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放心吃

2020-12-04 瘦龍健康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890,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雞蛋是營養炸彈,是地球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

可以煎著吃,炒著吃,煮著吃,蒸著吃,總之,怎麼吃都好吃。

作為一名雞蛋愛好者,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香噴噴的黃油煎蛋!

可是,愛刷抖音的媽媽衝到我和煎蛋的中間,厲聲喝道:

少吃點雞蛋,抖音上的專家說:吃雞蛋,容易得心臟病!

我的媽呀,前幾天我剛跟你闢謠過,雞蛋不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今天你又跑來告訴我:

雞蛋吃多了,容易得心臟病?

突然,我覺得我有義務來為雞蛋君正名!廢話不多說,上數據!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

雞蛋因為膽固醇含量高,在過去幾十年裡,雞蛋和心臟病的關係,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

今天,我們的順序改變一下,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最新研究,等會再來給大家扒那個抖音專家的研究。

2020年的3月,哈佛團隊在BMJ上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研究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雞蛋研究這麼多,為什麼偏偏是它這麼優秀?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它很「規模大「。

這項研究有多大呢?它橫跨32年的時光,受試者來自3大衛生機構,共涉及近22萬人!

哈佛研究人員發現:雞蛋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CVD),如心臟病、中風等的風險之間,沒有關聯。

受試者中,有8萬多名來自NHS的30-55歲的女護士、9萬多名來自NHSⅡ的25-44歲的女護士,和4萬多名來自HPFS的40-75歲的男性保健專業人員。

在研究開始時,他們都沒有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

到研究結束時,研究者統計結果顯示,有14806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中包括9010例冠心病,和5903例中風。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按照雞蛋攝入量分組,以每月<1個雞蛋為對照組,我們發現:

隨著雞蛋攝入量的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並沒有隨之增加。

補充一下醫學統計學小知識:如果括號裡的取值範圍,包括了參考值,這就說明,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並沒有差異。

我們可以有信心的說,每天吃超過1個雞蛋的人,和一個月都可能吃不了1個雞蛋的人,心臟病風險沒有變化。

雞蛋和心臟病有關的研究真相

我們之前扒過一篇,2019年發表在JAMA上的一項研究, 它的結果顯示:每天攝入1.5個雞蛋的成人,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略高於那些不吃雞蛋的人群

這跟我們哈佛這個研究,完全是矛盾的。

今天,我再來扒一扒這個研究。

大家都知道, 心臟疾病是一類複雜的,多病因的疾病,JAMA的那篇研究,只關注了膽固醇和雞蛋的攝入量,而忽視了其他變量

→吃雞蛋多的人,其他也吃得多,有很多不健康的習慣

我們前不久剛扒過的一個研究,認為吃雞蛋,會讓糖尿病風險高60%。

而從數據來看,吃雞蛋多的人,除了雞蛋吃得多以外,他們酒喝的也多,但是運動和吃的蔬菜更少。

這就是現代營養學怪用伎倆,就是把相關性,混淆成因果關係。

大部分黑雞蛋、紅肉的研究,都是一樣的討論,利用這樣的技巧,詆毀低碳和紅肉。

吃雞蛋多的人,可能和得心臟疾病,或糖尿病的人是同一撥人,他們進食的食物更多,吃肉更多,喝酒更多。

但是,並不是因為吃的雞蛋多,所以才會得這些疾病。

導致心臟病等慢性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齡、遺傳因素、運動習慣和飲食方式等,而且很多慢性疾病,還互成因果關係。

→撥開其他因素,雞蛋和心臟病不相關

哈佛最新的這個研究,除了考慮雞蛋攝入量以外,還考慮了與心臟疾病有關的其他變量。

研究人員分析了受試者的個人資料,發現那些每周吃更多雞蛋的人,其本身的BMI較高(更胖),在膳食中可能會吃很多不健康的食物,比如更多加工食品。

考慮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根據年齡、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對數據分析進行調整,再次進行分析。

但是,結果仍然顯示,雞蛋的攝入量,與心臟疾病風險之間,沒有聯繫

→背後的真相,利益相關,權威輔助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這個雞蛋和心臟病相關的研究,最後有一個利益相關說明:

Wilkins博士是NGM Biopharmaceuticals的諮詢顧問,Mentz博士資金來源,有Akros,Amgen,AstraZeneca,拜耳,GlaxoSmithKline,Gilead,Luitpold,Medtronic,默克,諾華,雅培,安進,阿斯利康,拜耳,揚森,路易波爾登製藥,美敦力,默克,諾華和ResMed的酬金;並在安進,阿斯利康,路易波爾德,默克,諾華和勃林格殷格翰的諮詢委員會任職。

當你看到這麼多利益相關公司的時候,你有沒有其他想法呢?

另外,資金來源是美國心臟病協會,老朋友都知道了吧,這個我也不敢說什麼,因為他們已經建立了權威。

AHA一直是支持膽固醇和心臟病假說,還一直在詆毀飽和脂肪,但是,最近幾年,這個協會被很多國外專家質疑。

好了有些內容只能點到為止,不敢多說。

最後,我奉勸一句,擔心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朋友,與其戰戰兢兢地看著冰箱裡的雞蛋,倒不如停下嘴裡的垃圾食品,或者少吃一點,邁開久不運動的腿。

雞蛋營養豐富,膽固醇,不應該被冤枉。

最不該被冤枉:雞蛋和膽固醇

一枚小小的雞蛋,就包含了將一個細胞,變成一隻完整的小雞所需的全部營養素,不得不感嘆,母雞真是偉大的生物!

說雞蛋是地球上營養最豐富的食物之一,這不過分吧?

除了蛋白質(蛋白)之外,雞蛋的主要營養素,都集中在蛋黃中,但是仍有不少健身人士,減肥人士,乃至養生人士,棄蛋黃而食蛋白,嗟乎!

這吸收了天地之精華的蛋黃,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膽固醇含量太高

各大養生欄目,看到有「雞蛋「、「膽固醇「的標題,不用往下看,我就知道,一定是專家,告訴你雞蛋吃多了有多可怕!

老朋友朋友都知道,膽固醇的迷思,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為了喚醒這些深受落後觀念毒害的朋友,今天我們再來為雞蛋和膽固醇這對CP正名一次!

→人體每個細胞都需要膽固醇

膽固醇是我們人體的一種「建築材料」,每個細胞都需要它,來構成細胞膜,維持細胞膜的穩定,控制營養物質進出細胞。

它還是人體的「合成原料「,能夠合成類固醇激素,比如皮質醇、睪丸酮、雌二醇等。

而且,對消化脂肪非常重要的膽汁,也是以膽固醇為原料製造的。

除此之外,膽固醇還參與調節脂蛋白代謝,膽固醇是脂溶性的,不能在血液中單獨存在,必須依託脂蛋白這個載體。

當LDL在血液運輸的過程中,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會將LDL糖化,使得肝臟受體無法識別LDL,這個糖化的過程也將LDL變小變硬。

這個糖化的過程,也同時產生了氧化壓力,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會導致組成動脈壁的細胞發生炎症,炎症會誘導白細胞前來清理。

白細胞會觸發一個惡性循環,會產生一種泡沫將更多小的低密度脂蛋白包住,將其氧化。

LDL則變得更小更硬,最終在動脈壁上形成了斑塊,使得動脈變得狹窄,硬化。

膽固醇、LDL不是心臟病的原因,它們只是出現在現場,就好比救火隊員,變成了縱火犯一樣冤屈。

→即使你不吃,身體自己也會製造膽固醇

人體內的膽固醇,有75%都是自身合成的,而只有25%,來自於飲食,這25%絕大部分也會被排出體外。

也就是說,我們吃下的膽固醇,並不會直接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這個很早以前就被那個ancel keys發現了。

一般情況下,身體會自動平衡膽固醇的量,吃的膽固醇多,體內合成的就少,吃得少,合成就多一些。

2015年的美國膳食指南指出,膳食膽固醇不再限制,國內也有專家闢謠,為膽固醇正名。

我們身體合成3000mg膽固醇,大約是14個雞蛋300片培根,或者大約一斤黃油中的膽固醇數量。

現在想一想,你每天早上,為了血管健康,而省下的那枚水煮蛋,到底能夠為身體貢獻多少膽固醇呢?

你有必要為它擔心嗎?

關鍵的瘦龍說

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各類礦物質、微量元素,利於人體吸收,還富含膽鹼,是貨真價實的「超級食物「。

老人言,樹大了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沒想到,這麼可愛的雞蛋君,也承受了名譽帶來的甜蜜負擔。

通常,和雞蛋的負面新聞捆綁在一起的,就是被人們誤解了幾十年的膽固醇。

而黑膽固醇,黑雞蛋的論文,往往後面是那些支持素食集團、公司,專家

作為老百姓,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要相信身體的反饋,如果你吃雞蛋過敏,可以少吃。

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雞蛋是可以隨意吃的。

雞蛋中的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他真正的角色,其實是血管的「救火員「,只有當血管有問題時,人們才會看到它的存在,但不要隨隨便便給它扣帽子,膽固醇心裡有苦啊!

其實,心血管疾病的幕後大boss,是高血糖、炎症、血糖的大幅波動以及其它的氧化壓力,是他讓低密度膽固醇變壞,使我們的血管變硬變狹窄。

過高的血糖,同時還對血管壁具有破壞性,促使變壞的膽固醇進入血管壁上層組織,最終變成了斑塊,阻塞血管。

因此,如果你真的關心血管,就少吃點糖和澱粉吧,否則,就算你一輩子不吃雞蛋,也會得心臟病。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大量的研究已經有效地確立了不良飲食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然而,很少有研究關注特定飲食成分的累積影響。這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上的新研究特別關注某些食物的促炎或抗炎潛力。
  • Nejm:紅肉和雞蛋可能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幾周之內,同一批研究者第二次報告:人們吃的食物和腸道內的細菌可能會提高心臟病風險。兩周前,他們說:基於肉毒鹼——紅肉中的一種物質——對腸道細菌的作用,它會讓人更可能患心臟疾病。這一次,他們又稱:蛋黃中大量存在的卵磷脂亦有同樣效果。
  • 多吃雞蛋會增加糖尿病風險?還能吃雞蛋嗎?
    近日,我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的王醫師與國外研究人員經過通力合作,發表了一篇關於吃雞蛋與糖尿病患病風險的研究報導(報導原文標題:Higher egg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in Chinese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堅持伏地挺身,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據外媒報導,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能做更多的伏地挺身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低。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一次可以做40次以上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在跑步機跑步要低96%。要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人類的第一大殺手,而且還呈現越來越年輕化趨勢。
  • 雞蛋煮得太久,蛋黃外面會有些許淺綠色,這樣的雞蛋可以放心吃嗎
    現在很多的人都習慣於早上吃一個雞蛋,有的人喜歡吃煎雞蛋,有的人喜歡用熱水來燙雞蛋,而有的人特別喜歡吃一個煮雞蛋。早上經常吃一個煮雞蛋的朋友應該有發現,如果雞蛋煮的時間太長了,蛋黃外面還有一個深深淺淺發綠的現象。
  • 60萬人研究:天天吃雞蛋,反而降低心血管中風概率
    「媽,你怎麼又吃雞蛋?昨天早上不是剛吃?」 「我一天一個沒關係的。」 「關係大了! 2016年,《美國營養學院學報》刊登了一項大型的數據研究,該研究追蹤了600000名成年人,主要是針對成年人吃雞蛋與中風、冠心病等疾病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日常攝入或者更多地攝入雞蛋,和患冠心病之間沒有相關性,而且還降低了12%的患中風的機率。
  • 研究:吃過多雞蛋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許多研究已經評估了與吃雞蛋相關的潛在健康益處和後果。雖然圍繞這個話題仍有爭論,但普遍的共識是,偶爾吃雞蛋是有益處的,但吃太多可能不健康。關於這個話題的最新研究強調了這一點,並警告稱食用太多雞蛋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 雞蛋是座營養寶庫 早晨7~8點是吃雞蛋最佳時間
    中國以約佔世界21%的人口,生產並消費全球40%左右的雞蛋,消費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雖然雞蛋是餐桌上的常見食物,但不少人都對雞蛋存在一定誤解。比如很多人認為蛋黃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吃雞蛋時會把蛋黃扔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人體合成的膽固醇與遺傳、代謝異常等相關,跟食物中的膽固醇沒有太大關係。雞蛋雖然膽固醇含量較高,但也含降膽固醇成分。
  • 常吃雞蛋男助性女短命
    根據日本學者進行的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每天吃一個或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與每周只吃一個或兩個雞蛋的婦女相比,死亡率要高一些。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報》(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 堅持每天吃雞蛋,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一顆小小的雞蛋裡都有啥?蛋清和蛋黃?這是我是我們最直觀的認識了,其實小小的雞蛋蘊藏著太多的營養。首先是蛋白質,一顆雞蛋大約含有7克左右的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八種必須胺基酸,雞蛋蛋白質的類型和胺基酸構成都非常完美,僅次於母乳。
  • 雞蛋裡有白色絮狀物,是寄生蟲嗎?還能不能放心吃了?
    很多人在打開一個雞蛋時,會發現雞蛋裡面有一些白色的絮狀物,擔心是寄生蟲而不敢繼續食用,而且不是所有的雞蛋裡都有,只是有些有,不免讓人多想。雞蛋裡出現了白色絮狀物,真的是寄生蟲嗎?這種雞蛋還能不能吃了?哪些雞蛋最好別吃?早點了解,可能許多人都吃錯了。雞蛋裡的白色絮狀物是什麼東西?
  • 權威報導雞蛋吃多傷身?!這讓健身的人怎麼辦
    你可以看到這個標題上寫著「研究表明,每周三個或以上的雞蛋攝入會增加心臟病跟早逝的風險」  怎麼辦?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然而當我找到那篇研究之後發現,果然這其實又是一次媒體博眼球的刻意「標題黨」,這個研究本身確實存在,但是媒體報導卻過分曲解誇大了其中的意思。  該研究匯總了美國六個不同隊列,共29615人的研究數據,希望能夠確定這些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和雞蛋的數量與他們遭遇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可能性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 哈佛大學新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抗炎飲食保護健康
    2017年中國農村居民(A)和城市居民(B)主要疾病死因構成比(%)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研究團隊表明,關於炎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飲食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 雞蛋黃上有「黑膜」真的會致癌呀?八種疾病的患者不適合吃雞蛋
    雞蛋本身的確有禁忌,比如《本草匯言》中記載:「胸中有宿食積滯未清者,勿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以下八種疾病的患者不適合吃雞蛋:「多食動風阻氣,諸外感及瘧、疸、痞滿、肝鬱、痰飲、腳氣、痘瘡,皆不可食。」對於正常人來說,正常雞蛋上煮熟後的那層黑膜吃了真的致癌嗎?
  • 天天吃雞蛋,對血管來說是吃「炸彈」?該不該吃?聽聽醫生怎麼說
    不得不承認,小小的雞蛋確實是一座營養的寶庫,據現代研究發現,雞蛋裡除了豐富的蛋白質外,蛋黃內更是發現了17種胺基酸,其比例也是最適合人體需求的。還有磷脂、膽鹼等現代人所缺乏的,這些對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有很大作用。從價格上來看,3塊錢左右就能買到一斤,相比於動輒幾百上千的其它滋補保健品,可以是實力碾壓。
  • 為了增肌一天可以吃幾個雞蛋?應該吃幾個雞蛋?看營養師專業分析
    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研究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餘年。希望我的文章對您有用。今天有一位健美愛好者前來諮詢,最近練得不少,但是肌肉緯度沒有明顯增加,為此很是苦惱。問了健身房的教練,建議他多吃一些雞蛋。可是他又擔心雞蛋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專門來諮詢自己每天可以吃多少雞蛋。
  • 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原標題: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據RecordJapan援引日媒消息報導,美國某科研小組22日發布的一篇論文指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機率更高。  據了解,該研究小組以2萬7000名45至82歲的男性為對象,並對對象人群1992年至2008年期間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追蹤調查。  結果顯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突發性心臟病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堅持吃早餐的男性高出了27%,研究還發現,男性中年輕人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這類人多具有吸菸、全職工作、未婚、鍛鍊機會少、飲酒過多等傾向表現。
  • 吃辣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另一項研究將辣椒與健康益處聯繫起來,這項研究來自美國心臟協會。根據上周以數字形式呈現的初步研究,經常食用辣椒的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可能會 「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涉及分析數千項現有研究,最終調取了多個國家57萬多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數據。
  • 想要遠離心臟病,改變一下飲食方式就好!
    心臟病一直都是威脅人們生活的一個定時炸彈,而心臟組織長期以來建議人們每周吃一兩次魚—最好是脂肪類的魚。如今,它還重申了基於魚類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的額外證據的建議!
  • 素食者要不要吃雞蛋?|雞蛋的真相,看完再決定
    我望著碗裡的炒雞蛋,裡面有先生的關心,有婆婆的用心,有家人的關照和關注。而我真的不已經想再食用動物食品,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 最後,我怎麼做的呢?暫且賣個關子。 我們可以先來聊一聊:雞蛋算素食嗎?為什麼有些人不吃雞蛋?而我,為什麼不想吃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