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每天吃30~60克核桃,或許可以減輕炎症

2020-12-07 科學網

作者:張楠

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的研究顯示,與不吃核桃的人相比,核桃有助改善心臟健康和降低炎症風險。

研究人員提出科學假設,核桃可以降低炎症,而炎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驅動力,炎症的減輕,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證明這個猜想,該團隊啟動的研究共涉及634名年齡在63-79歲的受試者,其中女性佔66%。這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開始時,統計了受試者的地域、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力活動、教育程度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患病和他汀類藥物使用信息。

在追蹤研究過程中,試驗組受試者飲食中每天添加30~60克核桃,持續2年;對照組則不添加。研究期間,研究人員還為受試者制訂了飲食方案,並每2個月對受試者進行一次回訪,以促使他們遵循相應的飲食方案以及保持體力活動。

受試者血液中與炎症相關的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γ-幹擾素、腫瘤壞死因子-α等10種生物標誌物水平,在研究開始和結束時都進行了測量——這些慢性炎症因子會危害健康,其偏高會與冠心病等嚴重疾病密切相關。

對比兩次測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於對照組,試驗組受試者10種生物標誌物中,有6種明顯下降,包括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11.5% vs 0.01%)、γ-幹擾素(8.3% vs 0.6%)、白細胞介素-1β(10.1% vs 1.8%)、白細胞介素-6(8.4% vs 0.5%)、腫瘤壞死因子-α(6.6% vs 1.5%)和(3.5% vs 1.8%)。

該研究第一作者、西班牙奧古斯特·皮耶森耶爾生物醫學研究所Montserrant Cofán說:「除了降低膽固醇水平之外,核桃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為長期食用核桃具有抗炎作用這一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相對於以往追蹤研究,此項研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堅果試驗。雖然還有可能存在一些偏倚,但是核桃抗炎的可信度大大增強了。

研究尚待突破局限

急性炎症是由於創傷或感染等傷害激活免疫系統而引起的生理過程,是人體的重要防禦手段。

「短期炎症有助於我們癒合傷口和抵抗感染,但是由於不良飲食、肥胖、壓力和高血壓等因素導致的持續、長期的慢性炎症,則會損害健康,增加其他疾病風險,特別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該研究巴塞隆納大學埃米利奧·羅斯團隊埃米利奧·羅斯指出,「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核桃是一種可以減輕慢性炎症的食物,它可以幫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慢性炎症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這是動脈斑塊或「硬化」的積聚,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原因。

不過,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了食用核桃的益處,但也存在局限性。如受試者是自由生活的老年人,除了核桃外,他們可能還食用了其他有助於降低炎症的食物。因此研究團隊也認同,需要在更加多樣化的人群中進行進一步研究。

飲食抗炎作用顯著

記者關注到《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近期發表的另一篇科研成果,同樣與飲食抗炎有關,並且第一次測量了攝入的食物,而不僅僅是飲食中的營養素,對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的炎症效應。

在該論文中,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陳曾熙研究團隊指出,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而食用抗炎飲食則是降低炎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也就是說,飲食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核桃暫未列入上述研究的預先定義食物組,不過,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核桃可能是一種有益於腸道和心臟健康的食物。

因此將核桃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有助於腸道中某些益生菌的生長,促進腸道健康;而腸道益生菌的變化,能改善心臟健康,降低心臟病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推薦,每周使用50-70克核桃,即每日2~3個核桃,有益於身體健康。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07.071

相關焦點

  • 每天吃一把核桃竟能防心臟病和腸癌
    每天吃核桃好嗎  眾所周知,核桃富含的營養成分,核桃富含,蛋白質、脂肪、亞油酸、亞麻酸、膳食纖維  近日一項研究人員發現,讓18名健康的成年人每日分別攝入0克或42克(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預防冠狀動脈疾病的推薦攝入量)核桃,每三周為一個階段,共六周。除核桃外,參試者的飲食清單一致。
  • 科學養生 ▏健康小知識;一顆核桃十功效,每天吃三顆,健康養生,預防...
    一杯牛奶提供的蛋白質約為7克,每天兩杯可滿足需要。此外,紐約皮膚學副教授弗蘭西斯卡·福斯克介紹,每天吃把南瓜子,可補足一天所需的鋅,減少脫髮。2.大腦:圓白菜健腦、抗抑鬱。金槍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於改善大腦功能,趕走抑鬱。同時,研究顯示,每天吃兩道甘藍類蔬菜,如圓白菜,認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減慢40%。
  • 21萬人32年的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核桃等抗炎飲食在...
    相比之下,核桃等抗炎食物可以產生完全相反的影響,它保護人體免受包括白介素、趨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等炎症標誌物的侵害。所有這些標誌物都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中脂肪和膽固醇積聚有關。 過去的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等健康飲食方式可以降低許多炎症標誌物。
  • 核桃補腦抗氧化,該吃什麼樣的核桃?每天吃多少?
    從小我們就聽說「吃核桃補腦」,小朋友要吃核桃,孕媽媽也要吃核桃,核桃卓越的健腦效果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核桃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脂肪酸中不飽和脂肪酸佔到了90%以上,而且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極易被人體吸收。
  • 核桃,花生,瓜子……這些堅果每天你吃多少?
    堅果通常分為兩大類:一種核桃、花生這樣的堅果吃的時候有一些油,但是卻很香很香,吃多了會有一些膩!還有一種堅果是像板慄這樣的,口感糯糯的,吃起來也是很香,但是沒有油膩的感覺。第一種堅果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較多,對於人體的心腦血管的改善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第二種堅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多,可以代替一部分主食。那平時我們應該吃多少呢?是不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我們就可以多多的去吃了?
  • 年齡大了,運動是抗衰老良方,吃這些可以緩解運動後炎症和疼痛
    許多研究表明,薑黃素作為補劑可以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活動性,減輕關節炎症。事實上,有證據表明薑黃素在減輕炎症和疼痛方面可能和非處方的布洛芬一樣有效。在一項研究中,185名骨關節炎患者連續四周每天服用1500mg薑黃素提取物,另外160名患者每天服用1200 mg布洛芬。結果顯示,兩組在疼痛和活動性方面都表現出顯著的相似的改善。薑黃素如何發揮這些有益的作用?
  • 哈佛大學新研究:促炎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抗炎飲食保護健康
    我們吃的食物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包括體重、膽固醇水平和血壓等一些列健康指標。某些食物也可以促進或抑制慢性炎症。眾所周知,慢性炎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免疫系統的激活與慢性炎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
  • 一種東西每天吃,可保防病30年,延壽30%!老人孩子都能吃
    今天告訴大家:我們每人每天吃一種東西,一小把,就能顯著降低未來30年因心臟病、癌症等致死的可能性。你信嗎?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這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一項30年持續的數據跟蹤調查出來的結果。
  • 核桃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核桃有這些神奇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核桃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物,吃核桃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不過想吃它可是不容易的,因為它外表有一層堅硬的外殼,需要用專用的開殼器來打開,那有朋友會問核桃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呢,吃核桃又有哪些功效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抗炎食物」名單公布了,每天吃兩口,或能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
    顧名思義,就是能抵抗體內炎症發生的食物。有研究證明,人類面臨的頭號健康殺手——心血管疾病,和我們體內炎症狀態有密切的關聯,而我們可以通過食物來改善體內炎症的狀態。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抗炎食物對於改善體內炎症,作用顯著。
  • 糖尿病友備孕可以適當吃點堅果,研究發現顯著改善精子功能
    我們一直鼓勵糖尿病人日常可以適當多吃點堅果,對血糖控制、整體健康有益,因為堅果都是超級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等含量比較均衡。現在,最新研究還發現,堅果可以顯著改善精子功能,改善DNA甲基化,對於保護遺傳基因有益。因此,如果糖尿病人想要備孕,可以適當多吃點堅果,不僅對血糖控制有好處,對後代也有益。
  • 每天吃1克薑黃可改善記憶力
    據《印度時報》近日報導,《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僅在早餐中增加1克薑黃,就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記憶力,降低認知障礙風險。新研究中,莫納什大學莫納什亞洲研究所教授馬克·瓦哈韋斯特對一組年齡至少60歲的臺灣男女參試者的工作記憶進行了測試。參試者均是最近被確診患有且未經治療的前期糖尿病患者。研究人員讓參試者吃「1克薑黃+白麵包」的營養早餐。參試者分別在餐前和餐後幾小時接受工作記憶測試。結果發現,適度添加薑黃的普通早餐可明顯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記憶力。
  • 最新《細胞》論文力證「輕斷食」好處:減輕炎症,改善慢性免疫病
    間歇性斷食,又稱「輕斷食」,一種方式是每天的一段時間內不進食或少吃(圖片來源:123RF)為此,Merad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人類和小鼠身上檢查了間歇性斷食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發現可以減輕炎症。他們的結果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的最新一期。
  • 中國人應該怎麼吃? 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
    一日三餐究竟該怎麼吃?中國營養學會近日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或許能為我們的食譜提供最科學的建議。-350克  (舊版200-400克)  畜禽肉40-75克  (舊版50-75克)  水產品 40-75克  (舊版75-100克)  蛋類280-350克  (每周)  鹽  (舊版6克)  油25-30克  糖
  • 吃核桃板慄不如吃它,簡單一做香濃美味,常吃對女人和孩子的頭髮大...
    黑芝麻的本事不容小覷,常吃對女人和孩子的頭髮大有好處,喜歡吃黑芝麻的老人腿腳也更利索,吃板慄核桃都不如吃它。 自製黑芝麻糊(即食衝飲黑芝麻粉) 黑芝麻200克、糯米粉100克、核桃和花生各50克、紅糖30克。常吃黑芝麻雖然有諸多好處,但也不是所有體質都適合食用,如果您不知道什麼人不能吃黑芝麻,可以留言給我。
  • 每天吃3個它,抗血栓、清血管!醫生天天吃,就是忘了告訴你!
    今天小遍給大家介紹一種預防和治療血栓效果非常好的食品,那就是核桃。最新研究顯示,核桃不僅僅有健腦益智,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的作用。同時,核桃還有很好的保護心血管,抗血栓的功效。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核桃的功效和食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核桃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核桃就被醫家和民間認為是滋補強壯的食物。從現代營養學和醫學角度看,它可以稱得上是滋補食物中的珍品。
  • 多篇研究:多吃堅果可促進機體健康!
    研究者對當前很多研究堅果攝入和疾病風險之間關係的文章進行分析發現,每天20克(相當於一把堅果)堅果就能夠降低個體將近30%患冠心病的風險,15%的患癌風險以及22%的早死風險。同時每天至少20克的堅果攝入還能夠降低個體大約50%的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風險,以及大約40%患糖尿病的風險,當然研究者指出,目前還缺乏大量數據來闡明這些疾病和堅果攝入之間的關聯。
  • 天天都在吃的東西,卻可能讓炎症跑遍全身!一定做好3件事
    ,18~60歲的血壓正常者都出現了2個炎症關鍵指標顯著升高的問題。警惕鹽敏感體質既然高鹽有危害,那麼少吃不就好了?但做起來卻很困難。雖然和2000年的數據相比我國居民總體用鹽量已經下降了22%,但根據2019年的調查顯示,75%的人仍然用鹽超標,每天用鹽量超過10克,而推薦用鹽量只有6克。
  • 碧根果長得像核桃,但別真當核桃吃,吃多了可能變成「喝油」?
    碧根果也叫薄殼山核桃,原產於美國,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它與核桃有比較近的親緣關係。碧根果帶有一定的鹹味,比核桃口感稍軟,少了核桃的澀味,碧根果的皮也更好剝,所以碧根果比核桃更受年輕人的喜愛。民間都有「吃核桃補腦」的說法,所以普遍認為核桃是非常有營養的乾果,那麼既然碧根果與核桃長得很像,而且要更好吃,能不能用碧根果代替核桃來吃呢?從營養成分上來看,碧根果仁含有13%的碳水化合物、9.17%的蛋白質、還有高達69.8%-74.01%的脂肪,是木本油料中含油率最高的一種,而核桃仁中,蛋白質含量大約在14.9%左右,脂肪含量在58.8%左右。
  • 吃核桃能激活大腦調節飽腹感和欲望的區域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Olivia M Farr博士是BIDMC內分泌、糖尿病和新陳代謝系的負責人,他說:「我們知道人在吃過核桃之後會有很強的飽腹感,但是能發現大腦中與食物線索相關區域的活動發生變化還是非常令人驚訝,食物線索指的是,人們吃的什麼以及他們的飢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