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三類疾病可通過母乳餵養傳播

2020-12-05 中國科學技術館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發的一項來自德國的研究結果顯示:母乳中能檢測到新冠病毒RNA。由此,許多人開始質疑母乳餵養的安全性,擔心母乳中存在具有傳染性的新冠病毒。但醫生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進行傳播。那麼,女性在哺乳期間應如何做好飲食搭配和個人衛生,以確保母乳營養和哺乳安全呢?

三類疾病不宜直接母乳餵養或吸乳餵哺,新冠病毒尚不明確

目前,母親有三類疾病被明確不宜直接母乳餵養或吸乳餵哺。第一類是母體攜帶的傳染性疾病並且可以通過母乳傳播的,如愛滋病、伊波拉病毒、人類嗜T細胞病毒,未經過治療的布魯斯菌病;第二類包括活動期且未經有效治療的肺結核,乳房或周圍皮膚長有皰疹沒有治療的,水痘感染,以及有發熱症狀的H1N1甲流不適合直接母乳餵養;第三類是其他不適合母乳餵養的情況,如母體患有比較嚴重的慢性疾病,比如重症的腎炎、心衰、以及糖尿病;正處於服藥期間的精神疾病、癲癇,以及進行放化療治療過程中的惡性腫瘤,母親有吸毒或酗酒等。

但對於新冠病毒而言,儘管有研究證實其存在於母乳中,也不能簡單推斷乳汁中的病毒具有傳染性或母乳餵養能傳播新冠病毒。正如早期鍾南山院士和浙江大學沈曄教授團隊的發現,眼淚、結膜分泌物以及尿液等體液中含有新冠病毒,但目前仍然沒有被證實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因為,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還需要更多的實驗研究來確認母乳中的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傳染性。

即使在母乳中出現了完整的新冠病毒RNA,也不等於具有傳染性。就像很多疾病的致病病毒片段雖然會出現在母乳中,比如巨細胞病毒、B肝等,卻往往是主要通過母嬰垂直傳播,即分娩時有胎盤和血液的交換才會存在被傳染的可能。又如B肝病毒,只要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之內接種B肝疫苗和B肝免疫球蛋白,那麼母乳餵養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母乳「價更高」 無需暫停母乳餵養

當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防疫措施足以應對偶然發生的無症狀感染者,而且母乳所含有的營養價值是其他乳製品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沒有必要全面暫停母乳餵養。

為什麼母乳的營養價值更高呢?首先,母乳中的乳清蛋白有利於嬰兒消化吸收;牛磺酸有助於大腦發育,促進消化,對心血管和肝臟有一定保護作用;同時,乳糖含量較高,有助於大腦發育;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以間接地抑制大腸桿菌,促進乳酸桿菌生長和鈣的吸收。

其次,從母乳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來看,維生素A,E和維生素C的含量高於普通配方奶粉;雖然鐵、鈣、鋅等礦物質並不高,甚至低於牛乳,但是人乳的吸收率更高。

此外,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有助於提高嬰兒的免疫力

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母親是健康的,嬰兒可以耐受母乳餵養,就應該堅持母乳餵養。

多源均衡飲食,保證母乳營養價值

母乳的營養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飲食習慣的影響。因此,哺乳期的女性應做到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以提升母乳質量。

在飲食種類方面,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首先強調了要增加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食物和海產品,攝入碘鹽。優質蛋白質首選魚類、禽類、蛋類和瘦肉類(動物蛋白),每天的需求量應在220克左右,最好是有三種或三種以上來源;同時,對於含有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攝入,可以保持每周1~2次動物類肝臟的攝入,如總量85克的豬肝,或者40克的雞肝,這樣有助於營養均衡;最好保證每周吃一次海產品,如適當地攝入海帶、紫菜、海魚,貝類等富含碘和DHA的食物,有助於嬰兒的大腦神經發育。

其他的營養素,如碳水類的穀類、薯類,每天應分別攝入300克和75克;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應當攝入500克及以上,有色蔬菜配比要佔到2/3以上,水果要保證200~400克;乳製品方面,哺乳期應攝入500毫升以上,牛奶或酸奶都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哺乳期女性新陳代謝高於普通人,而且有產奶的額外需求,容易口渴,所以要保證足夠飲水,每天的液體攝入量一般要達到2100~2300毫升。

此外,進行母乳餵養時,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悅,保證8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這樣才能保證乳汁的充分供應,促進乳汁的分泌。

日常哺乳時應注意哪些衛生問題?

除了保證合理的飲食與健康的生活習慣外,還要注意日常哺乳的衛生問題。首先,哺乳前一定要清潔乾淨雙手,可用乾淨的小紗布或小毛巾擦拭乳房周圍。如果在公共場所,最好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定時消毒雙手。

對於上班族來說,使用吸奶器、奶瓶或儲奶袋前一定要消毒。新鮮的母乳在25~27度的室溫條件下,最長儲存時間是4小時;15~25度時可以儲存8小時;4度的冷藏室可以儲存24小時。但萬萬不可以反覆解凍,也不要將不同批次的乳汁混合。

此外,如果有輕微感冒、生病不舒服或出入醫院等場所,一定要注重個人衛生,戴好口罩,反覆清洗雙手,乳房也可以進行適度的消毒,以免哺乳過程中將細菌和病毒傳給寶寶。

受訪專家:百匯醫療兒科醫生、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Daily Health」欄目主編蔣本然

本文來自:人民網—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較真| 有研究從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較真要點: 1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從母乳中首次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這僅是檢測出病毒片段,病毒片段未必能夠傳播疾病。據此尚不能得出母乳能傳播新冠病毒的結論。
  • 新冠能否通過母乳傳播?研究表明不太可能 即使可能靠巴氏殺菌能...
    新冠能否通過母乳傳播?儘管迄今沒有嬰兒因食用受感染的母乳而感染COVID-19的記錄病例,但是否存在這種傳播形式的潛在可能性這一關鍵問題仍然存在。今年5月,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德國的一支研究團隊報告了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此前多項小樣本研究中母乳檢測均為陰性,這一發現再次把母乳餵養傳播新冠病毒的潛在風險擺在檯面上。
  • 母乳可阻止細胞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對病毒有滅活作用?
    圖片來源 | United Nations 但是,此前母乳餵養曾被認為會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 根據國內2月份報導情況來看,在武漢,(醫院將)新冠測試結果呈陽性的母親和她們剛剛誕下的新生兒進行了隔離,並且僅通過配方奶進行餵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也警告說,由懷疑或確認攜帶新冠病毒的母親進行母乳餵養的嬰兒也應被視為「潛在」病毒攜帶者。
  • 新研究:巴氏殺菌法適用於受新冠病毒汙染的母乳
    新華社雪梨8月14日電 雖然現在科學界尚無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傳播,但疫情之下總有人擔心。對此,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說,在實驗室中讓新冠病毒汙染母乳後,通過巴氏殺菌法可以有效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 研究發現:巴氏殺菌法可安全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低溫冷藏沒有效果
    但在新冠大流行這樣病菌橫行的情況下,母乳可以成為一種安全的營養補充嗎?一個醫學研究小組發現,巴氏殺菌法在母乳中可以滅活新冠病毒,這證實了母乳庫在整個大流行期間都是安全的,而且今後也將保持安全。在這項研究中,柯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的PC3實驗室的團隊通過實驗感染少量冷凍的和新鮮的母乳,這些母乳均來自健康的母乳捐獻者。然後他們把現在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牛奶樣本加熱到63℃,用了30分鐘的時間來模擬牛奶庫中的巴氏殺菌過程,結果發現:經過這個處理過程,這些牛奶樣本中就不再有任何傳染性的活病毒——愛滋病毒、肝炎和其他通過母乳傳播的病毒都不存在了。
  • 新研究:巴氏殺菌法適用於受新冠病毒汙染的母乳—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雪梨8月14日電(記者郝亞琳)雖然現在科學界尚無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傳播,但疫情之下總有人擔心。
  • 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 新發現!巴氏殺菌法或能有效促進母乳中的新冠病毒失活!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MA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常用技術失活SARS-CoV-2的巴氏殺菌母乳或能安全放心使用。 目前臨床醫生建議,患COVID-19的女性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嬰兒;在加拿大,醫護人員會為在醫院出生的較低體重的嬰兒提供巴氏滅菌的母乳作為標準護理手段,直至嬰兒的母親母乳供應充足為止。
  • 深圳市三院在新冠肺炎患者唾液、眼結膜分泌物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
    今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宣布醫院研究團隊此前已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唾液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核酸,在患者的肛拭子樣本中分離到活病毒,呼吸道樣本與糞便樣本中的病毒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
  • 中國營養學會倡導母乳餵養 探討母乳活性因子等母乳研究
    母乳營養一直是營養學界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大會上,惠氏營養品醫學與技術質量事務部門負責人金浩芳博士就母乳營養的新研究方向——母乳生物活性成分做了主題分享。根據中國權威母乳成分研究——「明研究」的發現,母乳生物活性因子在中國母乳中含量豐富,這從科學層面證實了母乳生物活性成分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 學術頭條: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中國「最老」森林超3.71億年,國際...
    意新冠患者雙肺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該國尚屬首例近日,義大利聖拉斐爾醫院的醫生和專家組共同對一位青年新冠重症患者實施了2片肺葉移植手術,並獲得了成功。這是義大利首次對新冠患者通過器官移植進行治療。據報導,接受移植手術的患者名叫弗朗西斯科,是一位18歲的義大利青年。
  • 三個月大確診女嬰吃母乳核酸轉陰,醫生提醒:切勿過度解讀
    最近大連一家三口全部新冠感染衝上微博話題熱搜媽媽在專家建議下服用中藥同時繼續給 3 個月大的嬰兒母乳餵養結果不久後媽媽和孩子全部核酸檢測轉陰這沒吃藥的孩子怎麼就奇蹟般的痊癒了呢?前不久,大連的一對年輕父母和三個月大的女嬰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經過專家們研究,採取了給女嬰的媽媽服用中藥,媽媽對女嬰進行母乳餵養的方式治療。不久後,女嬰就退燒了。元旦期間,專家組醫生為女嬰和她的媽媽又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女嬰和她的媽媽體內都已經形成抗體,兩人核酸檢測第一次轉為陰性。寶寶沒有用藥,但在母乳的餵養下竟然神奇的出現核酸檢測轉陰的現象。
  • 母乳餵養也會過敏?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作為6個月內足月嬰兒的唯一營養來源,6個月後添加了固體食物,也應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可以一直母乳餵養到2歲。母乳餵養在營養、胃腸功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公認的好處。 從上面的種種來看,母乳餵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很多爸爸媽媽同樣也聽過一個診斷:母乳蛋白過敏。那麼,母乳蛋白過敏有哪些表現呢?
  • 母親吃中藥後母乳餵養,大嬰兒核酸轉陰,「過奶」給藥靠譜嗎?
    秋冬以來,全國多地疫情抬頭,零星病例頻發,最近,在大連金普新區的一對年輕父母和年僅三個月大的女兒也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當晚,一家三口被轉送到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因為孩子太小,無法對其像成人一樣進行醫治,於是專家們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法——母親吃中藥,母乳餵養嬰兒,結果還真奏效了。入院不久女嬰就退燒了。
  • 母乳餵養中分泌的催產素為何對媽媽和寶寶都重要?
    圖片來源 | 網絡催產素發現於20世紀初期,當時的生化學家先是在大腦的垂體後葉中發現了這種重要的激素,之後在血液中也檢測到了這種物質,並發現其影響了子宮和乳腺的機能,可以促進孕婦的子宮收縮以幫助分娩研究表明,催產素會在媽媽母乳餵養過程中大量分泌。這使母親更加愛自己的孩子,更願意積極地去母乳餵養和照料自己的孩子。因此,若母親可以在產後立即與自己的孩子親密接觸並在半小時內讓他/她吸吮乳頭,則能在短時間內促使大腦分泌大量的催產素,幫助自己儘快從分娩的疼痛和壓力中恢復過來,這對於預防自身的產後抑鬱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 疫情下愛傳遞:母乳捐贈未停 早產兒收到最寶貴的禮物
    關注5.20國際母乳餵養日南都訊 每年的5月20日是母乳餵養日,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不曾中斷過母乳捐贈。2020年1月至4月,共有16名媽媽參與母乳捐贈,捐贈人次達167次,總捐奶量達到15萬毫升。這些捐贈的母乳用於早產兒、病重患兒,共計32個孩子使用了捐贈母乳,身體恢復良好。
  • 深圳市三醫院在患者唾液中檢測出病毒核酸
    2月27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同時宣布,醫院研究團隊此前已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唾液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核酸,在患者的肛拭子樣本中分離到活病毒,呼吸道樣本與糞便樣本中的病毒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
  • 便血、哭鬧、吐奶,母乳餵養的寶寶竟也過敏?這份食物清單,新手爸媽...
    周琴結合孩子的表現,診斷孩子不是細菌性腸炎,而是食物過敏——並且是在嬰兒中常見的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 陳女士和孩子奶奶面面相覷:「這麼小的孩子,不可能給他吃其他東西啊?」沒添加奶粉、沒開始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孩子怎麼就是食物過敏?
  • 嬰兒感染新冠病毒途徑或查明
    圖片來源:《自然·通訊》在線科技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9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稱,歐洲科學家團隊根據對176個報告病例的分析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這一發現同時也表明,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
  • 這9種情況下母乳會成變毒奶!必須停
    感冒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主要有三個傳播途徑:手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大顆粒飛沫傳播。但感冒不會通過乳汁傳染,反而會通過乳汁將媽媽體內的抗體傳遞給寶寶,減少寶寶感冒的概率,所以寶媽感冒時是可以正常給寶寶餵奶。但要注意在餵奶前先洗手,並且帶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