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的加重,人體的某些物質開始攻擊自身,任何一個器官都可能會受到影響,皮膚也在其中。
皮膚的病變
1、類風溼結節
它大多見於肘、腕、膝、踝關節附近側麵皮下,也可見於皮下深層,可與其下的骨膜、肌腱或滑囊粘連,常呈膚色,直徑0.5~2cm,圓形或橢圓形,質地較硬,不痛。數周后,結節逐漸纖維化而變為瘢痕組織。風溼熱時,皮下結節並不經常出現,但有診斷意義。
一旦出現類風溼結節,常常預示著嚴重的關節外病變,病情不易緩解,預後不良。
2.出現紅斑
軀幹和四肢皮膚可能會出現環形或半環形淡紅色斑,在1~2日就能夠消退,常常發生於風溼熱的急性期,對急性風溼病有診斷意義。關節鏡下,紅斑處真皮淺層血管充血,血管周圍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
為什麼會出現皮膚病變
1.生物製劑
患者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時,有些患者會選擇使用生物製劑,但生物製劑是注射在皮膚下層,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生瘙癢,灼傷和變色,通常這些副作用過段時間就會自行消失。但必須注意,如果症狀消失變慢或症狀加重,一定及時與醫生溝通。醫生會重新判斷是否繼續注射。
2.其他藥物副作用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改善疾病的抗風溼藥(DMARDs)通常用於緩解該疾病的疼痛症狀,但有時會引起皮疹。這可能是對藥物過敏反應的徵兆,如果您的皮膚在開始使用新藥後會發生這種情況,那麼請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保護皮膚
1、遵循醫生的建議服藥
臨床上發現,一般來說類風溼患者如果是按照醫生給他們開的藥服用,大多不會出現這些症狀。
2、注意保持皮膚溼潤
保持皮膚溼潤也是避免皮膚併發症的關鍵,建議穿長袖和帽子帽子保護自己,記得擦防曬霜,最好定期去皮膚科檢查一次皮膚。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體重管理,健康的飲食,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等都對這類慢性病有很大的好處,把自己照顧的越好,疾病發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小。
類風溼關節炎還會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如果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其他問題,一定藥劑師跟醫生聯繫。醫生對你們的病情才會有一個新的判斷,調整你的用藥或開始使用針對於新症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