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煮得太久,蛋黃外面會有些許淺綠色,這樣的雞蛋可以放心吃嗎

2020-12-05 愛健康小屋

現在很多的人都習慣於早上吃一個雞蛋,有的人喜歡吃煎雞蛋,有的人喜歡用熱水來燙雞蛋,而有的人特別喜歡吃一個煮雞蛋。

早上經常吃一個煮雞蛋的朋友應該有發現,如果雞蛋煮的時間太長了,蛋黃外面還有一個深深淺淺發綠的現象。

有的人說是這樣的雞蛋對身體不利,那麼蛋黃為什麼會有這種發綠的現象呢?吃了這樣的健康,而雞蛋對於身體健康真的很不好嗎?煮雞蛋要你究竟要煮多長時間才比較合適呢?

為什麼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發綠呢?

我們都知道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中它還含有一種叫蛋氨酸的物質,如果煮時間太長的話,很可能會分解出一些硫化物。

這些硫化物和激動中的鐵離子發生反應,很容易就形成了深顏色的氯化亞鐵,也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時間跟雞蛋煮時間久了,蛋黃外面會發綠的現象。

其實這個現象在鹹鴨蛋裡面是特別常見的,在皮蛋中會形成硫化亞鐵,可能因於鴨蛋的顏色本身就會偏深,大家平時可能注意不到。

食用這樣的雞蛋安全嗎?

其實這種雞蛋大家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它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傷害。而且蛋黃外的那點硫化物是特別少的,在胃酸的正常作用下,可能會變成硫化氫和硫化亞鐵。

如果胃酸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也是屬於不溶於水的化合物,根本不會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而且雞蛋蛋黃上的硫化物,不會影響到蛋白質的消化。

本身人的腸道在消化的過程就是微生物發酵的過程,可以產生硫化氫生物胺這些代謝廢物都是特別正常的現象,而且腸道中的硫化氫的含量是遠遠超過了蛋黃上那一點點不溶於水的硫化亞鐵的,所以這種雞蛋大家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

煮雞蛋如何把握好時間?

那有的朋友可能又會問了,雞蛋究竟要煮多長時間,才會保證它的營養價值不會流失,而且吃起來口感又不錯呢。

的確是這樣的,煮的時間太久的雞蛋,不但雞蛋枯乾上會吃起來比較老,最主要是吃起來可能會感覺比較噎人,其中的維生素e也會有一部分的流失。

你在煮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時間,最好儘量煮得嫩一點,口感比較不錯,而且其中的營養也不會流失。

煮雞蛋的時候可以先把中間雞蛋放在冷水中,然後用大火先煮開,再保持沸騰狀態下煮個3~5分鐘就選擇把火關掉用,嗯剩餘的溫度將雞蛋在鍋中燜一會兒,8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這樣煮出來的雞蛋比較營養健康,它的蛋清成比較柔嫩的狀態,而且蛋黃也正好處於剛剛凝固,吃起來不噎人,而且營養價值比較全面。

在煮雞蛋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儘量不要使雞蛋的蛋黃處於燙心的狀態,這樣的話很容易對雞蛋中的細菌上面不乾淨,增加病毒感染的機率。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雞蛋的吃法,大家也可以選擇和煎雞蛋或者是用開水衝雞蛋,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水煮蛋的營養價值會更豐富一些。

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有其他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同時也可以關注小編,了解更多的健康資訊。

相關焦點

  • 雞蛋煮太久蛋黃上出現的「黑膜」到底有害嗎?
    水煮雞蛋是不少人眼中的營養早餐,然而最近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稱水煮雞蛋煮太久或是放置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出現一層「黑膜」,成分是硫化亞鐵,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健康有害,導致貧血、結石、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甚至其他更嚴重的病……雞蛋煮太久真的會產生這種「黑膜」?真的有害嗎?下面,來看看記者實驗,以及專家解釋。
  • 雞蛋煮太久蛋黃現黑膜有害?看看記者實驗和專家解答!
    水煮雞蛋是大家心中的營養早餐,最近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說水煮雞蛋煮太久或是放置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出現一層「黑膜」,成分是硫化亞鐵,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健康有害,導致貧血、結石、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甚至其他更嚴重的病……雞蛋煮太久真的會產生這種「黑膜」?真的有害嗎?
  • 煮出來的雞蛋,蛋黃變成了綠色,吃了會危害健康?
    雞蛋的吃法有很多,可以跟韭菜,西紅柿等一些蔬菜一起來炒,也可以做油煎雞蛋,或者煮雞蛋。一天吃1-2個雞蛋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雞蛋富含豐富的優質蛋白,且消化吸收率高。蛋白含有人所需的各種胺基酸,是最理想的天然優質蛋白質之一。
  • 雞蛋煮太久蛋黃變綠會致癌?純屬臆想
    新京報訊(記者 馮毅)近日,有報導稱,人們常吃的煮雞蛋在長時間加熱後會產生硫化亞鐵,並導致蛋黃髮綠,而硫化亞鐵則是致癌物,長期使用會影響身體健康。是真的嗎?蛋黃變綠並不致癌在實際生活中,久煮雞蛋導致蛋黃髮綠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科普工作者雲無心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雞蛋煮的時間超過15分鐘,雞蛋白就會開始變綠,這是因為雞蛋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化學變化。
  • 雞蛋煮熟蛋黃變「綠色」,是雞蛋變質了嗎?吃了對身體有影響嗎?
    曾經就有一個網友在網上發了這樣一個帖子:他曬出的是一個煮熟的雞蛋黃,而且還配上了非常驚訝的表情,問道為什麼雞蛋黃會變成綠色,這樣的雞蛋黃吃了會不會中毒?當時下面的評論吐槽聲一片,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雞蛋煮熟蛋黃變「綠色」,是雞蛋變質了嗎?吃了對身體有影響嗎?
  • 煮太久,雞蛋黃上會產生一層致癌「黑膜」?專家:謠言!
    記者看到,這段視頻裡主要說煮雞蛋時間太久或放置時間過長,蛋黃上會產生一層「黑膜」,成分是硫化亞鐵。長期食用這種物質,會導致貧血、脫髮、結石、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甚至其他更嚴重的病……該視頻還建議,煮雞蛋最好是先大火煮開,再小火煮8分鐘。
  • 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嗎 雞蛋煮多久能熟
    原標題: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嗎 雞蛋煮多久能熟   想要煮出好吃又健康的水煮雞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時間短了不熟,吃了不衛生,時間長了,口感不好又不健康。那麼雞蛋煮多久能熟呢?
  • 水煮蛋蛋黃外發綠屬正常,煮雞蛋有「黃金8分鐘」
    很多人習慣早上吃一個煮雞蛋。有人發現,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有發綠的現象。還有人說,吃這樣的雞蛋會致癌。那麼,煮久的蛋黃外面為什麼會發綠?吃這種雞蛋會致癌嗎?煮雞蛋究竟要煮多久才合適呢?為什麼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發綠呢?
  • 煮出來的雞蛋有綠膜,還能不能吃?
    其中最健康的一種做法,就是用清水煮雞蛋,大約煮上10分鐘左右,我們就可以享受到雞蛋的美味,跟吸收裡面的營養成分了。可很多人也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在吃雞蛋的時候,發現雞蛋的蛋黃外周圍是綠色的,就好像綠膜一樣,有的人說吃這樣的綠膜雞蛋會誘發腸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吃了這多年的雞蛋,你對它真的你都明白嗎?
    雞蛋要煮多久才可以吃?很明確的說,在5到10分鐘之間的雞蛋是可以吃了的,這個時候吃起來的口感不錯,大部分人都是選擇這個時間段。但是真的熟雞蛋,則是在10分鐘之後才算熟,這個時候吃起來有點幹硬,但這個時候的雞蛋是最安全的。
  • 雞蛋煮多久好?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把我難住了!
    煮三分鐘的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有溏心,可以自由流動;煮五分鐘的蛋蛋清熟嫩,逐漸凝固,蛋黃熟而不嫩,還躺著溏心;煮七分鐘的蛋蛋清緊實,Q彈,蛋黃變幹,顏色開始變淺黃,大部分人都喜歡這樣的雞蛋;煮10分鐘的蛋全熟蛋,蛋清開始失去彈性,蛋黃更加的乾燥,出現微微的黑膜,蛋白蛋黃都開始變硬
  • 雞蛋煮熟後,蛋黃變成了綠色?這樣吃了會致癌嗎?今天說清楚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說,煮雞蛋時如果雞蛋的表皮發綠,就說明雞蛋已經不能再繼續食用了,因為這樣的雞蛋食用後會致癌,還會影響智力、造成貧血、抵抗力下降等問題。通常我們在外購買的煮雞蛋、茶葉蛋等,蛋黃的表皮都是灰綠色,這是怎麼回事呢?
  • 雞蛋水煮後怪事發生:蛋黃捏不碎 能當球打(圖)
    南寧一市民將雞蛋水煮後,怪事發生了——  蛋黃能當球打,這蛋是雞生的嗎?  核心提示:正常來說,煮熟的雞蛋蛋黃應該是一捏即碎的,如果發現蛋黃像軟糖一般捏了不碎,還能當桌球來打,你還敢吃嗎?  日前,家住南寧市亭洪路南鋁社區的黎女士在一家超市裡買雞蛋時就碰到了這樣的怪事。蛋黃彈性十足,嚼之無味,黎女士懷疑雞蛋有問題,不敢再吃第二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記者到黎女士家了解情況。
  • 煮雞蛋的蛋黃呈青色,不能吃?
    傳言:煮雞蛋的黃髮青說明有毒,長期食用會增加腸癌風險。 真相:煮太久了而已,放心吃。 鑑別要點 有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剝開煮雞蛋準備享用,驚覺蛋黃外面覆蓋著一層綠色的物質。 其實這純粹是因為煮太久了。
  • 雞蛋煮幾分鐘最有營養?一個實驗告訴你
    3~5 分鐘的蛋蛋白逐漸凝固了,但蛋黃還溏著心,可以自由流動。6~10 分鐘的蛋蛋白摸起來很柔軟,蛋黃開始凝固上了。大部分人都表示,喜歡這階段的煮雞蛋。11 分鐘以上的蛋也就是充分的「全熟蛋」,蛋白蛋黃都開始變硬,吃起來可能有點……噎。所以說,哪怕只是少了一分鐘,多了兩分鐘,那都是另一個蛋了。回到問題上……雞蛋煮多久才最好?
  • 變綠的蛋黃有毒還致癌?真相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注意過,煮熟的雞蛋黃,有時候外表一層會變成綠色。最近網上有一種傳聞,說變綠的雞蛋含有毒素,會致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變綠的蛋黃還能不能吃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想要知道變綠的蛋黃到底還能不能吃,我們就得先弄清楚雞蛋的組成成分是什麼,它到底為什麼會變綠呢? 雞蛋是富含蛋白質的優質食物,而蛋白質都是由胺基酸組成的。 胺基酸中有一大類是含有硫元素的,含硫的胺基酸在受熱以後形成硫化物,又和空氣中的氫形成了硫化氫。
  • 實驗:人造雞蛋的製作方法
    你以為商家是傻瓜麼雞蛋,是大家補充蛋白質和營養的重要來源。可是最近有傳言卻說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盈利,竟然製造假雞蛋,我們來看一則網傳的「人造假雞蛋」照片。大家能分辨出圖片中哪個是真雞蛋哪個是假雞蛋嗎?實驗步驟步驟一:實驗員吳博士先用海藻酸鈉和澱粉在燒杯當中製造「蛋黃」和」蛋清」的基礎溶液。步驟二:製作乳酸鈣溶液,用氯化鈣覆蓋形成「蛋黃外面的薄膜。
  • 雞蛋是很普遍的食材 沒有蛋黃的雞蛋你見過嗎?已成為一道美食
    在東北燒烤店或是小吃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種沒有蛋黃的綠色雞蛋,它叫實蛋。好吃又Q彈,深受許多人的喜愛。實蛋究竟是什麼?又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呢?早期的實蛋小雞孵化未成形的毛蛋。後來這種食品逐漸流行起來,出現了人造的實蛋。
  • 雞蛋煮熟後,為什麼蛋黃上有一層綠色的東西?
    ,會發現蛋黃周圍有綠色環狀物,而有時候沒有。 這是個有趣的烹飪化學,而且不是雞蛋的錯,那是煮雞蛋的人的錯,是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事! 當我們看到蛋黃周圍有這種灰綠色的環狀物時,這種變色反應說明我們煮雞蛋的時間過長了。
  • 減肥期間可以吃雞蛋嗎?提醒:需注意吃法,吃錯了影響不小
    每天都會吃雞蛋,難道這些年吃雞蛋的方法都不正確嗎?下面就和大家說一下吃雞蛋的禁忌。一次不要吃得太多雖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但是人們在吃雞蛋的時候一次不可以吃太多,尤其是減肥的人,吃得太多反而對身體健康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