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各種的小動作和不確定的狀況,都讓媽媽萬分緊張,然而寶寶的狀況有何止一條兩條,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狀況」發生。
寶寶莫名其妙的放屁多、哭鬧不止,是怎麼啦?
小天剛滿月,滿月的小天已經長大不少,看著這個從出生後只知道,睡覺覺和吃奶的小傢伙,媽媽幸福的表情從心而發。
但是最近發現小天總是放屁,而且放屁後就會哭鬧,每次媽媽都要抱著哄很久才能讓小天不再哭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說小天生病了?各種的猜測讓媽媽寢食難安,是不是要去醫院看看去,媽媽擔心死了。
在媽媽群裡諮詢了一下很多媽媽回復,說寶寶應該是腸脹氣,每次進食後需要幫助寶寶按摩肚子,這樣可以緩解不舒服的症狀,讓寶寶不至於哭泣。
寶寶放屁多、肚子咕咕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發育未完善
寶寶在剛滿月的時候雖然身體已經成長一個月,但其實腸胃功能依然發育不夠完善。
因此會發現寶寶的肚子是鼓鼓的,這是由於寶寶腹壁的肌肉沒有發育完善,然而卻要包裹著腹中的內臟,因此寶寶的腹部會明顯突出。
2)脹氣
寶寶的進食,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總是很急切的去吃東西,然而吃的過急過快,也會導致寶寶把空氣吸入腹中。
腹中空氣過多就會導致脹氣,脹氣沒辦法及時的排出,寶寶就會感覺不舒服,溢奶也是由於寶寶未能排氣的表現之一。
因此進食後拍嗝很重要,可以幫助寶寶排出存在於腹中的過多氣體。
3)母乳糖分攝入過多
糖分是可以產生氣體的成分之一,因此如果母乳中存在過多的糖分,乳糖在腹中會發酵產生氣體。
因此如果寶寶只是服用母乳卻出現經常放屁情況,媽媽就要考慮是不是攝入了高糖的食物導致的,就要控制一下少食含糖量較高的食物。
通過測試,對照你家寶貝,看看有幾項符合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帶孩子無疑是一項「極限挑戰」,寶寶的狀況百出會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以下測試或許可以幫助你找到寶貝哭鬧的原因。
排便不正常,便便中帶有泡泡。肚子會咕嚕咕嚕的叫,而且特別容易放屁且很臭經常性吃奶,母乳餵養,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吐奶不睡覺,即便睡著了也特別容易驚醒,睡前哭鬧很多自己在床上不停的用力挺肚子,感覺寶寶像是在和自己打架,有時候甚至把小臉憋通紅。如何正確的幫助寶寶緩解以上症狀,掌握這幾點輕鬆解決
1) 拍嗝
寶寶進食之後,父母可以豎抱放在肩頭,空掌心從下往上輕拍,幫助寶寶把嗝排出。
2)給寶寶按摩
適當的給寶寶按摩肚子,對於寶寶腸運動是有幫助的,可以在寶寶進食後,給寶寶進行順時針按摩腹部。
注意輕柔按摩,如果寶寶不鬧不哭,就說明寶寶喜歡這樣的按摩。
3)熱敷肚子
可以使用熱毛巾敷肚子,幫助寶寶增加腸胃蠕動,對於寶寶排氣是有幫助的,但是切記不可過熱,以免燙傷寶寶。
4)做簡單的蹬車練習
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父母一手抓一個小腳,做蹬車運動,這樣可以幫助寶寶給腸胃做運動,輔助腹中氣體排出。
5)媽媽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會增加寶寶腸胃脹氣,因此媽媽可以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也能夠緩解寶寶脹氣情況的發生。
6)安神音樂課輔助睡眠
寶寶睡覺前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輔助寶寶睡眠,緩解寶寶哭鬧。
【寫在最後】
寶寶在成長的道路上,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細心呵護,尤其是寶寶還小的時候,父母需要給與孩子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