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它的健康狀況就是我們身體健康情況的晴雨表,但同時心臟是最受累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器官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臟病猝死的人數達到54.4萬,比馬爾地夫全國的人還多。有很多人說:心臟有問題的人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臟,還有助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
一、運動有利於心臟健康
許多研究都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運動鍛鍊對心臟是有好處的。其中,《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的研究發現,年齡在30歲到80歲之間,平時不運動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吸菸、超重,或患有高血壓的女性更大。
另一項研究發現,在65歲以後仍堅持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並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安排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每天都進行散步,結果發現走的多而且走得更快的人比走得少和慢的人更少出現心律不齊的情況。
二、運動是怎麼保護心臟的呢?
1、運動對身體質量指數和血脂的影響
眾所周知,超重和高血脂與冠心病的高發病率緊密相關,合理的運動可以減肥,也有助於降低血脂。在收集了參加測試的冠心病患者的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運動訓練可使代謝症候群患病率下降 37%,而體重下降與總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病變發生率的下降有關。【1】
2、運動有改善內皮功能和抗炎作用
運動可以改善NO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這種有利的代償可能與運動期間血管剪切應力增加有關,其誘導內皮 NO合成酶表達增強。另一方面,定期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機體各種促炎細胞因子的水平,
3、運動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證明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穀胱甘肽氧化酶(GPX)以清除機體產生的活化氧,使線粒體產生適應性改變,包括線粒體體積、數量、活性增加,提高氧化磷酸化效率,增強抗氧化酶活性,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傷。
三、心臟有問題就只能養著,不能運動了嗎?
1、運動對慢性心衰患者的影響
對於病情穩定的心力衰竭患者,應該考慮進行運動訓練。一項關於2332名慢性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的研究發現:接受運動康復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都顯著降低這說明對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進行運動康復是有效的。
2、運動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
以往人們認為運動會增加患冠心病人群心臟猝死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從而可能影響心臟的康復。但是一項納入了4846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不管是高強度還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康復之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都極低。
3、運動對植入ICD(心臟除顫器)患者的影響
對於植入ICD的患者,因為擔心運動會引發急性心律失常,醫生通常都不建議進行運動康復。但是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對這類患者進行基於運動處方的家庭鍛鍊是安全的,並能顯著改善其心血管功能,而不會引起心源性休克或住院。
四、哪些運動比較好?
為了能儘可能的促進心臟健康,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果你不能一次鍛鍊30分鐘,也可以把你的鍛鍊計劃分成10到15分鐘的部分。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心肺健康,並能減少會誘發心臟病的許多危險因素。
1、散步
步行是最簡便易行的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還能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可降低血壓,調節血脂,調控血糖。推薦運動頻率:每次散步時間在30分鐘左右,每周5次左右。如果抽不出整塊時間,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10分鐘。
2、遊泳
遊泳是最好的有氧運動之一,每周兩個半小時的遊泳會給你帶來你所需要的有氧運動量,也給心臟健康帶來益處。這種鍛鍊方式的另一個好處是遊泳對骨骼和關節的壓力更小。如果你有點超重或患有關節炎等關節疾病,這種運動方式就再合適不過了。
3、爬樓梯(骨關節病患者不要採用這個方法)
要從有氧運動中獲得最大的心臟健康益處,目標是達到最大心率的50%到85%。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健身房裡,爬樓梯都是進入目標範圍的一種簡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