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吃的東西,卻可能讓炎症跑遍全身!一定做好3件事

2020-12-05 齊魯壹點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缺了鹽,人們會變得全身乏力、頭暈目眩,甚至休克昏迷。

但吃鹽過多也並非好事,很多人都知道長期高鹽容易誘發高血壓,《柳葉刀》雜誌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300萬人因吃鹽過多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然而,鹽究竟是如何影響血壓的呢?很多人並不了解。據可可所知,高血壓只是高鹽帶來的眾多危害之一,真正危險的其實是……

1

鹽多必失

當心炎症跑遍全身

《中國循環雜誌》上一項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顯示,在3周的慢性鹽負荷試驗中,18~60歲的血壓正常者都出現了2個炎症關鍵指標顯著升高的問題。這說明炎症在全身範圍內悄悄發生,儘管可能並沒有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試想一下,當人們數年或數十年保持高鹽飲食,就意味著這樣的炎性反應可能持續了同樣長的時間,對全身的損傷幾乎不可逆轉。

從某種程度上說,高鹽引起的炎症,正是引發包括高血壓在內的一系列疾病的首要誘因,也讓癌症風險不斷升高。

1

血管慢性炎症

首先,受到高鹽激活的炎症容易引發白細胞黏附,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及交感神經系統,造成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加劇血管收縮;其次,鹽裡過多的鈉容易引起水鈉儲留,可能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發生水腫,以致於血管腔變窄。

在兩者共同作用下血壓升高,如果長期高壓得不到緩解,血管狀態將難以逆轉,最終患上高血壓。

2

慢性胃黏膜損傷

食鹽的滲透壓高,會對胃黏膜直接造成一定損害,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後者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因此在高鹽飲食下,胃黏膜更易發生炎症、潰瘍、細菌感染,久而久之癌變機率也會升高。

3

腎功能減退

人體95%的鹽需要通過腎臟代謝並排出體外,這一過程還要有大量水分的參與。但如果攝鹽超標,就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網負荷過重,高滲透壓可破壞毛細血管通透性,引發血管炎症並造成阻塞。

阻塞的血管多了,鹽分和水分滯留在腎臟內外組織中,就容易產生水腫,反過來壓迫正常血管,時間一久可導致腎功能減退、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增加尿毒症、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患病風險。

4

骨質疏鬆

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中,就會有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競爭,使鈣的排洩量增加。同時,鈉鹽還會刺激人的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從而激活破骨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化酶,破壞骨質代謝的動態平衡,讓骨骼提前衰老、骨密度下降。

5

免疫力降低

過量的鹽分在代謝時容易產生一個副作用,就是讓糖皮質激素在體內積聚,抑制粒細胞的功能。粒細胞是免疫細胞中主要負責抗菌的細胞,受到抑制後,人體對病菌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

同時高鹽還可能導致另一部分免疫細胞過度活躍,以致於出現免疫機制紊亂,引起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銀屑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2

控鹽為什麼這麼難?

警惕鹽敏感體質

既然高鹽有危害,那麼少吃不就好了?但做起來卻很困難。雖然和2000年的數據相比我國居民總體用鹽量已經下降了22%,但根據2019年的調查顯示,75%的人仍然用鹽超標,每天用鹽量超過10克,而推薦用鹽量只有6克。

而且控鹽對每個人來說也有難度,有些人屬於鹽敏感體質,即便控制在每天6克也可能並不安全。

1

什麼是鹽敏感體質?

有些人天生對鹽分更加敏感,具體表現為,攝入的鹽數量一樣,但對身體的影響更大。這可能是由於腎臟排鈉水平先天不足,或者交感神經敏感性較高等原因造成的,後果就是對鹽的耐受力更低,攝鹽較多時發生胰島素抵抗、炎症和高血壓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

調查發現,兒童中的鹽敏感檢出率達21%,而其中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檢出率更是高達40%;成人高血壓患者中,有鹽敏感體質的人佔60%。

2

如何應對鹽敏感?

鹽敏感體質多來源於遺傳,因此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一定要更加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在控鹽方面要比普通人更加嚴格一些,具體用量需諮詢醫師。建議將普通鈉鹽換成含鉀的低鈉鹽。

3

做好3件事

控鹽更有效

想要控制好用鹽量,除了自覺少吃鹽以外,還要注意做好以下3件事:

1

慎用調味料

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1000~2500毫克,而普通食鹽中含40%的鈉,因此每人每天吃鹽不宜超過6克。此外,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麵醬等調味品,也都是含鹽大戶,一勺約5~6毫升的醬油中就含有1克鈉;20克黃豆醬中含有2克鈉。

如果使用了含鈉的調味料,還應相對減少用鹽量。如果想追求鮮味,可用檸檬汁、醋、蔥、姜、蒜等代替。

2

使用限鹽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做飯時使用2克限鹽勺的人,3年後平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減少了3.49克,而不用限鹽勺的人平均僅減少2.2克。這些使用限鹽勺的人3年後血壓降低幅度也更為明顯。

3

適當補鉀

鉀和鈉,可以說是兩種對立元素,當鉀元素多的時候可以促進鈉元素的排出。一般情況下,推薦每日攝入2克的鉀元素即可,而想要起到預防慢性病的效果,可以攝入3.6克。

在蔬菜中,菠菜、莧菜、青蒜、大蔥、蠶豆、山藥等的含鉀量比較高;而在糧食中,蕎麥麵、玉米面、紅薯中含鉀則比較多;水果中以香蕉、西瓜比較豐富。

相關焦點

  • 宮頸病變有提醒,做好3件事,宮頸乾淨,HPV自己走
    30歲媽媽查出宮頸病變,丈夫甩袖離開,醫生:2件事早提醒30歲的何女士是一名幼兒舞蹈老師,養育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生活雖說不算得上很富裕,但非常幸福,可是在前些日子,他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在她身體下面長了一些類似痘痘的小疙瘩,而且下體還伴有瘙癢,於是她上網搜索了一下,可能是尖銳溼疣,而出現尖銳溼疣極大能是感染上了
  • 做好三件事,子宮健康防炎症
    以上4種跡象有可能說明你存在宮寒的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調節,宮寒雖然不是病,但是卻容易引發一系列病症,只有保證子宮溫暖,才能使女性身體健康。 女生「宮寒」的誘因公布,三件事最好避而遠之 喝冷飲、吃冷食中醫認為:女性體質屬陰,不建議過分貪涼。
  • 肚子疼不只是腸胃炎,可能情況不是太好,做好這3件事,或能改善
    肚子疼不只是腸胃炎,可能是不太好的情況。大部分人腸道有疾病,吃兩片藥緩解一下就過去了,殊不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腸道的疾病發生了病變,成為了直腸癌。2、對疾病的忽略癌症屬於慢性疾病,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炎症不被及時的治療,從而慢慢發生了病變,所以我們平常的腸炎一定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 預防婦科炎症,經期牢記1句口訣,常做3件事,排毒素,子宮更光滑
    文/橙子責任編輯:小宇子宮是女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子宮不僅可以孕育新生命,還可以將體內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如果子宮不健康,會影響人的健康,中醫常說,預防婦科炎症,月經期間牢記以下1句口訣,避免子宮受涼,預防子宮內部滋生細菌,常做以下這3件事,促進子宮的血液循環,加快子宮內部的代謝速度
  • 10個信號,說明身體處於疲勞極限,做好4件事,遠離「過勞傷害」
    10個信號,說明身體處於疲勞極限,做好4件事,遠離「過勞傷害」在這個處處是競爭的社會,關於很多人來說,「好好歇息」現已成為了一種奢華。因為工作稍微不努力,就很可能被公司辭退,然後沒錢吃飯的租房子,很容易被一座城市無情的拋棄。有人說,年青就是拿來折騰的,這點累不算什麼。
  • 做好這3件事,不怕腦梗找上門
    2、人體睏倦當人們持續出現嗜睡沒有精神,可能是腦中樞的一系列異常反應,提示著腦部可能存在著血管硬化的情況,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視,會導致腦部缺血更加嚴重,出現腦梗塞。因此當人們頻繁打哈欠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是否是腦梗塞的前期症狀。
  • 醫生:做好這幾件事,尿路感染不敢來犯
    發生了尿路感染是讓人頭疼的事。不僅生理上不舒服,還有吃各種抗生素。特別是女性只要犯一次後面就會隔一段時間來一次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那麼為什么女性就很容易尿路感染?建議做好以下3件事1.注意衛生衛生是每個人必須要做好的事,特別是個人衛生,關係到自身的健康,女性就最需要細心照顧自己,平時穿一些純棉的內褲,褲子儘量寬鬆一點,這樣就會讓自身細菌的私處減少細菌的產生。
  • 產後別偷懶,這3件事越早做越好,比坐月子更有好處
    很多沒有生孩子之前都是A4腰,大長腿,都是花季般的少女。但是懷孕之後,慢慢的腰沒有了,脂肪越來越多,全身都腫起來。從90斤變成了140斤。看著很多明星生完孩子,出院的時候,就和沒有生完一樣,就幻想著自己是不是也會一樣。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生完孩子,可能就減掉了孩子的體重,A4腰回不來了,大長腿也回不來了。
  • 過來人:提前做好這3件事,免得折騰太久
    到了要做四維彩超的孕周,孕檢時醫生會提前告知,對於這次產檢,大多數孕媽都非常重視,它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寶寶的情況,不過檢查前,不光是孕媽要做好心理準備,胎兒也得做好準備,否則胎兒不配合,四維彩超不能順利通過。
  • 備孕一年都沒看到「兩條槓」,可能是你這件事沒做好
    而現實中,部分人天天過夜,天天懷不上。對於夫妻來說,不論是頭胎還是二胎,都有一堆問題,一頓操作下來男方女方都是苦不堪言。跟隨今天的案例,讓我們看看醫生給大家的建議,如何做到輕鬆備孕:1解決問題醫生你好,我今年29歲,最近在備孕二胎。
  • 要想擁有一個好視力,做好這3件事,比吃再多的魚眼睛都管用
    老一輩的很多俗語都暗藏著智慧與道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以形補形」是老一輩總結出來的,認為吃豬肚補腸胃功能,吃豬腦補腦袋,吃魚眼睛補眼睛。那麼,吃魚明目到底有沒有道理?答案肯定是沒有。如果真的有用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近視眼的存在,也不會有那麼多患眼疾的人了。
  • 轉告家人:查出高血脂之後,少吃3白,做好1件事,血管「感激」你
    身體出現三種異常,八成是血脂升高了,一定要及時的注意一,頭暈頭痛的情況出現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經常出現頭暈頭痛,那麼一定要及時的注意,很可能就是體內的血脂已經升高了。二,視力出現模糊血脂升高之後,還會引發視力模糊的情況,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眼部周圍缺乏血液滋養,就會嚴重的導致視力模糊的情況出現,對於中老年人而講,身體的代謝本身就比較下降,如果出現視力模糊或者是眼睛看不清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注意,可能是血脂已經出現了異常。
  • 毛孔粗大特顯老,平時堅持做好3件事,縮小毛孔細膩皮膚!
    在生活中都是哪些因素造成毛孔粗大的呢?1、油脂過多皮脂腺在受到刺激後,就會出現分泌旺盛的情況,油脂並不會被直接排到皮膚表層,而是通過毛囊導管的從頭髮的根部排出,當肌膚內部油脂分泌過多,就會把毛囊撐大,就會呈現毛孔粗大的情況。
  • 不妨每天做好3件事
    事實上有很多好的習慣都能促進大腦的供血,下面3件事簡單的事就能達到這樣的需求,讓大腦快速「滿血復活」。均衡飲食調理: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讓大腦滿血復活的意義是非常大的,腦供血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不足或者供血輸送不上,而這兩點通過飲食均衡調理的作用都是非常顯著的。
  • 這幾樣東西吃多了,再貴的防曬可能都白塗
    「小布,要怪也該怪大太陽噻,咋個扯到吃的東西切了哦,關小龍蝦、芒果好多事呢?」哎呀說你們太單純你們還不信,圖樣圖森破啊!像小布盆友這種曬壞了的叫日光性皮炎,火熛熛的太陽只是外因,而吃下切的東西才是內因!
  • 醫生提醒:超出範圍也別慌,做好3件事
    如果檢查時間太遲,空腹的時間過長,或者空腹時間較短都會影響檢查的結果,血糖存在誤差,可能偏低或偏高。醫生提醒:超出範圍也別慌,做好3件事那然後突然檢查,發現自己結果異常,超過正常範圍,先不要慌張,因為檢查的結果跟檢查前的一些飲食,運動,休息等因素有一定的 關係,建議再次做空腹檢查,如果數值超出正常範圍,可做糖耐量試驗,診斷病情,
  • 做好2事,常喝3水,暖宮防炎症
    腹股溝發黑腹股溝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它與女性子宮的距離非常近,很多人在平時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這個部位,如果子宮內堆積大量毒素垃圾的話,慢慢就會擴散,這樣就會使腹股溝附近的皮膚出現發黑髮暗的情況。
  • 做好3件事,降血壓、防溢血,有助健康
    即使存活下來,也會使患者產生一定程度的肢體、語言、認知障礙。導致突發腦溢血的原因很多,如長期吸菸、酗酒、過度工作和高血壓等,尤其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更是腦出血的「首選」,很多人認為腦出血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疾病很難有治癒的可能性,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有辦法治好腦出血嗎?
  • 地球每天都在吃的東西?對的!並且每天能吃60噸!天天如此
    人生在世從出生到死亡離不開三種東西,那就是水、空氣、食物。人每天都要吃東西,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人生命當中每天都在消耗能量,所以需要食物來補充能量,但是你知道嗎?生我們養育我們的地球也在一刻不停的吞噬著物質,就像人吃飯一樣,並且地球每天吃的東西還不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睡覺前有3表現,可能過多「抽菸」了,吃3物做三事,清除體內煙毒
    一個人在晚上出現持續咳嗽,也沒有痰,這時候很可能是因為抽菸過多的緣故。3.晚上睡覺經常出汗也可能是抽菸過多的一個表現。清除煙毒做好3件事1.多喝水是清除煙毒的一個重要的小妙招。為了加速菸草中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可以經常按摩身體的各個穴位,不僅有利於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運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可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減輕菸草對身體的危害。因此經常抽菸的人可以經常按摩全身的各個穴位,來清除體內的煙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