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首個母乳庫運行一年: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足月兒 上海兒童...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首個母乳庫,這些媽媽在捐乳

  曾經失去過一個孩子的上海媽媽玲玲(化名),上周平安生下一個女寶寶。如今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多餘的母乳存起來捐到上海兒童醫院母乳庫,挽救那些有需要的早產兒和病兒。玲玲說:「如果早一年有這樣的母乳庫,我的孩子或許就有救了。」

  為了讓一些患病的特殊寶寶吃上第一口母乳,上海兒童醫院於去年「六一」兒童節建立了上海第一個母乳庫。一年來,母乳庫運作情況如何?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

  早產兒媽媽當捐乳志願者

  三年前,玲玲懷第一胎時,患上了嚴重的孕期併發症,因為宮內環境越來越差,醫生決定在她孕周不足32周的情況下提前進行剖宮產取出寶寶。和許多早產寶寶一樣,玲玲的兒子出生不足4斤,只和媽媽匆匆見了一面就被抱進暖箱。

  住院期間,寶寶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和腸狹窄,還有多項血液指標都不達標。醫生建議玲玲每天送母乳到醫院,讓孩子接受母乳餵養,增強抵抗力,但當時情緒緊張焦慮的她,根本沒有母乳。醫生每天只能用胃管給寶寶餵特殊配方乳,住院一個月後,寶寶還是離開了人世。

  玲玲至今難以從這件事的打擊中走出來。她說,醫生明確跟她講過,母乳特別是初乳,對於早產兒和病患嬰兒來講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治療的藥物。儘管寶寶的死因和喝奶沒有直接關係,但玲玲還是覺得,如果當時醫院有母乳庫,如果寶寶能喝上其他媽媽的母乳,或許就能活下來。如今,她又一次當了媽媽,能用母乳來餵養寶寶,她每天都把自己寶寶吃不完的母乳儲存起來,準備出了月子以後到醫院接受血液檢查,加入捐乳志願者行列。

  30歲的志願者戴女士已堅持捐乳半年了,她同樣是一個早產寶寶的媽媽。但幸運的是,她的寶寶早出生一個月,出生時體重已達標,而戴女士則是令許多哺乳期媽媽羨慕的「奶牛媽媽」,她的奶水多到兩個寶寶都吃不完。

  儘管戴女士覺得捐乳是舉手之勞,但其實並不容易,這完全是公益性行為,沒有任何補償。

  打從寶寶出生,戴女士在餵奶之外每天還能存下超過1000毫升母乳,每天花在泵奶這件事上的時間就是四五個小時。戴女士捨不得倒掉多餘的乳汁,希望捐給有需要的寶寶。她到兒童醫院抽血檢查並帶著母乳進行細菌檢測,被認定符合捐乳條件。

  肩負著餵養自己寶寶以及為住院寶寶提供「口糧」這兩項艱巨任務,戴女士格外注意作息和日常飲食,她每天都保持規律的飲食和作息,不出去吃飯、不貪嘴吃不該吃的,還提醒自己每天都要保持良好心情。丈夫每周都提著沉甸甸的冰包特意到兒童醫院捐乳,每次都能捐上100多袋。戴女士說,她是一個嫁到上海的湖南媳婦,目前在家帶娃沒有上班,她願意一直捐到醫院規定的哺乳期,讓更多有需要的寶寶吃上母乳。

  患病寶寶等著第一口母乳

  這個母乳庫位於兒童醫院住院部11樓。一個房間隔離成相對獨立的三個空間,可供三位志願者現場捐乳,另一間房間擺放著檢測設備和儲藏凍奶用的冰箱。檢驗合格的母乳,被存放在專門的設備中,保存於零下80度的環境裡。母乳在低溫中可以保存6個月,6個月到期後,這些母乳進行廢棄處理。

  作為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示範項目「多學科合作的高危兒綜合管理」項目的內容之一,這家母乳庫承擔著解決患病嬰幼兒餵養的任務。要成為母乳庫的捐獻者,首先要接受血液篩查等健康方面的檢查,確保沒有傳染性疾病。醫生還會對捐獻的母乳進行消毒,檢測母乳的成分,按照嚴格的要求儲存,保證母乳的安全和營養。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歐洲一些國家就有母乳庫,有多餘母乳的媽媽將自己的母乳捐獻出來。2013年,歐洲兒科肝病、消化道疾病與營養學會提出,母乳餵養不僅對足月兒是必需的,對早產兒更是必需,新鮮的生母母乳是早產兒的第一選擇,在無法獲得生母母乳的時候,推薦使用捐獻人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早產兒配方乳。大量研究顯示,捐獻人乳餵養可以有效促進早產兒腸內營養、儘快達到全消化道餵養、減少靜脈營養,並明顯降低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感染性疾病以及生命後期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

  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張婷說,醫院裡遇到早產兒的情況近幾年特別多。據統計,我國早產兒出生率為7%—8%,每年約有110萬,佔世界第二。特別是城市裡結婚晚,再加上二孩放開,高齡產婦越來越多,高齡產婦生育早產兒的概率又比年輕產婦要高,導致早產兒越來越多。

  前幾年,張婷接診了一名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疾病的孩子,由於出生後就一直腹瀉,孩子雖然存活到6個月,但完全是皮包骨頭的慘狀。現有的醫療技術無法治療這個孩子的疾病,當時苦於沒有母乳庫,就算是有媽媽願意捐獻母乳,也不能做必要的檢測和消毒,無法保證安全的母乳是不能給如此重病孩子吃的。她說,每個媽媽母乳的成分都有差別,比如有的媽媽母乳脂肪含量大,就不能給脂肪耐受有問題的寶寶吃。

  如何鼓勵更多媽媽參與捐乳

  中國第一個母乳庫最早出現在廣州。這個母乳庫運行兩年,有487位媽媽捐獻母乳,最多的一位捐獻了321次、共13.6萬毫升。共55.2萬毫升的母乳救助了121位患兒,其中40個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其他還包括對牛奶蛋白過敏,或患有嚴重感染性疾病、嚴重營養不良等疾病的寶寶。儘管救助數字並不大,但已是全國最大規模的母乳庫。

  目前,全國範圍內大約還有十來個母乳庫,一般母乳儲存量都不夠本院患兒試用。據了解,母乳庫日常運行的開支包括專職工作人員的培訓與工資,設備和基礎設施的日常運行與維護,捐贈者的血液篩查,微生物檢測設備與費用,母乳儲存容器與運輸設施,清潔消毒設施的更新和維護等,而患兒使用母乳庫裡捐贈母乳所收支付的費用,遠遠無法填平開支缺口。

  相比資金難題,更讓院方感到壓力的是捐乳志願者的不足。母乳庫運作以來,常常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冰箱裡的凍奶往往只夠住院寶寶們吃一兩周。

  許多哺乳媽媽的母乳量都和寶寶的食量成正比,寶寶吃得多,泌乳速度就快,寶寶胃口不好,泌乳量自然就少。一些媽媽說,就算寶寶夠吃,她們也會選擇囤一些凍奶,以備不時之需。只有像戴女士這樣的為數不多的「奶牛媽媽」,才能成為穩定的捐乳志願者。

  正是因為看到母乳庫供需不對等的危機,兒童醫院許多醫護人員都成了第一批志願者。「85後」急診醫生袁晨靈去年年初生了寶寶,休完產假上班之後,她利用每天的一小時哺乳假在醫院裡泵乳,一半帶回去給自己的寶寶吃,一半就留在了母乳庫。幾年前,她曾經在消化科當過病房醫生,許多可憐的寶寶因為奶粉不耐受而嘔吐、腹脹,有的還要動手術。她說:「身邊的醫護人員,只要自己當媽媽的,有母乳的,都會想盡辦法把自己寶寶多餘的口糧捐出來。這是因為,有一部分孩子真的太需要了。」

  然而,僅靠少數「奶牛媽媽」和有愛心的醫護人員,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母乳庫告急的情況。到底該建立怎樣的機制?一些市民建議,可以參考血庫運行的模式。母乳庫與血庫在性質上非常相似,無償獻血者可以得到一本獻血證,使獻血者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享有一些用血權利,比如免費用血、用血緊張時優先用血、到外地就醫時用血享受當地用血待遇等等。設立母乳庫的醫院也可以制定一些鼓勵辦法,比如捐乳媽媽的寶寶一旦需要住院,在床位緊張的情況下可以享有優先權等等,以此鼓勵更多媽媽當志願者。

相關焦點

  • 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探訪上海首個母乳庫運作情況
    曾經失去過一個孩子的上海媽媽玲玲(化名),兩周前平安生下了一個女寶寶。如今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多餘的母乳存起來捐到上海兒童醫院母乳庫,挽救那些有需要的早產兒和病兒。玲玲說:「如果早一年有這樣的母乳庫,我的孩子或許就有救。」為了讓一些患病的特殊寶寶吃上第一口母乳,上海兒童醫院於去年「六一」兒童節建立了上海第一個母乳庫。
  • 疫情下愛傳遞:母乳捐贈未停 早產兒收到最寶貴的禮物
    關注5.20國際母乳餵養日南都訊 每年的5月20日是母乳餵養日,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不曾中斷過母乳捐贈。2020年1月至4月,共有16名媽媽參與母乳捐贈,捐贈人次達167次,總捐奶量達到15萬毫升。這些捐贈的母乳用於早產兒、病重患兒,共計32個孩子使用了捐贈母乳,身體恢復良好。
  • 乳鐵蛋白作用再次被證實,含乳鐵蛋白的奶粉推薦給你!
    科學界關於乳鐵蛋白健康效應的研究再次獲得重要突破。在全球頂級的兒童營養與生長發育的跨學科交流平臺——國際兒童營養與生長大會上,科學家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嬰兒出生後第一年餵養添加乳鐵蛋白與乳脂球膜的嬰兒配方奶粉,與顯著改善的神經發育和免疫健康結局有關。
  • 乳鐵蛋白有哪些超能力?奶粉和母乳誰的含量更高?
    很多媽媽在選購寶寶糧食的時候,都遇到過售貨員狠推含有乳鐵蛋白產品的情況。將乳鐵蛋白說的是神乎其神,也說的媽媽一臉懵。乳鐵蛋白是個啥?對寶寶到底有什麼好處?
  • 母乳親餵7個優點?防止母乳不足,媽媽做好這5點
    隨著科學哺育知識的普及,很多家庭都知道了母乳餵養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聽說乳為血化,這也是血濃越水的來源,說明母親在我們成長中的重要性。但是母乳真的是血液變化而來嗎?那麼什麼是母乳呢?母乳是女性產後受到催產素和催乳素的刺激,分泌的白色或黃色不透明的液體。
  • 母乳媽媽注意了!防溢乳墊別亂買,知道這些很關鍵!
    一些準媽媽,可能對防溢乳墊到底是什麼還不太了解,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防溢乳墊。溢乳是新媽媽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一般會在產後1個月之後出現,因為月子期間,媽媽的乳汁一直在不斷的「開採」當中,隨著寶寶不斷的吸吮乳汁會越來越多,乳房就像一個瓶子,當水裝滿的時候水就會冒出來,乳汁也會往外溢,那麼這個時候防溢乳墊就該發揮它的用途了。
  • 貴州「外星人」寶寶會走路了:貴陽全城愛心媽媽曾送母乳救他
    他的肚子像個紮緊口的麻袋,皮肉擰在一起,肚臍陷在一條疤痕裡,疤痕有他半個上身長。 40多天的時候,他患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小腸上穿了八個孔,腹腔嚴重感染。經過手術,由於脫水,他瘦到4斤多,看起來像個外星人。為了救他,全城的愛心媽媽給他送去了上萬毫升母乳。 此後的半年時間內,他又進行了三次手術。張承垚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 ​哺乳媽媽不停乳,用藥安全要知道
    媽媽用藥期間是否還可以進行母乳餵養?在做這個決策的時候,醫生通常要根據藥物的特點權衡利弊。醫生需要考慮該藥物的是否通過乳汁分泌、孩子吸吮母乳後是否通過胃腸道吸收以及吸收的量、吸收後的藥物在孩子體內的儲積以及吸收的藥物對孩子的影響。上述因素主要與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和化學特性有關。
  • 安琪紐特:最全的乳鐵蛋白知識大全!
    乳鐵蛋白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蛋白質,初乳中含量尤其高,是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主打高端營養成分,有抗微生物、促進腸道發育、免疫調節1、改善貧血等功能;權威研究顯示,它對早產兒、足月兒、幼兒、兒童、孕婦及老年人均有保護作用;可有效預防上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02乳鐵蛋白適合哪些人?
  • 英國出現母乳銀行 媽媽間共享母乳 最大程度保證新鮮和健康
    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但有些嬰兒卻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等不到自己媽媽的母乳,據英國《鏡報》11月30日報導,為了緩解這一問題,英國出現了「母乳銀行」,在媽媽之間共享母乳,母乳過剩的媽媽捐出自己多餘的乳汁,餵養那些難以得到母乳餵養的嬰兒
  • 媽媽的母乳變「毒奶」?竟是它們惹的禍!
    原標題:媽媽的母乳變「毒奶」?竟是它們惹的禍!,那麼就要求哺乳期媽媽在飲食上有所講究,否則會降低母乳質量而影響寶寶健康。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媽媽在哺乳期間有哪些是不宜吃的,以免營養的母乳變成傷害寶寶身體的「毒奶」哦。
  • [江蘇] "感動揚城·愛心媽媽"海選確定40名候選人
    王萍在上海住院期間,是凡有好心人去上海看望,都由她丈夫公司派車,包括接送王萍。當王萍回到家時,她給王萍送去了生活用品和營養品,還一再表示有困難找她。  10.吳福香,女,50歲,邗江區楊壽幼兒園老師  三個因家庭貧困面臨輟學的孩子在她的幫助下,重新回到了學校。從2003年起,吳福香主動與安徽大別山區當地政府聯繫,委託當地關工委每年贊助5000元,資助一批失學兒童。
  • 傳染病高發季,Bluebell寶樂貝兒乳鐵蛋白提升寶寶免疫力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這些沒錯,屬於基礎版防護,但在這個特殊時期你需要更加硬核的防護武器——Bluebell寶樂貝兒乳鐵蛋白乳粉,為全家的免疫防線做個全面大升級。 先來看個實驗:健康嬰兒強化乳鐵蛋白餵養(850mg/L)和普通牛奶蛋白餵養(102mg/L)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
  • 健康中國背景下兒童友好型醫院的初步探索
    (2)成立兒科醫療聯合體和長三角聯盟2016年5月10日,「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科醫療聯合體」籤約授牌儀式舉行。「兒聯體」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為核心,聯合靜安區、普陀區、嘉定區、長寧區四區衛計委,攜手四區所轄16家區屬醫療機構組建而成,是本市首個多區協作、統籌運行的兒科醫療聯合體。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紀錄片《中國母乳的秘密》解構中國母乳奧秘
    紀錄片展現了中國從西到東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並講述了來自西藏林芝、安徽宏村、山東壽光、青島、北京、上海等地的母乳故事和金領冠科研團隊的匠心故事。  從青藏高原挖掘饋贈母乳的奧秘  西藏作為中國海拔最高的生命起源地,有著獨特的地理面貌,這種特殊的大自然環境為當地媽媽饋贈了手掌參和犛牛奶等天然食物,以此為營養來源的高原乳汁獨屬高原寶寶,滋養著他們茁壯成長,展現了生命起源的神奇。
  • 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統計顯示,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展造血幹細胞非親屬捐獻項目至今,累計在庫志願者超過了16萬人,實現了420例捐獻。24歲青年跨省挽救白血病患者今年24歲的李建霖,目前在上海華虹集團下屬的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任職,是一名技術人員。
  • 媽媽病期的哺乳
    國際母乳會推薦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您的寶寶才7個月,考慮斷奶還太早。8. 牙周炎對哺乳有影響嗎兒子7個月。我現在智齒冠周炎,沒有用藥,還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嗎?炎症會不會通過乳汁影響寶寶?如果我疼痛難以扛過去,要口服消炎藥,是不是需要暫停餵奶?
  • 可能和母乳有關……
    為了找出人乳低聚糖和這兩種添加成份對5歲前兒童生長情況的影響,研究人員收集了802份母乳樣本,並對其HMO的組成成份和含量進行了分析。 在了解對孩子的影響之前,研究人員首先看了看媽媽的高矮胖瘦(BMI)是否會影響母乳中HMO的成分。 1.
  • 乳鐵蛋白這麼好,別讓虛假宣傳毀了它!
    其實從1991年到現在就有不少關於乳鐵蛋白的研究報告,比如乳鐵蛋白降低嬰幼兒和兒童腹瀉發病率的研究證據[4]、乳鐵蛋白強化配方奶組和母乳餵養組嬰兒嘔吐、噁心、疝氣以及腹瀉相關疾病發生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5]、乳鐵蛋白降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研究證據[6]、降低嬰幼兒和兒童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證據[7]、降低新生兒敗血症的研究證據[8]、改善嬰幼兒貧血、促進生長發育的研究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