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協和醫院兒科林鳴
主題:生長發育
各位新手爸爸媽媽肯定會經常聽到一個概念: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作為6個月內足月嬰兒的唯一營養來源,6個月後添加了固體食物,也應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可以一直母乳餵養到2歲。母乳餵養在營養、胃腸功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公認的好處。
▲圖片源於網絡
母乳餵養除了對寶寶有益外,對哺乳期對媽媽同樣好處多多噠!
1. 可以減少分娩後的子宮出血;
2. 減小精神壓力;
3. 產後更快的恢復身材(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以上);
4. 省了奶粉錢;
5. 寶寶抵抗力好,少生病,省了去醫院的花費;
6. 降低發生乳腺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從上面的種種來看,母乳餵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很多爸爸媽媽同樣也聽過一個診斷:母乳蛋白過敏。那麼,母乳蛋白過敏有哪些表現呢?
母乳蛋白過敏的症狀表現:
1.大便帶血,大便性狀通常是正常的,但可以看到少許血絲甚至明顯的出血;
2.腸絞痛(小於3個月的寶寶,無明確原因的哭鬧,每天持續超過3小時,每周出現不少於3天);
3.排除了其他胃腸道疾病引起的噁心、嘔吐、腹瀉、體重減輕;
4.特應性皮炎(溼疹)、風團或者紅斑等。
如果綜合考慮高度懷疑寶寶是母乳過敏,需不需要停掉母乳,換成胺基酸奶粉或水解蛋白奶呢?
基本不需要,可以繼續純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本身是不會引起寶寶過敏的,而寶寶表現出過敏主要跟媽媽一段時間的飲食有關。其中最多見的是牛奶蛋白過敏,但過敏的表現往往不那麼典型。
並且如果寶寶過敏症狀非常輕微,比如只是有輕微的溼疹、大便偶爾看到少許血絲並且寶寶生長發育良好,媽媽們也不一定需要忌口或者排查過敏食物。
如果媽媽在自己吃了某樣特定食物比如牛奶、雞蛋、堅果、花生、小麥食品等,寶寶變得比往常愛哭鬧,難安撫,大便帶血,可以嘗試至少2-3周不吃導致寶寶過敏的可疑食物。而在停止進食可疑食物期間,哪怕寶寶真的對該食物過敏,症狀通常也不會立刻就改善的,因為寶寶和媽媽的身體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清除積存在體內的相關蛋白質,這也是為什麼強調至少需要停止2-3周。如果寶寶對媽媽飲食中的某種食物的確有過敏問題,那麼哭鬧不安的症狀可能會在停止進食後的一周開始慢慢好轉。
而媽媽們在迴避牛奶以後又會出現新的問題——鈣質攝入不足,所以建議媽媽們可以每天吃一次鈣片(1000mg)。
對於極少數寶寶便血比較嚴重,甚至引起體重不增、失血性貧血等表現,權衡利弊後可以暫時停餵母乳,更換為胺基酸奶粉餵養2-3周,然後媽媽在使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並丟棄,保證乳汁正常分泌的同時迴避過敏食物2-3周,再嘗試更換為母乳餵養。
而寶寶在6個月以後,媽媽就可以嘗試逐漸恢復吃之前忌口的食物。
所以即使寶寶考慮有母乳過敏,也不要輕易就停掉母乳,因為母乳的特點是什麼?它常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參考文獻:
1.Gartner LM, Morton J, Lawrence RA,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the Use of Human Milk[J]. Pediatrics, 2005, 129(3):496-506.
2.https://www.who.int/topics/breastfeeding/zh/
3.Osborn D A , Sinn J K , Jones L J . Infant formulas containing hydrolysed protein for prevention of allergic disease and food allergy.[M]// The Cochrane Librar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