟進入市場的第10個年頭,這些年來,SSD技術進步也相當之猛,從主控到快閃記憶體,從接口到標準,每一次都給消費者們來驚喜,尤其是M.2接口更是能將性能發揮到極致,直到NVMe協議的M.2 SSD,憑藉自身小巧身材、彪悍的能力
  • 這些NVMe SSD真有料(全文)_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導購...
    進入2016年,我們見證了SATA固態硬碟的風光不再,唏噓著MLC顆粒的走下神壇。同時,也歡呼著新一代、無延遲的NVMe協議的到來,以及由此而來的固態硬碟性能的極致提升,也承受著3D TLC顆粒引發的顆粒革命的陣痛。    固態硬碟的產業,正在向前進步;固態硬碟產品,也在不斷進化。
  • M.2的硬碟真的快嗎?選擇固態硬碟要看這幾點
    固態硬碟的優勢在哪裡?該如何選購?如果你的電腦開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並且系統卡到爆,換塊固態硬碟(SSD)作為系統盤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那麼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優勢在哪裡?又該如何選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 QLC固態硬碟到底如何?固態硬碟你選了什麼?
    作為計算機的一種新型儲存器,固態硬碟其實並不年輕,早在上世紀它就開始活躍於儲存領域中,但因為價格高昂等問題,它並沒有走入我們民用市場。而隨著本世紀生產力以及快閃記憶體技術的進步,固態硬碟在近幾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 SATA+TYPE-C二合一 宇瞻固態硬碟熱評
    Type-c接口     除了亮眼的雙接口,此款固態硬碟在材質上依舊選用鋁合金,增強產品硬度;在顏色上,高貴的香檳色,似乎成為了當下的主流,配合著表面不規則線條,大氣而豐富。ASM1351,而這正是此款固態硬碟能夠實現雙接口讀寫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