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吃雞蛋不吃它,已經闢謠了!這可是個寶,別再丟掉了!
民間對於雞蛋的崇拜,可追溯至神話「盤古開天闢地」,2000多年前的書籍《三五曆紀》就寫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古人所說的「雞子」正是雞蛋!一顆光溜溜的雞蛋,竟可孕育出新生命,讓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雞蛋便被人們奉為聖物,並且會提前把雞蛋染成紅色用於各種喜慶場合。後來雞蛋又和「神農」攀上關係:相傳在楚地的人們,常常會發頭痛病。神農路過楚地發現了這種情況,於是用一道「地菜煮雞蛋」就把眾人的頭痛病治好了。後來就衍生出一個新習俗:說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保你一年不頭疼!雖然之前這些習俗好多都是民間盲目崇拜,但還真被歪打正著了,現代科學證明雞蛋是一種「全營養食品」,雞蛋中富含了各種營養元素:蛋白質卵、維生素B、生素C、膽鹼維、葉酸、磷脂.......但是你身邊有沒有朋友吃雞蛋不吃蛋黃?他們說蛋黃的膽固醇很高,吃多了會導致動脈硬化。
一百多年前一位俄羅斯病理學家阿尼契科做了一個實驗,想證明蛋黃裡面膽固醇很高,於是他找來了一隻可愛的兔兔,給兔兔餵食超多膽固醇食物,後來兔兔就駕鶴西遊了,阿尼契科隨即宣布:別再吃雞蛋黃了,雞蛋黃中的膽固醇很高,吃多了身體可能會出現問題。但是雞蛋和雞媽媽聽後哭暈在廁所,其實很快就有科學家質疑:兔兔每天吃素,從沒吃過膽固醇,當然受不了,而我們天天攝入並且自己製造膽固醇,完全可以調節膽固醇的水平,直到一系列試驗之後,人們發現適量吃雞蛋其實根本不會提升膽固醇,而且雞蛋的營養密度超高富含15種以上的營養,和蝦仁一起炒更是一絕啊!而且蝦肉還有化瘀解毒、補腎、通絡止痛、養血、益氣滋陽等等非常多的作用,而且製作簡單,趕快學起來吧!
【今日美味】:滑蛋蝦仁
【所需材料】:蝦仁250克、雞蛋6個、生粉2.5克、小蔥2根、糖適量、油適量、鹽適量
【烹飪過程】:
步驟1
首先我們需要把蝦仁處理乾淨,然後用清水衝洗幾遍,準備一個空碗,把清洗好的蝦仁放在碗裡,然後在處理乾淨的蝦仁中加少許鹽,把鹽和蝦仁抓拌均勻,放到一邊把蝦仁醃製5分鐘;
步驟2
把準備好的雞蛋磕碎,打到碗裡,打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蛋殼打到碗裡來,然後將雞蛋用筷子打散,在蛋液中加少許鹽,然後把蛋液和鹽攪拌均勻。
步驟3
蝦仁醃好之後把碗裡多餘的水控出去,然後在醃好的蝦仁裡撒一層薄薄的生粉,用手抓勻;
步驟4
把鍋開火,然後在鍋中倒一層薄油油,把油溫燒至五成熱的時候,放入醃好的蝦仁,往鍋裡加入少量的糖和適量的鹽,這裡的糖是提鮮的作用,不用放太多,翻炒至蝦仁變色即可;
步驟5
蝦仁變色後就可以倒入蛋液了,看蛋液有一些凝固了就可以馬上關火了,太長時間的話雞蛋的口感就不好了,雞蛋就老了。
步驟6
關火之後,利用鍋中餘熱繼續翻炒,這時候用鏟子輕輕的推動蛋液,翻炒至雞蛋呈啫喱狀的時候就能出鍋了;
步驟7
這樣炒出來的雞蛋蝦仁又嫩又滑一點都不老,出鍋之後還可以切一些蔥花撒到上邊點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