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100天:枕禿、吐奶、馬牙?怎麼回事?答案這都有!

2020-12-04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新生兒太嬌嫩,需要父母的精心護理,但是由於新手爸媽沒有實戰經驗,對寶寶的一丁點變化都非常擔心,常常一有事就跑醫院,三天兩頭的花錢不說,爸媽和寶寶都折騰。下面給大家講講新生兒常出現的10種問題,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新手爸媽們再遇到就不用慌張啦。

胎 便

新生兒寶寶,出生6到12個小時,會拉一些墨綠色或黑色的便便,這是胎便。主要成分是寶寶還未出生前吞入的羊水,以及某些自然脫落的上皮細胞或膽汁。

解決辦法:這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擔心。胎便一般會持續2~5天,然後逐漸轉為正常的黃色或黃綠色便便。相反,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沒有排出胎便,則要及時諮詢醫生。

粟粒疹

很多新生兒在出生後的1到2天,前額、鼻頭、軀幹以及四肢會出現一些小米粒大小的黃白色皮疹,這就是新生兒粟粒疹,是由於寶寶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皮脂堆積造成的。

(圖片來源網絡)

解決辦法:絕大多數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正常的,一般1-2周內就會自然消退。媽媽們不用過於緊張,千萬不可以給寶寶挑破,只需要注意做好寶寶全身的清潔護理就可以了。

假月經

有的女寶寶出生幾天後陰道會有少量血流出,俗稱「假月經」。這是由於寶寶在出生後失去了原本在孕媽子宮內雌孕激素的持續刺激,導致子宮內膜的少量脫落。

(圖片來源網絡)

解決辦法:這是正常的,不需要其他治療,一般出血量比較少,而且一般3-5天後這種現象就會自然消退,家長只需要做好寶寶私處的乾淨衛生就可以了。

黃 疸

黃疸是指膽紅素在體內積聚,使新生兒寶寶血中膽紅素超量後,出現的皮膚、眼白以及黏膜發生黃染,可分為兩種: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圖片來源網絡)

生理性黃疸

一般在出生後2-3天出現,持續1到2周會自然消退,個別寶寶會持續至4周,無需額外治療。

病理性黃疸

常常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出現時間早,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染情況;②黃染程度重,膽紅素濃度高,大於10mg/dl;③持續時間長,或者反覆出現。如果出現病理性黃疸,應該立即就診治療,否則會對寶寶身體和智力發育帶來負面影響。

吐 奶

新生兒吐奶是很常見的,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新生兒寶寶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如果吃奶吃的過多、過急,或者餵養姿勢不正確導致吸入大量空氣,則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

解決辦法:建議每次餵奶時,寶媽儘量採用坐餵、半臥位等姿勢哺乳,以免寶寶吸入大量空氣。餵奶後,給寶寶輕輕拍拍背,防止吐奶。

體溫時高時低

新生兒由於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及時的調節體溫,且脂肪較薄,保暖效果差,因此體溫很容易受到室內溫度、穿衣服多少等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時間內體溫相差1℃以上的情況。

解決辦法:寶寶體溫時高時低,一般來說對正常生活影響比較小,但是很容易影響到寶寶的病理判斷。因此在平時生活中,爸媽們要多多注意室內溫度和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讓寶寶體溫保持相對穩定。

打嗝頻繁

新生兒打嗝又稱新生兒呃逆,主要是由於寶寶腸胃發育尚不成熟,引發膈肌痙攣的情況。常見症狀為頻繁打嗝,連續或間斷髮生,不能自止,呼吸與睡眠也會受到妨礙。常常會伴隨精神疲倦、煩躁哭鬧等症狀。

解決辦法:打嗝並不是病,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發育完善,打嗝會自然消失,因此,遇到寶寶打嗝不必緊張。媽媽們可以嘗試在寶寶打嗝時將其抱起,輕輕拍其背,餵適量溫水。如果沒有得到緩解,可以試試用手輕輕在寶寶嘴邊或耳邊撓痒痒,一般到寶寶發出哭聲,打嗝就會自然停止消失。

驚 跳

新生兒睡覺時出現四肢、身體的無意識抖動,通常被稱作驚跳。新生兒神經系統和大腦皮層發育尚不完善,當寶寶淺睡眠狀態時,遇到聲音、光亮等刺激就會引發寶寶驚跳,甚至讓寶寶驚醒、哭鬧。

解決辦法:這是正常現象,一般隨著寶寶月齡增長,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驚跳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在寶寶出現驚跳時,媽媽可以用手輕輕安撫寶寶身體或雙手,這樣可以增加寶寶安全感。

枕 禿

枕禿通常發生於頭部與枕頭接觸的部分,表現為片狀或圈狀的頭髮稀疏或沒有頭髮,一般在寶寶2個月左右出現。造成枕禿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1、寶寶愛出汗;2、寶寶頭枕部與枕頭反覆摩擦;3、缺乏鈣或者維D。

(圖片來源網絡)

解決辦法:一般無需治療,等寶寶6個月之後,可以自主翻身、抬頭和坐起時,頭髮會重新長出。如果是缺乏營養素引起的,則要遵循醫囑給寶寶補鈣或者維D。

另外,日常生活中,媽媽們可以給寶寶選擇透氣、高度適中的枕頭;睡覺時不要給寶寶捂得太厚,減少寶寶出汗,這些都可以對寶寶枕禿起到一定的預防或緩解作用。

馬 牙

寶寶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牙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這是寶寶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積留導致的,一般在寶寶出生4-6周左右出現。

(圖片來源網絡)

解決辦法:這是一種新生兒寶寶特殊的生理表現,但是也是正常的,且一般不需要治療,隨著月齡增大會自然脫落。媽媽們千萬不要以為是長膿包或是長牙了,不要用針挑破馬牙,這樣反而弄巧成拙,引起黏膜受損而感染。

總而言之,新生兒時期遇到的問題很多是正常的,只要爸媽們護理得當,一般不會特別影響到寶寶,因此無需過分焦慮。爸媽們平時需要多多學習和掌握相關育兒知識,這樣遇到問題才不會自亂陣腳。如果寶寶確實表現異常,無法緩解,建議及時送醫就診。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32個「怪現象」,原來不是生病!爸媽一定要知道
    其實,這些看似「異常」的現象,都不是病!1、生理性體重下降很多寶寶剛出生幾天後,體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這可嚇壞了不少媽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生理性體重下降俗稱「塌水膘」,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
  • 這些常見的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你都知道了嗎?
    新生兒出生後,有很多看起來特殊的症狀,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其實很多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些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處理,短期內自然會消失。新生兒產瘤由於子宮收縮和產道擠壓,胎頭皮膚、皮下組織血液循環受阻,局部出現充血水腫,甚至顱骨部分重疊使胎頭暫時拉長變形。頭頂較長呈橄欖形,指壓有凹陷痕,水腫可隨側睡方向而改變。一般生後2~3 天就被吸收,個別要6~7天才消退。
  • 新生兒的這些「特徵」都不是病!
    天啊,這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再給寶寶「綁腿」?我看著太難受了,可那些所謂的「經驗人」卻語重心長地說:「寶寶長大後肯定是個大長腿,趁他現在還不懂事,咱們早點給他糾正O型腿,以後感激咱還來不及呢!」這些「過來人」,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寶寶好」的口號,簡直就是「用愛坑娃」,好心辦了壞事。
  • 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怎麼回事?你或許不知道,看看育兒專家理解
    很多新媽媽也許會發現,寶寶在剛剛出生不久,身上就會起一層白色的皮,薄薄的就好像脫皮了一樣,新手媽媽往往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以為是寶寶得了皮膚病。那麼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是怎麼回事?新生兒出生之後,在一個月內都會有這樣蛻皮的現象,面部、手部、耳朵後面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一層白色的皮屑捲起來,這種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新生兒這些生理現象不是生病,父母別白浪費錢
    --3天,皮膚漸漸發黃,有的新生兒連眼珠也開始發黃,第4--5天最明顯,8--12天自然消退。「假月經」 有的新生女寶寶,在出生3--7天後,陰道有白帶分泌或者出血的現象,原因是嬰兒受母體內雌激素的影響,出生後,這種影響突然中斷,而新生兒本身還沒有內分泌周期性的作用,增生的陰道上皮就會脫落隨分泌物排出,一般3--4天即可消失。
  • 寶寶門牙有鋸齒、小黑牙、長馬牙……遇到這些問題不要慌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新手父母總會遇到很多挑戰,總會有很多驚慌失措的時刻。幸運的是,許多時候是虛驚一場,碰到的老虎是只「假老虎」。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幾隻齒科的「假老虎」吧。 馬牙 一聽到馬牙這個詞,你心裡是不是想:「媽呀,這是不是像馬一樣大的牙齒?」
  • 嬰兒脫皮是怎麼回事 嬰兒脫皮是怎麼回事兒?
    嬰兒脫皮是怎麼回事寶寶腳部脫皮有臭味要警惕寶寶是不是患有腳氣病。腳氣是一種疾病,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腳部真菌皮炎導致的腳氣問題,也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導致的腳氣病。8個月的寶寶腳底脫皮怎麼回事?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寶寶腳底脫皮怎麼辦。
  • 寶寶吃奶的8大「迷惑行為「,原因+解決辦法都有!
    粉哥導讀: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有很多事情令人費解,尤其是吃奶這件事,關係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寶寶吃得好不好一直牽動著父母的心。比如,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一邊吃一邊玩、厭奶挨餓……一系列喝奶「迷惑行為"讓不少家長摸不著頭腦,又很無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寶寶的這些行為在傳遞什麼信息?筆者整理了以下8大吃奶「迷惑行為」,快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 新生兒的胃有多大?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有時甚至會餵完母乳後,再衝一點奶粉再給寶寶喝,寶寶也很給面子每次都會喝一點,但之後卻會吐奶。雨晴的媽媽告訴她:「寶寶吃不了那麼多的,餵太多當然就會吐奶了,你可別把孩子撐壞了。」新生兒的胃有多大?☆ 造成寶寶發育遲緩很多寶媽都立志於把寶寶餵得「白白胖胖」的,但其實這樣對寶寶一點好處都沒有,嬰兒一旦超重,脂肪細胞增殖過快反而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 東莞新生兒像螃蟹一樣吐泡泡,醫院打開食道「死胡同」
    東莞一新生兒小文(化名)剛出生,家人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孩子怎麼跟螃蟹一樣,一吃奶就吐、嗆咳,嘴巴還不停地往外吐泡泡。經過東莞市兒童醫院的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先天性食管閉鎖」,這是一種非常少見、嚴重的先天消化道畸形,3000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
  • 這種病出生後嘴巴不停吐泡泡 3000個新生兒中可能會有1個
    有一種先天消化道畸形,3000個新生兒中會有1個,這就是先天性食管閉鎖。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就收治了這樣一小毛娃。豆豆(化名)出生後一天,家人發現了不對勁,孩子怎麼和螃蟹一樣,嘴巴不停吐白色泡泡,一吃奶就吐,還嗆咳,經醫生確診為「先天性食管閉鎖」。
  • 寶啥時候有了聽覺?聽覺篩查又是怎麼回事?
    世界上有那麼多美妙的聲音,要是聽不見,那多遺憾,尤其是寶,得從小呵護好他的聽覺。聽覺是怎麼回事?
  • 美國兒科學會: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不要喝水,但是一定補充維生素D
    兒科醫生解釋說「寶寶從新生兒期開始就要補充維生素D了,這是預防佝僂病的最好措施!」媽媽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沒想到這個維生素D還有這麼大的威力。醫生詳細地介紹了維生素D的相關知識,媽媽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即使寶寶不需要喝水,也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
  • 新生兒吃完奶出現打嗝吐奶,新手寶媽很擔心,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贈與寶媽的禮物,所以孩子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的不舒服,都會讓寶媽媽們寢食不安,前不久,莉莉的孩子吃完母乳,就會出現打嗝吐奶的情況,這可把莉莉嚇壞了,歷經了懷胎十月的艱辛,再加上孕期的時候胎動頻繁,這懷孕期間,莉莉總是草木皆兵。
  • 如何處理新生兒常見疾病?「呵護母嬰健康•成就幸福家庭」公益...
    如何處理新生兒常見疾病?寶寶發燒、吐奶、腸絞痛、長溼疹……各種新生兒常見疾病接踵而至讓大家手忙腳亂,只能一次次地自責,寶寶怎麼了?自己是不是做錯什麼了?該怎麼辦呢?
  • 寶寶枕禿就是缺鈣?可以通過微量元素檢測?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澤澤媽媽最近發現6個月大的寶寶頭髮掉了一圈,於是到寶媽群裡諮詢,這些媽媽有的說說寶寶枕禿,是屬於缺鈣的表現,要多補充鈣;有的建議要趕緊查微量元素檢測看是否缺鈣?有的媽媽說這是正常的? 澤澤媽聽得雲裡霧裡的,到底誰說的是對的?事實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脈搏多少正常 脈搏異常是怎麼回事
    脈搏跟心跳有點相似,有脈搏說明一個人是有生命體徵的,在中醫辨證中,中醫會通過觸摸脈搏來給病人看病,那麼你知道脈搏多少正常呢?不同的人群是否一樣呢?如果脈搏異常的話,又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
  • 新生兒放屁多是怎麼回事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嬰兒放屁有以下幾類1、臭屁。放屁或呃逆不斷,並有酸臭味兒,是你的寶寶消化不良的表現,應減少奶量,加餵開水減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將餵養的食物調的稀一些,適當添加含雙歧因子的奶伴葡萄糖,雙歧因子在胃腸道內可轉換為雙歧桿菌有抑制大腸桿菌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2、空屁。
  • 傳統瓜子吃膩了,來點天山雪葵,特好吃的馬牙瓜子,吃上停不下來
    傳統瓜子吃膩了,來點天山雪葵,特好吃的馬牙瓜子,吃上停不下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傳統的瓜子有很多種,但有一種瓜子,很多人沒聽說過,只有專業吃貨才知道,那就是馬牙瓜子。馬牙瓜子是新疆特產,種植條件特殊,喜歡在貧瘠的鹽鹼地生存,喜歡乾旱,不能用化肥農藥,畝產只有50公斤。因為廣種薄收,也杜絕了在外地生存的可能性,幾乎是野生存在,馬牙瓜子以口味卓越而聞名於世。在新疆阿克蘇,向日葵對著太陽怒放,因為雪水灌溉和滋養,它的果實雪白,也被當地人叫做「雪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