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對哪些人更兇險?

2021-01-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德媒稱,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對於為何男性感染後的病情更為嚴重,一直存在各種猜測:是不是因為男性較不注重健康、更常吸菸、飲食習慣較差?或者是某些年長者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此外男性就醫的時機通常比較晚?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6月26日報導,研究機構「全球健康平等」的數據證實,在超過20個國家中,女性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雖然與男性相當,但是男性感染者的症狀通常更嚴重,死亡率也更高。

男性感染者最危險

報導稱,當然,患者過去的病史也是相關因素。例如男性比女性更常罹患心血管疾病,因病致死的比例也高於女性。此外,年齡結構也具有決定性:根據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研究,直至70到79歲的所有年齡段中,男性的死亡率至少是女性的兩倍。在接下來的年齡段中死亡比率較為平均;而90到99歲的年齡段裡,男女死亡比率則出現反轉,女性高於男性。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高齡的女性人口多於男性。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受體可能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因為它是新冠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等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關鍵受體。

根據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ACE2受體在男性體內的濃度更高。科研人員在研究ACE2受體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關聯時發現了這個性別上的差異。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調查,將ACE抑制劑作為降血壓藥是否會導致細胞形成更多ACE2受體,進而使人體更容易受到感染。但這目前只是研究人員的理論,尚未獲得證實。

報導稱,相比之下,女性的免疫系統更強於男性。因為女性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能激發免疫系統,更快速且大規模地抵抗病原體。男性的睪丸激素則會抑制人體的自我防禦。

病毒學者指出,從其他病毒引發的病症如流感或一般感冒都能看出,女性的免疫系統對於病毒感染的應對速度及強度基本上都高於男性。如此說來,人們口中的玩笑話「男流感」實際上確實是有科學根據的。

女性免疫系統較強

報導認為,女性雖然免疫系統較強,卻也更常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導致自身細胞受到攻擊——這也是新冠病毒的可能併發症之一。

此外,病毒學家指出,基於「基因因素」女性享有更大的優勢。因為「一些與免疫有關的基因,例如負責識別病原體的基因,存在於X染色體上」。由於女性擁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女性較佔優勢。

令人訝異的是,印度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地感染新冠肺炎病亡的女性高於男性。報告指出,女性感染者的總體死亡率是3.3%,男性則為2.9%。在40歲至49歲的年齡段中,女性的死亡率為3.2%,男性僅僅只有2.1%。5歲到19歲人口中,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絕大多數是女性。

報導稱,研究人員正積極研究背後的原因。據推測,印度感染新冠肺炎的女性之所以病重比例較高,可能是因為當地年長女性的人數多於男性。

此外,印度女性的健康狀況比較不受重視,女子也較少前往診所就醫,生病時通常會先自行服藥,因此印度女性接受篩檢或治療的時機通常較為滯後。

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發時,印度的女性死亡比例就遠高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為許多女性營養不良,而且經常待在衛生條件不佳且通風不良的室內,此外負責照顧染病者的工作通常是由女性承擔。

孩童症狀相對輕微

報導還提到,出乎意料的是,兒童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高風險群體,多數感染新冠肺炎的孩童症狀比成人輕微,而且有不少人毫無病症。自疫情暴發以來,德國的病亡人數累計達8882人,其中只有3人不滿18歲。

研究人員至今未找到充分的解釋。醫療人員認為,幼童的先天「非特定系統」發揮了功效。胎兒會從母體內獲得初步的免疫抗體,新生兒則從母乳裡得到特定的抗體保護。

先天的免疫機制包括吞噬細胞和殺傷細胞,這些白血球能攻擊所有侵入黏膜或皮膚的病原體。這樣的「被動免疫」足以保護幼兒直至身體形成自己的防禦系統。兒童到10歲左右能發展出特定免疫能力,此後其免疫系統會隨著接觸到的新病原體不斷進化。

報導稱,新冠肺炎的感染年齡分布也與其他傳染性疾病明顯不同。兒童經常是一些傳染病的「感染推手」,因為他們能快速地將病毒傳播至人群中。

但一份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委託進行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情況有所不同。這份研究如今被作為重要的論據,當地政府藉此推動幼兒園和學校在符合衛生標準及保持距離的規定後,儘快恢復正常運作。

至於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感染力是否與成人相同,仍是有待研究的課題。一份廣受討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兒童咽喉中發現的病毒數量與成人相同。其他的國際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結論。

不過咽喉中的病毒數相同並不能成為感染力相同的佐證。四個專業協會的兒科醫師和衛生專科醫師曾經發表了一份聲明稱,由於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病症較輕微,例如不太有咳嗽的症狀,被其感染的人數可能相對較少。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張文宏:三類人首當其衝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 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
  • 三成新冠病毒樣本變異 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針對有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和加強其傳播性,世衛組織官員近日表示: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另據美媒報導,美國已經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且這些病毒變異之後傳染性增加了3-9倍,但毒性並沒有增強。
  • 對新冠病毒天然免疫的都是什麼人
    新冠病毒感染自然也不例外,總有一小部分人,即便是經歷了高危的暴露時間,也沒有感染,或者雖然感染,但症狀輕微乃至沒有症狀。那麼這群幸運兒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似乎幫助揭開了這個謎題。小編帶大家一窺究竟。這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原本是開發一種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靈敏度抗體。所使用的血清樣本部分來自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人。
  • 新冠病毒變異 是否更致病更致命?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這次英國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病毒有哪些新特點?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增加40%—70%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發布的正式通報中指出,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新冠病毒已經發生突變!進化出兩種亞型,哪種病毒的傳播力更強?
    通過對迄今最大規模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揭示了新冠病毒已經演化出 L 和 S 兩個亞型,這兩個亞型在地域分布以及人群中的比例相距甚遠。論文有哪些亮點呢,一起來看看吧。
  • 哪些動物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黑名單一長串
    (新華社/歐新/圖)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全球感染案例至2020年9月18日,已超過3000萬,死亡人數接近100萬,但仍沒有要停的跡象。與此同時,對於這一傳染力強勁的新型病毒,9個月來,人類對其傳播規律依然知之甚少。對比新冠病毒與其他已知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科學家只是估計它很可能源自蝙蝠,並通過某個中間宿主傳給了人類。
  • 2020年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危機
    現在地球已經進入「人新世」,這是一個人類活動決定地球變遷的新時代,也是一個人類發展決定其他物種存亡的新時代。人類的活動在改變著地球環境。「人新世」中,由於人類的力量過於強大,大自然開始反抗,氣候變動引起各種自然災害發生。每天我從車站往家走的路上,要路過一棟高層公寓,是三十多層還是四十多層,我從未數過。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新冠病毒相比SARS病毒究竟有哪些特點?這些問題從疫情暴發之初就是各國科學家所特別關注的,但解答這些問題卻並不容易。作為一種新發現且快速在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對病毒的特性,尤其是傳播規律的探索只能像拼拼圖一樣從不同規模的感染案例中去推測和分析,並不斷更新和修正。
  • 新冠病死率在急劇下降:是病毒「改邪歸正」了嗎?
    全球的新冠感染人數雖然仍然在持續攀升,但是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那就是感染者尤其是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正在出現急劇的下降。這一變化在全球範圍都如此。甚至在高危的年老人群和存在基礎疾病的人群中,也非常明顯。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增加40%—70%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發布的正式通報中指出,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
  • 德媒:英國版新冠病毒變種為什麼傳播力大增 有17個突變點與人類細胞更親和
    中國小康網12月23日訊 老馬 SARS-CoV-2冠狀病毒(俗稱新冠病毒)屬於變異較為緩慢的病毒。平均每個月只出現1到2個突變。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德國媒體報導,其中8個突變發生於病毒包膜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在這個月的《巡山報告》中,他想和你討論一個被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歡迎你查看下面的文章。但是,我們實際上也沒有證據證明新冠肺炎就一定是起源於武漢,起源於華南海鮮市場。新冠病毒確實有可能是在其他的時間和地點第一次進入人體,然後開始人際傳播的。這種一開始比較「安靜」,突然在某個環境因素催化下開始暴發的傳染病,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說著名的1918年大流感,在1918年初暴發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兇險,但是在當年夏天,流感病毒突然進化出了超高的致死能力。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增加40%—70%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增加40%—70%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發布的正式通報中指出,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全球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被新冠病毒「攻陷」?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百萬大關,死亡病例超過5萬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地死亡人數激增,醫院不堪重負。世界上還有沒有地方沒被新冠病毒「攻陷」?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截至4月2日,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有19個國家尚未出現確診病例,大部分是人跡罕至的島國。該數據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 新冠病毒為何比SARS病毒傳染性更強?這個展覽帶你揭秘病毒
    南都訊 記者楊麗雲 通訊員吳晶平當地時間5月13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成為長期問題,很難預測何時可以戰勝病毒。除非研發出高度有效的疫苗,並分配給全世界所有人。過去的3個多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籠罩全球,已危及整個人類社會。
  • 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這種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狡猾?!張文宏揭秘|張文宏|愛滋病|狡猾|新冠...
    愛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哪個更狡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 愛滋病病毒會直接鑽到我們的免疫細胞裡,不僅如此,愛滋病病毒還能把自己的模板,整合到T細胞的基因裡,那就意味著患者除了自殺以外,沒有第二種辦法。當免疫細胞低到一定程度後,所有的愛滋病症狀就會出來,比如生腫瘤、生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