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消息,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交出一份令業內外人士大吃一驚的財報,這份財報似乎讓這個創造了營收增長和盈利神話的公司飽受質疑。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淨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252.9%。淨虧損為9.325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同期淨利潤為190萬元人民幣。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淨虧損為人民幣8.636億元,而2019年同期淨利潤為人民幣2010萬元。
這是跟誰學8個季度以來首次淨利潤虧損,上一次還是在2018年第二季度,虧損4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跟誰學第三季度的營銷費用達20.558億元,已經超過第三季度淨營收,而這似乎也是導致巨額虧損的直接原因。
「看不懂」的跟誰學
2019年6月,跟誰學在美上市,上市後跟誰學保持了3-4倍的收入增長,並且是當時唯一一家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跟誰學淨利潤達到1.745億元。
而就在外界紛紛看好跟誰學時,跟誰學在今年第二季度迎來劇變。今年第二季度,跟誰學淨利潤下跌到7271萬元,進入第三季度後直接巨虧9億餘元。
對於第三季度的虧損,跟誰學將此解釋為:主要原因是教師和導師的薪酬、學習材料、租賃費用以及伺服器和帶寬成本的增加。具體支出方面,跟誰學本季度銷售費用20.558億元,去年同期為3.30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22.22%,主要源於為了擴大用戶規模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所增加的市場推廣費用,以及銷售和營銷人員薪酬的增加。
跟誰學CEO陳向東表示,「這些投資短期會影響到在毛利和利潤上面,長期來看是在不斷加大贏得未來的投資。」
其實縱觀整個在線教育領域,今年暑假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很多資本進入到了直播大班課賽道,而外界大環境的變化,也直接導致跟誰學的戰略和策略進行了調整。
今年8月底,猿輔導被曝出融資12億美元,10月22日猿輔導官方確認了融資消息,真實的融資額其實為兩輪共22億美元;6月29日,作業幫完成7.5億美元融資。
藉助於資本助力,這些在線教育機構開始瘋狂「燒錢」做營銷,搶份額,跟誰學被迫「參戰」。而「參戰」的結果就是,結束這既高速增長同時又高額盈利的「神話」,當然這也意味著直播大班課賽道將迎來最終的天王山之戰。
跟誰學依處困局
今年上半年,灰熊、香櫞、天蠍創投、渾水等機構陸續發布12份做空報告,而這些做空機構基本都圍繞數字造假這個大主題,包括誇大利潤、誇大營收、誇大學員數、數據造假等。
當前跟誰學已經接受SEC調查數月,結果還是未知的,現在的跟誰學有沒有造假或許只有跟誰學的內部人員才心知肚明。
而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在線教育行業目前仍處於「燒金營銷」模式階段。並且由於資本的加入,市場平均獲客成本正被抬高,2019年暑期K12在線大班課49元課獲客成本為200~300元,今年已漲到600~700元。
據悉,此前跟誰學之所以能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平均獲客成本大幅低於同行,這也是跟誰學成為唯一實現盈利的在線教育上市公司。但是隨著流量紅利趨於枯竭,跟誰學的流量池很難繼續擴大,從同行玩家手中獲取流量似乎成了跟誰學的無奈之選。
但可惜的是,暑期大戰跟誰學投入20億元來爭奪市場,卻沒有換來該有的回報。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大班雙師模式的壁壘並不強,目前市場競爭高度同質化,而在線教育在銷售費用上的鏖戰,正在大幅度吞掉經營利潤。所以對於跟誰學來說,失去低價獲客優勢後,繼續燒錢爭奪市場,還是做出差異化競爭優勢,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現如今,學生已經回歸課堂,線下教育機構也已經逐漸回暖,線上教育還能否留住用戶也成了難題。對於跟誰學這樣的K12在線教育品牌來講,在線教育正面臨退潮,再加上眾多機構的湧入,在未來,勢必會面臨更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