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為君,才幹為臣

2021-01-15 瀋陽北塔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親友書講記》

今暗後明,這就是我們絕大多數的大眾,就是絕大多數我們老百姓的命運,因為我們沒有非常深厚的名門貴族的背景,對吧?也沒有非常深厚的權利、地位,或者財富,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擁有這些,我們都是農民的孩子,或者城市裡面普通居民的孩子,而且還不一定才華出眾。正因為如此,他也沒有什麼本事,沒有什麼能耐。可是,比如《射鵰英雄傳》裡邊的郭靖,這個郭靖是笨笨的,而後來他就變成一代大俠,對吧?那個是武俠故事,但是他這個比喻很恰當。他笨笨的,可是每次上當受騙的時候他會積累一點,每次上當受騙他就積累一點,他就慢慢地磨練出來了鋼鐵一般的意志,而且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從不聰明的人,變成為聰明人是很容易的,但是聰明的人變成為邪惡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最害怕的是什麼呢?就是早早發財的人。年輕的時候發財,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他很可能就會走向邪惡的路。但是,年輕的時候經歷百般的曲折,到了四五十歲,慢慢地富有起來的,這種人思想也成熟了,知道該怎麼做了,很沉穩,他基本上就知道該怎麼去落地。像我們這些普通的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勞苦大眾,就是今暗後明,要是有足夠的德行的話。才華是可以積累的,慢慢地,德行一定是要有的,所以說今暗後明,就是這樣。

你看到沒有,只要你有足夠的德,其實你用不著才華,你身邊會有很多有才華的人聚在你的周圍,你會變成為非常了不起的人。你看看《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我不是說《三國志》裡邊的,是說《三國演義》裡邊的那個故事人物。其實他沒有什麼太出眾的才華,可是他有足夠的德行,所以他周圍有諸葛亮、龐統等,非常有學問的這些人圍繞在周圍,張飛、關羽之類的一大堆的英雄圍繞在周圍,所以劉備活著的時候其實是很精彩的。為什麼?因為他有德,他的德感化了周圍的每一個人,因此這些人都是為他馬首是瞻。這就是德的力量,因此德是主,才是臣。因此,在才和德之間你一定要選擇德,才自然就會有了。如果你只選擇才,而不選擇德,你的才的作用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災禍。所以一定要記住,今暗後明,這是我們普通百姓應該選擇的路。如果具備才華出眾的話,那就是明了;你再有德行的話,那就是今明後亦明了,最好的結局就是這樣的。

相關焦點

  • 出將入相,文德武功——一代明臣楊一清
    大家好,我是羅瓊,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明朝一代明臣楊一清。明朝嘉靖時期,張璁和桂萼趕走了費宏,楊一清便依次而得任首輔,張、桂二人入閣的道路便暢通了。桂萼是在《明倫大典》已修成的次年才得入閣的,那時他們已是紅極一時,圍聚在他們周圍的人已有很多,聲勢也極大,可以說是門戶已成,幹一些打擊報復,構陷排擠的事,早已成為極習見的常事了。那時石琺、賈詠都已去職,留在閣內的閣臣共有首輔楊一清、次輔翟變、張璁、桂萼四人。次輔翟變,人極軟弱,是個扶不起來的人。
  • 太上老君為道教至尊,為何甘願在玉帝手下為臣?
    太上老君為道教至尊,為何甘願在玉帝手下為臣?太上老君作為道祖,為何會在玉帝手下為臣?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太上老君是至高無上的創世神。道生一,已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玉帝是三界的主宰,統轄神人魔佛仙聖,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道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他是傳說中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萬天帝王。民間更將其視為天上的「皇帝」,其祭祀儀式往往超過了三清規格。
  •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大明滅亡崇禎應負多大責任?
    崇禎曾云: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 在中國古代封建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皇帝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一個皇帝是十分強大,且政治能力突出的話,那麼,人民也將過上更好的生活。雖然說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將這種權力進行很好的利用。
  • 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值得一看)
    人活一世,缺什麼都不能缺德,人若無德,必會遭殃。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人們常說,自求多福。意思就是自己的福氣,自己修。有沒有福氣,其實都是靠平日裡的行為舉止。人應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什麼事情,不管小事還是大事,都應該樂善好施,你儘管善良,福報就在路上。人生一回,缺能力,缺文化,缺錢財都不是問題,缺啥都不能缺德,一旦德沒了,眼晴就紅了,心就黑了,良心就喪失了,甚至可以六親不認,千萬不可缺德,積德就是積福。無德必生禍,積德積福少生禍。
  • 以韋伯權威理論,解析託孤之臣諸葛亮、張昭教育方式的利弊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諸葛亮是劉備人生轉折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隆中對,幫助劉備走過了長坂坡兵敗的人生至暗時刻,又輔佐他一路走進益州並稱帝,為劉備和蜀漢政權立下了巨大功績。
  • 「逼善」不成德 「積善」方為德
    「逼善」不成德 「積善」方為德 發表時間:2015-08-20   來源:貴州文明網慈善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而不是被幹預的被動行為,被迫不叫慈善。慈善,不是只有捐錢的數量可觀才成為慈善,那些小的善舉同樣不可忽視。捐一億是慈善,捐一元就也是慈善,慈善應是「勿以善小而不為」。日行一善,是多麼難得的堅持。荀子云:「積善成德」,善行累積便是德,被迫行善不叫德!   慈善的核心是「愛」。這種愛是一種情感,需要民眾主動把慈善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無忌為什麼被稱作信陵君?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弄明白戰國時期的「君」是什麼。 尊號還是爵位? 先秦的封君,是郡縣制改革中對舊制度的一種妥協,是一種實授爵位。而尊號多數都是沒啥實際意義,只為避諱之類而出現的。
  • 世界地理小區域——德幹高原
    材料一:下圖為印度半島某區域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圖,熱帶乾燥常綠林屬於熱帶雨林中喬木相對矮小的一類。材料二:圖示區域主體屬於德幹高原,東邊以東高止山脈相連,西邊與西高止山脈相接。與同緯度東部平原相比,每年7、8月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帶的洪澇程度尤為嚴重。(1)從自然植被分布角度,比較說明西高止山脈和東高止山脈特點的主要差異。
  • 德幹高原是如何成為莫臥兒帝國的潰瘍的?(下)
    (德幹城堡)在在為50餘年的最後一半時間中,奧朗則布傾力於德幹。攻滅比賈布爾與戈爾康達兩個印度版圖上僅剩的大國後,他在更南方前線的總督甚至進軍坦賈武爾,快要到達印度南部的海岸了。這可是自從伊斯蘭誕生以來從來沒有穆斯林統治者做到過的赫赫武功,可是又能怎麼樣呢?
  • 《說文解字》第287課:細說「德」字
    其實古「德」字結合後來的字義,有點會意的意思,眼中只有直道,可不就是有「德」,再有,直著向前走,用力於始終如一的目標,可不就是德。)到金文中豎上又加了一點,強調目標點,點又漸漸演變為一橫,強調終點線。後來又在直下加了一個「心」字。德遂以「」為聲。字從直從心,也就是古「德」字。德的本義是升,登。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升當作登。
  • 「德」的概念史︱「德」:一種中國觀念的起源與演變
    與此同時,《易經》和五行說均表明,中國文明的氣化宇宙觀又認為天地間的神秘力量是不斷流轉的;換言之,「德」有可能被「天」賦予他人,而此時則被認為是前任君主的所作所為已背離了「天」的期望。因為正如許景昭所言:「古人理解為『天命』,即上天所賜予的殊榮,亦可理解為上天的任命。而統治者必須施行德政,才稱得上配合了上天的授命;相反的話,便有可能被『革命』。」
  •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誰說的?孔子表示不背這個鍋
    於是後來,就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聖人孔子所說,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孔子所說。這句話是出自《隋唐演義》七六:「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蓋以男子有德者,或兼有才,而女子之有才,未必有德也。」
  • 道教宗派:三皇派、幹君派、清水道、李家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
    另一說法是《三皇文》為帛家道的帛和所傳,相傳得之於西城山石壁,其經後由鄭隱授之葛洪,該經固有兩種經本,一種稱《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經》。而另一種為鮑靚秘藏於「大有宮」中的《大有三皇文》,又稱《大有經》,都是一種劾召鬼神的符書。
  • 厚積薄發展翅飛翔,若羽臣10周年品牌升級意味著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近期迎來10周年品牌升級的若羽臣很有發言權。  一切還得從若羽臣換上新Logo說起  修改視覺設計是品牌升級的最直觀體現之一,若羽臣在更換新Logo這件事上可花了不少心思。從2019年3月立項以來,若羽臣傾公司上下的設計人才,由多次斬獲國際設計大獎的若羽臣設計大神林楓楠親自操刀,加上23位若羽臣er的傾力協助,經過9個多月、6輪設計PK後,若羽臣的新Logo終於誕生。
  • 成吉思汗5年完成西徵,宋朝在幹什麼?戰爭、女人和姦臣諸事繁忙
    兩個王朝都沒有意識到,成吉思汗北伐要幹什麼?成吉思汗北伐後,必定滅金、夏,然後再滅南宋。因此,成吉思汗西徵後的5年間,宋朝與金朝的戰爭,各自削弱的實力,以至於後來蒙古軍南徵,根本擋不住。就如王夫之評價宋寧宗:「高宗朝有恢復之臣而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照此而論,寧宗朝既無恢復之臣又無恢復之君。寧宗之為君,韓侂胄之為相,豈是用兵之時?」
  • 此人是平原君門客,出使楚國一趟便發明三個成語,個個都婦孺皆知
    戰國時期有專門養門客的貴族,其中當屬「戰國四君子」最為出名,這四人中以平原君趙勝最大公無私,因為他遇到好的才人,總是推薦給自己國家,而不像其他三位一樣,把人才飼養起來自己用。平原君一共養了三千門客,可當他要出使楚國時,想找20個文武全才,跟自己一起去完成任務,無奈經過挑選只得了19人,還差一人始終湊不夠,正當平原君犯愁時,手下突然有個門客站出來,表示願意跟平原君一同出使楚國。
  • 美聯臣面膜戰略發布會召開 面膜行業迎來"肽美時代」
    本次大會除了為美聯臣經銷商提供分享以及市場拓展的機會外,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美聯臣公司與央視戰略合作關係啟動,央視廣告總監親臨現場與美聯臣集團高層進行籤約。,是以醫學美容科技為核心產品的頂級抗衰皮膚護理品牌,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技術,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高端美容市場美聯臣品牌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 晉武帝司馬炎:天下皆願禪代,君以為何如
    及七年,出後宮才人妓女以下,僅三百七十人而已。怠荒如此,復何暇為久遠之計哉?凡功名之士,多非純正之徒,故守成與創業異情,而櫛風沐雨,共取天下之人,或不足以託孤寄命。然此亦隨創業者之心量而殊,茍有安民定國之志,自亦有具公心,抱大志者,相與有成,如魏武帝之有荀文若,蜀漢先主之有諸葛孔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