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滿月時,和家人一起坐在餐桌邊,先生給我夾了一塊炒雞蛋,說:「你要補點營養。」
因為知道我不想傷害生命,堅決不吃可能是受精卵的雞蛋,婆婆特意從「只養了母雞」的親戚那裡買來土雞蛋。
我望著碗裡的炒雞蛋,裡面有先生的關心,有婆婆的用心,有家人的關照和關注。而我真的不已經想再食用動物食品,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
最後,我怎麼做的呢?暫且賣個關子。
我們可以先來聊一聊:雞蛋算素食嗎?為什麼有些人不吃雞蛋?而我,為什麼不想吃雞蛋?
01
—
雞蛋算素食嗎?
這個,要看情況。
如果是受精的雞蛋,它已經是胚胎,可以孵化成小雞,有生命跡象,屬於葷食。但是如果未受精,它屬於母雞的卵子,並沒有形成生命體,所以很多人會將之視為素食。
但也有很多更嚴格的素食者,認為它帶有母雞的血液與細胞,至少是動物製品,所以不認為其是素食。
既然不受精的雞蛋不算葷,那完全沒有公雞的養雞場產的雞蛋,是不是可以吃呢?為什麼很多素食者不吃呢?
02
—
換個角度,我們為何吃雞蛋?
在回答這個「為什麼不吃雞蛋」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吃雞蛋?」
我們每選擇一樣「物品」放進我們的嘴裡,難道不應該問一問:為什麼要讓這件「物品」進入我們的身體嗎?
我想「吃雞蛋」一般無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 營養派 -
雞蛋有營養呀,素食更要補充營養!
思考1:素食真的缺營養嗎?
關於素食者的營養,《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不一樣?你想多了》中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
首先:鐵打的胺基酸,流水的蛋白質。
人體中的各種蛋白質由20+種不同的胺基酸構成,其中有8種胺基酸(嬰幼兒是9種)身體無法生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因此叫做「必需」。
換句話說,只要你在膳食中得到了這8種胺基酸,那麼身體就能夠生產各種蛋白質。
雖然某些單一植物中的植物蛋白可能會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須胺基酸,但整體植物性食物,仍然具備人體所需的所有胺基酸。
其次,植物才是所有胺基酸的底層來源。
不管我們吃到來自牛肉的蛋白,或者來自豌豆的蛋白,身體都要把這些蛋白質分解成單個胺基酸(或者幾個胺基酸的短肽)。
然後把這些"原料"重新分配,不同的組織細胞用它們"組裝"成身體需要的蛋白質類型(比如說血紅蛋白、膠原蛋白、免疫球蛋白......)。
有人說,動物蛋白優於植物蛋白。
在《救命飲食》中我們了解到:動物蛋白質和人體蛋白質很相似,它們所能提供的每一種必需胺基酸的量,非常接近我們人體所需量。
但是在消化動物蛋白時,身體要消耗更多能量,才能把動物蛋白分解成單獨的胺基酸分子,然後重組成新的蛋白質使用。
思考2:雞蛋的營養是必須的嗎?還是有害的呢?
常聽人們說,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卵磷脂……雞蛋是最有營養的食品。
對於發育中的雞胚胎,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
雞蛋產下來的唯一目的就是在21天中孵化出一隻小雞。在孵化過程中,雞胚胎沒有其他的營養來源。因此,一隻雞蛋裡面含有小雞迅速生長所需的所有營養物質。
但是對於人來說,這麼多營養可能是致命的。
著名的哈佛醫師研究對2萬多志願者跟蹤隨訪了20年,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更多,提高死亡率25%。
雞蛋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含有接近200毫克膽固醇。這已經達到美國對三高患者建議的最高值了。
雞蛋60%的熱量來自脂肪,其中一半以上是飽和脂肪。攝入飽和脂肪會促進我們的身體合成更多的內源性膽固醇。
同時雞蛋不含可以幫助膽固醇排出的膳食纖維。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攝入的綜合指數是預測冠心病死亡率最好的指標之一。
雞蛋裡富含動物蛋白、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構成,這三者都會導致動脈阻塞,損害免疫系統。
有人說雞蛋還有豐富的卵磷脂,健身者需要卵磷脂。
點擊《素食者不吃雞蛋,可以用什麼代替?徐嘉博士推薦了一種「完美的替代品」》
徐嘉博士可能能給你一些啟發:健身不一定要吃蛋,大豆含有足夠的卵磷脂。
思考3:哪怕有營養,雞蛋裡是否含有有害物質?利弊哪個更大?
對於雞蛋,我們被大量渲染雞蛋營養的文章所影響,卻忘記它的危害。
雞蛋還集各類有害殘留物於一身,如殺蟲劑、化學物質、激素和細菌。
母雞的輸卵管會感染沙門氏菌,並通過雞蛋傳染給食用者。
基本上所有的產蛋工廠都會給籠養母雞餵抗生素,以控制在這種汙穢的飼養環境中快速蔓延的細菌性疾病。
飼料中的有毒殺蟲劑殘留物、抗生素殘留物以及各種激素、化學物質和病原菌殘留物都會集中儲存在這些母雞的脂肪和蛋中,食用這些東西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 美食派 -
西紅柿沒有雞蛋怎麼行?
如果你是美食派,恭喜你!隨著素食群體的壯大,越來越多的雞蛋替代品被研發出來。
比如以綠豆為原料的Just Egg 素雞蛋。它純素,不含膽固醇,使用非轉基因豆,不含麩質(Gluten-Free),無抗生素、乳製品和反式脂肪酸——這些讓你生病、堵塞你血管和讓你過敏的東西。
澳大利亞Orgran公司歷時多年,最終研發出「 純素雞蛋預拌粉 」!這款產品做到了無蛋,無奶,無麵筋,無酵母,無膽固醇,是良好的纖維和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還有由Paypal聯合創始人皮特·泰爾(Peter Thiel)和比爾·蓋茨投資研發的「人造雞蛋」(Beyond eggs)。
還有李嘉誠投資1.8億港元打造的「JustMayo」人造蛋。
還有三好食品的素荷包蛋——太陽果。只要簡單油煎或者加熱,就能有一個鮮美的素荷包蛋了!淘寶上就能買到。
哪怕沒有這些產品,素食的小夥伴們也想方設法找到了合適的替代品:
《純素也能吃「炒蛋」?這道早餐顛覆你的三觀!》
《99%的人不知道的無雞蛋「旦炒飯」秘方》
《雞蛋還能用什麼代替?你絕對想不到……》
- 人情派 -
大家都讓我吃,我很難拒絕
對於這一點,我只想說:文明,一直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不被理解,是文明先行者的宿命。
就像,人們都在推崇酷刑的時候,踐行文明者推崇人道主義,沒有人理解他們;
大家都在支持裹小腳的時候,文明先行者頂著巨大壓力,拒絕裹小腳,沒有人支持他們,甚至排擠他們。
當人們都在支持黑奴制時,文明推動者拒絕壓迫黑人,高呼人人平等,他們是既得利益者的攻擊的對象……
先行者必然是少數者,必然不被多數者理解,必然是要有突破、需要承受壓力。然而,這正是文明踐行者的可愛和尊貴之處。你做好準備了嗎?
面對人情的掛礙,你可以有三種選擇。
首先,你可以儘量避免參與讓自己處於少數的、被動的場合。比如我現在的原則就是不去葷食餐廳,如果有人想同我一起吃飯,前提就是素食。
其次,「不說硬話,不做軟事。」你可以充分尊重自己,圓融而堅定地表達:自己不想吃雞蛋/不愛吃雞蛋/覺得這個味道腥/最近在戒動物蛋白……
核心是「無求與他人」。所謂的人情掛礙,還是有求於人,求別人尊重、認同,或是求一個表象的和諧。但是尊重、認同、和諧從來就不是求來的,是自己尊重自己、認同自己、內在和諧自然呈現的。當你「求和」時,就已經沒有「和」了。
03
—
雞蛋背後的真相
很多人是因為了解到了雞蛋背後的暴力、殘忍和悲傷後,開始選擇拒絕雞蛋。
▲《一隻雞蛋的前世今生》
為了生產更多的雞蛋,母雞們終生被關在狹窄擁擠的層架式牢籠裡,大小僅為15英寸x 19英寸。它們見到陽光的那一天,可能就是被宰殺的那一天。
因為空間有限,它們很自然地變得暴力、易怒、具有強迫性和攻擊性。
這些層架式雞籠一般摞到四五層高,上層的排洩物和尿會落到下層雞的頭和身上,臭氣燻天,一如糞坑。有一些僥倖能從籠中逃出來的雞會落在坑中,緩慢而痛苦地死去。
它們被更露骨地殘害以求獲得廉價雞蛋。雌雞都一律去喙,把雞喙切去大半,劇痛感會使之心律猛增至每分鐘一百多下,許多雞會當場死去。而那些僥倖活下來的雞,因去喙造成的持久疼痛可能會伴隨其一生,進食會成為一種折磨。
公雞在這裡是沒用的東西,因此工人會將之集體消滅。有的會把小公雞塞到大垃圾袋中活活悶死,有的被扔到像削木機一樣有旋轉刀片的機器上,瞬間被變成飼料或肥料。然後再餵給其它養殖動物,甚至餵給其它雞吃。
美國農業部統計,2002年美國產蛋雞媽媽生的小公雞被殺死了2億7千2百萬隻。
隨時淘汰弱小、跛腳、生病的小雞,產蛋能力下降的母雞也會被同樣的方式處理掉,就像希特勒的集中營對待俘虜一樣。
我們還梳理了一些名人、網友不吃雞蛋的理由:
1. 「雞蛋是對雌性的剝削」
娜塔莉·波特曼說:「牛奶和雞蛋不僅來自牛和雞,更是來自雌性的牛和雞。我們正在剝削雌性的身體,並濫用雌性動物的魔力來製造雞蛋和牛奶。
為了製造牛奶,母親與孩子被迫分離。動物們在如監獄一般擁擠且多病的環境中生產乳製品和蛋類。」
2. 「每一顆雞蛋都蘊藏著憤怒」
當代著名的一行禪師曾清楚地指出,我們吃的一顆蛋裡會蘊藏著大量的憤怒和暴力。把這些憤怒吃進肚子裡,很自然地也會把它表現出來…….所以要警覺,小心自己吃了什麼。
3. 「雞蛋是雞的大姨媽」
更準確的說,雞蛋實際上是雞的「卵子」,或者說是「受精卵」。雞蛋形成後,是經過洩殖腔排出體外。很多人想到這一點,不願意吃雞蛋。
4. 「吃雞蛋是偷盜行為」
人類的「大姨媽」大約一個月來一次,為什麼母雞會每天或者隔天產蛋呢?因為它們會關注自己雞窩裡的蛋。如果沒有了,她們就會再努力產一個。而人類取走,無異於竊取雞媽媽的成果。
5. 「能味道雞蛋裡的腥臭味」
就像大家一起吃蒜的時候,可能聞不出來,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個不吃,就會覺得味道很大。素食之後,人的味覺、嗅覺都會變得靈敏,能聞到肉、蛋、奶裡的腥臭之味。有不少人因此不願意食用雞蛋。
編輯後記:
回到最初的那個場景。
當時的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當面拒絕,所以我悄悄地放在了碗底,沒有吃那塊炒雞蛋。之後提到吃雞蛋的事情,我都提前說明:「雞蛋腥味太重,我吃不下去。」家人也沒再勉強過。
但是事後,我仔細思考了,下次再遇到當時這樣的場景,我會鄭重地對先生說:「特別感謝你的關心,但是我不想再吃雞蛋了,這個味道有些大,我聞到有些噁心。營養的問題你放心,我身邊有許多素食媽媽,寶寶都很健康。」無論他如何勸說,我也將報以微笑。
還記得《士兵突擊》裡,許三多父親想讓許三多復員回家,傳宗接代。因為作為農民父親,是不能理解他在軍隊裡的情誼、信仰、美好和成長的。
他的戰友們想方設法展現作為士兵的驕傲和美好,許三多也不斷展示自己的訓練技能……但是,這些都無濟於事。
最後,還是許三多克服了對父親的恐懼,對父親大喊一聲:「我不回去。」
這同我們文明先行者是多麼的相似。周圍人是不能理解「萬物一體」、「因果不虛」、「所有的動物也都是地球公民」……這樣的概念。
唯有我們的尊重自己、勇敢堅定、真心誠意、積極努力,方能幫助我們突破人情、不被理解的障礙。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更柔軟的方式。
作為編輯,我可以梳理雞蛋對人的種種不利,可以很有調理地介紹不吃雞蛋的種種原因……但是,面對家人,有時候也很難細細分享這些道理。
因為大多數人的家裡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
所以,這篇文章,並不是讓我們用來說服家人,而是讓自己更清晰、明理,機緣下分享給有緣人。有些道理,只能講給想醒來的人聽。
文&編 | 霜霜
圖片 | pixabay、網絡
參考文章
《科學家揭秘:雞蛋到底算不算素食?》
《無殺機不暴虐,純素雞蛋漸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