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乳界有句話,叫做「有種母乳不足是婆婆覺得你母乳不足」。家裡的老人,尤其是婆婆,直接化身「母乳測評師」,關於泌乳量、母乳的質量,都能憑藉自己的獨門經驗來給出結論。
尤其是對於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也經常陷入「寶寶能不能吃飽」、「我的奶量夠不夠寶寶吃」的迷惑中。這個時候,婆婆「母乳測評師」開始登場。
有些婆婆僅憑「聽」就可以來判斷寶媽的泌乳量,具體方法如下:當寶寶吃奶的時候,要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去聽寶寶吞咽母乳的聲音,根據吞咽聲音的大小、吞咽的頻率,來以此判斷奶量。如果寶寶的吞咽聲大且頻率高,則說明母乳是比較充足的。如果寶寶吞咽聲較小,而且吞咽的頻率低,吃好幾口才咽一次,那麼就說明母乳不足。
這個方法被很多老人認可且堅信其準確性,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僅憑寶寶吃奶的吞咽聲來判斷母乳量是較為片面的,而且也並不準確。
寶寶吃奶時吞咽的頻率不僅僅跟奶量有關,還跟寶寶的「吃奶性格」有關。
詳解吃奶界的5大派系
【衝鋒派】
特徵:吃奶時吞咽聲大、吞咽頻率高。
性格分析:衝鋒派的寶寶每一次吃奶都猶如衝鋒陷陣,吃起奶來很著急,仿佛想要匆匆結束「戰鬥」。這樣的寶寶通常性子比較急,當然餓急眼了也會這樣。
應對措施:對於吃奶急的衝鋒派寶寶,媽媽要注意防止寶寶嗆奶。如果來了奶陣,奶流比較急的時候,就要用手夾住乳暈上方,減緩一些奶流的速度,避免嗆到寶寶。
【玩樂派】
特徵:吃奶時吞咽聲音和吞咽頻率都不規律,吃吃停停。
性格分析:玩樂派的寶寶把吃奶也當成一種娛樂,吃幾口看看媽媽,停一會兒玩一會兒,然後再吃。看著周圍的事物都覺得好玩,吃奶也不著急,喜歡吃和玩結合,自己開心就好。
應對措施:面對邊吃邊玩的玩樂派寶寶,媽媽需要有些耐心,也需要適時地提醒一下,否則因為貪玩寶寶會吃奶吃很久。當寶寶在玩的時候,媽媽可以輕聲呼喚他,或者輕輕地拍一拍他提醒他吃奶。
【穩重派】
特徵:吃奶認真,吞咽有規律。
性格分析:穩重派的寶寶吃起奶來是認真的,基本上吞咽的頻率較為固定,不快不慢,穩中求飽。
應對措施:對於穩重派的寶寶,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地配合,不要打擾他。
【好奇派】
特徵:吃奶時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吞咽不規律。
性格分析:好奇派的寶寶顧名思義,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聽到一點聲音都可能會讓他放棄吃奶轉過頭去尋找聲源。
應對措施:家有好奇派的寶寶,對於吃奶的環境就要有所要求,儘量在固定的地點餵寶寶,避免因為環境改變引起寶寶好奇不吃奶。而且,在餵奶的時候,要儘量保持安靜,避免寶寶受到聲音的吸引。
【淡定派】
特徵:吃奶佛系不著急,吞咽較慢。
性格分析:淡定派寶寶吃奶不急,像是在品嘗每一口奶味的區別,也可能會吃著吃著就睡著。
應對措施:對於淡定派寶寶,媽媽要有更多的耐心。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睡眠時間較多,更容易吃吃睡睡。
依靠寶寶吃奶的吞咽聲音來判定媽媽母乳是否充足,這樣的「經驗之談」因為判斷依據較為片面,容易出現誤差。母乳餵養不同於奶粉餵養能夠清楚地看到寶寶每次的吃奶量,但是也可以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來判斷。
如何判斷媽媽奶量是否充足,寶寶是否吃飽呢
1、根據寶寶的排便量來判斷。
這個方法更適合於剛出生一個月以內的寶寶,在寶寶吃奶3天以後,如果每天小便次數大於6次,大便次數在2-4次,說明媽媽的奶量是夠寶寶吃的。
2、根據寶寶的狀態來判斷。
如果奶量充足,寶寶可以吃飽,那麼通常情況下,吃完奶後寶寶都是比較愉悅的,而且能夠正常入睡。
3、根據寶寶的體重來判斷。
寶寶在剛出生的1周時間內,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但是下降不能夠超過體重的10%。從第2周開始,寶寶的體重應該處於平穩增長的狀態,第1個月平均每周增長110-200克,1-6個月每個月增長500-1000克左右。
其實,很多時候是大家對於母乳餵養的焦慮,使得母乳餵養變得困難起來。對於大部分母乳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可以達到供大於求或者是供需平衡的。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寶寶的默契,無需過於擔心。
每個孩子和媽媽情況都是不同的,不要過分去按照標準來評定或者是跟別人相比,具有差異性很正常。母乳餵養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對自己以及母乳餵養有著充分的信心。
警惕以下判斷母乳不足的誤區。
某一階段,寶寶的吃奶次數增多就是母乳不足?在孩子出生後的第2-3周、第6周、第3個月和第6個月,會出現一個「猛長期」,在猛長期內,寶寶體重身長增長過快,對營養和熱量的需求增大,就會出現吃奶次數增多、吃奶時間拉長的情況。不是母乳不足,而是寶寶食量增加,而泌乳量是智能的,會根據寶寶的需求量增加。隨著寶寶長大,每次吃奶的時間減短了,說明母乳不足?這一點也是不正確的。隨著寶寶長大,他們可以用更少的時間來有效排空乳房,吃奶的時間就變短了,但是寶寶依舊是可以吃飽的。不再漲奶了說明母乳不足?隨著供需平衡,母乳餵養一段時間以後,漲奶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是不再漲奶。注意4個方面,不再為泌乳量的擔心
寶寶出生以後要早開奶,並且保證吃奶的頻率,勤餵勤吸,有利於早點下奶以及增加奶量。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保證寶寶可以有效地吸吮,促進乳汁分泌,也能夠讓寶寶吃飽。寶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均衡,保證充足水分的攝入。寶媽的身體狀況對乳汁分泌量也有很大的影響,要注意多休息,讓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良好狀態。
母乳餵養更多時候是一場關於信心的「戰役」,寶媽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被他人的質疑所影響。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良好的情緒。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