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查是忽悠、浪費錢?聽聽醫生的解釋

2020-12-06 好孕

文|秘籍君

昨天,帶孩子去小區附近一家新開的母嬰店購物。剛進門,就看見烏泱泱的一群人圍著店裡的幾名工作人員。出於好奇,我湊上去看了幾眼。好傢夥,原來小小的母嬰店居然隱藏著高手,憑藉眼前的機器一分鐘就能測出孩子是否缺鈣、缺鋅、缺鐵、缺鉛等。

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們還能準確說出你家孩子的症狀,譬如晚上睡覺是不是容易出汗,孩子在家有沒有厭食挑食等。進而告知你不趕緊補充微量元素,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多動等後果。

鑑於大家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比較關心,因此在她們煞有介事地說服下,紛紛購買了好幾盒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我的內心是唏噓不已。當初我也是異常相信做微量元素,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禿枕、出汗、晚上哭鬧……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帶著去檢查微量元素。

但讓我意外的是明明已經買了一大堆保健品讓孩子吃,但隨後的檢查指數反而比原來更低。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可能還不會對該檢查產生質疑。直到我發現孩子的牙齒逐漸開始變黑,特意帶著去省裡醫院檢查,才被告知是鐵劑補得過量造成的。但搞笑的是回去後又做了微量元素檢查,顯示鐵元素竟然是極度缺乏。

說實話,當時我是有點迷茫的,畢竟醫院裡的檢查項目肯定是有其必要性的,如果沒意義,那豈不是在忽悠大家?

後來,從兒科醫生崔玉濤裡那裡得知,微量元素檢查不是家長們的定心丸。人體中有30幾種微量元素,而實際能檢測的也就、鋅、鐵、銅、鉛那幾種,並不能代表全部微量元素。通過微量元素檢測來評價寶寶的營養狀況是一個誤區。

如果你覺得這屬於口說無憑,那不妨接著往下看。但凡帶孩子做過檢查的媽媽應該都比較清楚,微量元素的檢測方式大概有三種:1.抽指尖血2.根據頭髮3.夾手指。尤其是第一種大多被用於醫院裡。

不過,大連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認為,這樣的檢測根本就不科學。比如鈣元素,99%都在牙齒和骨骼裡,血液中的鈣就很少,所以抽血時裡面的鈣多鈣少,並不能反映骨骼裡鈣的情況。

而對於夾手指的方式,則多出現在母嬰店裡,是商家為了鼓動大家消費,製造出的噱頭。暫且不說這些用於檢測的儀器根本就不靠譜(可以人工進行幹預),僅僅是時間上就是不可能的。

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顏崇懷說,微量元素的檢查結果少則一天,多則3—5天才可能出來。且在他看來,微量元素補得過多,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比如鋅中毒、鐵中毒等。

綜上不難看出,並不是所有的檢測都是對孩子的好。除非孩子存在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等情況,可以帶著孩子去較好的檢測單位,且要結合醫生的診斷和臨床觀察。

相關焦點

  • 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還浪費錢?兒科醫生: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孩子的健康是每位父母都會關心的問題,所以每年都會定期帶著孩子去做身體檢查,微量元素檢測就是其中之一。在網絡上搜索一下,發現這項檢查多與「不靠譜」、「浪費錢」、「國家叫停」等字眼聯繫在一起。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對之聲,幸孕姐看到某論壇上一位兒科醫生留言:別說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我是不要,因為孩子並沒有缺鈣表現。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
  • 3種早就被「叫停」的孕期檢查,做了就是浪費錢
    ,做了就是浪費錢,而且還有可能會對腹中的寶寶造成影響。但是,這種症狀發生的機率極低,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孕媽都需要做這項檢查。  一般來說,醫生都會先進行詢問,如果有類似情況發生,才需要做這種檢查,如果沒有就做的話,那麼就是在浪費錢。
  • 母嬰店的微量元素檢查是忽悠人嗎?聽醫生怎麼說
    靜靜有點擔心說道:「我們家孩子現在一歲了,才長了6顆牙。那一天去母嬰店逛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免費的微量元素檢測。讓孩子手裡握個金屬棒,然後儀器上就顯示缺什麼。後來她們跟我說孩子有一些缺鈣,讓補上鈣吧。本來我也是覺得孩子長6顆牙有點少,但是他的身高體重在同齡人裡邊也屬於正常的,就沒有在意。
  • 「孕期做B超說正常,為什麼生下的孩子是畸形?」聽聽醫生的解釋
    文|文兒有位準媽媽問,孕期有沒有必要做B超檢查?原因是,她身邊有一個朋友,孕期四次比較重要的B超檢查都做過了,醫生也都說正常,結果生下的孩子手指畸形……所以,她懷疑孕期做B超根本就沒用,要不然孕期做B超說正常,生下的孩子還是畸形?
  • 微量元素檢查早已被叫停,別再盲目給孩子做了,小心孩子營養失衡
    現在有了孩子之後,身體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有的方面看到孩子身體發育不好了,可能就會認為是不是缺乏某種元素了,於是就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其實有的檢查的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的檢查可能就沒必要了,比如說微量元素檢查。其實這個檢查早在五年前國家就給叫停了。
  • 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原標題: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一說到是兒科檢查,許多爸媽都會帶孩子去檢查,可是最近這項關於小孩生長發育的微量元素檢查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有些醫生會告訴家長,寶寶缺乏微量元素的話很容易影響健康發育,甚至還會患病的風險,因此,許多家長立馬會帶孩子去做這項檢查。
  • 兒科醫生:早叫停了!千萬別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特別是6個月以下
    「……」 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總是「膽戰心驚」。這時候加上一些機構的「煽風點火」——趕緊給孩子做個微量元素檢測吧! 家長自然就更加焦慮了。 不過媽媽們不必擔心,很多時候微量元素檢測並不需要,讓你花錢買藥才是目的!
  • 「微量元素」這項檢查已被叫停6年,還有醫院在給孩子做!
    一般寶寶半歲左右的體檢時,都會有一項「微量元素」的檢查,通過採集寶寶手指末梢血,或採集寶寶頭髮來化驗。 而且現在很多醫生都會告訴家長,「寶寶缺乏微量元素會影響身體發育,檢查完孩子應該缺啥補啥」。
  • 亞健康檢查、微量元素檢測……體檢時 這些項目慎做
    記者了解到,有女讀者近期在體檢時,被檢查醫生告知「患有宮頸糜爛」,檢查醫生因此「鼓勵」受檢者進一步做HPV檢測。由於「糜爛」聽起來嚇人,慌忙中受檢者增加了額外的檢查項目。但實際上,「宮頸糜爛」這個說法早在2008年的《婦產科學》第7版教材上就已被取消。所謂的「宮頸糜爛」,實際上是宮頸柱狀上皮發生異位的生理現象。
  • 微量元素、鈣、鐵、鋅、血……哪些寶寶需要做檢查?
    寶寶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檢查,微量元素、鐵、血鉛、鋅、鈣……媽媽很疑惑,這些項目到底該做不該做?如果做了,又該怎麼看待檢查結果呢?提醒父母:如果寶寶血常規中血色素在正常範圍內,父母不用頻繁地給寶寶做血常規檢查。重要的是要向醫生提供寶寶詳細的餵養情況以及發育狀況,幫助醫生做判斷。
  • 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查?這些常識要早知道
    在人體裡面的微量元素,不管是攝入太多還是不均衡,都會不同程度的引起人體的生理異常或者是一些疾病!那麼小孩子有必要做「微量元素」的檢查嗎?1.嬰兒和青少年需要做「微量元素」的檢查嗎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小孩是沒有必要做微量元素的檢查的,六個月以下大的孩子,喝的奶粉裡面已經滿足了孩子對微量元素的攝入。
  • 帶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就是個坑!
    有說帶寶寶去剃幾次光頭的,有說多給寶寶補充營養的,也有說帶寶寶去做微量元素檢查的……看帖子看得頭暈的她,便向自己的同事,辣媽小劉求助。小劉一聽,回答得十分堅定:「那肯定要去做微量元素檢查啊,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照顧欣欣不是。人家花不起那幾個錢,你個大律師還要省這點錢……」被小劉說得動了心,李女士就趕緊帶寶寶到醫院做檢查去了。
  • 寶寶偏瘦是缺乏微量元素嗎?微量元素檢查幾歲可以做、怎麼做?
    「寶寶一直體重中偏下,聽人說可能是缺微量元素,有必要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嗎?」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聽說過微量元素檢測,當時很擔心寶寶偏瘦會營養不良,當年新手媽媽也是有點焦慮的,你懂的。而且身邊的媽媽朋友也有熱衷於微量元素檢查的,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的營養狀況。那麼微量元素檢測究竟是否必要,其手段和結果能不能真實地反映孩子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呢?
  • 孩子細菌感染,發燒咳嗽,頭孢要吃幾天?聽聽醫生怎麼說,別吃錯
    孩子出現細菌感染,發燒咳嗽的現象,家長們就會去藥店買藥,但是藥店裡面關於這類症狀的藥是在是太多了,不知道給孩子買那種好。的確,關於頭孢地如何選擇和使用,不知道困擾了多少的家長。但是,是藥三分毒,我們不能給孩子就稀裡糊塗地亂吃。孩子細菌感染,發燒咳嗽,頭孢要吃幾天?聽聽醫生怎麼說,別吃錯。
  • 兒童有必要做微量元素檢查?5年前已被叫停,過分迷戀當心誤區
    如今不少父母非常重視嬰幼兒的微量元素檢測。嬰幼兒6個月後就開始做微量元素檢測。現在對嬰幼兒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時,關鍵是定期進行體檢時,一般是6個月後進行檢測非常重要,一年檢測一次。6個月內的嬰幼兒通常以母乳為主,母乳餵養的營養成分及各種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無需檢測。當寶寶超過6個月以後,父母開始注重寶寶輔食添加,可能會出現添加不足或添加不及時的情況,這時醫生通常會了解父母的餵養情況,根據嬰幼兒的身體表現情況,來決定是不是要對孩子的身體進行檢測。
  • 孕期這3種檢查沒必要做,既浪費錢還沒有什麼用
    懷孕期間需要進行很多相關的檢查,一方面為了了解寶寶在孕媽子宮裡的狀況,另一方面也能透過某些檢測結果提前知道寶寶是否存在異常以及孕媽跟寶寶是否能互相適應。 除了一些常規的檢查之後,很多孕媽還會被要求做其他檢查,但有的檢查其實是沒必要做的,比如下面這3項,既浪費錢還沒有什麼用。
  • 總是擔心孩子微量元素缺乏?在家這樣給孩子補充
    壯壯媽媽看了看孩子的身材,比小區同齡孩子高了不少。她看起來不像缺鈣。就在壯壯媽媽猶豫不決的時候,店家又開始嚇唬她,說如果不給孩子進補,他肯定長不高,還容易生病。他說的話有條不紊。他嚇得壯壯媽媽買了幾百塊東西來找心安。但實際上,這些街道上的微量元素檢查根本不靠譜。
  • 除了骨密度和微量元素,這項檢查也被叫停了,預防其實很簡單
    三項檢查早就被喊停了,還有很多家長給寶寶做骨密度測試寶寶不長個?微量元素檢查寶寶睡覺不踏實,不愛吃飯,要不要查個微量元素?寶寶頭髮稀少並且發黃,寶寶臉色不好,要不要查個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通常是抽血檢查,其實人體的微量元素,只有一小部分存在於血液中,大部分存在於細胞組織中,所以單純抽血是片面的,還有的機構用頭髮檢測,這就更加離譜了,頭髮並不能代表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還有的母嬰店,給寶寶夾手腕就能測試微量元素,簡直就是騙人的,媽媽們可不要信。
  • 闢謠:孩子出生後,真的不用做這項檢查?產科醫生:不做可能致聾
    今天,她來辦住院了,準備明天做剖宮產手術。剛想問她病史的,她卻不慌不忙的在手機上敲打出一段文字:「醫生,等孩子出生後,請幫他做耳聾基因檢測,謝謝!」二胎的她,依然很重視這項檢查,因為她不想讓孩子重蹈自己的「悲劇」。原來,她父母都是正常人,但才四歲的她,因為生病去診所打了一針抗生素後,從此,她的世界變安靜了,她變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