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展太空垃圾回收研究

2020-11-27 中國網

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展太空垃圾回收研究

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3-01-09   發表評論>>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將太空垃圾進行回收再利用,如果他們的研究得以成功,那麼未來太空垃圾將有望被製作成宇宙飛船輻射屏蔽罩而節約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太空飛船產生的大量塑料包裝廢棄物,可能是製造輻射屏蔽罩的理想材料。

他們目前正在對由太空垃圾製造而成的小瓦片進行測評,以確認它們是否可以安全的儲存在太空倉內,以及是否可以在太空探索任務中起到屏蔽輻射的作用。

美國航空航天局加利福尼亞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研製了一臺壓縮機。他們利用這臺特殊的壓縮機將諸如礦泉水塑料瓶、衣服下腳料、膠帶以及鋁箔飲料袋等的太空垃圾進行融化,製造出一批直徑約8英寸(約20.32釐米)、厚約半英寸(約1.27釐米)的圓形小瓦片。

奈奎蒂克(Qinetiq)公司北美微生物學家瑪麗?赫姆裡克(Mary Hummerick)參與了此項研究,她認為這些小瓦片可以在輻射屏蔽方面發揮作用。

她說,如果這些小瓦片中的塑料成分含量足夠高,就可以屏蔽輻射。包括太空人的休息區域在內的許多太空船區域都需要增加輻射屏蔽罩,以保護太空人免受太陽光的灼烤。

赫姆裡克及她所在的團隊正在研究小瓦片是否含有有微生物,這對於太空人的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赫姆裡克透露,製造小瓦片的過程消滅了大部分的細菌,但少部分細菌可能會存活下來,並重新繁殖。

由於太空倉中的資源及空間有限,廢物處理對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任務規劃人員和太空人來講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在太空中,太空人不允許隨意扔垃圾。因為扔掉的垃圾可能會汙染一個星球。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如何對水進行回收,以便太空人重複使用。因為水的密度大,重量較重,難以帶入太空,因而將水進行處理並回收利用對一次成功的太空任務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赫姆裡克表示,我們的信念是,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有限資源,賦予它新的生命。水是非常有價值的,因而我們想竭盡所能回收利用它。(崔修佳)

相關焦點

  • 回收、清除、修復、升級 太空垃圾或成「香餑餑」
    近60年的太空探索,在地球軌道上留下了很多垃圾,一些碎片甚至像油漆斑點那麼小,而另一些則是早就沒有了燃料的衛星「屍體」。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估計,目前垃圾碎片數量超過了50萬個,它們時不時地對國際空間站或衛星造成威脅,以前發生過的碰撞和摩擦,未來也在所難免。
  • 2020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報告(27.4萬份)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太空計劃,並開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4、航空電子學和人素工程:制導/導航、航空電子學、飛行管理和模擬技術。目前掌橋科研收錄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研究科技報告多達27.4萬份,包括2020年最新研究報告,在掌橋平臺上,皆可獲取下載這些報告的原文。
  • 清理太空垃圾的酵母
    圖片來源:Pixabay太空人需要輕裝旅行,每一升額外的補給品都會增加火箭的負擔,但是僅攜帶必要的食物,又無法滿足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 美國航空航天局為火星樣品返回計劃做準備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星期二發布了一份單獨的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該機構現在已經準備好開展其火星樣本回收活動,將原始樣本從火星帶到地球。該機構成立了 MSR 獨立審查委員會(IRB),以評估其早期的概念,即與歐空局(ESA)建立開創性的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從另一個星球返回第一批樣本。
  • 太空噩夢將結束!歐洲航天局發明神器,2025前進入太空收垃圾
    據報導,伴隨著太空垃圾在地球周圍的數量越來越多,科學家們也對它的擔憂越來越大。不過,很快太空垃圾就要開始被清理了,根據埃菲社8月16日的報導,歐洲航天局準備成為太空垃圾清理的先鋒,將要在2025年之前,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太空垃圾清潔器。
  • 中俄航空航天開展新合作 著眼清理太空垃圾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6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表示中國正在考慮與俄羅斯合作清理太空垃圾。田玉龍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俄過去在航空航天方面有著良好的合作。此外,中俄還將在空間物體、太空垃圾觀測及管理方面展開合作。田玉龍還表示,中俄兩國正在對遠程遙感衛星展開緊密合作。他指出,兩國政府間合作十分融洽,並且合作還涉及工業和商業領域。下月中方將派代表團訪問俄羅斯,對太空垃圾問題進行討論並分享數據及觀測信息。此外,中國代表團還將訪問其他金磚國家。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詹森太空中心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有一座著名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構——詹森太空中心。它從1961年開始它負責協調管理美國的載人航天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任務控制總部就是在這裡。從1965年雙子星4號以來所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載人航空任務全部是由這裡指揮的。
  • 仿生手臂「回收」太空垃圾
    原標題:仿生手臂「回收」太空垃圾 這種機械手臂能在(概念圖) 太空垃圾隱患巨大,各國都嘗試解決,卻沒有立時可行的方案。瑞士航天中心開展的清除太空垃圾計劃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回收」太空垃圾,正在研發一種超快仿生手臂。 按照該計劃,把這種特製的機械手臂安裝在衛星上,捕捉並回收太空飛行器碎片,最後帶著它們一起衝入大氣層焚燒殆盡。這種機械手臂的特點是「超快」:能在0.05秒內抓住各種不規則形狀的拋擲物。
  • 科學網—雷射大戰太空垃圾
    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最後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都圍繞地球運動著。那些曾經輝煌過的「金屬體」,伴隨著使命的結束,被遺棄在太空,變成了金屬碎片,最終成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 2008年,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電腦模擬圖像顯示,「太空垃圾」已經讓地球上空成了一個垃圾場。
  • 我在太空撿垃圾
    高層大氣研究衛星太空假想圖源:維基百科在發射衛星上太空的過程中,大部分火箭的第一節都會自然落入大氣燒毀,而後面級若能達到入軌高度,一般則會進行反推來回收(早期版本的火箭可能不會擁有此功能)。「清」就是發展太空垃圾清除技術,美國航空航天局正在試驗一種「雷射掃帚」技術擊落太空垃圾。俄羅斯科研人員還開發出保護太空飛行器與太空垃圾碰撞的新防護屏。
  • 地球軌道太空垃圾已達臨界點
    威脅上千衛星安全,太空人環境越來越危險  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效果圖)  上世紀90年代,一塊太空垃圾墜落在美國。晶報訊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1日公布報告稱,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該委員會呼籲美國航天局採取措施減緩太空垃圾的影響。
  • 太空垃圾多「撞暈」衛星 有必要制定「太空交規」
    厄瓜多航天局的官方微博客發布消息說,衛星天線「無法定向」,「圍繞兩根軸狂轉」」,被「撞暈」了。  自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以來,人類已向太空發射了5000多顆各類太空飛行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為太空垃圾在近地軌道上飄蕩。目前,地面上能觀測到並記錄在案的空間碎片約有4000多萬個,形成約3000噸太空垃圾,仍在逐年增加。可觀測到的最大碎片與一輛公共汽車相當,最小的與一個壘球相當。
  • 美國副總統彭斯與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布萊登斯坦
    美國副總統彭斯與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布萊登斯坦美國聯邦參議院商務、科技與運輸委員會13日就美國政府在太空發展領域的有關議題舉行了題為「新太空競賽:確保美國在終極邊疆(the Final Frontier)
  • 雷射大戰太空垃圾:讓其減速 最終跌入大氣層
    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最後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都圍繞地球運動著。那些曾經輝煌過的「金屬體」,伴隨著使命的結束,被遺棄在太空,變成了金屬碎片,最終成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科學報圖片)    2008年,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電腦模擬圖像顯示,「太空垃圾」已經讓地球上空成了一個垃圾場。
  • 美國追蹤5萬片大型太空垃圾 平均每年墜落數百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3年報導稱,他們監測的大約50萬件人造的和自然產生的所謂的太空垃圾,在地球軌道上可以達到17500英裡/小時(28164公裡/小時)的速度。太空垃圾會落到地球上嗎?「是的,它確實會。」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國家環境衛星、數據和信息服務(NESDIS)證實了這一點。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因此,目前擁有衛星的國家應對太空垃圾還是以「躲」為主,或者等待它們自己進入大氣層燒毀。 美國和俄羅斯各自都有先進的太空監視系統,能對相關太空垃圾進行嚴密跟蹤,並及時發布預警,使太空飛行器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躲」過太空垃圾。歐洲航天局也在對所有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太空垃圾進行編目,以便更好地掌握它們的動向。 預測哪些碎片將與運行中的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需要精準地建模。
  •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中國和阿聯的三個前往火星的太空任務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三架新太空飛行器將升空前往紅色星球。這是因為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之間,地球和火星處於相對位置,飛行器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火星。如果任務的發射按計劃進行,首個任務將於本周到期,那麼該太空飛行器將在明年年初到達。他們將加入到已經探測該星球的其他軌道器,著陸器和漫遊器的隊伍中。
  • 雷射或成為太空垃圾「清道夫」
    雷射可能成為未來的太空垃圾清理工。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提出解決太空垃圾問題的新辦法——用雷射把太空垃圾射下來,讓其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掉。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19日報導,日本科學家的新方法首先要使用國際空間站宇宙空間天文臺(EUSO)的特大視場望遠鏡來識別太空垃圾,然後用空間站中的光纖雷射器發射出強大的雷射脈衝把它們射下來。
  • 太空垃圾危害大 消滅這一潛在的「太空殺手」刻不容緩
    原標題:太空垃圾危害大 消滅這一潛在的「太空殺手」刻不容緩 由於人類的航天活動日益頻繁,因此,環地球軌道上不僅運行著大量太空飛行器,還散落著海量的太空垃圾。這些垃圾使得原本就已經不富裕的軌道空間變得更加擁擠,還威脅著飛行器和太空人的安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太空垃圾的那些事兒。 其實,太空垃圾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廢棄的衛星和火箭助推器、太空人作業時留下的物品以及太空飛行器碰撞時產生的碎片等。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2011年歐洲航天局公布的近地軌道區域的空間碎片合成圖片顯示,現在的地球如同被蜂群圍得密不透風的蜂巢,碎片帶的預言成為現實。儘管當時美國宇航局官員在理論上也接受了凱斯勒的推測,但在這個問題上仍然無所作為。因為當時捕捉和處理太空垃圾的成本極其高昂,困難重重,而且官員認為處理太空垃圾沒有到火燒眉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