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哭鬧、吐奶,母乳餵養的寶寶竟也過敏?這份食物清單,新手爸媽...

2021-01-09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楊陶玉 記者 吳朝香

傷口恢復、乳腺發炎、睡不好覺……但為了讓寶寶喝上母乳,遭的這些罪都不算什麼?但為什麼,快2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便血……

去年12月初,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琴在網際網路醫院遇到這位新手媽媽陳女士時,從照片可以看出,她的孩子出現粘液血便,並且持續1周。她曾帶孩子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細菌性腸炎,口服抗生素無明顯作用後被建議住院治療。焦慮的媽媽想到了在網上求助省級大醫院的專家。

2月齡寶寶便血、哭鬧、吐奶

在周琴的建議下,陳女士帶著寶寶來到醫院就診。

經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及查體後發現,寶寶自出生以來都是純母乳餵養,最近開始在尿不溼裡發現有帶粘液血絲的大便,吐奶也較前增多,夜間偶有陣發性哭鬧。但檢查沒有發現肛裂,孩子生長發育與正常同齡兒相符。不過孩子的顏面部及肛周有溼疹。

尋找病因,抽絲剝繭,再給孩子查血常規。發現炎症指標均正常,但是嗜酸性粒細胞高達10.9%。周琴結合孩子的表現,診斷孩子不是細菌性腸炎,而是食物過敏——並且是在嬰兒中常見的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

陳女士和孩子奶奶面面相覷:「這麼小的孩子,不可能給他吃其他東西啊?」沒添加奶粉、沒開始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孩子怎麼就是食物過敏?

純母乳的孩子也會過敏,和媽媽吃的食物有關

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是由一種或多種食物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牛奶、雞蛋和大豆是最常見的觸發因素,是健康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內的孩子)大便帶血最常見的原因。因為患兒的糞便中可以檢測出白細胞,易誤診為感染性腸炎而給予抗菌藥治療。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破壞孩子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加重過敏反應。長期粘液血便的患兒甚至可能出現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和低蛋白血症。

為什麼純母乳餵養的孩子也會過敏?原來為了母乳餵養,陳女士在飲食上自然萬分小心,但為了補充營養,每天1杯牛奶,2個雞蛋是必須的。誰能想到,蛋白小分子進入乳汁被孩子攝入,從而導致過敏症狀。那麼,是不是孩子食物過敏後,就不能繼續母乳餵養了呢?當然不是!母乳是最安全,抗原性最低的乳製品,且含有大量的IgA,堅持母乳餵養至少到寶寶6月齡,反而可以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率。但是,已經出現食物過敏的孩子,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飲食上就要注意忌口。

不用住院、不用抗生素,陳女士聽了周琴的建議,忌口2周後反饋:寶寶大便中的血絲徹底消失了。周琴又讓陳女士繼續堅持忌口,食物脫敏需要至少迴避過敏食物6個月以上,不然又會導致症狀的反覆。而且後期輔食的添加也要更為謹慎。

「懂了懂了。」細心的陳女士還要了一份易過敏食物清單,這裡一起分享給新手爸媽們。

食物過敏有多種症狀,並具有遺傳性

周琴副主任醫師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過敏性疾病列為18歲以下兒童第3大常見疾病。據統計,大約30%的家長認為孩子進食某種食品後,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包括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其中食物過敏大約能佔到所有兒童3%-10%,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過敏的風險更大。

大多數食物過敏兒童可表現為一種或多種症狀,除了皮膚外,胃腸道等症狀也會出現,父母不可忽視。

胃腸道:經常嘔吐、拒食、腸絞痛(哭鬧不止)、腹瀉(伴/不伴便血)、便秘(伴/不伴肛周皮疹)、胃食管反流(食物反流回口腔)、吞咽困難

皮膚:溼疹、瘙癢、紅斑、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嘴唇或眼瞼浮腫)

呼吸道:喘息或呼吸困難、流鼻涕、慢性咳嗽

全身症狀:疲乏、倦怠、煩躁不安、睡眠差、速髮型過敏性反應(嚴重時發生,一種引起腫脹、瘙癢皮疹的快速反應)、嚴重者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和低蛋白血症。

食物過敏的發生具有遺傳性。父母一方患過敏性疾病,孩子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為20%-40%,若父母雙方均有過敏性疾病,孩子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達50%-70%。值得關注的是特應性皮炎(溼疹)患兒同時有食物過敏的佔比高達三分之一。

如果您家寶寶有各種消化道症狀,如吐奶、腹瀉、便秘、便血等,或者有頑固性的皮膚溼疹,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也會過敏?
    作者:協和醫院兒科林鳴 主題:生長發育 各位新手爸爸媽媽肯定會經常聽到一個概念: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作為6個月內足月嬰兒的唯一營養來源,6個月後添加了固體食物,也應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可以一直母乳餵養到2歲。母乳餵養在營養、胃腸功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公認的好處。
  • 滿月的寶寶肚子咕咕叫、放屁多、愛哭鬧,是咋回事兒?試試八招
    @欣寶貝:我家寶寶20天,睡覺的時候胳膊時不時抖動一下,還全身使勁憋氣,扭動身體,睡夢中哼哼唧唧。@豌豆莢:現在寶寶一個月多幾天,不好好吃奶,餵奶過程中哭鬧不止,哭的滿面通紅,抱著哄還哭,哭完又吐奶,晚上睡覺也不好,睡著一會又哭醒,不停扭身體,好似床上有蝨子咬似的,用力扭身體順帶把奶也扭了出來,晚上要配好幾條手巾在床頭,真心好累。
  • 為什麼過敏體質的寶寶越來越多?日常該怎樣護理?
    寶寶出現溼疹、腹瀉、便秘、便血、吐奶和哭鬧等多種日常問題,均可能與過敏有關,近年來過敏已經成為嬰兒最大健康隱憂之一。  為什麼過敏寶寶越來越多?  除了遺傳,現代生活環境的改變,所處的生活環境中具有許多潛在的過敏原,都是導致孩子過敏的原因。
  • 寶寶莫名其妙屁多、哭鬧不止,寶媽對照下這些原因,解決辦法在這
    3)母乳糖分攝入過多糖分是可以產生氣體的成分之一,因此如果母乳中存在過多的糖分,乳糖在腹中會發酵產生氣體。因此如果寶寶只是服用母乳卻出現經常放屁情況,媽媽就要考慮是不是攝入了高糖的食物導致的,就要控制一下少食含糖量較高的食物。
  • 「奶粉過敏」有什麼症狀?如何快速識別?
    這裡要先給大家說明一個情況:因為部分家長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很難分清過敏和不耐受是兩種不同的反應,有些家長甚至不了解母乳餵養的寶寶也可能出現不耐受的情況,所以他們往往把出現乳蛋白過敏以及乳糖不耐受的不適症狀都稱為「喝奶粉過敏」了。事實上,普通家長口中的「喝奶粉過敏」往往包括乳蛋白過敏以及乳糖不耐受兩種情況。
  • 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
  • 蘭大一院專家:寶寶皮膚過敏進程,第一步是消化道,其次體現在皮膚上...
    答:奶類中牛奶蛋白引起的免疫反應,比如不明原因搔癢、溼疹、腹瀉、哭鬧等,暫停母乳或者奶粉餵養,做完相關檢查確診被稱為牛奶蛋白過敏。  問:牛奶雞蛋過敏常見表現有哪些?  答:皮膚黏膜方面表現為,溼疹、紅斑、風團、血管性水腫等。很多寶寶表現就是癢,臉上、身上溼疹,還有一部分寶寶會有揉眼睛、揉鼻子、外耳道溼疹、脂溢性皮炎等。
  • 中度牛奶蛋白過敏?科學餵養助力寶寶健康
    科學餵養寶寶,已成為許多媽媽們的共識。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會發現有些寶寶出現了中度牛奶蛋白過敏的情況,例如拉肚子、吐奶、總咳嗽,甚至有奶蘚。歐洲的前瞻性隊列對牛奶蛋白過敏(cow's milk proteinallergy,CMPA)的研究顯示1歲以內嬰幼兒CMPA發病率在2%到3%之間。如果出現疑似牛奶蛋白過敏的現象,一定要及時進行食物迴避,使用選擇胺基酸配方的恩敏舒或者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的肽敏舒。  牛奶中有兩種物質——beta-乳球蛋白和alpha-酪蛋白。當陌生的物質進入機體,免疫系統就會開啟識別模式。
  • 容易長溼疹的寶寶如何選奶粉?
    而一般寶寶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寶寶對母乳蛋白也會不耐受。那怎麼辦?其實選對奶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選擇水解蛋白奶粉可預防或推遲寶寶早期特應性皮炎和溼疹的發生。二、什麼是水解蛋白奶粉?
  • 寶寶愛打嗝應該怎麼辦?6招預防寶寶打嗝,4方法讓寶寶停止打嗝!
    如果細心的家長就可能會發現冬天寶寶早上剛起床或者從外邊回來都很容易打嗝,所以我們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哦。二是我們做家長的餵養原因了,比如吃母乳的寶寶吃的過多會撐的打嗝,吃奶粉的寶寶有時候會因為奶太熱或者太涼,或過服寒涼藥物則氣滯不行,脾胃功能減弱,氣機升降失常而使胃氣上逆動膈而誘發寶寶打嗝的症狀,所以咱們做家長的餵養一定要細心呢。
  •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2到4周, 4到6周達到高峰,而且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這種腸絞痛的情況都比較普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個腸絞痛不是一直持續的,60%的寶寶在3個月左右好轉,90%的寶寶到4個月左右幾乎消失。
  • 預防寶寶食物過敏,從出生就要開始!兒科學會教家長這樣做
    為了少讓新手爸媽踩坑,小編結合中華兒科學會、美國兒科學會、歐洲兒科胃腸、肝病和營養學會等建議,給大家說一說預防食物過敏的那些「事」和「坑」。因此對於出生四個月不能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過早接觸牛奶蛋白,將增加其過敏風險。
  • 0~2月齡嬰兒常見疾病和處理方式,新手爸媽快收藏好!超全超實用
    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裡,身體的成長和變化是最明顯也還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身上的很多小細節都可能會讓你擔心……該怎麼處理?嬰兒疾病手冊第1周-第8周嬰兒疾病手冊,或許對新手爸媽們有所幫助。第1周關注熱點:新生兒臍炎寶寶出生後第一周,新手父母們就要接受來自寶寶的第一個考驗:新生兒躋炎。
  • 寶寶吃雞蛋過敏?爸媽別急!
    ,尤其是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嬰幼兒食物過敏就是其中一種。寶寶一旦出現食物過敏,除了面頰皮膚發紅、瘙癢、脫皮,有時還會漫過脖子到腹部、腿腳,甚至出現嘔吐、便血、呼吸困難等嚴重情況,那麼,當寶寶發生食物過敏或者懷疑食物過敏,爸媽應該怎麼辦呢?來聽聽北大國際醫院兒科醫生的辦法吧!多大的寶寶易發生食物過敏?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褚主任解釋,母乳最適合嬰兒的胃腸道,有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良好吸收和利用,而且很少引起便秘、腹瀉等不適。●餵養母乳也要講究科學而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手媽媽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褚英主任建議,新手媽媽單次餵奶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如果母乳分泌不足,應找醫護人員幫助分析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同時增強堅持哺乳的信心。褚英不推薦攝入過多液體(包括湯類食物)以增加母乳分泌量。「千萬不要自行添加奶粉,更不要頻繁把奶泵出來,堅持親喂。」她說,合理營養、充足睡眠、良好心情、勤吸吮是增加母乳分泌的要素。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些孩子因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被醫生建議食用「特醫奶粉」,沒想到買到的卻是根本不符合嬰幼兒食品要求的「固體飲料」!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 「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
  •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這麼多?
    今天我們就收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 我家寶寶現在兩個多月,現在是純母乳餵養,但是孩子生下來就一直是拉糊狀便,每天有5、6次,多的時候還能到10次。但是寶寶的精神狀態、吃、睡情況也都還挺好,身高體重增長也都達標。但就是一直腹瀉,去醫院檢查過說沒事。但是我們很擔心,總這樣會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啊?
  • 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擔心寶寶「吃不飽」,尤其是一些母乳媽媽她們生怕自己的奶量不足,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但其實寶寶的胃口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你知道嗎?他們出生後的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寶媽們快別擔心了。喝完母乳喝奶粉,別撐壞寶寶雨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和其他媽媽一樣她也經常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雖然寶寶剛剛滿月,但她每次都會給寶寶喝很多奶。
  • 新生兒100天:枕禿、吐奶、馬牙?怎麼回事?答案這都有!
    粉哥導讀:新生兒太嬌嫩,需要父母的精心護理,但是由於新手爸媽沒有實戰經驗,對寶寶的一丁點變化都非常擔心,常常一有事就跑醫院,三天兩頭的花錢不說,爸媽和寶寶都折騰。下面給大家講講新生兒常出現的10種問題,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新手爸媽們再遇到就不用慌張啦。
  • 新生寶寶吃喝拉撒睡,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今天我們就新生寶寶的這幾大問題簡單的聊一聊,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Part1.新生兒護理之餵奶篇問:新生寶寶怎麼喂,餵多少?新生兒胃容量小,吃奶不規律,此階段的餵養應堅持按需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