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2021-01-1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過去200多年裡,人類一直在努力研製新型軍事武器,新研製的武器能夠殺死人類,但有一種威脅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改變——傳染性疾病。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

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雖然當前的新冠疫情感染人數現已導致數萬人死亡,但此次疫情可能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疾病,除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之外,還有15世紀英國出現的汗熱病,也曾導致大量患者死亡。

在歷史上所有毀滅性流行病中,人類都顯得那麼無能為力,在現今,由於抗生素和其他措施的副作用,也使得這些病毒變得越來越頑強。雖然這些措施是治療地球生命所必需進行的,但是某些政府和科研機構的一些決定被證明是錯誤的。

面對下次疫情即將大爆發,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說新冠疫情爆發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仍然高度依賴大自然的仁慈維持我們的生命。目前人體免疫系統還未做好應對疫情大爆發的相關準備,即使科學家認為我們已處於全球疫情大流行的緊急危險處境。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新冠疫情繼續蔓延,許多國家的衛生危機將加劇,未來或將導致8000多萬人死亡。此外,生物學家還發現許多新病毒株,它們從未被發現過,並且在動物中出現的概率比以前更高,尤其是牲畜。

如果我們問地球上除人類之外最主要的生命類型是什麼,人們很可能會說是哺乳動物,但是生物學家會提出正確的答案——在數量、多樣性、棲息地類型等方面,沒有其他生物能與微生物相比,並且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分布在不適宜居住的海底深處,以及大氣外層。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得我們很難研究分析,事實上人類根本不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種微生物,近期科學家就在人類腸道中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微生物,人類對此完全不了解。

而一些新型、不為人知的病毒正在浮現,就氣候變化對病原體的影響而言,是否會出現新型、不為人知的病毒仍存有爭議。當然,氣候變化和病毒相關的滅絕事件之間的緊迫關係倍受人們關注。整個北極地區(尤其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被認為是許多休眠和危險病毒的溫床,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最近發現的一些病毒,例如伊波拉病毒,都是來自逐漸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事實上,一些致命病毒「並不遙遠」,像新冠病毒都是近期才出現的,此前人們對該現象並沒有正確地解釋。如果專家得到證實,很可能永久凍土層融化後會釋放一些人類從未見過的病毒。

疫苗也正在使一些病毒變得更致命,人們對疫苗的態度褒貶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疫苗根除了人類數千年以來的一些嚴重疾病,但從科學角度來看,疫苗也存在副作用。一項研究表明,疫苗會使病毒(尤其是一些致命病毒)變得更加頑強,容易導致患者死亡。這在生物學上可以解釋得通,因為用於家禽、動物和其他寵物身體上的疫苗可能會使部分疾病更加嚴重,然後這些疾病會影響人類,甚至威脅生命。

如果近期你了解到一些嚴重病毒爆發(包括新冠病毒),一定會對這些血淋淋的病例感到恐懼,伊波拉病毒,許多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治療時都被感染死亡。最糟糕的是,人們對這種病毒毫無防備,當研究人員研究病毒時,很快該病毒會進化得更加耐藥。這意味著這些病毒正在迅速進化,並且不容易死亡,其進化速度比人們預期得更快。雖然當前爆發的新冠病毒也是源自一種本身不會影響人類的病毒株,但它已經發生了變異,能夠影響人類,它比之前發現的任何病毒株更強、更具毒性。這些病毒爆發證明了生物學家多年以來的觀點,更新、更強大的病毒株對針對人類藥物不斷進化,成為人類生命的最大威脅之一。

每一次傳染病大爆炸都將從零開始,目前,全球許多國家的主要機場已實施了強制隔離程序,世界各國都發布了緊急健康警報,以阻止新冠病毒傳播擴散。為什麼會出現疫情難以控制的局面呢?很簡單,我們的醫學技術還不夠先進,無法探測和找到疾病爆發的治療方法。

以前的醫學知識無法評估和診斷新菌株,並且浪費了寶貴的治療機會。歷史上最嚴重的流行病中,大多數死亡都發生在最初時期,那時人們很難控制疫情發展。每一次疫情爆發都需要從零開始了解病原體,反過來又影響我們有效應對危機的能力。

人們不認為傳染病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源是因為我們相信人類擁有更強大的免疫力,或者說,傳染病不會像核武器造成許多人死亡。雖然近年來檢測和治療病原體方面的進步使人類對抗病原體表現得更好,但現在有更多的病原體,包括從前從未感染過的毒株。就死亡人數而言,傳染病造成死亡人數遠超過歷史上任何災難事件,你甚至不需要回顧歷史,到目前為止,愛滋病已導致大約4000萬人死亡,僅美國,每年就有8-10萬人死於流感,全球每年流感死亡人數達到65萬。即使在歷史上,全球性傳染病是迄今人類最大殺傷性疾病。

人們可能會認為,由於當今世界的聯繫如此緊密,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概率會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低。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的聯繫促進了各個領域的知識整合,尤其是醫學。如果你能在世界上某個隔離地區獲得關於某種疾病的信息,那麼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將緊密合作,致力於如何防禦這種疾病。然而,當一場真實殘酷的疫情到來時,例如:當前的新冠病毒大爆發。全球化體系的所有優勢都成為劣勢。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本沒有任何方法來檢測病毒,因為它們幾乎都是以前未見過的毒株。現在人們擁有便捷、龐大、相互連接的交通網絡,可以利用較短的時間抵達全球各地,但對於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法立即判斷他們是否感染病毒,疫情開始蔓延擴散,甚至在發現病毒之前只能被動防禦。(葉傾城)

相關焦點

  • 又一個被新冠病毒「勾結」的蛋白
    究竟是什麼讓SARS-CoV-2(新冠病毒)比SARS更具傳染性呢?  北京時間10月2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正在接近答案。  然而,還沒有研究闡明為什麼新冠病毒比SARS的傳播能力更強。
  • 病毒如此猖狂!為什麼不能消滅病毒?
    新冠病毒持續在蔓延,十分令人討厭,那人們為什麼不消滅病毒呢?是技術達不到?還是沒有人去做呢?什麼是病毒?生命的演化便有了兩個方向:成為細胞,或成為病毒。病毒就是游離在環境中隨時準備搶奪細胞資源進行自我複製的那一批基因。所以病毒的出現,可以說是伴隨著生命共同出現的。為什麼會引起肺炎?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既然如此,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也有天敵?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科學家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新冠病毒與蝙蝠身上的一種冠狀病毒十分相似,這意味著蝙蝠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既然如此,為什麼蝙蝠不會有事情?
  • 為什麼這次的新冠病毒如此危險?
    那麼,為什麼這次危機如此危險呢?每年冬天,你患的普通感冒中高達30%是冠狀病毒。那麼,為什麼這種新病毒會改變世界呢?首先,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中一類病毒的一部分。冠狀病毒包括導致當前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株、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又稱駱駝流感)以及一些季節性感冒。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我們現在正在應對的病毒的正確名稱是SARS-CoV-2。
  • 新冠病毒為何更易傳染?冷凍電鏡圖解病毒進入細胞的「鑰匙」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更強?科學家用「火眼金睛」的冷凍電鏡技術,終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原因——新冠病毒的關鍵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的受體蛋白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找到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而每個受體好比是一把「鎖」,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而後進入細胞內部。
  • 新冠病毒與HIV一樣:損害T細胞!
    免疫系統有許多成分,共同作用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病毒的入侵。免疫細胞中最重要的一種是T淋巴細胞(T細胞),作為一種白細胞,T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的核心,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對特定病原體的反應。 現在,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都發現:新冠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
  • 2020年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危機
    高層公寓就是一座人造鋼筋水泥的山,「大山」人為改變環境,使得周遭氣流變得詭秘狂妄,這就是我時時痛感著的身邊的人類破壞環境的典型例子。其實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新冠病毒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告,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問題,於是來了一個強勢又狡猾的病毒來警告人類。
  • 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病毒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肆虐全球的新冠至今仍在全球蔓延,儘管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近日,有消息傳出,在挪威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據專家介紹,這種病毒是前所未見的,在現有的國際搜索庫中也並無相關記載。已有的證據表明,這種新變種有著更強的傳播能力。當前全球疫情控制並不樂觀,這一新變種的發現又使其多了一份不確定性。病毒何以會變異,我們又將如何認識這一物種?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沒有變異成更危險或更致命的病毒
    這種病毒並沒有失去力量,即使是在設法拉平曲線的國家,它的傳染性也不比以前弱。但世界衛生組織本周也解釋說,病原體的變異也沒有讓它變得更加危險,這對COVID-19疫苗的研發來說是個好消息。這番話是對一位義大利醫生的驚人言論的回應,他表示新冠病毒「臨床上在義大利已經不存在了」,而事實顯然不是這樣。Alberto Zangrillo醫生在發表上述言論後接受了《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表示:「在病毒和人類氣道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同的事情。我們不能證明病毒發生了變異,但我們不能忽視我們的臨床發現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
  • 《這個病毒比新冠更可怕,人類目前對它束手無策!》
    所以伊波拉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最嚴重的病毒之一——4級危害。而2020年跑遍全球的新冠病毒和2002年爆發的SARS病毒以及人們聞之色變的愛滋(HIV)病毒也不過才3級危害。3級與4級危害的劃分是以治療方法和防禦措施來界定的。4級危害病毒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治癒方式和預防措施。聽上去是不是毛骨悚然?有人會問:伊波拉是一種什麼病毒?
  • 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專家稱,病毒遺傳物質侵入細胞,瘋狂複製中出現的錯誤便是突變,但目前變異程度並不高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陳捷亮本報記者 王冰潔近期,英國、日本、法國等相繼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讓不少國人再次擔心起我們的安全,同時也會疑惑,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 美科學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這篇文章的論點,他在個人博客上稱,這項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信服力很高。病毒較弱版本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年此次變異是導致大流行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並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幹結構」,因此並非人類創造,可能是一種在蝙蝠體內發現的病毒和另一種穿山甲攜帶的病毒結合發展而成。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
  • 新冠病毒只是預警: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與超級病毒的死磕
    必須承認,在病毒面前,人類並沒有做好準備。一個致死率並不高的新冠病毒,在人類世界裡如風捲殘雲輕輕鬆鬆就攻陷了一座座城池,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製造出上百萬人被感染、五萬多人被殺死的人間慘劇,而且,直到今天其殺傷力還看不到盡頭。
  • 病毒突變像擲骰子,美新冠病毒變異,這株傳染力更強!
    華盛頓郵報(WP)報導,休士頓科學家23日公布一篇逾5000份新冠病毒基因序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持續累積突變變異,其中一種D614G突變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讓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效力可能因此降低。休士頓科學家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一種變異,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
  •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為城市居民敲響了警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盛學,ID:mu030426】人類進入21世紀後,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的增強,人民十分重視自己身體的健康。特別是多次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讓全世界出現了恐懼,例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讓全世界陷入恐慌。
  • 新冠病毒變異 是否更致病更致命?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 動物、病毒與人類世
    在新冠疫情的發展中,動物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之一。新冠病毒肺炎首先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即指病毒會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播。在科研領域,人畜共患病是新發傳染病防治的重要研究對象。國內新聞中出現過不少類似報導,如四川國道上發現大熊貓、浙江發現了新物種等;英文社交網絡上「Earth is healing」(地球在療愈)成為流行話語。新冠疫情成為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非人類共生關係的契機。
  • 新冠病毒傳染性為何更強?冷凍電鏡圖破解答案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更強?科學家用「火眼金睛」的冷凍電鏡技術,終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原因——新冠病毒的關鍵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的受體蛋白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找到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而每個受體好比是一把「鎖」,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而後進入細胞內部。
  • 面對新冠病毒,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為何我國的治療如此有效?
    華子和幾個朋友在聊天,話題是在新冠疫情之下,海外的中國人都開始回國避難。朋友們有些好奇,為什麼中國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對新冠病毒的治療也如此有效呢?華子說,我國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法屬實有效的,雖然目前仍有確診患者,但是我國已經完全控制了新冠病毒的蔓延,9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