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巴氏殺菌法適用於受新冠病毒汙染的母乳

2020-12-01 食品夥伴網

  新華社雪梨8月14日電 雖然現在科學界尚無證據表明新冠

病毒

可通過

母乳

傳播,但

疫情

之下總有人擔心。對此,

澳大利亞

一項新研究說,在

實驗

室中讓新冠病毒汙染母乳後,通過

巴氏殺菌

法可以有效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據介紹,澳大利亞有5所「母乳銀行」,它們接受母乳捐贈,以幫助母乳不夠或無法給孩子哺乳的母親實現母乳餵養。儘管尚無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傳播,但疫情之下,還是有不少母親擔心捐贈的母乳是否安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澳《兒科和兒童健康》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實驗室中用新冠病毒汙染冷凍和新鮮母乳,再使用「母乳銀行」中常用的巴氏殺菌法——將被病毒汙染的母乳加熱到63攝氏度,並持續30分鐘。結果顯示,這樣可以有效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還將母乳冷凍在4攝氏度至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中,發現冷凍對新冠病毒存活沒有太大影響。冷凍後母乳中新冠病毒數量只有輕微減少,冷凍儲存48小時後,仍然能在母乳中找到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為已感染新冠病毒的母親哺乳和儲存母乳提供指導。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巴氏殺菌法適用於受新冠病毒汙染的母乳—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雪梨8月14日電(記者郝亞琳)雖然現在科學界尚無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傳播,但疫情之下總有人擔心。
  • 研究發現:巴氏殺菌法可安全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低溫冷藏沒有效果
    研究發現:巴氏殺菌法可安全滅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低溫冷藏沒有效果  Evelyn Zhang • 2020-08-12 09
  • 新發現!巴氏殺菌法或能有效促進母乳中的新冠病毒失活!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MA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常用技術失活SARS-CoV-2的巴氏殺菌母乳或能安全放心使用。 目前臨床醫生建議,患COVID-19的女性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嬰兒;在加拿大,醫護人員會為在醫院出生的較低體重的嬰兒提供巴氏滅菌的母乳作為標準護理手段,直至嬰兒的母親母乳供應充足為止。
  • 新冠能否通過母乳傳播?研究表明不太可能 即使可能靠巴氏殺菌能...
    新冠能否通過母乳傳播?儘管迄今沒有嬰兒因食用受感染的母乳而感染COVID-19的記錄病例,但是否存在這種傳播形式的潛在可能性這一關鍵問題仍然存在。今年5月,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德國的一支研究團隊報告了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此前多項小樣本研究中母乳檢測均為陰性,這一發現再次把母乳餵養傳播新冠病毒的潛在風險擺在檯面上。
  • 母乳可阻止細胞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對病毒有滅活作用?
    根據中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母乳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 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測試了母乳對暴露於Sars-CoV-2(新冠病毒)的細胞的影響。
  • 較真| 有研究從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2母乳中有某種病毒不是「不能母乳餵養」的直接證據,只有經過更多的研究,證實母乳餵養嬰兒的患病率大於人工餵養嬰兒,才能說明母乳餵養是新冠病毒母嬰傳播的危險因素。 3新冠病毒十分脆弱,想要通過母乳感染嬰兒並不容易。
  • 母乳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三類疾病可通過母乳餵養傳播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發的一項來自德國的研究結果顯示:母乳中能檢測到新冠病毒RNA。由此,許多人開始質疑母乳餵養的安全性,擔心母乳中存在具有傳染性的新冠病毒。但醫生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母乳進行傳播。那麼,女性在哺乳期間應如何做好飲食搭配和個人衛生,以確保母乳營養和哺乳安全呢?
  • 巴氏殺菌法:從葡萄酒發酵之謎到美味鮮奶
    我們在超市購買牛奶時,經常會看到包裝上寫著「巴氏殺菌乳」,給牛奶殺菌是巴氏殺菌法最常見的應用之一,不過它最初被發明的時候可是另有原因的,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在1849年的法國,一位名叫路易·巴斯德的青年副教授與教務長的女兒瑪麗·羅蘭結了婚。他們總共生了五個孩子,但遺憾的是其中三個都因傷寒去世了。
  • 安徽省發布的腫瘤死亡率排名,法國發現新冠病毒可以潛伏在水體中
    ,是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巴氏消毒法原理巴氏殺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因為一般細菌的致死點在溫度68℃、時間30min以下,所以將混合原料經此法處理後,可殺滅其中的致病性細菌和絕大多數非致病性細菌;混合原料加熱後突然冷卻,急劇的熱與冷變化也可以促使細菌的死亡。
  • MIT牽頭生物製藥汙染事件研究,為新冠疫苗研發預警
    在這場全球性的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競速賽中,研發速度成為焦點。但應該放在首位的始終應該是安全性。麻省理工學院牽頭的一項新研究於近日發表了一項研究論文,他們分析了過去病毒汙染生物製品的十八起事故的汙染源,並提出了建議。這是該行業的第一個哺乳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的偶發性病毒汙染研究。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生物藥,但對基因療法或者細胞療法都有借鑑意義。
  • 新加坡女子誕下攜帶新冠抗體男嬰,為研究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是否包括...
    一名孕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新加坡女子最近生下一名攜帶新冠病毒抗體的男嬰,為研究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是否包括母嬰傳播提供了新線索。 新加坡《海峽時報》29日報導,一名新加坡女子3月和家人赴歐洲度假後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時已懷孕10周。這名女子當時症狀輕微,住院治療接近20天後康復。
  • 嬰兒感染新冠病毒途徑或查明
    來源:科技日報研究人員對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進行分類。圖片來源:《自然·通訊》在線科技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9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稱,歐洲科學家團隊根據對176個報告病例的分析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這一發現同時也表明,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
  • 用的是巴氏殺菌法,保質期很長的牛奶不含防腐劑
    釋疑浙江大學農工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應鐵進博士表示,保質期長達一個月的鮮奶採用的是「巴氏殺菌法」,用這種殺菌法不但可以延長牛奶儲存時間,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價值,牛奶本身也無需再添加防腐劑,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滷菜人只有掌握了巴氏殺菌法,才能將銷售半徑無限擴大!
    今天英雄哥就來分享我們自己的線上平臺如何處理滷菜保質期的經驗,這和一項傳統的殺菌技術:巴氏殺菌法,息息相關,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巴氏殺菌法」:想必很多人聽過牛奶普遍使用的是這種殺菌方法,不但可以延長保質期達到一年之久,而且還能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風味,巴氏殺菌法原是法國化學家路易.巴斯德博士為法國的葡萄酒商在紅酒保鮮的問題上做出的研究
  • 學術頭條:俄羅斯批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弦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該國衛生部已首次對本國研製的一款新冠疫苗給予國家註冊。美科學家研發抗新冠噴霧劑 作用很有效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生Michael Schoof的帶領下,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完全合成的、可生產的分子,它可以限制關鍵的SARS-CoV-2機制,這種機制使病毒感染我們的細胞。使用活病毒進行的實驗表明,這種分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效的SARS-CoV-2抗病毒藥物之一。
  • 牛奶裡含有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別信!
    傳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科普解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對抵抗新冠病毒有沒有用呢?首先,牛奶的確可能含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類能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蛋白質,大部分具有抗體活性。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M(IgM)五大類。
  • 令人震驚的新研究:新冠病毒能在某些物體表面存活28天
    澳大利亞國家科研局1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在寒冷和乾燥的天氣中,可以在諸如鈔票和電話之類的物體表面存活長達28天。根據該機構今天的報導,澳大利亞研究局疾病控制中心的科學家測試了新冠病毒(科學名稱為SARS-Cov-2)在黑暗中和在3種不同溫度下繼續傳播的能力。
  • 空氣汙染顆粒物中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 RNA)!
    本月15日,來自義大利國內博洛尼亞大學、「阿爾多·莫羅」大學、的裡雅斯特大學、米蘭大學等團隊的13名研究人員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義大利北部貝加莫顆粒物(PM)中發現SARS-Cov-2 RNA(新冠病毒):第一個初步證據」。
  • 新冠病毒對哪些人更兇險?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受體可能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因為它是新冠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等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關鍵受體。根據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ACE2受體在男性體內的濃度更高。科研人員在研究ACE2受體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關聯時發現了這個性別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