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枕禿就是缺鈣?可以通過微量元素檢測?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2020-12-08 騰訊網

澤澤媽媽最近發現6個月大的寶寶頭髮掉了一圈,於是到寶媽群裡諮詢,這些媽媽有的說說寶寶枕禿,是屬於缺鈣的表現,要多補充鈣;有的建議要趕緊查微量元素檢測看是否缺鈣?有的媽媽說這是正常的?

澤澤媽聽得雲裡霧裡的,到底誰說的是對的?事實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1.枕禿

枕禿其實多是由於寶寶多汗造成的,尤其小嬰兒睡眠時間很多,一天24小時有一半時間在床上度過,極大地增加了後腦勺和枕頭的摩擦。

寶寶三個月後會開始不停轉動小腦袋觀察自己周圍的環境,身體不舒服也會扭動身體來緩解,這些都會增加寶寶後腦勺和枕頭的摩擦,加重寶寶枕禿的情況。如果寶寶的枕頭較硬、經常把頭偏到一側睡也容易導致枕禿。

其實媽媽不用擔心,枕禿只是一個暫時現象,等寶寶再大一點可以自己坐、站,躺在床上的時間減少,枕禿會慢慢的得到改善。

2.夜間多汗

寶寶新陳代謝快,剛開始入睡2小時左右,往往都是比較會流汗的,這都是身體調節體溫正常的反應。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的床上鋪上毛巾,以後就抽掉換一條新的。

3.出牙晚

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各有不同,有人四個月就長牙,也有晚至一歲左右才長,一般都屬於正常現象。

出牙的早晚更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和缺不缺鈣無關。只要寶寶1歲之前萌出第一顆牙齒,都不算晚。

4.容易夜間驚醒

寶寶夜間驚醒的原因很多,但是大部分跟缺鈣無關。月齡在三個月以內的寶寶,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引起的腸絞痛。家長可以做一些飛機抱等緩解寶寶的症狀。而七八個月大的寶寶,通常是分離焦慮的開始,媽媽可以適當的多給予安全感。

既然這些都不是判斷寶寶缺鈣的標準,那麼微量元素檢測靠譜嗎?

其實,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正式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指出:微量元素檢測不適合作為常規的檢查項目,並且需要有相關檢測資質的醫院才能做;另外,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基本沒有檢查的必要性,參考價值不大。

什麼樣的寶寶才確實需要補鈣?

1.一般六個月以內寶寶母乳不足,又沒有及時增加配方奶。

2.一歲以後的寶寶不愛吃奶製品,而且魚蛋肉,豆製品類,蔬菜等攝入不均衡,沒有補充足夠量的維生素D。

所以,一般營養均衡不偏食,每日維生素D都適量補充的寶寶,一般不缺鈣。而且,人體對於所有鈣劑的吸收率都極低,唯有飲食中的鈣才最容易吸收。

食物補鈣比較好的有:牛奶,雞蛋,奶酪,芝麻,海帶,魚類食物,還有豆製品等。這些食物都能很好的補充寶寶的鈣,初次以外要多帶寶寶在室外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按時補充維生素D,一般情況下,寶寶是不會缺鈣的。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早叫停了!千萬別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特別是6個月以下
    和微量元素相對的就是常量元素(宏量元素),它們在人體中的比例較高,比如鈣、鎂、鉀等。 別看微量元素含量低,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可不小。比如鐵參與氧的運輸和造血過程,缺鐵很可能導致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缺碘可能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等。 儘管微量元素作用很大,但大部分寶寶並不需要去做微量元素檢測。
  • 中國孩子不缺鈣:嬰兒補鈣不當危害超三聚氰胺
    「你小孩兒有點兒枕禿,這是缺鈣的症狀啊。」她首次領寶寶去社區醫院打疫苗,大夫便斬釘截鐵地給出了這樣的結論,並給李旭介紹了一種「效果挺好的」小兒鈣顆粒。這讓年輕媽媽犯了難。在美國,她每個月都會帶孩子去體檢,從沒被告知孩子缺鈣。她還特意問老外醫生,「要不要給孩子補鈣?」得到的答案是,「不用。」
  • 寶寶偏瘦是缺乏微量元素嗎?微量元素檢查幾歲可以做、怎麼做?
    「寶寶一直體重中偏下,聽人說可能是缺微量元素,有必要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嗎?」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聽說過微量元素檢測,當時很擔心寶寶偏瘦會營養不良,當年新手媽媽也是有點焦慮的,你懂的。而且身邊的媽媽朋友也有熱衷於微量元素檢查的,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的營養狀況。那麼微量元素檢測究竟是否必要,其手段和結果能不能真實地反映孩子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呢?
  • 除了骨密度和微量元素,這項檢查也被叫停了,預防其實很簡單
    表妹要生孩子了,去孕嬰店裡挑選母嬰用品,恰逢一個寶媽帶著孩子進來買東西,店員看到孩子頭上有枕禿,就讓寶媽給孩子查個骨密度,看孩子是不是缺鈣,最後,寶媽又多買了一盒鈣片,花了一百多塊,其實,花錢是小事,寶寶到底是不是缺鈣呢?單憑母嬰店的儀器顯示,真的靠譜嗎?
  • 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原標題: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一說到是兒科檢查,許多爸媽都會帶孩子去檢查,可是最近這項關於小孩生長發育的微量元素檢查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有些醫生會告訴家長,寶寶缺乏微量元素的話很容易影響健康發育,甚至還會患病的風險,因此,許多家長立馬會帶孩子去做這項檢查。
  • 母嬰店的微量元素檢查是忽悠人嗎?聽醫生怎麼說
    靜靜在自己的閨蜜群裡面,問起其他兩個閨蜜:「你們家寶寶現在都幾顆牙了呀?有沒有補著鈣鐵鋅呢?」其中一個閨蜜說:「補著鈣呢,其他就是吃維生素D,別的沒吃。」靜靜有點擔心說道:「我們家孩子現在一歲了,才長了6顆牙。那一天去母嬰店逛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免費的微量元素檢測。
  • 兒童缺鈣用鈣鋅特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
    我們常常會在聊天時講到寶寶補充營養的話題,尤其是缺鈣,但是怎麼判斷寶寶們到底缺不缺鈣呢?兒科醫生強調,在兒童營養素的缺乏性疾病中,應當以預防為主。1. 預防建議鼓勵母乳餵養,只要母乳足,母親營養適當,寶寶的鈣營養是足夠的!如果無法母乳餵養、或者母乳不足,那麼充分的配方奶餵養,也可以提供充分足夠的鈣營養。青春期前兒童每天攝入500ml牛奶,就可以滿足鈣需求;青少年時期則需要攝入750ml牛奶,(這裡的牛奶也可以用相當量的其他奶製品來替換)可滿足快速生長對鈣的需求。4.
  • 寶寶補鈣產品評測(上):寶寶缺鈣,你可能被誤導了
    許多寶寶可能都會出現枕禿、肋骨外翻、出牙晚、O型腿(八字腳)、出汗多等症狀,對此,會有很多聲音告訴你這是因為寶寶缺鈣導致的。真的是這樣嗎?有母嬰店、醫院兒保科也常給寶寶做一些骨密度測試,檢測結果一旦是骨密度低,就會建議給寶寶補鈣。這種建議靠譜嗎?碳酸鈣、醋酸鈣、葡萄糖酸鈣、活性鈣、液體鈣...…什麼樣的鈣劑適合寶寶?各種鈣劑的吸收率有什麼不同?
  • 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我是不要,因為孩子並沒有缺鈣表現。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
  • 不要盲目說孩子缺鈣?應該做出科學的判斷
    缺鈣給寶寶發育帶來的危害相信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對於有臨床經驗的兒科醫生來講,診斷寶寶是不是缺鈣並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只要按照規範的診斷程序來做,就能夠迅速得出結論。目前對寶寶缺鈣的診斷比較混亂,比如經常聽說,家長憑自己的經驗給寶寶做診斷,一看寶寶有枕禿、出汗多、出牙晚等症狀,就認為寶寶是缺鈣了。
  • 寶寶微量元素檢測靠不靠譜?家長必知
    有的醫生稱微量元素檢測其實沒必要!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早在2013年,國家衛生部就發文通知: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展開微量元素檢測!原因有三:1.比如指尖採血,檢測出來的數據只是局部血液水平的,並不能真實反應寶寶體內的營養狀況。微量元素檢測真的一無是處?如果寶寶出現鈣鐵鋅缺乏的表徵,在診治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微量元素檢測,進行疾病診斷!所以家長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認為微量元素檢測就是無用的,它可以作為輔助診治的參考。
  • 血鈣值正常並不代表孩子不缺鈣
    對此,武警總醫院兒科劉秋玲主任提示大家,必須首先明確小兒補鈣目的是為了預防佝僂病,而不是怕缺鈣才補鈣,所以必須不打折扣認真補鈣。■預防佝僂病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瑛的寶寶三個多月。聽別人說孩子應該從出生開始補鈣,否則很容易缺。瑛和老公的個子都不高,瑛生怕孩子將來也是小矮個子,所以從滿月開始就給孩子補鈣。
  • 闢謠: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查是忽悠、浪費錢?聽聽醫生的解釋
    鑑於大家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比較關心,因此在她們煞有介事地說服下,紛紛購買了好幾盒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我的內心是唏噓不已。當初我也是異常相信做微量元素,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禿枕、出汗、晚上哭鬧……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帶著去檢查微量元素。
  • 別亂補,這款鈣鐵鋅口服液鉛超標4倍,寶寶喝了變智障
    寶寶是否缺鈣以靜脈取血檢測微量元素和骨鹼酶報告為準,一般骨鹼酶不高於250就屬正常。然後根據化驗結果和出現的異常症狀綜合進行判斷。 常見誤區 枕禿、多汗、搖頭就是缺鈣? 枕禿、多汗、搖頭不一定就是缺鈣。
  • 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還浪費錢?兒科醫生: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對之聲,幸孕姐看到某論壇上一位兒科醫生留言:別說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通過上述內容可得知,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很低,再加上孩子處於發育速度較快,這些都給檢查增加了許多的難度。通常情況下,微量元素檢測的途徑一共有以下三種:1、頭髮檢測。這種方法受到使用洗髮水情況、個人發質以及實驗室環境、檢測儀器等因素幹擾,往往容易產生結果偏差。
  • 兒童微量元素中鐵含量高怎麼辦
    鐵元素超標可以選擇多吃一些粗糧,吃粗糧有利於改善鐵含量超標的情況,作為家長可以注意讓孩子多吃一些粗糧,就是帶有麩皮的那種糧食。鐵含量超標還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鐵含量不是很高,甚至是可以說沒有鐵元素,所以孩子可以多吃一些。多多運動。人體的新陳代謝可以在運動之後加速,多餘的鐵元素隨著汗水和血液等排洩出體外,所以多運動是減少鐵元素的一個好辦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微量元素非必檢項目家長不必盲目檢測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邢醫生稱,近兩年對兒童進行微量元素檢測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而醫院從未將這項檢查作為建議家長進行兒童健康體檢的必查項目。「可能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身體狀況格外關注,才使微量元素檢測也進入家長判斷孩子健康與否的標準。」邢醫生說。  記者從海南省衛生廳獲悉,我省日前已收到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就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
  • 總是擔心孩子微量元素缺乏?在家這樣給孩子補充
    開業當天,店家在門口擺了一臺機器,說是免費給孩子測微量元素,吸引了不少小區寶媽帶著孩子去檢測。它是如何檢測的?店家用機器上的夾子夾住孩子的手指或手腕,然後機器自動列印出一張測試表格。鄰居壯壯的媽媽帶著孩子去考試。店家拿著化驗單找她談了半天,大意是壯壯缺鈣缺鐵,鉛超標。我該怎麼辦?
  • 寶寶經常抓耳朵,媽媽們要警惕這些疾病
    導語:寶寶用手抓耳朵,無論什麼原因,媽媽都應該重視。對於寶寶而言抓耳朵屬於不由自主,除非耳朵出現瘙癢或是耳朵裡進入了東西,要不然孩子一般很少自主的抓耳朵。所以媽媽要引起重視,觀察寶寶耳朵裡有沒有身異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