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在自己的閨蜜群裡面,問起其他兩個閨蜜:「你們家寶寶現在都幾顆牙了呀?有沒有補著鈣鐵鋅呢?」
其中一個閨蜜說:「補著鈣呢,其他就是吃維生素D,別的沒吃。」
靜靜有點擔心說道:「我們家孩子現在一歲了,才長了6顆牙。那一天去母嬰店逛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免費的微量元素檢測。讓孩子手裡握個金屬棒,然後儀器上就顯示缺什麼。
後來她們跟我說孩子有一些缺鈣,讓補上鈣吧。本來我也是覺得孩子長6顆牙有點少,但是他的身高體重在同齡人裡邊也屬於正常的,就沒有在意。但是經過母嬰店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著給孩子補點鈣。」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遇到自己家寶寶牙長的比同月齡寶寶少,或者最近不愛吃飯,總是哭鬧,或者僅僅是頭髮稀少,就想著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微量元素都是什麼?
微量元素指佔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下,且為生物體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鐵、矽、鋅、銅、碘、溴、硒、錳等。目前常見的微量元素檢測也涵蓋鈣和鎂。
目前多數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種,在28種生命元素中,按體內含量的高低可分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佔人體總質量的0.03%左右。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雖小,但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母嬰店或者商家會過度強調微量元素的重要,而忽略它在人體實際的需求量。所以,爸爸媽媽們要對微量元素有一個基礎的認識,不要盲目的做一些微量元素檢測。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母乳或配方粉中的微量元素能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健康的寶寶只要每天保證進食足夠的奶,就無須額外補充微量元素製劑。
早在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已明確提出: 「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 「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
什麼叫做診療?也就是生病診斷治療的時候才可以做。因為醫院裡的血液檢測,都無法準確的反映寶寶全身的微量元素的營養情況,更何況是母嬰店外面的這種檢查。
比如說鈣99.3%都在骨骼和牙齒裡,而分布在血液中的很少。還有鋅元素主要存在在肌肉裡,所以正常情況下,寶寶生長發育正常,就無須擔心缺乏微量元素,不用額外補充,重點是要營養均衡。
而且,微量營養素在身體裡所佔的比重很小,人體對它的需求也比較有限。如果盲目給寶寶補充某種或多種微量元素,可能會妨礙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從而影響體內整體微量元素的平衡。
母嬰店的所謂微量元素檢查,其實最主要是想讓家長花錢買店裡面的鈣鐵鋅等製劑。當你了解了上面的真相,你還會買嗎?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讚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