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給動物帶來什麼影響?北極的狼蛛已經開始殘殺同類

2020-12-04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今天,全地球的生物都被迫為生存環境的變化而作出自己的應對。只不過,有些動物的變化,令我們震驚……

你家的氣溫突破30℃了嗎?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讓很多國家的碳排放都按下了暫停鍵,但是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仍然在不斷攀升,告訴我們:全球變暖的進程還沒有停下來。

近些年來,我們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全球變暖帶來的氣候變化。雖然實際上全球平均氣溫並沒有提升得那麼誇張,但是給地球帶來的環境變化足以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憂慮。不僅僅是我們,全世界的生物幾乎都不得不為氣候的變化而作出應對,這是生物的本性,也是我們定義生物的重要標準之一。

在這些生物中,生活在北極的狼蛛的變化讓生物學家們大吃一驚:為了能夠在如今的環境下生活下去,它們甚至已經開始同類相食了!

最近,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穩定的同位素分析法,對野外的雌蜘蛛飲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了它們和以往的飲食習慣有了一定的轉變:可怕的同類相食現象。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他們在實驗室裡進行了實驗。事實證明:當蜘蛛的種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這種病態的飲食變化就會出現。

"儘管同類相食未必是這些蜘蛛的最佳飲食選擇,但我們的實驗室和實驗數據表明,當周圍有很多蜘蛛時,它們轉而開始同類相食的頻率會更高。"全球變化生態學家Amanda Koltz解釋道。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將這次研究的成果發表在了5月5日的《動物生態學雜誌》上。"這可能是蜘蛛之間對資源競爭加劇的一種反應。"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圖片說明:本次論文的第一作者Amanda Koltz)

他們分析:如果這些雌性蜘蛛不這樣屠殺同類,大家相安無事,那麼所有的雌性蜘蛛都可以順利繁衍後代。這樣下去,有限的環境中蜘蛛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有限的資源不可能養活得了這麼多蜘蛛,那麼自己的後代就有可能餓死。與其讓孩子們拼,不如當媽的替孩子拼吧(不僅是人類,動物當媽也不容易啊)。於是,雌性蜘蛛開始互相殘殺,為自己的後代爭取足夠的資源。

當蜘蛛的數量不夠多,環境能夠承載的時候,它們就會及時收手。沒錯,它們以人類想像不到的機制和手段調節自己種群的數量,實現了種群數量在環境中的均衡。「隨著周圍其他蜘蛛數量的減少,蜘蛛之間同類相食的競爭就會跟著減少。」Koltz說。

實際上,不僅僅是在實驗室中,自然界的狼蛛也會同類相食。

(圖片說明:研究人員在阿拉斯加的一個野外設置蜘蛛陷阱)

雖然在人類看來,狼蛛十分可怕,但是它們對於自己的下一代非常重視。即使是在自然界中,雌性狼蛛為了減少下一代的競爭對手而殘殺其他狼蛛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有的時候,它們甚至連剛剛交配完的雄性狼蛛都會殺掉。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狼蛛本來就會同類相食,那麼全球變暖和這件事有啥關係?

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全球平均氣溫不斷升高,北極變得越來越溫暖。像狼蛛這樣靠外界環境調節體溫的動物,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非常大。由於北極圈溫度的提高,狼蛛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大。體型變大,需要的食物就會增加。不僅如此,在無脊椎動物中,雌性個體的體型與生殖能力之間通常存在著正相關關係,這意味著狼蛛們很有可能繁育更多的後代。正因為如此,資源才會變得比以往要更加緊張、蜘蛛之間面臨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同類相食的現象就越來越頻繁了。

(圖片說明:研究人員培養的蜘蛛,身上攜帶著卵)

不過,吃同類對於狼蛛來說,也是無可奈何的下下策。"其他研究的證據表明,和吃多種食物的狼蛛相比,只通過吃其他同類來果腹的狼蜘蛛壽命會更短一些。"這讓我想起了我們曾經分享過的朊病毒的故事,歐洲的牧場通過給牛餵食其他牛的廢棄部分,導致了狂牛症的傳播。無論對於哪種生物來說,同類相食都不會是它們最優的選項。

正因為如此,原本理論上氣候變暖可以讓狼蛛繁殖能力更強,但實際結果是狼蛛數量反而越來越少。華盛頓大學的科研人員最初也沒有料到這一點,他們在去年夏天對兩個不同區域的狼蛛種群數量進行了調查,發現了這個意外的結果。

科學家們還有更深入的擔心:除了很多蜘蛛會被同類吃掉之外,很有可能其他一部分狼蛛即使長到成年、並沒有早夭,但身體也不會像正常狼蛛那麼強壯。因此,即使不是因為同類相食直接死亡,這樣的狼蛛在野外的生存率也會下降。

一旦北極圈內的狼蛛受到如此巨大的影響,那麼整個北極圈內的食物鏈都會面臨巨大的威脅。狼蛛是北極圈數量最多的捕食者之一,狼蛛種群數量降低會減少對低營養級的捕食,進而影響到生物降解和營養循環等許多關鍵性的自然過程,包括二氧化碳的釋放。

對,這就是蝴蝶效應。

"鑑於節肢動物食物網不同部分之間的複雜聯繫,以及這些動物在生態系統運作中的重要作用,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氣候劇變導致的體型變化是如何影響群落和生態系統的。"研究人員介紹道。

華盛頓大學的這一項研究目前還僅限於一個夏季,但是我們知道,蜘蛛的生活習性隨季節的變化非常大。因此,如果想要徹底了解氣候變化給蜘蛛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他們還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包括其他幾個季節。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在北極圈以外進行相同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和蜘蛛的體型以及繁殖率之間的關係。

全球變暖給生物帶來的改變,也不止狼蛛這一個案例。在這個過程中,能適應新環境的將會留存下來,不適應的,恐怕就要面臨滅絕的命運了。

相關焦點

  • 珠峰上面都開始長草了,氣候變暖不可逆轉,會造成什麼影響?
    與此同時,地球氣候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直到上個世紀末,才有人發現地球已經出現了氣候變暖的現象。如今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全球性、不可逆轉的氣候現象,有研究表明本世紀地球各地區所發生的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都與全球變暖有關。不僅如此,氣候變暖會使地球生態環境的發展陷入死循環,比如更加極端的天氣會導致冰川融化,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會導致陸地被淹沒等等。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人口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逐漸變大了,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就會直接影響到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3、水汙染嚴重。全球有10%的河水收到了汙染,但是人們的用水量卻在急劇增加,汙染的水越來越多,需求量卻越來越大,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  4、有毒物品、廢料汙染。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科學家: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冰河時代」
    我們的地球是在變暖還是在變冷,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相信大家對於全球變暖這個話題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大家對於全球變冷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陌生的,。多數人認為就是地球的溫度變高,導致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生態系統的一系列變化。
  • 北極熊開始吃「同類」了?罪魁禍首就是它!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越來越多曾經只存在於溫暖地帶的動植物開始出現在北極,然而北極的食物也越來越匱乏...在央視財經紀錄片《北極,北極!》中講述了這樣一幕:北極食物鏈的霸主北極熊,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開始吃老鼠、馴鹿、甚至是吃它們的同類!科學家甚至擔心北極熊生活環境的變化,要遠快於其適應環境的速度。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現代快報訊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兩天消失40%的面積;歐洲熱浪翻滾,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近日全球變暖再次釋放信號。溫度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很多人也感到一年比一年熱了。遙遠的北極和南極正在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遙遠的北極和南極正在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身在江蘇的我們剛經歷了超長梅雨季,也和全球變暖有關嗎?8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進行揭秘。而此次冰架坍塌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以前兩極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現在加拿大境內的冰架幾乎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北極增溫非常厲害。」另一個影響是將給生存環境帶來變化。「冰架崩塌後,會加速內陸冰流向海洋,最終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 氣候寒冷冰雪覆蓋的北極地區,原來始終以獨特方式在影響人類文明
    北極地區地圖 當然,我們首先要說明北極地區是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因為之前我們已經了解,北極地區主要是北冰洋,也沒有什麼人煙,可謂是一片荒蕪之地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新北極」如何影響我們?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 「新北極」如何影響我們?
    挪威的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遊,這裡地處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曾經,這裡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
  • 燒……北極野火與氣候變暖已成惡性循環?
    此外,近些年北極變暖速度加快,使得北極森林覆蓋面積不斷向北推移擴大;高溫促進了冰雪提前消融,使得北極圈內植被生長提前;高溫也使得燃料更加乾燥,有利於野火的傳播。這些原因共同導致了今年野火的規模超過往年。
  • 世界地球日: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
    每個世界地球日,我們都不得不關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全球變暖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全球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氣候的變化是否會對颱風產生影響?過去30年,氣候變暖現象受到人們很大的關注,科學家們分析了所有可能會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因子後發現:現在的氣候變化速度非常快,而其他一些如太陽、地球自轉軸等影響地球活動變化的因素都沒有在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
  • 研究稱氣候變化導致北極狼蛛出現「嬰兒潮」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極端天氣如何使蜘蛛更具攻擊性,現在他們也注意到它可以增加蜘蛛的數量。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北極狼蛛(pardosa glacialis)由於北極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經歷「嬰兒潮」。
  • 北極地區火災不斷,釋放二氧化碳創紀錄,或加快全球氣候變暖進程
    南北極作為人類活動最少的兩個地區,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存在,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動,連年上升的高溫讓兩極也受到影響,冰川融化已經越來越突出,而今年以來北極地區的大火更讓人憂心忡忡。北極已經沒了大家印象中的極寒,溫度甚至飆到38度,使得北極圈野火遍布。
  •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帶來多種變化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帶來多種變化 2020-08-10 14:12:50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路透社
  • 珠穆朗瑪峰長草,全球變暖,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全球變暖,21世紀幾乎所有的自然災害都和全球變暖有關。天氣變得更加極端,海平面開始上升,冬天可能更冷,夏天可能更熱。上面這幅圖是今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剛剛公布的南極洲最新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來應該是像左圖一樣冰雪覆蓋的南極洲出現了「池塘」。
  • 北極氣候變暖,科學家發現遠古生物,人類千萬不能大意
    講到南極北極,大部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極光,或者當地特有的動物,例如北極熊和企鵝。,氣候變暖是由於人們的不合理活動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許多環境問題的發生,而其中就有南北極冰川融化的現象。人們關注到,由於氣溫升高,北極地區發現了很多的遠古生物。而正是這些生物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並且讓科學家們擔憂人類的未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遠古生物的神秘面紗。
  • 北極野火……燒不盡!它與氣候變暖已成惡性循環?
    此外,近些年北極變暖速度加快,使得北極森林覆蓋面積不斷向北推移擴大;高溫促進了冰雪提前消融,使得北極圈內植被生長提前;高溫也使得燃料更加乾燥,有利於野火的傳播。這些原因共同導致了今年野火的規模超過往年。
  • 全球性變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要知道珠穆朗瑪峰上都長草了……
    全球性變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要知道珠穆朗瑪峰上都長草了……全球氣候近百年來,正在經歷著變暖的過程,各方認為可能是人類影響造成的,然而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格局,我們要從各方面認證,要從近百年全球氣候演化過程中去了解。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最近,這項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水蒸氣被確定為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  當我們談到溫室氣體和氣候變化,二氧化碳常常引起最廣泛的關注,雖然二氧化碳是目前為止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成分,但也有其他一些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