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遠離心臟病,改變一下飲食方式就好!

2021-01-11 騰訊網

心臟病一直都是威脅人們生活的一個定時炸彈,而心臟組織長期以來建議人們每周吃一兩次魚—最好是脂肪類的魚。如今,它還重申了基於魚類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的額外證據的建議

2018年5月17日,國際權威專業期刊《循環》雜誌發表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Eric Rimm的基於美國心臟協會AHA報告。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理由把魚作為飲食中更重要的一部分

美國心臟協會(AHA)說,成年人應每周吃兩份3.5盎司(約等於0.2斤)的魚。

最好的選擇是富含-3脂肪酸的油性魚,包括鮭魚、長鰭金槍魚、鯖魚、鱒魚、鯡魚與沙丁魚。

同時,該組織警告說,無論選擇什麼,都不要油炸。這是因研究發現,愛吃油炸魚的人患心力衰竭的機率會更高。

魚類中主要的歐米伽-3脂肪酸是EPA和DHA。而EPA有抗炎作用,可能有助於對抗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動脈硬化與狹窄

相比之下,美國心臟協會AHA注意到,每周4盎司(約等於0.23斤)的三文魚就可以為成年人提供每日所推薦的,大約為250毫克歐米伽 -3脂肪酸

許多大型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人患心臟病、中風、心力衰竭和心臟猝死的風險相對較低。

在美國的兩項大型研究中,僅把加工肉類中提取的蛋白質熱量中的3%被食用海產品的蛋白質取代,死於心臟併發症或中風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了31%。

但我們在吃魚時應儘量少吃油炸,兩項涉及9萬多名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一次炸魚的人比那些很少吃炸魚的人患心力衰竭的機率要高48%

心臟協會說,魚甚至可以使已經患有心臟病的人受益。

一項針對心臟病發作倖存者的研究發現,與那些只接受標準治療的人相比,每周吃兩次魚的人在未來兩年內死亡的可能性要低27%

與此同時,AHA指出,海鮮中確實含有汞。孕婦與年幼的孩子應該避免某些高汞含量的魚,比如鯊魚、旗魚(swordfish)和鯖魚(king mackerel)。

但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吃魚的好處超過了汞的潛在危害。

魚油能替代吃魚嗎?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這個疑問,如果我不喜歡吃魚,可以吃魚油補充劑來替代吃魚嗎?

—答案是不可以

因為目前尚缺乏證據證明魚油補充劑可以替代魚的功效,所以補充劑不被推薦用於預防心臟病

預防心臟病,從適當吃魚開始!

相關焦點

  • 身體健康 教你遠離心臟病
    現在每年死於心臟疾病的患者仍不在少數,心臟病仍然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普遍的疾病。因此,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格外留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調節心率,怎樣預防心臟病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想要達到效果可能要反覆多做幾次。按摩頸動脈頸動脈在喉嚨的外側,用手指按摩頸動脈可以刺激這附近的神經,有效減緩心跳,讓身體更健康。往臉上撲冰水可以引起潛水反應,進而降低你的新陳代謝。持續往臉上撲冰水直到你感覺心跳慢了下來。服用藥品如果你經常性的心跳過快,可以找醫生開一些降低心率的處方。
  • 健康膳食從植物性飲食開始-可持續有趣有料生活方式
    不論是素食還是半素食的飲食方式都被推崇為新時尚健康的飲食方式,又或是現在很多名人也為之瘋狂的植物性飲食,對於排斥全素食和戒不掉肉類的人來說絕對是福音呀。植物性飲食是什麼?西方:還有地中海飲食方式也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但每周吃幾次魚、家禽、雞蛋、奶酪和酸奶,少吃肉類和甜食。研究顯示這種植物性飲食方式可以降低心臟病、代謝綜合症、糖尿病、某些癌症(特別是結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抑鬱症的風險,對老年人來說,能擁有更好的精神和身體。植物性為基礎的飲食好處有哪些呢?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大量的研究已經有效地確立了不良飲食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然而,很少有研究關注特定飲食成分的累積影響。這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上的新研究特別關注某些食物的促炎或抗炎潛力。
  • 多囊姐妹的飲食參考,這種飲食方式到底有什麼好處?
    今天賴醫生跟大家聊一聊: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多囊姐妹借鑑和學習呢? 上半年,美國新聞網頒布了2020年的最佳飲食排名,其中「地中海飲食」位於榜首。
  • 想要遠離病痛,強身健體,堅持做到這5點,還你健康身體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不少人都想要追求的,但是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卻也不是能夠輕易辦到的。需要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飲食習慣,適當的科學鍛鍊等等各種各樣的要點。下面就來詳細說說做到這5點,遠離病痛的折磨,擁有健康的身體。
  • 素食主義飲食方式對機體的健康真的好嗎?
    2016年12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素食對於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非常健康,當然對於環境改善也非常重要,研究者表明,素食主義者通常患肥胖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較低,比如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特定的癌症等
  • 直腸癌與飲食大魚大肉有關 排便方式改變須警惕
    直腸癌發病率上升快 或與大魚大肉飲食有關  有人稱直腸癌為「生活方式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結構的改變,直腸癌的發病率上升得很快。  劉海鷹介紹說,改革開放後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後,中國老百姓的食譜向西方國家靠攏,青菜、粗糧吃得少了,大魚大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多了,直腸癌的發病情況也向西方國家靠攏。在全球範圍內,腸癌高居癌症排行榜的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胃癌。而在腸癌中,直腸癌約佔三分之一。  「直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確切,趨向於認為與飲食方式有關。」
  • 科普丨《救命飲食》:為你揭示飲食和疾病的真相
    在本書中,作者整合了這項中國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的發現,對飲食和慢性病的關係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基礎上,他還給出了一套理想的膳食方案,能讓你保持健康,遠離疾病。我將分兩部分內容為你解讀本書:第一、 什麼是救命飲食?
  • 想要降低尿酸,遠離痛風,這兩件事,儘量多做
    導語:隨著現在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多人在飲食這一方面都會選擇吃喜歡吃的食物,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喜歡吃海鮮,但是海鮮中的嘌呤物質是比較高的,在飲食的時候要注意,如果長期使用這些含有嘌呤物質高的食物,會容易引發痛風,尿酸高等病症的發生。一、痛風喜歡的三類人,你中招了沒有?
  •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放心吃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雞蛋因為膽固醇含量高,在過去幾十年裡,雞蛋和心臟病的關係,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今天,我們的順序改變一下,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最新研究,等會再來給大家扒那個抖音專家的研究。
  • 健康|最新研究:人類最佳的飲食方式是什麼樣的?
    偏愛吃肉、討厭脂肪、加工食品吃不夠的飲食方式,現在已經成為肥胖和代謝紊亂的代名詞。這種進食方式對人的身體極具破壞性。如果說這種飲食方式還有一丁點好處的話,那就是這種糟糕的飲食狀況幫助闡明了營養在人類健康中的核心作用。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腸道、器官、關節、大腦和精神等疾病的風險升高密切相關,從2型糖尿病和癌症到類風溼性關節炎和抑鬱症。
  • 你不需要跟風這種風靡減肥健身圈的飲食法——碳循環飲食!
    碳循環飲食法是美國williamD.Brink博士所發明,最開始在國外盛行,明星、網紅都在嘗試,後來慢慢走進中國健身圈子,成為想要減脂卻又不想刷掉太多肌肉人士的飲食首選。 通俗講是一種通過改變碳水的攝入量,利用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供應的不穩定性,跟身體的代謝系統玩把戲。 碳循環飲食法分為三部分,分別是:
  • 麥可-傑克遜心臟病去世 心臟病治療提醒
    據國外媒體報導,昔日歌王麥可-傑克遜在美國洛杉磯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50歲。  去世時間:北京時間6月26日  去世原因:心臟病發作  享年:50歲  心臟病  心臟病  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臨床實踐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臟病有效的輔助方法。
  • 諾貝爾獎得主羊城:科學方法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一氧化氮最早被片面地認為是工業毒氣,但伊格納羅的研究證明它能夠使血管擴張,幫助控制血液流向人體的各個部位,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潔、預防中風、維持正常血壓作用,有效減輕心臟負擔,從而達到預防心臟病的效果。   今年68歲的路易斯·伊格納羅博士聲音洪亮、步伐穩健。對於科學養生之道,老人十分樂意分享。他介紹說,合理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鍛鍊以及營養補充產品是維護健康的黃金法則。
  • 高溫焦糖化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該研究是與慶尚國立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增加了一種蛋白質化合物,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UniSA的研究員Permal Deo博士說,這項研究為那些有患退行性疾病風險的人提供了重要的飲食見解。
  • 一氧化氮,助你遠離心腦血管疾病--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氧化氮,助你遠離心腦血管疾病2020-07-06 19:51:00
  • 尿酸高不可怕,學會控制飲食,遠離三種食物,或能幫助穩定尿酸值
    一、尿酸高不可怕,學會控制飲食,遠離三種食物,或能幫助穩定尿酸值1、動物內臟動物內臟是喝酒人群最喜歡的小調菜,吃在嘴巴裡面特別酥脆爽口,再配合上一口小酒真的是人間享受。尿酸高的人,身體會出現這幾大表現:1、臉色非常差勁2、尿液排洩不出來3、尿液有灼痛感4、尿液有白色絮狀物5、尿液顏色發黃二、想要降低尿酸可以多做這幾件事情
  • 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跟心臟病有什麼關係?高危人群有哪些?
    所以,冬季有心臟病患者或者有心血管異常的人,應該儘量避免容易導致心臟病的因素,以防疾病發作或復發,今天我們就聊聊有關心臟病日常預防的一些方法,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整體認識一下什麼是心臟病。
  • 心臟病能活多久 不注意這10點小心短命
    有些人是先天性的心臟病,有些人是後天的心臟病,那麼,當出現心臟病的時候,不少人擔心自己的壽命會活不長,因此整日裡憂心忡忡,那麼,心臟病的壽命到底有多長,很多心臟病患者肯定想要知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臟病能活多久?
  • 「美國排名第一的飲食」,忽悠了多少人?
    今天,咱們就掰扯一下這個「最佳飲食排行榜」的真相。首先,US News 推薦的「最佳飲食」,從科學嚴謹性來看,真的可靠嗎?對此,美國心臟病與脂質代謝學家、美國心臟病學院研究員布萊特·舍爾博士(Dr. Bret Scher, MD,FACC)曾明確指出,這個排行榜非常不靠譜,完全無視科學證據。[3]布萊特·舍爾博士(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