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本想寫點兒什麼。還沒動筆,就被「丁香醫生」約了一篇審稿,剛好是關於這件事兒的。說實話,這篇文章寫得真是不錯,非常客觀。於是,懶惰的我,乾脆去管原作者要來原文轉載,就省得自己再吭哧吭哧爬格子了……感謝原作雲無心老師及其公眾號【松鼠雲無心】的授權。
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雲老師的思路,一起搞明白:
每天多吃1個雞蛋,是不是真的更容易得糖尿病?
有讀者發來一段某視頻平臺短視頻,標題是「就多吃了一個雞蛋,得了糖尿病」。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視頻中,一位醫生打扮的博主言之鑿鑿地宣稱:「每天吃超過一個雞蛋的話,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增長 60% 以上」。
雞蛋真有這麼恐怖嗎?
最新研究被選擇性呈現
那段視頻的標題是聳人聽聞的標題黨,不過視頻中的那個說法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從最近發表在《英國營養雜誌》(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的一篇論文得來的。
那篇論文所用的數據來自於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在這項研究中,參與了 1991 到 2009 年間的血糖數據以及數次飲食結構記錄的共有 8545 人。研究者按照人們食用蛋類的量,把參與者分為人數大致相等的 4 組,並記錄了他們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抽菸、喝酒、運動、飲食類型、體重、血壓、能量攝入等,然後用統計工具分析糖尿病的發生與蛋類食用量的關係。
核心結果是這個表: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其中,食用蛋類最少的人群(佔總人數的 25%)平均蛋類食用量少於 9 克,把他們的糖尿病發生率作為基準,而食用蛋類較多的人群(平均每天在 26.6~37.5 克之間的人,以及超過 37.6 克的人,各佔總人數的 25%),其糖尿病發生率分別是 1.6 倍和 1.65 倍。
這就是那個「每天吃一個雞蛋,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 60% 以上」的來源。
但這個理解並不正確。
因為,吃多少蛋類食物只是這些人的一個特徵,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到糖尿病的發生率。
所以,下面用了 3 個不同的統計模型去排除可能的「混雜因素」的影響。
比如模型 1,考慮了年齡、性別、城市與鄉村以及教育水平對於糖尿病發生率之後,蛋類食用量的影響就變小了一些;而模型 2,進一步把抽菸、喝酒、運動、飲食類型、體重和血壓納入分析因素,蛋類的影響就要小多了,這就說明這些因素比吃雞蛋的多少對於糖尿病的發生影響更大。更值得注意的是,蛋類食用量在 26.7~37.5 克/天的那組人群的相對風險是 1.37,而食用量超過 37.6 克/天的那組人群,相對風險則是 1.17。
也就是說,吃得更多的人,風險反而下降了 —— 這種變化趨勢,也就使得「吃蛋越多風險越高」的結論較為可疑。
而最後一組分析,則是選取了被調查人群中數據最全的那些(總共 2425 人),統計分析的結果是「蛋類食用量跟糖尿病發生率之間,沒有有顯著性關係」。
論文中還分別對於男性和女性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是「雞蛋攝入量對於男性的糖尿病發生率沒有影響」,而對於女性,糖尿病發生率隨蛋類食用量的增加也是先升後降 —— 這,也使得結果的可靠性比較可疑。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把研究匯總分析
才能更接近真相
在營養健康研究領域,同一個問題通常會有很多研究,而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在這種情況下,並不能認為「新發表的研究」就是正確的,就「推翻」了以前的研究。
正確的態度是:把所有的研究匯總起來綜合分析,才能夠得到「更接近真相」的結論。
這樣的研究並不少,比如 2015 年《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芬蘭的研究,總共分析了 2332 名男性,平均跟蹤 19.3 年,結果是「蛋類吃得多的人群,糖尿病發生率更低」——— 與這項研究的結論相反。
而 2016 年的《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找出了公開發表的 12 項調查研究,共涉及近 22 萬名受試者,其中出現了 8911 例糖尿病。結果發現:在美國人群中,食用雞蛋多的人糖尿病風險更高,而非美國人群則沒有這種關係。
換句話說,關於蛋類食用量與糖尿病風險的研究,結論一地雞毛,並沒有一致的結論。
其實,在最新的這篇論文中,也對這些互不一致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討論。
作者指出,在不同的地區,蛋類消費可能伴隨著不同的飲食結構,比如在美國,食用蛋類多的人群往往吃更多的黃油、甜點、精製穀物等,這些都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而在地中海以及北歐國家,雖然蛋類食用量不低,但他們的飲食中主要是全谷粗糧、蔬菜水果、豆類、水產品、奶製品等等,這樣的飲食結構有利於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或許,與蛋類消費相伴隨的飲食結構,而不是蛋類本身,才是影響糖尿風險的根源。
這能夠很好地解釋針對美國人群的研究和芬蘭人群的研究結論相反的原因。而日本的情況更類似北歐,所以針對日本人群的研究結論也是「蛋類食用量與糖尿病風險無關」。
回到中國的情況,論文作者也提到:總體而言,吃蛋多的人伴隨著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更高的 BMI、更少的運動、更多的西式飲食、更少的蔬菜、更多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等。
這些因素,實際上並不能很好地通過統計模型(也沒有足夠的數據)去排除,所以統計分析出的結論,最多只能是作為「參考」,遠遠到不了作為「飲食指導」的依據。
就這篇論文而言,數據和分析方法是明確的,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有一組數據。在論文中,作者的評論和分析也較為客觀。
可惜的是,在大眾傳播中,被演繹簡化成了「每天吃超過一個雞蛋,糖尿病風險增加 60% 以上」這種嚇唬公眾、吸引眼球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