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飲食有助於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
風溼性關節痛有多可怕,只有疼過的人才知道……
類風溼關節炎會導致關節腫痛、僵硬、同時還會伴隨著劇烈疼痛,累及部位包括膝、髖、踝、手和脊柱(頸椎、腰椎)等關節。在中國,類風溼關節炎已經威脅到了上千萬人(我國類風溼關節炎患病率0.2%~0.4%)。藥物治療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主流方法,但它也有不必要的副作用,而且費用昂貴。因此,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來說,改變飲食可能是一種簡單而經濟的幹預措施。
202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年會上,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巴塞隆納自治大學醫學系的Roxana Coras博士分享的一項研究表明,抗炎飲食(ITIS)有助於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該研究以會議摘要的形式在ACR上發布。
01
抗炎飲食通過影響患者血漿代謝物和腸道微生物,改善疼痛症狀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飲食和健康之間的聯繫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腸道微生物。通過飲食影響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腸道微生物,改變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體內促炎/抗炎代謝物,從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炎症。
該研究為一項開放性試點試驗,旨在評估兩周抗炎飲食在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共納入17例活動性風溼性關節炎(至少3個關節壓痛和3個關節腫脹)患者,每次隨訪時均進行體格檢查,收集參與者的糞便(腸道微生物)和血漿代謝物樣本。
採用50%的疼痛改善,將患者分為疼痛改善者(R, N=11)或疼痛無改善者(NR,N=6)。對糞便和血漿進行16S rRNA基因測序和基於質譜(MS)的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根據食物日誌和代謝組學讀數來評估飲食依從性。
結果顯示,疼痛症狀明顯改善的患者(疼痛:抗炎飲食前3.9±2.3 vs 抗炎飲食後2.45±2.4,p
圖1:疼痛改善者和疼痛無改善者飲食依從性和腸道微生物的差異
與疼痛改善者相比,疼痛無改善者在基線時的微生物Alpha多樣性明顯更高(圖1B)。有趣的是,與疼痛無改善者相比,疼痛改善者在飲食後的微生物Alpha多樣性變化較小,這表明,對於這種飲食幹預的反應,可能需要已經很高的微生物Alpha多樣性和相對有限的進一步變化(圖1C)。
其次,瘤胃菌科、梭狀芽胞桿菌屬、擬桿菌屬和毛螺菌屬在基線時與疾病活動度呈負相關,而腸桿菌科與基線疾病活性指標呈正相關(圖1D)。
圖2:改善者和無改善者血漿代謝物的差異
與疼痛無改善者相比,疼痛改善 者的基線血漿代謝物分布不同(圖 2A )。 差異分析顯示,疼痛改善者富含共軛亞油酸( CLA ,一種抗炎代謝產物),而疼痛無改善者富含膽道代謝物牛磺膽酸和磷酸膽鹼(圖 2B-C )。
最後,研究人員指出,抗炎飲食引起的代謝物和腸道微生物的變化,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改善相關。 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以提供特定的長期飲食幹預方案或補充劑作為類風溼關節炎的補充治療,並建立科學基礎,通過飲食調整腸道微生物,以改善類風溼關節炎的症狀。
02
那麼,有什麼具體抗炎飲食推薦呢?
地中海飲食+益生菌補充劑
一項在瑞典展開的隨機對照試驗,通過比較同一批患者(n=50)在不同時期(兩種飲食間含4個月間隔期)攝入抗炎飲食(以地中海飲食為基礎,加入益生菌補充劑)和一般飲食(參照瑞典當地普通人的飲食),以DAS28-ESR和DAS28綜合評分,評價不同飲食對類風溼關節炎的疾病活動度的影響。
表1:抗炎飲食食譜
研究結果顯示: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幹預期間DAS28下降,並且比控制期間下降更明顯。在幹預期間,DAS28的中位數減少了0.42個單位。可見抗炎飲食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疾病活動具有積極作用。
表2:兩種飲食幹預下疾病活動度差異
2
素食也是一種抗炎飲食
有研究表明,富含脂肪和加工肉食的飲食與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等炎症標誌物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係,具有促炎作用,往往會加重類風溼關節炎的症狀;而富含全穀物和水果的飲食與這些標誌物負相關,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疼痛和炎症。
此外,膳食纖維能改善腸道健康,從而發揮抗炎作用。
英國利物浦大學轉化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攝入膳食纖維可以改變腸道細菌的組成,增加細菌的多樣性,從而防止腸道受到損傷。 其次,有研究發現,素食能降低腸道內腸桿菌科細菌的相對豐度,從而減少引起腸道炎症的敏感生物標誌物含量。
表3:腸道細菌種類、飲食和炎症之間的相互關係
美國加州聖海倫娜醫院的研究者要求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食用四周的低脂純素食後,他們的症狀(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和功能受限)得到了明顯改善。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要求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食用一年的素食後,他們的症狀得到了顯著緩解,表現在壓痛和腫脹的關節數減少,疼痛評分下降,晨僵持續時間縮短,握力增強,健康調查問卷得分提高,血沉和CPR改善等方面,且這些改善在一年後還能得以維持。
總而言之,飲食和類風溼關節炎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引起患者反應的食物存在個體化差異。然而,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抗炎飲食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起到了補充治療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可見,抗炎飲食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來說是一個有益的開端。
參考文獻:
[1]方霖楷,黃彩鴻,謝雅,等.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實踐指南[J].中華內科雜誌,2020,59(10):772-780.
[2]Roxana Coras,et al.Rheumatoid Arthritis Improvement After Exposure to an Anti-Inflammatory 「ITIS」 DietIs Associated withChanges of Gut Microbiome and Systemic Metabolome.ACR(abstract 1994).
[3]https://academic.oup.com/ajcn/advancearticle/doi/10.1093/ajcn/nqaa019/5735635?searchresult=1#198952523
[4]醫學界類風溼與腎病頻道.2020-09-05.風溼關節炎患者,不妨試試這樣吃!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Mary
本文審核:陳新鵬
責任編輯:風禾 卡帶
版權聲明
-END-
【來源: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