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8日深圳消息(記者 林梅丹)「住在這裡很舒服啊!社區對我們老人特別照顧。我今年68歲了,天天都會下樓做運動,鍛鍊身體,保衛自己嘛。」四季花城社區居民黃阿姨剛剛打完桌球,和自己的「小姐妹」在喝水聊天,開心地告訴記者。
12月7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媒體團來到深圳的四季花城社區,在社區假日廣場周遭隨處都能聽到歡聲笑語,放眼沿途健身路徑都是「運動健兒」在揮灑汗水。四季花城社區「和諧相處、鄰裡相親、守望相助」的幸福感讓兩岸媒體人不禁羨慕起來,同行的臺灣媒體調侃道,「老了的時候我都想住進來。」
那麼,到底是什麼成就了花城「溫度」?答案便是「三大法寶」:構建一核多元共治體系、以「三化」志願服務培育社區價值觀以及打造「三型」離退休。
四季花城社區黨委書記肖蘭向兩岸媒體人介紹社區情況
四季花城社區建立健全以社區黨委為領導核心,居委會、工作站、群團組織、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社區單位等積極參與和有序運轉的治理架構,不斷創新社區自治的內容和形式。四季花城社區黨委書記肖蘭表示,四季花城社區2002年成立居委會,2006年成立工作站,2010年12月成立社區黨委,是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典型的城市化花園社區。黨務政務部門發揮橋頭堡作用,社區386名黨員在創新管理、服務民生和豐富居民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居民在打桌球
「奶奶團」剪紙課程
社區合唱團正在排練
社區還培育成立了合唱團、書畫協會、民樂隊、詩社等文化社團,其中小區合唱團成功舉辦了大陸第一個社區團體專場音樂會,並代表廣東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了國際中老年合唱藝術節;集郵協會也贏得了「廣東省首批集郵示範社區」稱號。書畫展、剪紙展、攝影展、集郵展等展覽更是逢年過節都會舉辦,累計展出各類作品破萬件。「社團的老師的費用都是由社區承擔,也有些老師是社區居民志願教學。」肖蘭說。
社區榮獲的獎盃
四季花城的「溫度」更是離不開「護花使者」和「夕陽紅」力量。目前社區志願者人數已達2463名,佔社區總人口15%,每10個人就有1個人做義工。離退休黨員幹部更是帶頭參與志願服務,平均每人每年志願服務近300小時。肖蘭表示,離退休黨員是社區的一筆寶貴資源和財富,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可以增強社區黨委凝聚力,傳播正能量,提高社區的綜合治理能力。
良性的互動與學習,也給社區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我們也在學習臺灣、香港在社區方面比較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肖蘭告訴記者,花城社區的臺灣的慈濟常年都會來花城社區的環保驛站開展環保活動,在這裡他們可以做一些收集和展品等,也會引進海外知名專家進社區講課,普及一些相關的知識。
大陸行媒體團正在觀看四季花城社區宣傳片
都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個學校。「每個細胞都健康了,那麼這個社區、這個社會就和諧了。」肖蘭說。
冬日下,四季花城的「溫度」也溫暖了兩岸媒體人,期待「細胞健康行動」走進每一個社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