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新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抗炎飲食保護健康

2021-01-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我們吃的食物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包括體重、膽固醇水平和血壓等一些列健康指標。某些食物也可以促進或抑制慢性炎症。眾所周知,慢性炎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免疫系統的激活與慢性炎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

據最新一版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續上升,患者人數已超過3.3億,並且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2017年中國農村居民(A)和城市居民(B)主要疾病死因構成比(%)

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研究團隊表明,關於炎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飲食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也就是說,高糖高油高脂和富含紅肉的飲食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多的炎症,還會進一步大大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相比之下,核桃等抗炎食物可以產生完全相反的影響,它保護人體免受包括白介素、趨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等炎症標誌物的侵害。所有這些標誌物都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中脂肪和膽固醇積聚有關。

過去的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等健康飲食方式可以降低許多炎症標誌物。然而,卻很少有研究關注哪些食物實際上會提高這些標誌物的水平,並最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長達32年超過21萬名參與護士健康研究I和II以及健康專業人員研究的參與者(166234名女性和43911名男性)。這三項隊列研究分別始於1984年、1991年1986年,每4年通過食物頻率問卷評估參與者的飲食情況。

在5291518人年的隨訪期間,研究人員記錄了15837例心血管疾病突發事件,包括9794例冠心病患者和6174例中風患者。

在調整了使用消炎藥物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BMI)後,通過經驗性飲食炎症模式(EDIP)評分評估表明,具有較高的促炎性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這些相關性在不同人群之間以及性別之間是一致的,並且在進一步調整其他飲食質量指數之後,它們之間的關聯仍然很顯著。

這項研究第一次測量攝入的食物(而不僅僅是飲食中的營養素)對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的炎症效應。這可以使制定控制炎症的飲食指南變得更加容易,可以直接告訴人們該吃哪些食物,哪些食物應該少吃。

這項研究中的促炎性飲食指數是基於18種與炎症有關的預先定義的食物組,並表明富含抗氧化劑和纖維的飲食能夠降低炎症風險。

該研究第一作者、營養學科學家Jun Li說:「通過使用基於經驗開發的以食物為基礎的飲食指數來評估與飲食攝入相關的炎症水平,我們發現,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相關。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將基於食物的飲食炎症指數與心血管疾病長期風險聯繫起來的研究之一。」

該研究結果發現,促炎飲食會使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6%。食用紅肉、加工肉類、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精製穀物和含糖飲料時,中風的風險也會增加28%。

抗炎食物包括羽衣甘藍、菠菜、捲心菜和芝麻菜等綠葉蔬菜。黃色蔬菜(例如南瓜、黃椒和胡蘿蔔)、全穀物,咖啡和茶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美國農業部人類衰老營養研究中心營養免疫學實驗室的科學家Dayong Wu說:「這項研究的人數之多、研究時間之長是前所未有的。數據顯示,促炎和抗炎飲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核桃是改善心臟健康和降低炎症風險的「有力武器」

同一期另一項涉及634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核桃可以作為對抗有害炎症標誌物的有力武器。此前的研究表明,吃核桃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和膽固醇水平。這項新研究表明,每天吃30至60克核桃可以顯著降低6種炎症標誌物。

該研究第一作者、西班牙奧古斯特·皮耶森耶爾生物醫學研究所的Montserrant Cofán博士說:「除了降低膽固醇水平之外,核桃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為長期食用核桃具有抗炎作用這一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連結: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0.09.535?_ga=2.131862351.1787891085.1604350725-367026688.1603803758&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0.07.071

相關焦點

  • 21萬人32年的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核桃等抗炎飲食在...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研究團隊表明,關於炎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飲食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大量的研究已經有效地確立了不良飲食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然而,很少有研究關注特定飲食成分的累積影響。這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上的新研究特別關注某些食物的促炎或抗炎潛力。
  • 晨讀丨11月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一種合成納米抗體可滅活新冠病毒瑞士蘇黎世大學、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EMBL以及德國漢堡結構系統生物學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以羊駝和駱駝體內存在的納米抗體為基礎,研發出一種合成納米抗體(sybody 23),在體外試驗中已證實它能夠滅活新冠病毒。
  • 「抗炎飲食」最全盤點!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在保護身體
    典型的抗炎飲食強調水果、蔬菜、瘦肉蛋白、堅果、種子和健康脂肪的攝入。 慢性炎症通常是由於生活方式的因素,如壓力和缺乏鍛鍊,當免疫系統釋放化學物質來對抗損傷和細菌和病毒感染時,即使沒有外來入侵物可以抵禦,也會導致慢性炎症。
  • 最新研究推薦這種飲食
    因此,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來說,改變飲食可能是一種簡單而經濟的幹預措施。202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年會上,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巴塞隆納自治大學醫學系的Roxana Coras博士分享的一項研究表明,抗炎飲食(ITIS)有助於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該研究以會議摘要的形式在ACR上發布。
  • 新研究:每天吃30~60克核桃,或許可以減輕炎症
    該研究第一作者、西班牙奧古斯特·皮耶森耶爾生物醫學研究所Montserrant Cofán說:「除了降低膽固醇水平之外,核桃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為長期食用核桃具有抗炎作用這一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 「抗炎食物」名單公布了,每天吃兩口,或能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
    抗炎食物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能抵抗體內炎症發生的食物。有研究證明,人類面臨的頭號健康殺手——心血管疾病,和我們體內炎症狀態有密切的關聯,而我們可以通過食物來改善體內炎症的狀態。《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抗炎食物對於改善體內炎症,作用顯著。哈佛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像紅肉等促炎食物,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風險,而綠葉蔬菜等抗炎食物,能降低體內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 最新研究推薦這種飲食
    因此,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來說,改變飲食可能是一種簡單而經濟的幹預措施。202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年會上,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巴塞隆納自治大學醫學系的Roxana Coras博士分享的一項研究表明,抗炎飲食(ITIS)有助於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該研究以會議摘要的形式在ACR上發布。
  • 健康|最新研究:人類最佳的飲食方式是什麼樣的?
    近日發表在JACC上的一篇文章表明,Pesco地中海飲食+ 限時進食可能是迄今為止是最好的飲食方式。有一半心血管疾病都是吃出來的,Pesco地中海飲食應成為保護心血管健康飲食的黃金標準。本文作者Markham Heid,原標題為" Science Might Have Identified the Optimal Human Diet",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最新研究:糖會破壞腸道屏障,而生酮飲食會使腸道更健康
    最新研究:糖破壞腸道屏障 最新猶他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飲食中的糖分,尤其是葡萄糖,會破壞腸道屏障,可能誘髮結腸炎。 今年9月份,來自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攝入大量的果糖,可能會通過破壞腸道屏障,引起脂肪肝。
  • 合理飲食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地中海飲食如何有效降低人群機體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文章中,研究者對進行地中海飲食的美國女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當攝入的飲食中富含植物和橄欖油以及低水平的肉類和甜食時,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25%,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分析含有40種生物標誌物的檢測盤,闡明了地中海飲食如何減緩並人群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風險
  • 你常吃的食物是在「抗炎」還是「促炎」?
    02糖尿病根據美國心血管健康研究發現,體內炎症因子升高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了2.3倍!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可導致胰島B細胞的壞死,從而使胰島素的分泌不足,血糖合成糖元及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就是導致血糖過高,甚至形成糖尿病。
  • 雙胞胎研究:「完美」飲食建議根本不存在
    你獨一無二的反應模式決定了你的「完美」飲食方式。吃出健康:身體對食物代謝不良容易得病!營養學研究已經證實: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你每天日常飲食關係密切。倫敦國王學院、諾丁漢大學醫學院、瑞典隆德大學、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等著名研究機構就聯袂發起了一項旨在評估不同個體對於食物成分獨特反應的PREDICT-1研究,希望通過評估不同的個人餐後代謝的變化,以期為每個人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飲食建議來改善代謝水平和心血管健康。
  • 最新研究:低碳飲食疏通血管?主食還是要少吃點
    我看到與低碳相關的健康知識,就像長輩看到老中醫的新講座一樣敏感。國外學者Benjamin Bikman教授的一條推特,介紹了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低碳可以疏通血管!看到這則推特的我,立馬就跑去原始研究的論文下,圍觀吃瓜啦。
  • 營養與健康所等發現IGF2R調控「質子改道」賦予巨噬細胞抗炎潛能
    該研究闡明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分別通過激活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賦予巨噬細胞抗炎和促炎潛能的新機制,揭示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家族成員調控天然免疫記憶的核心規律
  • 飲食影響抑鬱症的八種可能的生物學途徑
    ,比如,高脂高糖的西式飲食會增加抑鬱症的風險,而地中海式飲食和抗炎飲食與抑鬱症風險降低有關。在患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人群中進行的縱向觀察研究和臨床試驗都表明,採用健康的飲食模式,比如地中海式飲食,可以減少全身炎症。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飲食炎症水平通常大大高於普通人群,比如,促炎症食物(精製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更大,抗炎症的營養(主要來源於天然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攝入低。
  • 研究發現,DHA和EPA補充劑具有不同的抗炎保健功能
    然而,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近來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這兩種omega -3脂肪酸在功能上存在關鍵區別,結果表明DHA和EPA在調節免疫系統中各自發揮作用。研究人員發現,EPA和DHA的抗炎特性表現出以下四個方面的主要區別:① DHA降低了四種促炎蛋白的基因表達,而EPA只降低了一種促炎蛋白的表達。
  • 2018年最佳飲食排名 這樣吃讓你健康又減肥
    2018年01月22日 10:31 來源:來賓網—來賓晚刊 編輯:韋仲達 新的一年開盤不久,你是否已經為自己的健康飲食做規劃了呢?
  • 限制蛋白飲食重編碼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並增強免疫治療
    在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影響下,mTOR通路控制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和髓樣樹突狀細胞中促炎/抗炎細胞因子的表達。  本文提出限制蛋白質/胺基酸(AA)飲食重編碼巨噬細胞極化並促進其抗腫瘤作用的假說,即減少飲食中特定AA(如蛋氨酸或胱氨酸)可誘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從促腫瘤表型向抗腫瘤表型轉化。
  • 浙裡有營養 | 讓情緒「長治久安」的飲食模式
    2、抗炎理論 多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食物可以改善情緒,甚至是用於治療抑鬱症。  3、多巴胺理論 美食會促進腦內愉快因子「多巴胺」的釋放,這在喜歡喝酒的人攝入酒精時以及神經性貪食的患者進食時都有研究報導。曹操說:「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酒精可以改善情緒的說法也是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