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聽寶寶吃奶吞咽聲可知母乳不足?還跟「吃奶性格」有關

2021-01-21 咩小胖育兒

在母乳界有句話,叫做「有種母乳不足是婆婆覺得你母乳不足」。家裡的老人,尤其是婆婆,直接化身「母乳測評師」,關於泌乳量、母乳的質量,都能憑藉自己的獨門經驗來給出結論。

尤其是對於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也經常陷入「寶寶能不能吃飽」、「我的奶量夠不夠寶寶吃」的迷惑中。這個時候,婆婆「母乳測評師」開始登場。

有些婆婆僅憑「聽」就可以來判斷寶媽的泌乳量,具體方法如下:當寶寶吃奶的時候,要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去聽寶寶吞咽母乳的聲音,根據吞咽聲音的大小、吞咽的頻率,來以此判斷奶量。如果寶寶的吞咽聲大且頻率高,則說明母乳是比較充足的。如果寶寶吞咽聲較小,而且吞咽的頻率低,吃好幾口才咽一次,那麼就說明母乳不足。

這個方法被很多老人認可且堅信其準確性,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僅憑寶寶吃奶的吞咽聲來判斷母乳量是較為片面的,而且也並不準確。

寶寶吃奶時吞咽的頻率不僅僅跟奶量有關,還跟寶寶的「吃奶性格」有關。

詳解吃奶界的5大派系

【衝鋒派】

特徵:吃奶時吞咽聲大、吞咽頻率高。

性格分析:衝鋒派的寶寶每一次吃奶都猶如衝鋒陷陣,吃起奶來很著急,仿佛想要匆匆結束「戰鬥」。這樣的寶寶通常性子比較急,當然餓急眼了也會這樣。

應對措施:對於吃奶急的衝鋒派寶寶,媽媽要注意防止寶寶嗆奶。如果來了奶陣,奶流比較急的時候,就要用手夾住乳暈上方,減緩一些奶流的速度,避免嗆到寶寶。

【玩樂派】

特徵:吃奶時吞咽聲音和吞咽頻率都不規律,吃吃停停。

性格分析:玩樂派的寶寶把吃奶也當成一種娛樂,吃幾口看看媽媽,停一會兒玩一會兒,然後再吃。看著周圍的事物都覺得好玩,吃奶也不著急,喜歡吃和玩結合,自己開心就好。

應對措施:面對邊吃邊玩的玩樂派寶寶,媽媽需要有些耐心,也需要適時地提醒一下,否則因為貪玩寶寶會吃奶吃很久。當寶寶在玩的時候,媽媽可以輕聲呼喚他,或者輕輕地拍一拍他提醒他吃奶。

【穩重派】

特徵:吃奶認真,吞咽有規律。

性格分析:穩重派的寶寶吃起奶來是認真的,基本上吞咽的頻率較為固定,不快不慢,穩中求飽。

應對措施:對於穩重派的寶寶,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地配合,不要打擾他。

【好奇派】

特徵:吃奶時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吞咽不規律。

性格分析:好奇派的寶寶顧名思義,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聽到一點聲音都可能會讓他放棄吃奶轉過頭去尋找聲源。

應對措施:家有好奇派的寶寶,對於吃奶的環境就要有所要求,儘量在固定的地點餵寶寶,避免因為環境改變引起寶寶好奇不吃奶。而且,在餵奶的時候,要儘量保持安靜,避免寶寶受到聲音的吸引。

【淡定派】

特徵:吃奶佛系不著急,吞咽較慢。

性格分析:淡定派寶寶吃奶不急,像是在品嘗每一口奶味的區別,也可能會吃著吃著就睡著。

應對措施:對於淡定派寶寶,媽媽要有更多的耐心。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睡眠時間較多,更容易吃吃睡睡。

依靠寶寶吃奶的吞咽聲音來判定媽媽母乳是否充足,這樣的「經驗之談」因為判斷依據較為片面,容易出現誤差。母乳餵養不同於奶粉餵養能夠清楚地看到寶寶每次的吃奶量,但是也可以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來判斷。

如何判斷媽媽奶量是否充足,寶寶是否吃飽呢

1、根據寶寶的排便量來判斷。

這個方法更適合於剛出生一個月以內的寶寶,在寶寶吃奶3天以後,如果每天小便次數大於6次,大便次數在2-4次,說明媽媽的奶量是夠寶寶吃的。

2、根據寶寶的狀態來判斷。

如果奶量充足,寶寶可以吃飽,那麼通常情況下,吃完奶後寶寶都是比較愉悅的,而且能夠正常入睡。

3、根據寶寶的體重來判斷。

寶寶在剛出生的1周時間內,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但是下降不能夠超過體重的10%。從第2周開始,寶寶的體重應該處於平穩增長的狀態,第1個月平均每周增長110-200克,1-6個月每個月增長500-1000克左右。

其實,很多時候是大家對於母乳餵養的焦慮,使得母乳餵養變得困難起來。對於大部分母乳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可以達到供大於求或者是供需平衡的。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寶寶的默契,無需過於擔心。

每個孩子和媽媽情況都是不同的,不要過分去按照標準來評定或者是跟別人相比,具有差異性很正常。母乳餵養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對自己以及母乳餵養有著充分的信心。

警惕以下判斷母乳不足的誤區。

某一階段,寶寶的吃奶次數增多就是母乳不足?在孩子出生後的第2-3周、第6周、第3個月和第6個月,會出現一個「猛長期」,在猛長期內,寶寶體重身長增長過快,對營養和熱量的需求增大,就會出現吃奶次數增多、吃奶時間拉長的情況。不是母乳不足,而是寶寶食量增加,而泌乳量是智能的,會根據寶寶的需求量增加。隨著寶寶長大,每次吃奶的時間減短了,說明母乳不足?這一點也是不正確的。隨著寶寶長大,他們可以用更少的時間來有效排空乳房,吃奶的時間就變短了,但是寶寶依舊是可以吃飽的。不再漲奶了說明母乳不足?隨著供需平衡,母乳餵養一段時間以後,漲奶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是不再漲奶。注意4個方面,不再為泌乳量的擔心

寶寶出生以後要早開奶,並且保證吃奶的頻率,勤餵勤吸,有利於早點下奶以及增加奶量。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保證寶寶可以有效地吸吮,促進乳汁分泌,也能夠讓寶寶吃飽。寶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均衡,保證充足水分的攝入。寶媽的身體狀況對乳汁分泌量也有很大的影響,要注意多休息,讓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良好狀態。

母乳餵養更多時候是一場關於信心的「戰役」,寶媽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被他人的質疑所影響。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良好的情緒。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看母乳足不足,除了聽「吞咽聲」,還看寶寶這幾個表現
    生了娃,都知道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在添加輔食之前,媽媽們也都願意堅持給寶寶純母乳餵養,但在餵養的過程中,不少媽媽總會糾結寶寶是否吃飽的問題,那怎麼看寶寶是否吃得飽呢? 不少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會聽寶寶是不是有「吞咽聲」,聽寶寶的吞咽聲來判斷寶寶吃奶的情況。
  • 寶寶吃奶的8大「迷惑行為「,原因+解決辦法都有!
    對於天生愛動的寶寶,可以選擇讓寶寶舒適但手足受到一定限制的餵奶姿勢,讓寶寶具有安全感。3.不愛吃奶,吃紙巾有些寶寶不愛吃奶,反而看到紙巾吃起來。寶寶這樣的行為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呢?家長要怎麼讓寶寶好好吃奶?
  • 當寶寶吃奶時出現這3種表現,當心餵多了
    小寶寶雖然還沒有學會母語,但是自己身體的直觀感受,小傢伙還是會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的,除了大哭,這些細節上的動作爸爸媽媽們也不要忽視了。當寶寶吃奶時出現這幾種表現,當心餵就多了幾個新晉寶媽,在社區群裡聊得熱火朝天。
  • 新生兒夜裡頻繁吃奶,排便正常,睡眠不足一小時就鬧,有什麼緩解方法?
    家裡的新生兒夜裡頻繁吃奶,排便顏色是正常的金黃色,就是常常睡眠不足一個小時就醒過來鬧,有什麼好的緩解方法?所以,新生寶寶他們會很快速地就從一個短暫的睡眠周期中清醒過來,而這個時間也剛剛好是在一個小時左右。 媽媽們在照顧新生寶寶的時候,就必然是要有頻繁夜醒起來照顧寶寶的心理準備,因為這才是寶寶正常的睡眠作息。而這樣的頻繁夜醒的情況,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不斷改善,到了半歲之後,寶寶的睡眠周期才漸漸固定下來,也能夠睡整覺了。
  • 母乳不足多喝湯還是多用吸奶器?都不對,影響母乳的只有兩個因素
    新手媽媽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母乳不夠,為了讓母乳夠吃,媽媽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喝各種各樣的湯。母乳不足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母乳不足的時候應該要找找原因,原因不對,喝再多的下奶湯或者頻繁用吸奶器都不會遊泳的。了解身體製造母乳的原理女性懷孕之後,在雌性激素的影響下乳房會出現二次發育,這個時候乳房開始變大因為乳房中的乳腺泡在增加。
  • 寶寶喝完母乳後又喝了60ml奶粉,究竟是不懂饑飽還是另有原因?
    其實不僅這一位寶媽有著這樣的疑惑,在我身邊洋洋的媽媽也同如此,他的孩子都還沒有滿月,但是孩子每次吃奶都很著急似的,往往在喝上十幾分鐘之後就開始睡覺了,但是過一會兒又吮吸兩口。洋洋媽媽總感覺孩子沒有吃飽,但是奶奶卻告訴媽媽,這是寶寶吃奶吃累了。
  • 寶寶喝完母乳還能吃「50毫升」奶粉,是沒吃飽嗎?寶媽需警惕
    後臺經常能看到有些寶媽因為寶寶吃奶的問題而困擾,很多寶寶明明已經吃過奶粉,可再給他奶粉還是能吃下去,這是寶寶沒吃飽導致的嗎? 不同月份的寶寶,如何「吃奶」?
  • 從出生到6個月,寶寶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注意什麼?父母要知道
    一般來說,產後30分鐘內,寶寶就會被放在媽媽胸前,跟媽媽進行親密接觸,接觸時間不少於30分鐘。這種接觸,不僅會讓媽媽的心理得到安慰,讓寶寶得到充足的安全感,還可以促進母子感情的親密,對母乳餵養也有很大的好處。
  • 寶寶吃奶愛睡覺,其中原因很暖心,最後一個是太累了
    文丨悠悠小寶寶哭鬧不安時,一吃奶就安靜下來了,而且吃著吃著奶就會睡著了,為什麼多數寶寶都愛吃著奶睡著呢,這還真是有原因的,看到第三個原因真的好心疼小寶寶呢。寶寶吃著奶愛睡著的原因:原因一,母乳中有安定成分。
  • 兩月大寶寶喝冷凍母乳喝進PICU 專家:母乳保存有講究,喝前要重新消毒
    在母乳餵養的廣泛推崇下,很多家庭秉持著「什麼奶都不如母乳好」的觀念,也為了緩解奶媽們漲奶的痛苦,選擇將多餘的母乳擠出冷凍保存,以便寶寶隨時享用。然而,冷凍的母乳真的安全嗎?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科近日便收治了一例因進食冷凍母乳而導致嚴重感染住進PICU的患兒。  兩個月的寧寧(化名)從出生起一直都是純母乳餵養。
  • 吃少了怕餓,吃多了怕撐,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要看這3點!
    本來想著寶寶吃的多吃的勤,應該就能長的快的吧,誰知道寶寶並不「買帳」,跟她想的完全是兩回事,寶寶非但沒有長胖,腸胃還總是出問題。其實寶寶的胃口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的大。吃奶寶寶的總體進食量一、母乳餵養的寶寶,能夠自己控制食。為什麼都提倡母乳餵養,除了什麼提高寶寶免疫力,促進親子關係等等之外,最不用發愁的應該就是不用擔心給寶寶衝泡多少奶量了吧。
  • 母乳不足是有原因的,哺乳期少做這3事,越做越少,補都補不回
    我們會發現,哺乳期有的媽媽奶水分泌很充足,但有的媽媽還沒餵養多長時間,奶水就變得越來越少。那麼為什麼會母乳不足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母乳不足是有原因的,哺乳期少做這3事,越做越少,補都補不回!
  • 辭職當奶媽,一上工立馬被攔路虎難住了,母乳餵養這些事寶媽須知
    閨蜜靜靜是一位新手寶媽,聽說母乳餵養對孩子更好,所以毅然決定辭職在家奶娃。可是她把哺乳這件事想得太簡單的,沒幾天乳頭就被孩子吃奶導致的皸裂,一碰就疼。靜靜現在開始有些退縮了,雖然乳汁對孩子好,但自己這麼痛苦,不知道這母乳餵養究竟還該不該繼續進行呢?
  • 【大夫說】新手媽媽如何讓寶寶吃到第一口母乳?
    問 如何讓寶寶吃到第一口母乳 母乳是寶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特別是健康又珍貴的初乳。很多新手媽媽不是很懂,寶寶第一口要怎麼喂?看看下文你就會明白。 1.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 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都提倡,在寶寶出生後儘早地讓他和媽媽親密接觸,儘早吮吸乳房,因為寶寶的吮吸可以刺激媽媽泌乳。
  • 寶寶吃母乳「動牙不動口」?寶寶頻繁咬乳頭,可能舌部發育異常!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產後媽媽有一種難言的痛:「咬乳頭的痛」,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相信大部分都經歷過這種疼痛,母乳餵養寶寶時,寶寶會經常出現這種「動牙不動口」的情況,小時候雖然乳牙沒有長出來,但即便如此依舊咬的生疼
  • 寶寶體重身高不達標?可能和母乳有關……
    附科學餵養策略 張女士的寶寶今年5個月大了,但怎麼看都比別人家的孩子瘦小,這讓她十分苦惱。 「都說這母乳餵養的孩子身體好,但怎麼到我這還給餵成『營養不良』了呢?」
  •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的症狀,快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事實上,寶寶會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的,因為寶寶月齡較小,無法控制一些神經的抖動,等寶寶長大一些,神經系統完善後,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的。除了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的抖動以外,下面這些情況也有可能導致寶寶吃奶時抖動哦。
  • 從蛋殼裡孵化出來,卻靠吃奶長大的動物,世界僅存兩種在澳大利亞
    當然哺乳動物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幼崽只吃營養又安全的母乳,大大的提高了幼崽的存活率,而且種群的智商方面也比較高。在澳大利亞有這樣兩種珍稀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為卵生方式,但破殼的幼崽卻需要吃奶成長。它們分別是鴨嘴獸和針鼴。也是全世界現存的唯一的兩種卵生哺乳動物。
  • 新媽媽母乳餵養中常問的十個「怎麼辦」
    這是寶寶正確地吮吸乳汁時,媽媽身體作出的正常反應,因此不需要擔心。可以在哺乳時,在另一側文胸罩杯中塞入乳墊,就可以輕鬆愉悅地進行哺乳了。 但是如果漏奶嚴重,說明產婦氣血不足,需要辯證治療。 2 、得了乳腺炎,怎麼辦?
  • 母乳餵養超過1000天是什麼體驗?答案就一個字
    有人說母乳餵養的辛苦在看見孩子可愛的小臉時就煙消雲散了,但對於我來說,孩子很可愛,但我依然很疼。第一階段:純母乳,睡眠?不存在的寶寶6歲以前推薦純母乳餵養,遵循按需餵養,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第二階段:輔食+母乳,開始有人讓我斷奶了薯條滿6個月的當天開始吃輔食,但對於1歲以前的寶寶來說,母乳還是主要的營養來源,輔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算是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