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因為其蛋白質含量高,口感好,且與各種食材均能搭配深受寶媽們的喜愛,但是很多寶媽不知道,有6種"壞蛋"毒似砒霜,千萬不能餵給孩子吃。
繼"人造雞蛋"的謠言被攻破後,人們對雞蛋似乎又"放鬆警惕"了,挑揀雞蛋也只挑沒有破的雞蛋,對一些雞蛋存在的隱患一無所知。
此前,有新聞報導,一個剛滿6個月的嬰兒因吃了"麻子臉"雞蛋甚至到鬼門關走了一趟。這種"麻子臉"雞蛋因感染了細菌,所以外殼上會長斑,而且感染的細菌以沙門氏菌為主,眾所周知,沙門氏菌對新生嬰兒有巨大的傷害,會導致孩子發燒、腹瀉,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
看到這裡的寶媽們估計也膽戰心驚,原來市場上經常看到的"麻子臉"雞蛋還能有這樣的殺傷力。但是除了"麻子臉"雞蛋,以下所列的雞蛋,媽媽們都不容忽視。
以下這5種雞蛋,千萬別給孩子吃:
粘殼蛋
在敲雞蛋的時候,我們常能看見有一些雞蛋的蛋黃會粘在蛋殼上,但因為無異味也無發黴就覺得應該無大礙。事實上,粘殼蛋主要是由於蛋黃膜在長期的儲存下由韌變弱了,若局部呈現的是紅色,那還可以食用,但是還是不建議給嬰兒食用。
黑斑蛋
很多寶媽經常看到黑斑蛋,但是會誤以為是雞蛋胚胎中的物質,畢竟煮熟後聞著也沒有異味,就繼續食用。但是這種雞蛋也是沙門氏菌的寄居所,長斑主要是因為雞蛋在高溫或潮溼的環境中,雞蛋殼內的保護膜消失,雞蛋就成了細菌和黴菌寄居的地方。
雞蛋外部長斑就代表雞蛋已經開始腐化,一定不能再吃,但有些雞蛋的斑長在雞蛋內部,只有等到雞蛋煮熟才能發現,這時候寶媽們也要果斷扔掉雞蛋,因為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很容易感染細菌。
發黴蛋
看到蛋殼表面沾有黴菌,我們就知道這顆雞蛋已經被黴菌佔據,如果食用肯定會出問題,但是總有一些寶媽抱著僥倖的心思,認為雞蛋只要裡面是完整的就是可以食用的,但其實雞蛋的蛋殼並不是堅硬不催的,一些因受潮而生出黴菌的雞蛋是可以通過蛋殼進入蛋液的。
另一些寶媽覺得,雞蛋只要煎得夠熟就能吃,但是卻忘了可能混入其他更難纏的細菌,無論如何,寶媽們別用孩子的健康做賭注。
裂紋蛋
由於雞蛋蛋殼很脆弱,運輸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有時候我們不小心買到了裂紋蛋,但是敲開後會發現雞蛋完好無損,就覺得應該是沒有變質。
但其實有時候細菌已經進入雞蛋內卻沒有表現出來,而且因為雞蛋產生的環境差細菌菌落雜亂,我們也無法知道什麼細菌混入,所以寶媽們最好不要讓寶寶吃裂紋蛋。不過如果在我們選購雞蛋後,回家的路途中磕破了雞蛋,建議把雞蛋挑出來煮熟,當天食用。
肉斑蛋
在敲雞蛋的時候,總會有幾次敲到肉斑蛋,因為裡面有紅色的肉斑看著總不是很舒服,但是扔掉又覺得可惜。其實這種雞蛋裡的肉斑是母雞輸卵管上脫落的上皮組織,在雞蛋形成蛋清時被包裹進了雞蛋,只要沒有變質,煮熟後也可以食用。但如果雞蛋中蛋清的顏色有異常,那也不宜再食用。
這六種"壞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估計很多寶媽們都覺得這些也是健康的雞蛋,相信在看完後寶媽們也知道怎麼挑選出好雞蛋。但對於那些還是捨不得扔"壞蛋"的寶媽們,我們能夠理解這其中的難言之隱,但是拿孩子的健康做賭注其實並不能省錢,這樣的"節儉"最終反而會導致孩子身體不健康,這將是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