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氣候繼續變暖,靠溫度決定性別的動物會不會孤獨終老?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很多人對全球變暖帶來的生存威脅持懷疑態度。殊不知,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地區,一場由全球變暖引發的危機正在劇烈上演。

近期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不斷上升的氣溫幾乎使大堡礁所有的綠海龜都變成了雌性。據統計顯示,海龜中99.1%的年幼海龜為雌性,99.8%的亞成體海龜同樣是雌性。在近20年來,這個區域幾乎沒有雄性海龜出生。

而科學家認為,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該區域將出現「純雌龜」的種群,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全球變暖。

除了海龜以外,科學家發現氣候變暖也會影響其他生物的性別。 那麼,動物界中有哪些有趣的性別決定因素呢?氣候變化會不會使這些受溫度控制性別的種群滅絕呢?

與我們人類在受精卵時就確定性別不同,海龜的性別是由孵化時的溫度才確定的 。研究發現在孵化的過程中,當溫度高於30.3℃,就會孵出雌龜;當溫度低於28℃時孵出的都是雄龜。

只有當溫度介於28到30.3℃之間時,才能孵化出雌雄比例接近的龜寶寶。 理論上來說,如果海龜的生存溫度超過30.3℃,它們的種群便全都發展成純妹子了。

別以為只是海龜對溫度敏感,自然界中的很多魚類也會隨著氣候變暖發生變化。比如當水溫升高後,歐洲鱸魚的魚群就會不約而同地「由女變男」,朝著「純爺們」的種群方向發展。

無獨有偶,2017年西班牙科學家證實了當溫度升高後,雌性的斑馬魚性也會紛紛「男性化」,變身成為雄性斑馬魚,最後的宿命便可能成為一群「男光棍」。

斑馬魚

這種用溫度決定生男生女的機制被稱為溫度決定性別機制(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 。1966年,美國生物學家裡克·查爾諾夫首次發現了,普通鬣蜥的性別與卵的孵化溫度有關。

近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科學界總結出了孵化溫度與性別的關係有三種,它們分別是:以海龜為代表的FM(Female-Male)模式,即是高溫產雌性後代,低溫產雄性後代;以鱷魚為代表的MF模式,即是高溫產雄性後代,低溫產雌性後代;此外,還有FMF的模式,即高低溫均產雌性後代,中溫產雄性後代。

伴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也發現這種靠溫度決定性別的機制,是自然界中有效的進化機制。 它和我們熟知的性染色體性別決定機制一樣,決定著生物的性別。

對爬行動物而言,溫度對其性別的影響遠比人類想像得有趣。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認為每一種爬行動物只會選擇一種性別決定機制,即不是靠遺傳,就是靠溫度。

但其實,爬行動物能從染色體遺傳決定,轉到由溫度決定。也就是說,爬行動物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改變自己的性別 。

2015年,Holleley等人對鬃獅蜥(Pogona vitticeps)的研究,就發現了這個神奇的性別反轉現象。

鬃獅蜥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蜥蜴,每當遭受威脅時,它就會以張開嘴及將帶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動作,因而得名。

對我們人類而言,採用的是XY性別決定系統,通常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的則為XY。而鬃獅蜥則擁有完全相反的ZW性別決定系統,即雌性具備兩種不同的染色體(ZW),而雄性有兩種相同類型的染色體(ZZ)。

不光是鬃獅蜥,自然界中的鳥類,一些爬行動物以及昆蟲的性別亦是如此。只不過奇特之處在於,擁有ZW染色體的蜥蜴永遠都是雌性,但擁有ZZ染色體的蜥蜴卻可雄可雌。

鳥類中的ZW性別確定(以雞為例)

研究者在實驗室裡設置了不同的孵化溫度,並對新出生的小鬃獅蜥進行了基因和性別檢查後發現,在正常溫度下,機會孵化出來的鬃獅蜥的基因特徵和其表現出來的性別是一致的。

然而那些在較高溫度下孵化出來的鬃獅蜥產生了性反轉,有50%個體的性別與基因型不一致。比如原本基因型是雄性(ZZ)的蜥蜴,卻發育成了雌性。每當孵化溫度越高時,含有雄性基因(ZZ)的雌性鬃獅蜥就越多。

此外,經歷過性別反轉的雌性蜥蜴產下卵的數量,約是雌性基因ZW母親的兩倍,並且它們產下的後代也更有可能發生性別轉化。這可能會導致雌性蜥蜴在整個蜥蜴族群中過剩。

看到這裡,我們不免會產生一個疑問:溫度究竟是如何控制性別呢?

目前科學家發現,爬行動物胚胎裡的性腺其實並沒有明顯的雌雄差異。但在胚胎發育期間,高溫會阻止蜥蜴雄性睪丸的發育,同時促進雌性卵巢的發育。

這是因為溫度的改變會影響胚胎的性激素含量,性激素含量的變動則影響類固醇激素含量,類固醇激素則會影響性腺的發育。然而在自然條件下,爬行動物自身也會產生類固醇激素,影響性腺發育,進而出現性別分化。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基因的表達過程需要大量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酶參與,讓細胞按照某種形式完成各種生命過程。而溫度的高低也會影響酶的活性。

比如在高溫下,染色體上的蛋白質就可能會失效, 這樣一來就會影響DNA中各基因的開啟和關閉,轉錄翻譯出不同的蛋白質,從而決定性腺的發展方向。

如今科學家仍在繼續探索溫度使動物集體變性的奧秘,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自然現象。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卻不得不讓我們擔憂,會不會影響它們的種群?

有人會說,過去的10萬年地球不就是經歷了好幾次平均氣溫的大變化嗎?可這些靠溫度決定性別的爬行動物不是生存下來,何必杞人憂天呢?但這其實可能是因為氣溫的變化相對比較慢,從而它們有充足的時間來調整它們的孵化時間和周期,從而適應了這種氣候。

其中一個可能的適應反應是通過選擇合適的巢穴來減小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 比如錦龜就是藉助於選擇合適的巢穴來消除氣候變暖的影響的。如果某年的冬季比前一年的溫暖,雌性會比前一年更早地築巢。

2014-2018年全球平均溫度與1951-1980年基準溫度對比,依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數據。

然而今時不如往日,現在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似乎已經超過它們的適應速度了。

比如2013年在Genome Biology上發表的文章中稱,平均溫度上升1℃就會導致錦龜朝著100%「女性化社會」發展。由於對溫度過度敏感,雄性龜很有可能面對絕種的危險。

另有一項研究指出,如果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就有可能導致像鬃獅蜥這樣的物種雌雄比例嚴重失調,最後滅絕。

因此,我們不能只是期望這些動物靠自身的努力來消除這種影響,更重要的是嘗試著去減輕全球氣候變暖的現狀。

如果氣候繼續變暖,誰能保證這些靠溫度決定性別的動物不會孤獨終老呢?

Holleley C E, O'Meally D, Stephen D. et al. Sex reversal triggers the rapid transition from genetic to temperature-dependent sex[J]. Nature, 2015 , DOI: 10.1038/nature14574.

In the Wild, Lizard Sex Determination is Climate-Sensitive

Ribas L, Liew W C, Díaz N, et al. Heat-induced masculinization in domesticated zebrafish is family-specific and yields a set of different gonadal transcriptomes[J]. PNAS, 2017, DOI:10.1073/pnas.1609411114.

Shao C W,Li Q Y, Chen S L, et al.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inheritance in sexual reversal of fish[J]. Genome Research, 2014, DOI:10.1101/gr.162172.113.

溫度升高改變性別,這事兒也是科學? 作者: 祝葉華(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知識 分子 2017/03/21

天氣暖和 大堡礁陰陽失調99%新生海龜為雌性 2018-01-10 來源: 新華網

劉智棋,李婉,唐森威,李劍勇,楊東波,楊毅.溫度依賴型性別決定在爬行動物中的研究進展[J].四川動物,2012,31(04):675-678.

丁國驊,楊晶,徐大德,李宏,計翔.爬行動物的溫度依賴型性別決定[J].生態學雜誌,2010,29(10):2028-2034.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可以更改性別?全球變暖和汙染,讓很多動物孤獨終老
    也就是說,一開始所有的小丑魚都是雄性的,為了能完成繁衍任務,一部分雄性會轉變成雌性。其次,小丑魚是非常顧家的動物,一個家族中,一般有一個雌性媽媽,一個雄性爸爸和一堆雄性孩子,當雌性媽媽意外死亡後,雄性爸爸會轉變成雌性,和雄性孩子完成繁衍任務;相反當雄性爸爸意外死亡後,那麼孩子中的一個會替代爸爸,和雌性媽媽交配。
  • 為什麼動物可以更改性別?全球變暖和汙染,讓很多動物孤獨終老
    也就是說,一開始所有的小丑魚都是雄性的,為了能完成繁衍任務,一部分雄性會轉變成雌性。其次,小丑魚是非常顧家的動物,一個家族中,一般有一個雌性媽媽,一個雄性爸爸和一堆雄性孩子,當雌性媽媽意外死亡後,雄性爸爸會轉變成雌性,和雄性孩子完成繁衍任務;相反當雄性爸爸意外死亡後,那麼孩子中的一個會替代爸爸,和雌性媽媽交配。
  • 可以改變性別的動物,全球變暖導致,這一動物將在深海孤獨死去!
    可以改變性別的動物,全球變暖導致,這一動物將在深海中孤獨死去!受到溫度影響海龜性別的改變。大多數的爬行動物在受精之後,它們的性別就已經確定了,但是在孵化的過程當中,溫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在高於中樞溫度的時候孵化,那麼大多數將會是雌性,如果相反則是雄性。
  • 《科學》:全球氣候變暖會讓動物顏色變深還是變淺?
    氣候變暖已經越來越顯著地影響到自然生態,那麼其對動物的進化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近日,《科學》報導了圍繞這一主題的最新爭論:隨著氣候變暖,動物的顏色是會變深還是變淺?關於氣候變暖將如何改變動物的爭論其實不算新話題,在19世紀時,人們便開始思考這一問題。當時生物學家發現了多種描述溫度對生態和進化影響的「規則」。
  • 科學家:如果氣候變暖繼續 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滅亡
    事實證明,這些預言都是假的,換個角度講,世界末日可能不會像急性病一樣突然爆發,但並不排除它會像慢性病一樣慢慢折磨我們的地球。世界末日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國家氣候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Climate Restoration)的一篇最新報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將人類文明一步步地拖入地獄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全球變暖和生物體型有關聯嗎?根據網絡的言論,溫度越高生物的體型就會變大;溫度變低生物的體型就會縮小。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
  • 氣候變暖的九大問題
    這種情況仍將繼續:甚至會出現最悲觀的情景,從現在起的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平均氣溫升高不會低於1.4攝氏度。    2、氣候變化將會對生態系統產生哪些影響?   研究氣候變化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專家小組的科學家們對1990年以來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他們對有關動物、植物、冰峰、海冰、湖泊及水流的2500篇文章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果是:在600種動物和植物中,有450多種可能因氣候變暖而發生了一些變化。
  • 如果氣候變暖繼續下去,冰川裡的古老病毒會被釋放嗎?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影響下,極地地區的冰川融化現象似乎不可逆裝了。如果設想的這一幕在未來上演了,人類能夠應對得了嗎?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以前和其它大陸是連成一塊的,而且它在遠古時期還未漂移到如今的南極地區。這使得遠古的南極大陸上生活著許多物種,因此該大陸上肯定有微生物存在。後來南極大陸漂移到了南極地區,從此換上了一身「銀裝」,這也相當於給那些遠古微生物蓋上了一件保護衣。所以隨著南極冰川不斷融化,遠古微生物復活的可能性有可能在不斷增加。
  • 全球氣候變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繼續下去會產生什麼後果?
    許多人認為全球變暖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發生得更快,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候變化的科學共識是,在過去100年裡,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了0.4到0.8℃。燃燒化石燃料、開墾土地、農業和其他人類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增加被認為是過去50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年。科學家來自政府間氣候問題專門委員會最近有研究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4至5.8℃。全球變暖造成的變化可能包括極地冰蓋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以及風暴和其他惡劣天氣事件的發生和嚴重程度的增加。
  • 氣候變暖給動物帶來什麼影響?北極的狼蛛已經開始殘殺同類
    只不過,有些動物的變化,令我們震驚……你家的氣溫突破30℃了嗎?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讓很多國家的碳排放都按下了暫停鍵,但是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仍然在不斷攀升,告訴我們:全球變暖的進程還沒有停下來。近些年來,我們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全球變暖帶來的氣候變化。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這意味著,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中國很多的北方城市。南極洲的巨大冰原厚達4.8公裡,佔世界淡水量的90%,如果南極洲的冰原全部融化,足以將世界的海平面升高60米左右。在2002年,Larsen B冰架在短短幾天內就以驚人的方式破裂了。
  • 如果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升高,會出現巨型爬行動物嗎?
    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元兇,二氧化碳的含量近年來依然在繼續升高。雖然世界各國都在著手減少碳排放量,但溫室效應帶來的野外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現在我們明顯感覺到,夏天的氣溫比以往更熱,熱得更早了。如果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升高,地球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測這輩子你會孤獨終老嗎?
    所以,你孤獨終老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不想最後是這種結果,你就要學會勇敢一點,別總只會逃避。 B:你有很大機率會孤獨終老。當你老去之後,你的子女會因為忙碌而沒空照顧你,你的愛人會先你而去,所以你會進入敬老院度過晚年,由細心耐心的陪護人員照顧你的起居。你會經常思念你的愛人和孩子,而你的孩子實在太忙碌了,都不怎麼來看你。
  • 寄生蟲消失,會發生什麼?有科學家認為有的生物可能因此孤獨終老
    談及保護瀕危物種,我們往往會想起大象、犀牛和袋鼠這樣的可愛動物,也會想起鯊魚、老虎和豹子這樣的野獸,但總會忽略那些寄生蟲。在我們眼裡,它們是可惡的,討厭的,每年因為寄生蟲而患病的人,數不勝數,它們最好不要出現在地球上。
  • 如果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會不會發生「全球變暖」現象?
    關於全球變暖在人類面臨的眾多環境問題當中,如果問你哪一個環境問題最為人們熟悉、關注度最高?那麼,我想答案肯定是「全球變暖」問題。全球變暖問題的公眾了解程度如此之高,不僅僅是因為該問題是全球性的,而更多是因為全球變暖問題的背後存在著眾多國際勢力的博弈。目前,普遍認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導致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使得全球溫度升高。
  • 凍土融化會讓人類損失多大?加速全球變暖,人類再次陷入死循環
    積累了許久,全球變暖也終於按捺不住地在地球上有了明顯的顯示,氣候溫度上升,相信大家也能感覺得到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另外一個就是冰川、凍土等的融化了。這凍土的融化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就在今年的3月20日,歐盟科學中心再次發聲,全球變暖的趨勢可能加劇,因為凍土融化而加速,會比預期情況還要糟糕。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但現在已有證據顯示地球上的氣候系統有時更像一個會在瞬間變化的"開關",即"突變",而不是漸變的"指針盤"。   問:"氣候突變"真的會發生嗎?   答: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氣候突變的可能性,而現在就斷言氣候將發生突變為時尚早,如果真的會發生氣候突變的話,也不大可能在未來的幾十年內發生。   問:人類應該擔心全球氣候變暖嗎?
  • 一生只有一個配偶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亡了,其配偶會怎麼辦?
    婚姻關係」,第三類是喪偶之後仍然孤獨終老的,第四類是對於雄性來說,一些雄性動物在與雌性動物交配之後,會立即死亡或者被雌性吃掉。一、對於喪偶之後才找新配偶的動物,比較典型的有企鵝、灰狼、白頭海雕、松果蜥等,它們一生可能會有多個配偶,但在夫妻雙方都生存的情況下,會堅決地維持只有一個配偶的狀況。只有配偶死亡之後,才會尋找新的伴侶。
  • 全球變暖導致凍土層融化,新的病毒會被釋放出來嗎
    當許多人繼續爭論全球變暖的存在和原因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陸續發現氣候變暖的可能後果。植物和動物物種的大規模滅絕、海平面上升以及風暴數量和嚴重程度的增加都是氣候變暖的結果。現在我們可以再加上一個地球變暖的可能後果,這是一個可怕的後果:長期以來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病毒的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