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的優勢在哪裡?該如何選購?
如果你的電腦開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並且系統卡到爆,換塊固態硬碟(SSD)作為系統盤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那麼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優勢在哪裡?又該如何選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1.防震無噪音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是快閃記憶體顆粒(Flash),跟U盤用的存儲介質一樣,內部沒有任何活動的零件,和機械硬碟相比,少了很多活動的精密零件。因此對于震動、掉落等外來傷害基本免疫,也不會產生噪音。
2.性能強,讀取速度快
因為固態硬碟採用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Flash),數據的傳輸速度要比機械硬碟的傳輸速度快一大截。一般機械硬碟的讀取速度為100MB/s左右,而SATA SSD的讀取速度可以到達500MB/S,NVME M.2固態硬碟最高甚至可以達到3500MB/s以上。
當然固態硬碟也有缺點,機械硬碟故障了,碟片上方還有物理記錄可以慢慢恢復,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故障後上面的資料直接消失。機械硬碟的可恢復性是固態硬碟所欠缺的,因此如果是保存重要資料,還是選擇機械硬碟為好。
說完固態硬碟的優缺點,我們來聊聊怎麼選擇固態硬碟。
顆粒(MLC比TLC好, TLC的價格要比MLC便宜)固態硬碟是由顆粒存儲數據,顆粒的好壞直接影響硬碟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目前用來生產固態硬碟的NAND Flash有四種,分別是單層式存儲(SLC)、多層式存儲(MLC,通常用來指稱雙層式存儲)、三層式存儲(TLC)、四層式存儲(QLC)。有些廠商亦稱TLC為3-bit MLC。[1]SLC、MLC、TLC的讀寫速度依序從快至慢(約4:2:1),使用壽命依序從長至短(約6:3:2),成本依序從高至低。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是MLC/TLC,讀寫速度不錯,價格也沒有太高。但是因為TLC比MLC的存儲密度大,當硬碟容量快滿時,TLC的速度相比MLC會大幅度下降,這就是常說的掉速。所以MLC比TLC好,但是TLC的價格要比MLC便宜
協議及尺寸(只有NVME M.2 的固態硬碟可以跑到3500MB/s)現在M.2的硬碟很火,但M.2的硬碟不一定能跑的3500MB/s。M.2隻是硬碟的一個外形尺寸,就跟2.5英寸、3.5英寸一樣,只是一個物理尺寸。M.2硬碟可以走PCI-express 3.0,SATA 3.0總線,跑SATA/NVME協議因此支持不同總線的M.2的接口缺口位置也是不同的。
對於NVME M.2可以理解為高速公路,只有這兩點全部滿足才能達到3500MB/s的高速,而 SATA M.2則相當於普通公路,速度也就500MB/s左右,與2.5英寸SATA3.0接口固態硬碟速度是一樣的,因此如果想要達到3500MB/s的速度,一定要買NVME 協議的M.2固態硬碟。
買大廠,選擇保固時間長的固態硬碟的顆粒壞了,裡面的數據目前來說不可能恢復的。拋開售後不說,雜牌硬碟的顆粒一般來說質量比較低,故障率也是比較高的。為了數據考慮還是選擇像金士頓、西數這種大廠比較有保障。
以上就是選擇固態硬碟需要注意的三點,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的話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對您有用的話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