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情況下,母乳會變成毒奶,母乳媽媽一定要慎重!

2020-12-01 騰訊網

母乳,被稱作「上帝的禮物」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母乳是任何代乳品都無法比擬的營養聖品,是寶寶從出生到初步成長期的最佳食物。不過人吃五穀雜糧,總會患病,寶媽和寶寶也不例外。

所以在生病的時候到底要不要餵母乳,成了寶媽們最關注的事。所以小編整理了這份生病時期的母乳餵養指南,看完媽媽們就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餵奶什麼情況下應停止哺乳了。

1.發燒

發燒時能不能哺乳要看發燒的原因,不同的原因要採用不同的應對方式。

如果是出水痘引起的發燒,就需要暫停母乳。如果是感冒引起的發燒,就不需要停止母乳。乳腺炎也會引起發燒,這種情況需要諮詢醫生,讓他來判斷你是否需要停止哺乳。

2.感冒

感冒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通過噴嚏、鼻涕、飛沫等方式散播。母乳並不會直接導致寶寶感染病菌。反而會通過乳汁將母體中的抗體傳遞給寶寶。所以感冒期間是可以哺乳的。

但同時因為是近距離接觸寶寶,所以寶媽應在哺乳時洗淨雙手、戴上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媽媽感冒時如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哺乳期可以使用的藥物,所以服用後也可以哺乳。

3.乳腺炎

如果是輕微的乳腺炎,出現局部腫脹,媽媽可以堅持餵奶,因為乳腺炎主要是乳汁堵塞、淤積造成的,是乳腺周圍的組織感染髮炎,並不會影響乳汁。

如果乳腺炎的情況比較嚴重,出現腫塊、局部發紅、發燒等情況,則需要通過藥物來治療,這時會因為抗生素的原因降低寶寶腸道內的醫生的數量,如果寶寶有嚴重腹瀉,最好停止哺乳。

4.B肝

只要處理得當,B肝媽媽是可以哺乳的。

但B肝會通過血液傳播,如果B肝媽媽的乳頭斷裂出血,就要停止哺乳,直至傷口癒合,否則,沾血的母乳就會變成毒奶。此外,B肝媽媽在哺乳前應注意洗手、清潔乳頭。

5.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本身是不會通過母乳傳染給寶寶的,但如果寶寶跟皰疹有接觸的話就會被傳染。所以如果皰疹不在乳房上,媽媽只要將皰疹的位置遮蓋住,不讓它與寶寶接觸就可以繼續餵奶。

如果皰疹的位置直接在乳房上,那就放棄母乳餵養吧,也別用吸奶器吸出來喂,因為不管怎樣都會汙染奶水。

6.慢性疾病

患有甲亢、妊娠期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媽媽,能不能母乳寶寶要看具體情況。

甲亢:因為常用藥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可能存在肝毒性,所以哺乳期不建議使用。

醫生一般會建議寶媽服用甲苯咪唑,這是一種相對安全的藥物。但是仍要注意,在服用劑量超過20mg/d時,在寶寶滿月和3月齡時都要去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指標。

妊娠期合併糖尿病: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都會在產後恢復,也就可以停藥了,所以媽媽可以放心在產後進行母乳餵養。

高血壓:患有高血壓的媽媽要注意了,如果哺乳期用藥和孕期用藥一樣的話是不會影響哺乳的。

但如果藥物不一樣或者增加了其他藥物,建議在醫生評估用藥風險後,再服藥和進行母乳餵養。

所以說,在生病時餵不餵奶這件事上,大多數疾病是不需要停止母乳餵養的,但咱們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根據病症來決定要不要停母乳。

如果需要吃藥,媽媽只要按照醫囑,注意哺乳期的用藥,完全可以做到治病、母乳兩不耽誤。

如果寶媽確實無法母乳也不用內疚,媽媽對寶寶的愛是一生的事,豈是一個奶瓶就能磨滅的?只要媽媽和寶寶身體健康就是皆大歡喜!

相關焦點

  • 媽媽的母乳變「毒奶」?竟是它們惹的禍!
    原標題:媽媽的母乳變「毒奶」?竟是它們惹的禍!,那麼就要求哺乳期媽媽在飲食上有所講究,否則會降低母乳質量而影響寶寶健康。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媽媽在哺乳期間有哪些是不宜吃的,以免營養的母乳變成傷害寶寶身體的「毒奶」哦。
  • 這9種情況下母乳會成變毒奶!必須停
    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媽媽們對於母乳餵養這件事已經沒什麼太大的糾結了,但在 生病的時候 還是會很頭疼。所以盟主整理了這份生病時 期的 母乳餵養指南, 看完你就明白哪種情況下可以餵奶,哪種情況下不能餵奶了!那麼醫生在治療時也會儘量選擇不影響哺乳的藥物,所以媽媽們 不用擔心 因為乳腺炎而不能給寶寶母乳餵養。
  • 奶太多=母乳餵養順利?不要被無良催乳師帶偏了
    可是總有一些人連基本的泌乳原理都不清楚就只通過摸奶來解決問題,還會在公開場所發表一些類似於上面朋友圈這樣的,容易讓媽媽們對母乳餵養產生曲解的內容,這讓本就不和諧的母乳餵養大環境更是雪上加霜(本言論針對某些為了牟利毫無職業道德的個人而不是行業)。在他們眼裡,母乳餵養就是媽媽身上的兩個乳房,鼓吹手法神話,把媽媽變成「大奶牛」才能彰顯出他們技術高超的虛榮心。
  • 殘奶不排得乳腺癌?關於母乳餵養的9個謠言,1個都別信
    當真正開始母乳餵養時耳邊總會傳來各種聲音▽ 「你胸這麼小,奶水肯定不好~」「斷奶後一定要排殘奶,不然會得癌……」「光吃奶,娃肯定吃不飽!」以母乳為主,適當添加輔食6個月後的母乳也是有營養的,只是滿足不了寶寶的生長需求,所以開始要添加輔食,但1歲以前還是以母乳為主。
  • 母乳餵養也會過敏?
    作者:協和醫院兒科林鳴 主題:生長發育 各位新手爸爸媽媽肯定會經常聽到一個概念: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作為6個月內足月嬰兒的唯一營養來源,6個月後添加了固體食物,也應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可以一直母乳餵養到2歲。母乳餵養在營養、胃腸功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公認的好處。
  • 【母嬰】母乳不小心變「毒奶」!這些情況千萬不能給寶寶餵奶!
    說起母乳餵養,地球人都知道母乳是非常適合寶寶的,能夠讓寶寶變得更加健康。可不少新手寶媽不知道的是,在哺乳期有些情況下是不能給寶寶餵母乳的,否則會「毒害」孩子。
  • 新手媽媽:看母乳足不足,除了聽「吞咽聲」,還看寶寶這幾個表現
    判斷「母乳是否充足」最直接的一個方法就是「聽寶寶的吞咽聲」:如果寶寶每次吃奶時大口吞咽的過程能夠持續10分鐘,吃20分鐘左右會主動鬆開乳頭,表現出愉悅、滿足的表情,或者喝完母乳後就能安穩的睡著,那就說明寶寶是能夠喝到奶的,而且一定是能吃飽的。
  • 母乳不夠怎麼辦?做好五點,讓母乳源源不絕
    奶水充足的關鍵因素1、儘早開奶。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寶媽,生產完成後,寶媽要儘快給寶寶餵奶,也許寶寶還不會吸吮,但將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接觸媽媽的乳房,可以讓寶寶儘早學習吸吮,同時也刺激寶媽身體早點分泌乳汁。2、按需哺乳。
  • 母乳親餵7個優點?防止母乳不足,媽媽做好這5點
    隨著科學哺育知識的普及,很多家庭都知道了母乳餵養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聽說乳為血化,這也是血濃越水的來源,說明母親在我們成長中的重要性。但是母乳真的是血液變化而來嗎?那麼什麼是母乳呢?母乳是女性產後受到催產素和催乳素的刺激,分泌的白色或黃色不透明的液體。
  • 英國出現母乳銀行 媽媽間共享母乳 最大程度保證新鮮和健康
    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但有些嬰兒卻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等不到自己媽媽的母乳,據英國《鏡報》11月30日報導,為了緩解這一問題,英國出現了「母乳銀行」,在媽媽之間共享母乳,母乳過剩的媽媽捐出自己多餘的乳汁,餵養那些難以得到母乳餵養的嬰兒
  • 3種做法翻倍營養下奶,母乳不足要常做
    而有1種水果,在催奶功效上,是不容小覷的,可謂是催奶「專家」。它就是木瓜。木瓜富含17種以上胺基酸,木瓜蛋白酶、番木瓜鹼,和鈣鐵礦物質等。而且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蘋果的50倍。半個中等大小的木瓜,就能滿足成人整天的維C需求。木瓜常被稱為「萬壽果」,多吃可延年益壽,而且木瓜也是常見的豐胸、催奶水果。很多寶媽反饋:木瓜簡直就是催奶神器,每次吃完就感覺奶水漲漲的。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探訪上海首個母乳庫運作情況
    儘管戴女士覺得捐乳是件「舉手之勞的事」,但其實並不容易,這完全是公益性行為,沒有任何補償。 打從寶寶出生,戴女士在餵奶之外每天還能存下超過1000毫升母乳,每天花在泵奶這件事上的時間就是四五個小時。戴女士捨不得倒掉多餘的乳汁,希望捐給有需要的寶寶。她到兒童醫院抽血檢查並帶著母乳進行細菌檢測,被認定符合捐乳條件。
  • 母乳不足多喝湯還是多用吸奶器?都不對,影響母乳的只有兩個因素
    新手媽媽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母乳不夠,為了讓母乳夠吃,媽媽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喝各種各樣的湯。母乳不足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母乳不足的時候應該要找找原因,原因不對,喝再多的下奶湯或者頻繁用吸奶器都不會遊泳的。了解身體製造母乳的原理女性懷孕之後,在雌性激素的影響下乳房會出現二次發育,這個時候乳房開始變大因為乳房中的乳腺泡在增加。
  • 申城首個母乳庫運行一年: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足月兒 上海兒童...
    打從寶寶出生,戴女士在餵奶之外每天還能存下超過1000毫升母乳,每天花在泵奶這件事上的時間就是四五個小時。戴女士捨不得倒掉多餘的乳汁,希望捐給有需要的寶寶。她到兒童醫院抽血檢查並帶著母乳進行細菌檢測,被認定符合捐乳條件。
  • 母乳真的比動物奶好嗎?
    Q&AQ: 同是哺乳動物的奶,人奶是不是比牛奶、羊奶更好?母乳餵大的孩子會更聰明健康嗎?A: 同是哺乳動物的腦袋,人腦袋和牛腦袋、羊腦袋差別大了,奶怎麼會一樣呢?若要將其全部成分做個比較需要費很大的篇幅,我們先只看下母乳的成分之一——蛋白質。按每100克奶計算,人乳的蛋白含量是09克,而牛乳的蛋白含量是33克。咦?居然是牛乳的蛋白含量高!不過,多多益善不是在什麼時候都成立的。
  • 因為堅持母乳餵養,導致孩子活活餓死?!用證據說話
    2、母乳餵養成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需要媽媽們提前學習相關知識,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要及時尋求幫助和指導,如果操作正確,絕大部分媽媽都可以母乳餵養成功。3、如果實在母乳餵養困難不想堅持了,改為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也未嘗不可。但不需要因為一些極端情況下發生的案例,而去否認已經有大量堅實證據支持的母乳餵養建議。
  • 新媽媽母乳餵養中常問的十個「怎麼辦」
    得了乳腺炎,乳房會脹痛,身體出現高溫,被感染的部位則會變得紅腫。 這時需要更加努力地哺餵母乳才能好起來。同時千萬不能拖著,一定要找靠譜的催乳師幫忙解決。 3、乳頭皸裂,怎麼辦? 乳頭皸裂,這說明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夠正確。
  • 闢謠:聽寶寶吃奶吞咽聲可知母乳不足?還跟「吃奶性格」有關
    在母乳界有句話,叫做「有種母乳不足是婆婆覺得你母乳不足」。家裡的老人,尤其是婆婆,直接化身「母乳測評師」,關於泌乳量、母乳的質量,都能憑藉自己的獨門經驗來給出結論。尤其是對於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也經常陷入「寶寶能不能吃飽」、「我的奶量夠不夠寶寶吃」的迷惑中。這個時候,婆婆「母乳測評師」開始登場。
  • 中國人母乳成分公布:蛋白質多脂肪酸少
    張新燕 澎湃資料  近年來我國母乳餵養率持續降低,相比之下,中國媽媽們熱衷的「海淘」洋奶粉大國如紐西蘭等歐洲國家,母乳餵養率卻在95%以上,母乳和配方奶到底哪個更好?  7月27日,一項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專家歷時20年開展的研究揭開了中國人母乳成分「指紋」的神秘面紗,成功定量出133種營養素和功能成分,並初步建立了中國人母乳成分資料庫。
  • 你的母乳是什麼顏色?哪種更有營養?黃、灰、白、綠顏色大起底
    不少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說:「我感覺我的奶水特別稀」「我的奶水比較黃」「我奶水顏色很淡」「家裡人跟我說,你的奶水怎麼跟水似的?」每次吸奶,出來的母乳顏色總有些不一樣,為了能讓寶寶吃上一口放心的口糧,為了能讓寶寶營養跟得上,媽媽們沒少操心。各種顏色的母乳到底是不是正常?又為什麼我們奶水會變成這樣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