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蛋殼裡孵化出來,卻靠吃奶長大的動物,世界僅存兩種在澳大利亞

2020-12-04 小紅兄在科普

從蛋殼裡面孵出來的卵生動物很常見,似乎從來都沒聽說過,從蛋殼裡面出來的小動物需要吃奶才能長大的。比如常見的小雞剛從蛋殼裡面孵化出來就能吃米糠,鴨子剛從蛋殼出來就能吃青菜,小鳥破殼而出也能張大嘴巴等待鳥媽媽叼回來小蟲子填肚子。

通常來說,我們的胃在蛋殼裡面就已經發育的比較完整了,能夠消化食譜上的大部分食物。這樣在自然界的競爭力也比較強,可以使得種群更容易繁衍下去。當然哺乳動物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幼崽只吃營養又安全的母乳,大大的提高了幼崽的存活率,而且種群的智商方面也比較高。

在澳大利亞有這樣兩種珍稀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為卵生方式,但破殼的幼崽卻需要吃奶成長。它們分別是鴨嘴獸和針鼴。也是全世界現存的唯一的兩種卵生哺乳動物。

澳大利亞在地球的南邊,有著地球上第六大的國土面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四面環海,理所當然的就擁有了世界第一長的海岸線,獨享一個洲的澳大利亞,也讓它擁有了很穩定的自然環境,不受外來流行病毒的侵擾和人類的獵殺,很多生物在這裡能夠穩定的繁衍生息;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在這裡有著超過100百萬種的動植物,其中其中約85%的被子植物,84%的哺乳動物,超過45%的鳥類和89%的溫帶魚類為澳大利亞特有。而鴨嘴獸和針鼴就是在這裡得以被保留了下來,

鴨嘴獸和針鼴都被稱為「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其中鴨嘴獸25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澳洲了。鴨嘴獸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代;一些人可能聽說過它,以為它已經滅絕了,其實它一直都在,目前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部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數量稀少,異常珍貴。

鴨嘴獸外形十分的可愛,體型偏肥,有著像鴨子一般的長嘴巴(不同於鴨嘴,鴨嘴獸的嘴殼是軟的),此外鴨嘴獸的腳掌也和鴨掌十分的相似,它的腳掌也很特別帶有毒液,當有天敵要想傷害它時,它會用爪子裡的毒液反擊,這些毒素可引起炎症、神經損傷、肌肉收縮和血液凝固等症狀,令人死亡。所以當在野外遭遇鴨嘴獸覺得它很可愛時,對它身上的毒液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鴨嘴獸長得胖,因為它們也是一個大吃貨,鴨嘴獸的飯量和它的體重相等,它們喜歡把家安置在河流旁邊;每當到了夜晚它們就會出來覓食,鴨嘴獸的菜單上包含陸地上各種昆蟲的卵,以及河裡面的蝦米、蚯蚓、帶殼的生物等。

鴨嘴獸的一生幾乎都喜歡獨處,一獸吃飽全家不餓。只有到了繁殖的季節它們才會成雙成對,雌性鴨嘴獸一次的產卵在2-3枚左右,剛從蛋殼裡孵化出來的幼崽,需要在媽媽身旁吃上4個月的奶後,才能獨立生活;剛獨立的鴨嘴獸並還沒有成年,通常還要再成長2年才算是成年。

如果說鴨嘴獸像鴨子,那麼接下來的針鼴就更偏像刺蝟,針鼴的外表也十分的可愛,像個圓球,長著長長的鼻子,小小的眼睛;這也形成了針鼴的嗅覺好、視力差的特點。憑藉超強的嗅覺,針鼴可以探出長長的鼻子伸到白蟻的洞穴裡面,捕食白蟻。

針鼴的壽命很長,能夠達到50年以上(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隻針鼴,從1903年活到1953年,共49年9個月,而且還不知道送到動物園時它的年齡已有多大。由此推斷,針鼴的壽命可能超過50年),此外針鼴還是一個瞌睡大王,除了在地面行動尋找食物外,針鼴每天要在自己巢穴裡面,睡上12個小時以上。

在培養下一代上,針鼴與澳大利亞當地的袋鼠一樣有專門的育兒袋,每年生長出來一次。針鼴幼崽在育兒袋裡要呆上50天左右的時間,當幼崽的後背開始長出硬刺時,雌性針鼴會感覺不適,於是就把幼崽推出育兒袋,此時的針鼴幼崽還需要在媽媽身邊生活1個月的時間,才能離開媽媽獨立生存。

鴨嘴獸和針鼴的幼崽都是由卵生而來,靠吃奶長大,所以叫卵生哺乳動物,那又為什麼叫「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那是因為這兩種生物的吃母乳方式很特別,雌性的鴨嘴獸和針鼴並沒有為幼崽,演化出專供它們吃奶的乳頭,而是由腹部直接分泌出乳汁,讓小傢伙們舔食。

相關焦點

  • 從蛋殼裡孵化出來,卻靠吃奶長大的「卵生哺乳動物」你聽說過嗎?
    從蛋殼裡面孵出來的卵生動物很常見,似乎從來都沒聽說過,從蛋殼裡面出來的小動物需要吃奶才能長大的。比如常見的小雞剛從蛋殼裡面孵化出來就能吃米糠,鴨子剛從蛋殼出來就能吃青菜,小鳥破殼而出也能張大嘴巴等待鳥媽媽叼回來小蟲子填肚子。通常來說,我們的胃在蛋殼裡面就已經發育的比較完整了,能夠消化食譜上的大部分食物。這樣在自然界的競爭力也比較強,可以使得種群更容易繁衍下去。
  • 玩具恐龍蛋孵化全過程
    使用說明:1、將蛋全部泡在水裡至蛋直立,讓整個蛋充滿水   (注意:水溫低於36度,請一直保持容器內的水位高過蛋體)2、12-48小時後,具體時間根據水溫來確定的,水溫低於25度時時間可能更長,蛋殼開始裂開,要經常加水。
  • 為拯救瀕危鸚鵡煞費苦心,蛋殼破了就用膠帶粘好,還能孵出小鸚鵡
    原來這枚蛋的蛋殼雖然破了,但沒有傷到內膜和胚胎。只要小心照顧,還是有可能孵化的。這位巧手護林員小心地用膠水和膠帶把破碎的蛋殼固定了起來,給蛋適宜的孵化溫度,靜靜等待奇蹟的發生。沒想到一段時間後,這枚蛋真的有了細微的動靜,很快就有一個粉紅色的小東西戳破了蛋殼,努力爬了出來。
  • 蘇拉威西島發現巨腳鳥,把蛋產在土坑裡,靠爛葉發酵來孵化小寶寶
    蘇拉威西島擁有許多世界上最獨特的生命形式,在這裡可以看到高等動物和低等動物生活在一起的有趣場景。鳥類也有34%是當地特有品種,把蛋產在土坑裡靠爛葉溫度來孵化小寶寶的蘇拉冢雉就是其中之一。02造窩:挖一個大坑,叼來雜草與枯葉,扔進坑裡就是一個家眾所周知,絕大多數鳥媽媽都是親自孵卵並照顧雛鳥長大,每到繁殖季節,大多數雌鳥都把卵產在窩裡,然後趴在卵上,用體溫來孵卵。但蘇拉冢雉媽媽卻是用「挖坑」的另類方式孵蛋,而且只管下蛋,不管雛鳥。
  • 發現觀賞魚在魚缸裡產卵,有三種處理方式,兩種都可以孵化小魚
    第二種魚卵的處理方式,就是把魚卵提出來單獨進行孵化即可第二種魚卵的處理方式,就是把魚卵單獨提出來孵化,當然必須要有孵卵物。那麼,上述的這幾種情況,我們都可以把魚卵的孵卵物直接提出來,找一個單獨的小魚缸,直接進行孵化即可,活多少是多少就行,一般情況下,如果孵化缸的水體很大、水質很好,根本無需打氧,特別是金魚和迷你鸚鵡魚。
  • 旅遊:澳大利亞的袋鼠
    袋鼠在澳大利亞遍地可見。夜間在公路上開汽車,袋鼠見到燈光以為是敵人來襲擊,即從森林跳到公路,與汽車相撞,小汽車往往被撞翻。有時早晨看到路上開過的汽車頭,上鮮血淋淋,其實就是撞袋鼠了,並非撞了人。在澳大利亞旅行,可以經常看到,有些公路旁往往插著畫有袋鼠的牌子,那是警告司機此乃袋鼠出沒之地方,行車要慢,要注意安全。這是世界上任何地方也遇不到的十分有趣的事。袋鼠繁殖不快。
  • 這網友在家裡養了只鴯鶓,看完想養了....
    說到鴯鶓,大家可能不了解,鴯鶓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這貨非常膽小,但好奇心真的太強,雖然什麼事情都能嚇得屁滾尿流,但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被嚇跑後又跑回來看...正因為這種特性,鴯鶓被稱為澳大利亞版的「傻狍子」...
  • 動物冷知識:你可能沒有聽過的8種動物瘋狂的出生方式
    在大自然中,幾乎每一種動物都有它們獨特的分娩方式,有一些動物的方式可能會讓很多人大開眼界和驚豔無比。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了解,動物冷知識:你可能沒有聽過的8種動物瘋狂的出生方式。當它們懷孕以後,母鳥的內臟就遭遇了擠壓,當小鳥被孵化以後,身體幾乎已經完全形成。科學家認為這些小鳥在蛋殼中發育完全,因此具有出生以後就可以逃避掠食者的能力。它們的後腿很發達,可以進行快速的奔跑。
  • 青島護鳥志願者撿21枚綠頭鴨蛋 已人工孵化5隻小鴨
    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志願者經過20多天人工孵化,已經有5隻綠頭鴨寶寶破殼而出。1個多月後,這些人工孵化的小綠頭鴨將重返千劍湖。  志願者幫小鴨破殼  上午9時許,記者在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同樂三路救助點看到,志願者正在悉心照料剛孵化出來的5隻小綠頭鴨。鴨寶寶在孵化器裡瞪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
  • 吃奶的卵生哺乳動物
    鴨嘴獸是唯五卵生哺乳類動物,它與針鼴科 Tachyglossidae 的四個物種組成單孔目 Monotreme,這是哺乳綱最基底的一個類群,是哺乳動物進化樹中最早的分支,其化石可追溯到1.1億年前。至今只生活在澳大利亞。
  • 麻雞世界裡,神奇的動物在哪裡
    浙江在線12月1日訊 上周末,《神奇動物在哪裡》終於在中國上映,麻雞(電影中對不會魔法的人的稱呼)世界的冬天一下子就被點燃了。麻雞們不再縮著脖子疾步在冷風裡了,走在銀行門口,珠寶店外,或者戶外的泥土地上(據說前天土耳其挖掘工人真的從地底下挖掘出了一隻棕熊),都會忍不住多瞄兩眼:神奇動物學家紐特的舊皮箱裡,那些神奇的魔法生物有沒有出沒!
  • 強迫症母雞,人類的過分需求,卻讓它失去孵化小雞的能力
    小時候生活在鄉下,和很多家禽打過交道,其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母雞經常會孵蛋,但是鴨子好像不太會孵蛋,我們很多時候會把鴨蛋放到雞窩裡一起孵化。今天,小侄女問我小雞是怎麼來的,因為她從來沒有見過母雞孵蛋,我給她解釋了下,但是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解釋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 你可能沒有了解過的10種超可愛的新生兒動物
    在每年妊娠50至52天後,它們的窩裡可以生下一到四個孩子。這種原本就超級可愛的動物,生下的小寶寶則要更加可愛許多。新生兒天生耳彎,隨著長大而逐漸立起,它們大約在10天大的時候會睜開眼睛。通常它們白天會待在窩裡,夜晚出行。它們有時候也會作為寵物被飼養,但這種情況很罕見。這種動物非常活躍,並不是每一個寵物主人可以接受的。
  • 小實驗之「開花的聖誕樹」和「孵化恐龍蛋」
    小小的聖誕樹在家裡擺了一星期,被雙胞胎左看右看,窸窸窣窣地掉了不少花,終於一頭栽倒,小朋友同意了和小樹說「拜拜」。02孵化恐龍蛋一個恐龍蛋,一杯清水,然後就靜靜等待小恐龍從恐龍蛋裡出生啦。恐龍蛋有些破開了,會是只什麼恐龍呢?
  • 中國專家最新重大發現:這蜘蛛是吃奶長大的,但不是哺乳動物!
    貓、狗、獅子、大象,反正肯定跟蜘蛛搭不上邊,在我們的認知裡,蜘蛛就是一種小蟲子,壓根兒和吃奶搭不上邊兒!可是最近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發現,將直接顛覆你的認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其博士後陳佔啟,在對大蟻蛛群體進行研究時意外發現,蜘蛛媽媽竟然會分泌一種汁液餵給小蜘蛛,而且小蜘蛛在剛出生的20多天裡,完全依賴蜘蛛媽媽餵養乳汁才能長大,這一發現直接改變了人們對哺乳動物的認知:原來非哺乳動物,也是可以通過乳汁餵養後代的!
  • 如果氣候繼續變暖,靠溫度決定性別的動物會不會孤獨終老?
    1966年,美國生物學家裡克·查爾諾夫首次發現了,普通鬣蜥的性別與卵的孵化溫度有關。 近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科學界總結出了孵化溫度與性別的關係有三種,它們分別是:以海龜為代表的FM(Female-Male)模式,即是高溫產雌性後代,低溫產雄性後代;以鱷魚為代表的MF模式,即是高溫產雄性後代,低溫產雌性後代;此外,還有FMF的模式,即高低溫均產雌性後代,中溫產雄性後代。
  • 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5日,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很多的珍稀動物,有很多野生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近日,動物協會盤點了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的的幾種珍稀動物都排在其中,下面小編帶你看下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
  • 極度瀕危物種揚子鱷卵在上海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孵化成功
    10月28日,界面新聞從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簡稱WCS)獲悉,近期在上海崇明東灘溼地公園中築巢的極度瀕危物種揚子鱷卵已經孵化成功,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於峰在9月27日拍攝到這些新出生的揚子鱷幼崽。
  • 澳大利亞發現一億年前恐龍幼崽遺骸 體重不到半磅
    英媒稱,澳大利亞發現了約一億年前的恐龍幼崽遺骸,體重不到半磅。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20日報導,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少量的史前骨骼,這是該國第一次發現恐龍幼崽遺骸。報導稱,小巧的骨骼尺寸使得很難知道它們屬於什麼物種,專家表示,這些動物很可能在孵化出來前就死了。報導稱,在維多利亞州南部沿海和新南威爾斯州內陸小鎮萊特寧嶺附近的多個地點發現了這種骨骼。新英格蘭大學和萊特寧嶺澳大利亞蛋白石中心的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那一帶地區進行了拖網式的搜尋,以尋找這些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