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求真|雞蛋的這些真相,您知道嗎?

2020-12-06 瀟湘名醫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它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夠給我們身體補充胺基酸、膽固醇、蛋白質,還能防衰老、防痴呆等。儘管大家每天都在吃它,但是很多人對雞蛋的一些知識並不完全了解,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誤區。為了讓廣大消費者深入了解雞蛋的相關知識,本期科技大求真欄目,特邀請農業科技報社專家顧問團成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高級獸醫師史瑞仁,全面解讀有關雞蛋的那些真相。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高級獸醫師

史瑞仁

雞蛋會染上禽流感病毒嗎?

真相:流感病毒不會侵入雞蛋內部,煮熟後可以放心使用

食品安全,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重要話題。對於禽流感疫區的雞蛋能不能吃,史瑞仁專家給出了答案。禽流感疫區的雞蛋殼上有可能會被感染上病毒,但病毒不會侵入雞蛋內部。

從安全預防角度考慮,雞蛋外殼有可能受到汙染,在食用雞蛋時,要注意蛋殼外部的衛生,要先清潔蛋殼,打雞蛋時,也不要讓蛋殼掉落進去,並要徹底清潔雙手。

雞蛋煮沸5~10分鐘後,可以滅活禽流感病毒,雞蛋就完全可以食用。

蛋黃與蛋白哪個營養價值高?

真相:蛋清和蛋黃各有優勢,營養成分大不同

蛋清中主要營養是蛋白質。雞蛋的蛋白質是食物中最優質的蛋白質之一。雞蛋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史瑞仁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多吃蛋清補充蛋白質。

蛋黃的營養成分比較多,含有油酸,對預防心臟病有益。此外,維生素也大都集中在蛋黃當中。水溶性的維生素B族,也絕大多數存在於蛋黃之中。而蛋黃之所以呈淺黃色,就是因為它含有核黃素,而核黃素就是維生素B2,它可以預防爛嘴角、舌炎、嘴唇裂口等。各種微量元素也一樣集中在蛋黃中。蛋黃中有大量的磷,還有不少的鐵,同時,雞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來自蛋黃,蛋黃對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益,小孩子可以多吃蛋黃,而蛋黃裡含有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還延緩眼睛的老化,預防視網膜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等眼疾。

蛋殼顏色不同,營養價值不同?

真相:蛋殼顏色與營養無關,營養基本來自於蛋白和蛋黃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顏色的雞蛋,白色、粉色、紅色和綠色,琳琅滿目,一些人認為深色蛋殼的雞蛋有營養,一些人認為白色的雞蛋更營養。眾說紛紜?到底哪種顏色雞蛋營養價值高?

史瑞仁告訴記者:「蛋殼顏色主要受品種影響。不同品種的雞產蛋顏色差異很大,比如市場上紅殼蛋、白殼蛋、粉殼蛋、綠殼蛋等等。其次是雞的日齡,不同品種的雞隨著日齡的增加,在單位面積內沉積,蛋殼顏色的色素在減少,所以會隨著日齡的增加而變淺;另外是應激因素的影響。

我們所需求的營養,基本都是來自於蛋白和蛋黃,所以說憑蛋殼的顏色,不能判斷哪種雞蛋更有營養,雞蛋的營養價值跟蛋殼的顏色沒有直接關係。

蛋黃顏色深淺和營養價值有關?

真相:蛋黃顏色與雞蛋的整體營養關係不大,蛋黃越黃葉黃素含量越高

雞蛋黃的顏色與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關係不大。一般情況下,顏色發黃的蛋黃與顏色偏白的蛋黃相比,其中葉黃素含量會高些,但是,這並不代表其他營養素高。史瑞仁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單純用蛋黃顏色去判斷營養價值,因為有些蛋黃髮黃或發紅,是在養殖過程中添加了一種斑蝥黃的飼料添加劑。消費者也無需擔心,這種添加劑是國家允許在家禽飼料中添加的,如果不是太注重葉黃素的攝取,就無需太關注蛋黃的顏色深淺。

此外,雙黃蛋和普通雞蛋的營養價值也沒有區別。吃雞蛋會造成膽固醇增多,增加冠心病風險?

真相:一天吃1-2枚雞蛋,不會造成膽固醇在體內的蓄積;老年人適當吃雞蛋,還可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風險

有人說:雞蛋中有膽固醇,對心血管不好,會增加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險,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本身存在這種或那種問題,吃雞蛋會不會導致體內膽固醇變高?對此,史瑞仁介紹說,雞蛋當中的確含有豐富的膽固醇,通常來說,一個中等大小雞蛋,其蛋黃當中所含有的膽固醇大約在200毫克左右,但是大家不必擔心,只要不是大量攝入,適當的吃雞蛋並不會引起膽固醇升高。一天吃1~2枚雞蛋,是不會造成膽固醇在體內的蓄積。蛋黃中除了膽固醇物質之外,還有卵磷脂,它可以幫助我們乳化脂肪物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些膽固醇物質的沉澱,不會增加冠心病風險。

同時,雞蛋中所含有的卵磷脂物質,對於我們體內的血脂水平有著一定的調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我們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對於我們常見的老年痴呆症也有著很好地預防效果。

其次,蛋黃中的葉黃素,對眼睛有很大好處,對於老年人白內障、視網膜黃斑變性等眼部疾病都有著很好的預防作用。

【來源:農業科技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科技大求真|土豆和它一起吃會中毒?真相來了
    為了解開謎團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劉孟君副教授一起來看1土豆皮變綠,發芽後還能食用嗎?近年來,網絡上「將生的土豆榨成汁,每日堅持喝一兩杯,不僅可以治療癌症,也治好了很多人的肝臟病、糖尿病、胃潰瘍、腎病、心臟病、高血壓、腰痛和肩膀痛等病症……」等言論層出不窮,那麼這些言論到底是真是假。劉孟君副教授表示,「生吃土豆能抗癌」的言論不具有科學性。
  • 雞蛋真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嗎?北大50萬人的研究,揭曉真相
    雞蛋真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嗎?北大50萬人的研究,揭曉真相,下面就跟大家具體說一下,或許真相出乎你意料。雞蛋真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嗎?由此可見,雞蛋並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反而,適量吃雞蛋對於保護血管是有利的,能降低風險。其實不僅我國,外國也對吃雞蛋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繫做過相關研究,他們發現,吃雞蛋與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相關性,反而是對於亞洲人來說,適量吃雞蛋卻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素食者要不要吃雞蛋?|雞蛋的真相,看完再決定
    我們可以先來聊一聊:雞蛋算素食嗎?為什麼有些人不吃雞蛋?而我,為什麼不想吃雞蛋? 哪怕沒有這些產品,素食的小夥伴們也想方設法找到了合適的替代品: 《純素也能吃「炒蛋」?這道早餐顛覆你的三觀!》 《99%的人不知道的無雞蛋「旦炒飯」秘方》 《雞蛋還能用什麼代替?
  • 糖尿病不能吃雞蛋?這些偽科學你都知道嗎?看專家怎麼說
    導語:雞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而且是一種高蛋白食物。不要看它不起眼,但是它含有許多膽固醇和蛋白質,每天來上一顆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給你的身體提供營養。小孩和老人吃雞蛋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所以雞蛋的作用是很好的。不過有人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雞蛋,真的是這樣的嗎?
  • 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對身體有好處嗎?專家說出真相,一起看看吧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食品。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雞蛋的營養是十分豐富的,因此雞蛋還被稱為「全營養食品」。它裡面含有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而雞蛋本身可以說好處非常多。然而現如今卻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雞蛋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人民日報學術隨筆:史學的「求真」與「向善」
    關於史學的功用,眾說紛紜,但有兩個方面應該是最基本的,這就是「求真」與「向善」。   史學作為研究歷史的一門學問,其存在當然以歷史的存在為前提。歷史是客觀存在的,如何認識已經消逝又具有客觀性的歷史,是史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求真」是史學的基本功用。正如李大釗所說,「凡學都所以求真,而歷史為尤然。」
  • 《科技苑--你知道嗎?》大智庫第1期:胡蜂
    《你知道嗎?》你知道嗎,儘管蜂巢裡都是寶,但即便在雲南當地,這「蜂味」都難得一嘗。胡蜂又稱馬蜂,捅馬蜂窩就是一件天大的麻煩,且吃且珍惜吧。  2.你知道嗎?祛風溼,活蜂泡酒效果最好。  (胡峰死掉後,蜂毒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揮發,蜂毒含量少,祛除風溼的效果就會差很多。而把活蜂往高度酒裡一放,在酒精的刺激下,活蜂會分泌出蜂毒,這些蜂毒被完完全全保留了下來,活蜂泡酒治療風溼,效果顯著。
  • 先有求真的空間,後有求真的辯論
    微博爭議需要被正名,公共辯論同樣不可或缺理性的觀察,「求真比求勝更重要」因此就具備了格外的放大價值。為什麼許多時候「求真」變成了「求勝」?緣由在於辯論參與的便捷性。當網絡成為主要的公共辯論平臺,只要有著表達欲望者,都可輕易參與到意見對壘中來。
  • 《家電求真實驗室》起底大揭秘
    不過面對市場上款式各異的低糖電飯煲,很多人總感覺無從下手,這些產品功效如何?又如何正確選購?近日,中國家電網《家電求真實驗室》專門盲選市面上熱門的九款低糖電飯煲進行評測,進行真相大揭秘。  國內外低糖煲PK,美的「硬指標」領先  研究顯示,米飯中的快消化澱粉和還原糖是導致血糖快速升高的主要元兇。
  • 求真,找尋一種報人精神
    因為他們知道,人在消息閉塞的時候最恐懼。他們在風口浪尖上,為我們帶來第一時間的信息。他們憑著對公眾的熱情,對真相的渴求,對良知的崇敬,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堅守著。看著印刷廠中在軌道上運送的一份份報紙,它們好像都會發光。我仿佛能看到一位老者為它戴上了茶几上的花鏡、一個青年為它停下了下班匆匆的腳步、一名學生開啟了求知的大門。也許對於報人,這就是無比的光榮。
  • (校訓的故事)求實求真 大氣大為
    ——電子科技大學引領「信息化」大潮背後的「國家情懷」資料圖片  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2014級新生王曉瀾還記得來校報到時,在教學樓前赫然映入眼帘的「求實求真,大氣大為」八個鎏金的大字——這就是電子科技大學的校訓。
  • 這些99%的人都相信的說法,竟然是錯的!你知道嗎?
    絕大多數都是「聽人說」那這些道聽途說家族群、朋友圈轉發的養生雞湯文又是否可信呢?典型謠言樣本:豆漿和雞蛋不宜同食的說法由來已久,具體為豆漿中含胰蛋白酶的抑制物,會影響雞蛋的營養吸收。真相:☞雞蛋與豆漿,二者不僅可以同食,還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每天都必不可少。
  • 醫學的追求永遠是「求真、求善、求美」
    原標題:醫學的追求永遠是「求真、求善、求美」□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國強 收到《醫學的溫度》一書之後,我很認真地拜讀,並力求讀有所悟、悟有所思,感觸良多。年輕人反問我,「強哥,您覺得我們醫院領導、科主任有溫度嗎?他們一開會問的就是你看了多少病人,發了幾篇SCI,拿了什麼項目。多少領導關心過我們的生活和家庭呢?如果醫院領導都沒有溫度,醫生怎麼會有溫度呢?如果病人不能理解醫生……」聽完了我覺得似乎有道理,要想醫生有溫度,首先醫院領導要有溫度,全社會要讓醫生感覺到溫暖,切實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
  • 央視揭秘人造假雞蛋騙局
    >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但是說雞蛋是雞下的,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人懷疑。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有一種技術可以做出和真雞蛋一模一樣的人造雞蛋。掌握了這門技術,母雞都可以下崗了。這說法您信嗎?假如母雞都下崗了,那麼上崗的又是誰呢?  解說:  在網絡上進行搜索,我們發現,有許多公司在公開傳授所謂「假雞蛋」的製作技術。廣告聲稱,「該產品造價低廉,工藝簡單,口感豐潤,在市場出售可以「以假亂真」。
  • 雞蛋致病午睡早死紅肉致癌?這些科研也太不靠譜了
    每隔一段時間,媒體就會爆出一些讓人嚇一跳的健康新聞,各種相互衝突的研究,幾乎每天都出現,搞得大家都不知道該信誰的了。然後小夥伴就會跑到我們的後臺來詢問真相。今天,我們就匯總一下近期常見的「搞笑科學研究」,在我看來,這些研究不拿「搞笑諾貝爾獎」真是太可惜了!
  • 健康闢謠|發燒不能吃雞蛋?減肥不能吃肉?很多人還不知道
    網上關於某種食物的說法多種多樣,真相究竟是什麼呢?發燒的人不能吃雞蛋?有人說發燒的人不要吃雞蛋,由於雞蛋當中富含完全蛋白質,食用即會給身體補充熱量(蛋白質是產能營養素),發熱人群吃了雞蛋就會導致產熱增加,導致其散熱減少,這樣更不利於退燒。真相:發燒是人體受病菌侵襲後,免疫系統發出的一種防禦信號;食物進入體內產熱(能)很平常,它和抑制退燒不存在任何關聯。
  • 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
    "『南京大學2018年12月15日針對該校39歲教師梁瑩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公開給予一系列處分』等新聞入選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12月27日,在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2018學術年會上,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和十大求真教育數據。
  • 記者暗訪發現「人造雞蛋」純屬騙局
    《焦點訪談》2010年12月26日完成臺本——假蛋真相主持人 敬一丹: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問題,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但是說雞蛋是雞下的,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人懷疑。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有一種技術可以做出和真雞蛋一模一樣的人造雞蛋。掌握了這門技術,母雞都可以下崗了。這說法您信嗎?假如母雞都下崗了,那麼上崗的又是誰呢?解說:在網絡上進行搜索,我們發現,有許多公司在公開傳授所謂「假雞蛋」的製作技術。廣告聲稱,「該產品造價低廉,工藝簡單,口感豐潤,在市場出售可以「以假亂真」。
  • 人類不知道的宇宙真相
    不過受限於科技,一些宇宙真相是不被人所知的,也可以說是被人誤解的。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五個人類不知道的宇宙真相,看完保你大吃一驚!,不過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無論是月球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太陽都可以照亮它,這是人類不知道的宇宙真相,你是否早已知道呢?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提起哥倫布知道的不應只是雞蛋與新大陸
    哥倫布聽到這話後,隨手拿起一個雞蛋,問眾人誰能夠將其豎立在桌子上。眾人紛紛一試身手,卻沒有一人能成功,都說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隨後哥倫布拿起雞蛋輕輕的磕了一個小口便豎起了雞蛋,眾人又都表示說這其實很簡單,誰都能做得到。哥倫布面對眾人的嘰嘰喳喳回答道,"我能想到你們想不到的,這就是我勝過你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