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2020-12-04 sakula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咱們中國疫情防控的進展非常迅速,湖北之外的很多城市已經很少發現新增的患者,開始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而更嚴重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全球除中國以外的患病人數已經超過1萬,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和美國都出現了社區傳播的跡象。因為患者基數龐大、傳播隱匿性強,我們人類可能將不得不面對和這種病毒、這類傳染病長期共存的新趨勢。

浙江大學教授、「得到」作者王立銘老師,一直在關注這次疫情的進展。在這個月的《巡山報告》中,他想和你討論一個被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歡迎你查看下面的文章。

源頭不一定在武漢

由於這次新冠病毒是2019年冬天從武漢流行起來的,而且最初不少患者都和武漢地區的華南海鮮市場有過密切接觸,因此一直以來的一個主流認知是,這種病毒的源頭就在武漢,就在華南海鮮市場。

在新冠病毒剛開始流行的2019年,武漢地區的醫生們根據患者的生活軌跡,推斷出「這種疾病大概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係」。這當然是很合理的推測。這個推論對於他們準確和及時地認識到這種全新疾病的存在,有很大的幫助。

這不難理解。新冠肺炎的症狀本身並不特別典型,不容易和其他的病毒性肺炎區分。在疾病剛出現的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它的病原體是什麼,更沒有基於核酸或者抗體的疾病檢驗手段,要是連「華南海鮮市場」這個抓手都不存在,醫生們就更難確認他們面對的是一種什麼疾病了。

不過,即便是在2019年12月份,也已經出現了和華南海鮮市場沒有明確接觸史的患者。實際上,目前有據可查的第一個發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就沒有去過那個市場。這就讓這種病毒的源頭變得撲朔迷離。

我得強調一下:有些早期確診的患者和華南海鮮市場沒有密切接觸,這本身既不能說明新冠肺炎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也不能說明新冠肺炎和華南海鮮市場沒有聯繫。

道理稍微有一點繞,但是我相信你能夠理解:雖然這位患者是有據可查的第一個發病的患者,我們有時候會叫他「一號病人」,但他是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新冠肺炎患者,也就是所謂的「零號病人」或者「初始病例」呢?我們並不確定。

也有很大的可能是,那些更早發病的患者由於症狀輕微,沒有就醫自己就好了;或者他們就醫了,但是被醫生當成其他疾病治療了;又或者雖然他們感染得早,但是潛伏期更長,所以反而發病時間更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早期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的患者,完全可能是被這些至今還沒有找到的患者感染的。

基於同樣的理由,儘管武漢特別是華南海鮮市場周邊是本次疫情的暴發源頭,這是有充分依據的。但是,我們實際上也沒有證據證明新冠肺炎就一定是起源於武漢,起源於華南海鮮市場。新冠病毒確實有可能是在其他的時間和地點第一次進入人體,然後開始人際傳播的。

這種一開始比較「安靜」,突然在某個環境因素催化下開始暴發的傳染病,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說著名的1918年大流感,在1918年初暴發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兇險,但是在當年夏天,流感病毒突然進化出了超高的致死能力。

這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進一步證明了病毒溯源研究的重要性。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新冠病毒的人際傳播規律和進化歷史,搞清楚它從天然宿主到中間宿主再到人類世界的完整鏈條。這些信息不光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敵人,也能幫助我們切斷傳播鏈條,預防它再次暴發。

目前,雖然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應該就是蝙蝠,但是蝙蝠體內的哪種病毒、通過什麼途徑進化出了能夠感染人類的新冠病毒,通過什麼樣的中間宿主的傳導,這些進化過程又發生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仍然有太多的未知數。

方法一:追蹤華南海鮮市場

想要搞清楚病毒的真正源頭和傳播路線,一個辦法就是先從武漢、特別是華南海鮮市場入手。畢竟那裡仍然是最可疑的地點,不是第一現場,也是第二現場。

但麻煩的是,因為2019年12月底武漢的醫生就推測新冠肺炎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所以當地有關部門在2020年元旦就已經關停和清理了那個市場,市場內販賣的各種動物也不知去向。這個操作本身當然是合情合理的,但遺憾的是,清理的時候可能沒有注意採集那些動物樣本,留待日後研究。所以現在,我們就沒有辦法知道,那個市場裡販賣的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身上,是不是真的攜帶新冠病毒了。

歷史上,在SARS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之所以能夠鎖定果子狸作為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正是因為他們在SARS暴發地附近的市場裡的果子狸身上,找到了一種和SARS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9.8%的病毒。

儘管後來中國的疾控部門宣稱,他們從海鮮市場的環境樣本,也就是土壤和水裡,檢測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但是這種環境檢測的作用,遠不如真的找到一隻或者一批確實攜帶病毒的動物標本。

當然,我猜想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追蹤海鮮市場的工作人員和進貨渠道,進一步尋找可能的病毒源頭。但是這些研究,可能需要等到武漢地區的生活秩序恢復正常,才有可能開展。

方法二:追蹤病毒基因序列的變異

既然如此,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採用第二個辦法——利用病毒基因序列變異和進化的規律,通過分析目前存在的病毒樣本,去做追根溯源的工作。

這個研究的邏輯本身很簡單。我打一個通俗的比方。比如,我們從三個患者身上分離出了新冠病毒,通過檢測病毒的基因序列,發現患者1身上的病毒有基因突變X,患者2身上的病毒有基因突變X和Y,患者3身上的病毒有三個基因突變——XYZ。那麼,一個最簡單的推測就是,病毒的傳播應該是1早於2、2早於3,並且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了更多的基因突變。

這個時候,如果你又找到了第四個患者,他身上的病毒沒有XYZ的突變,但是有突變W,那你也可以推斷,這個患者身體裡的病毒,大概和患者123的關係更遠一些,可能不是一個家族的。

實際上,這並不是一種全新的方法。進化生物學家們一直在用類似的辦法分析地球生物彼此的關係。

在2004年,中國科學家們也用類似的方法繪製了SARS冠狀病毒的傳播和進化路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陸續發表的三項研究

在過去這段時間,有三篇論文陸續發表。

2020年2月22日,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的科學家們在論文開放平臺上發了一篇論文;

2020年3月2日,協和醫學院、疾控中心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另一個開放平臺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

2020年3月3日,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雜誌上發表了另一篇。在這三個研究中,他們都用了剛才咱們說到的這個思路,研究新冠病毒的源頭和進化傳播路線。

三項研究的思路大同小異,但是結論有些技術性的差別。我們就用西雙版納植物園的那項研究,來具體看看科學家們到底做了什麼,又說明了什麼問題。

在這篇論文裡,科學家們分析了從世界各地的患者身上分別提取的90多個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並根據這些基因序列的差異大小,把它們分成了ABCDE五組。

然後利用咱們剛才討論的邏輯,以及新冠病毒起源於蝙蝠的假設,猜測了不同組別之間的傳播順序,結論大致是A-B-C-D/E。而在這個進化和傳播鏈條上,武漢地區採集的病毒主要屬於C組,A組和B組的病毒樣本則來自武漢之外。其中,A組來自深圳患者,B組來自美國患者。

既然更古老的病毒來自武漢之外,於是研究者們就得出了「病毒可能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只是在華南海鮮市場暴發」這樣的推論。

實際上,對於「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出現在武漢」這個說法,我也一直是比較懷疑的。一個直接的證據是,至今為止完成了基因組測序的新冠病毒大概有130多個,它們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但是這些病毒之間基因序列的差異非常微弱,沒有明顯的變異和進化方向。

這一點和2003年的SARS病毒截然不同,SARS病毒在傳播過程中一直在發生高強度的變異。

這說明了什麼呢?一個通俗的理解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已經進化得很適應人體,不需要再進化了。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是一種來自動物的病毒,在進入人體之前並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去適應人體。所以,可能的解釋只有兩個——要麼這個病毒在去年12月第一次進入人類世界的時候,就恰好具備了比較完備的各種特性;要麼就說明,它可能在此之前就已經進入人類世界默默傳播一陣子,逐漸進化出了適應人體的特性,然後才在武漢暴發。

我個人會覺得,後一個解釋更符合常理。

這些研究存在的問題

但是猜想歸猜想,再合理的猜想也需要具體的研究數據做支撐。而剛才這項研究看起來很合理,但本身的說服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強。

這裡面大概有兩個原因。

首先,根據基因組序列的變化給病毒分類,進行傳播和進化鏈條的研究,本身當然是重要的研究思路,但是這些研究必須和病毒在真實世界裡的表現結合起來,才能說明問題。

比如前面提到,攜帶A組病毒的深圳患者和攜帶B組病毒的美國患者,雖然確實是在深圳和美國華盛頓州被確診的,但是仔細調查發現,他們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這段時間,都曾經在武漢旅行和探親。

考慮到那時候,武漢地區已經有了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有些模型估計至少有數千人的規模),那這些患者在武漢停留期間被感染的可能性,顯然比他們在深圳和美國被感染的可能性大得多。

而且,雖然這些患者可能並沒有親自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但我們仍然無法確定他們是不是被某些華南海鮮市場的密切接觸者傳染的。

也就是說,這個證據本身並不能說明更古老的A組和B組病毒不是起源於武漢地區、不是起源於華南海鮮市場。

說得更廣泛一點,基因組信息要結合大量真實世界的信息,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說,我們根據基因組序列的變化把病毒分成幾類,如果每一類都正好對應了病毒傳播的時間、地域、路線,或者對應了病毒的繁殖速度和毒性的變化,又或者對應了人被感染之後症狀的差異,那就可以很放心地說,這種病毒的分類是有生物學現象的支持的,是有道理的。

而現在,這三項研究提出的病毒分型,在基因組序列層面當然是成立的,但目前都還沒有找到生物學依據和支持。因此,這種分類的價值以及能解決的問題,就需要打一個大大的折扣。

這項研究的說服力沒有那麼強的第二個原因是:利用基因變異的規律分析病毒的傳播和進化鏈條,這個方法成立的前提是,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確實發生了大量的基因變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通過分析這些基因變異尋根溯源。

但是剛才也提到過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突變其實非常稀少。在至今被測序上傳的130多條病毒序列中固然發現了100多個突變位點,但是大量的病毒只攜帶區區幾個基因突變,而且彼此之間的基因突變還不重疊,沒有形成特別明確的「熱點」。這就給繪製它們的傳播和進化鏈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我還是打個通俗的比方。剛才咱們講過患者1、患者2和患者3的例子,但如果這三個患者身上病毒的基因突變不是X、XY、XYZ,而是XY、XZ和W,我們就很難判斷他們三者的傳播順序了。

當然,你可以大概猜測XY和XZ的關係應該大於XY和W的關係,但是誰先出現、誰傳給誰,就很難分析了。對不對?

換句話說,在我們討論的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固然給病毒分成了五組,然後根據它們和蝙蝠病毒的區別大小,計算出了一個A-B-C-D/E的傳播鏈條,但是由於病毒的基因突變太少,也因為我們還不能完全確定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一種蝙蝠病毒,這個鏈條本身的可靠程度是不太讓人放心的。

換一個算法、換一個統計學模型、換一個起源假設,可能結論就會大相逕庭。

比如,剛才提到的3月2號和3月3號發布的另外兩篇論文,科學家們就根據不同的計算模型,把這些病毒分成了兩類(也就是S型和L型),而不是五類,而且也分別猜測了這兩類病毒可能的傳播和進化順序。所以你看,使用不同的病毒序列、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統計學標準,我們得出其他的分類方法也不是不可能。

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測出大量病毒的基因序列,用數量進行暴力攻擊,然後再結合相對應的患者的發病時間、地域、活動軌跡、疾病情況等等開展分析,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結論。

但問題是,至今為止全世界有超過9萬例新冠肺炎患者,卻只有130多條基因組序列被分析和上傳。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更麻煩的,還有基因序列的代表性問題。在患者最為集中的武漢地區,被上傳的病毒序列只有20來條。不僅低得不成比例,而且大部分還都來自12月底和1月初這段時間。而對病毒攜帶者進行更詳細的追蹤和分析,目前還遠沒有做到。

要 點 小 結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們簡單小結一下:

1.從科學上說,我們確實還不知道新冠病毒真正的源頭是哪裡。它可能源自世界上任何地方,然後在2019年12月的武漢出現了第一次大暴發。

2.鑑於華南海鮮市場內的動物樣本可能已經被破壞,我們最大的希望是利用病毒基因組序列繪製傳播和進化鏈條,找到病毒的最初源頭。這正是這次我們討論的三篇論文試圖解決的問題。它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都是合理的,但是目前我們掌握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數量太低、代表性太差,類似研究的結論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3.在掌握更多的數據得到更可靠的結論之前,武漢地區仍然是最值得我們繼續挖掘和分析的第一或者第二案發現場。分析武漢地區病毒的傳播規律、人群的歷史感染率,是研究課題的重心。

4.想要真正展開這樣的研究,要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對武漢地區內部的新冠肺炎患者,做大規模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這本身應該沒有特別大的技術障礙。目前在不少地方,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做核酸檢測已經非常常規,用同樣的樣品做一下基因組測序也很方便。而且,我們還需要一個機制來保護檢測者的權益,也保證這些基因組序列信息的分享和使用。

5.這些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如果能夠結合真實世界的信息,特別是患者發病的時間、地點、症狀,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幫我們徹底搞清楚病毒的傳播規律,設計相對應的防控措施。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 你到底從哪裡來?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新冠病毒的人為說或陰謀說,曾經沸沸揚揚。然而,自從世界衛生組織5月1日正式確證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以來,病毒人為說或陰謀說,正是成為過去,不攻自破。那麼,已經確證為自然成因的新冠病毒,又是從哪裡來呢?
  • 【新冠病毒起源未知 科技部:中國仍在進行溯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
    【新冠病毒起源未知 科技部:中國仍在進行溯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7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起源問題,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研究病毒到底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經過什麼軌跡,這是全球科技界的責任。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傳播「拼圖」有缺失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是如何開始的?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1月29日,市民經過已經被封閉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 專訪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病毒起源說含三層意義,ABC三種類型...
    至此,大眾關於新冠病毒最初出現的時間和地點出現了諸多猜測,每一份證明新冠病毒在當地早於去年12月已出現的研究,都將「病毒起源地」的討論推至白熱化。誰是零號病人?誰是中間宿主?哪裡才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關於「新冠病毒起源」的這三大疑問縈繞在所有人腦中。
  • 俄專家:新冠病毒突變情況支持病毒為自然起源
    俄羅斯科研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分析了新冠病毒的突變情況,結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觀點。資料圖 方非 攝據塔斯社日前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信息傳輸問題研究所的亞歷山大·潘欽等人在美國《同行評議科學雜誌》上撰文說,他們分析了不同國家對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所得的1000多套數據,發現了1251處鹼基突變,其中許多地方的鳥嘌呤被替換為尿嘧啶。潘欽在媒體上表示,如果蝙蝠是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那麼蝙蝠細胞和新冠病毒能「和平共處」,病毒在蝙蝠體內突變較少。
  • 新型冠狀病毒真正的起源到底是哪裡?是人為還是天災?
    要尋找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哪裡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答案,因為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和這一領域的專家明確發言和知道是因為什麼引起的,是野生動物?是因為普通流感變異引起?是因為全球變暖氣候環境引起?沒有任何人給明確答案病毒美國危害2020年3月26日,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政府在自己的國家,強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在有關新冠病毒的決議中增加
  • 為什麼關於新冠病毒起源的錯誤信息會廣為流傳?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網站上9月18號發表文章《Why misinformation about COVID-19’s origins keeps going viral(為什麼關於新冠病毒起源的錯誤信息會廣為流傳)》,先摘譯如下:20年前開始,數據分析家Sinan Aral開始研究在社交媒體上,不實信息是如何快速傳播的。
  • 駭人聽聞——新冠病毒起源「大猜想」
    據權威統計,17日止,全球215個國家8189188人確診,致死493180人,這次新冠病毒可謂來勢兇猛、橫掃全球。它究竟來自何方?目前人類研究無一公認說法,對它「起源」我們不妨大膽猜想!猜想1:近年來,人類航空事業飛速發展,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人類的飛行器經常飛達外星球,為了科研的需要又從外星球帶了一些泥土、礦物品,或者飛行器登錄外太空返回地球的時候,同時把外太空的病毒帶入了地球
  • 新冠病毒肆虐多國,探索病毒起源之謎,它們又是如何進化的?
    轉眼間,2020年已進入8月份,但從1月份就開始肆虐的新冠病毒,依然在美國、印度等國家和我國新疆等地存在並感染人類,這表明,人類與新冠病毒的對戰之路遠未結束。不知從何時起,病毒在人類的認知中變成危險的存在,感染人和動物,致病致死,在全球各地流行,那麼地球上第一個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一直熱衷於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尋人類的祖先,但是這些左右著人類進程的病毒從何而來?
  • 外交部:當前對新冠病毒起源下確定性結論為時尚早
    針對當前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日(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國際上的初步研究結論,尚不能明確新冠病毒的初始傳播路徑。因此現在就新冠病毒的起源下確定性的結論,沒有科學證據,也有違科學精神。
  • 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駁"新冠起源"陰謀論:很不幸,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就所謂「新冠起源」陰謀論,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表示,到目前為止她說,我們最早是在去年12月30號第一次接觸到含有新冠病毒的樣本,在此之前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研究過、獲得過這種病毒,我們也並不知道它的存在。
  • 多國新冠病毒最早感染時間提前,源頭到底在哪?
    新冠疫情全球大暴發,最早感染病例出現在哪裡?這是各國一直在探尋的問題。然而發現並核實最早病例是很有難度的。日前,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均有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發現時間又有提前。《華盛頓郵報》引述當地衛生負責人的表態報導稱," 加利福尼亞這三名死於新冠病毒的病人都沒有去過中國。" 調查發現,美國新冠疫情發生的時間遠遠早於官方公布的時間。當地衛生部門負責人表示,如果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是三到四周的話,美國西海岸的傳染鏈從 1 月初或 1 月中旬就開始了,而不是官方公布的第一例死亡病人的 2 月 29 日。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何能在人類流行?科學家再發聲
    新冠病毒到底從何而來?自COVID19疫情在武漢暴發以來,有關2019人類冠狀病毒(HCoV-19)起源的陰謀論就從沒間斷過。先是有人稱HCoV-19是西方人造出來專門用來攻擊亞洲人的,白人不會感染。全球,特別是歐洲疫情大流行已經將這種陰謀論擊得粉碎。
  • 簡論有關新冠病毒來源研究的幾個方法原則問題
    關於新冠病毒的來源研究的問題,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1、幾乎所有的生命體都會有其更早的來源和起源,也因此,不能無限地將一個生命體包括新冠病毒的來源歸因到過於遙遠的祖輩(當然,也許您已經是這麼嚴謹地去做的,我只是想系統地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
  • 武漢病毒所所長駁斥新冠病毒起源陰謀論:很不幸,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來源:中國日報網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0日報導,上周五,該媒體的記者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表示,她和其他人員感到被不公正地針對了,她敦促政治界不要影響對於新冠病毒如何傳播給人類的溯源調查。「不幸的是,我們被當作這種病毒起源的替罪羊。」她說,「任何人在進行與病毒作鬥爭的研究和相關工作時,如果受到無端或惡意的指控,必然會感到非常憤怒或被誤解。」
  • 新冠病毒溯源有新發現,武漢是第一個疫區不等於起源地
    對於新冠病毒的溯源,全球科學家一直在探索,但到底來自哪裡,依然是個謎。不過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入,一些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武漢雖然是第一個疫情發現地,但不等於是起源地,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早於武漢出現新冠病毒的證據在全球多地被發現。
  • 變異新冠病毒起源在哪,英國南非吵起來了!
    自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後,南非再度遭受疫情衝擊,新增確診病例呈指數級增長。24日,南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305例,超過周三的14046例,連續兩日打破南非3月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紀錄。本月1日,南非新增確診病例僅為2295例。
  • 新冠病毒到底源自哪裡?歐美病例早於中國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個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病毒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肆虐全球的新冠至今仍在全球蔓延,儘管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近日,有消息傳出,在挪威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據專家介紹,這種病毒是前所未見的,在現有的國際搜索庫中也並無相關記載。已有的證據表明,這種新變種有著更強的傳播能力。當前全球疫情控制並不樂觀,這一新變種的發現又使其多了一份不確定性。病毒何以會變異,我們又將如何認識這一物種?
  • 新冠的最早發現是何時?答案來了,多國的新冠病毒發現時間提前
    新冠病毒的爆發,各國都在探索病毒最早的起源是在哪裡。然而今日有相關報導多國的新冠病毒最早出現都提前了。這一下可熱鬧了,看川普怎麼收場。今天看到一條新聞,不知道是應該振奮呢還是應該感到難過。但是病毒並不是起源中國,也並不是中國最早出現新冠病毒。今天有報導稱新冠病毒在別的國家或更早出現。但是美國總統川普卻在之前聯合其他國家向中國就新冠病毒索賠。請問,川普你是不是欠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一個解釋?自己國家的疫情不好好的反思怎麼去更小的減少損失,卻在這大言不慚,還要求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