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卡姆吸毒被捕#上了微博熱搜,一時間引起大家的熱議。
一個年紀輕輕的95後、一個事業剛剛起步的脫口秀演員,怎麼就染上了毒癮?
你以為95後吸毒,已經很年輕化了,其實並不是。
犯罪分子早已將骯髒的雙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而毒品,好像不再只是成人世界中的「遊戲」。
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中,出現多起青少年吸毒案件。
小勝(化名)出生於1999年,曾於2018年給女朋友慶生時,教唆同行的張某、林某等十餘名未成年人吸食氯胺酮,也就是俗稱K粉的東西。
2018年,浙江杭州警方破獲一起LSD新型毒品案,而這批販賣者是一群00後。
我們天然會降低對未成年的警惕度:「他還是孩子,能幹什麼壞事?」
但事實卻是:「郵票」販毒的中堅力量,恰恰就是這群看起來天真爛漫的孩子。
而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吸毒的孩子,打著同學、朋友的「幌子」向無數的孩子販毒。
學生與學生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安全警惕性本就比較低,利用同學關係傳播隱蔽且不易察覺,傳播速度何等之快?
而這種新型毒品的「外衣」,就像是街邊小攤上的「卡通貼紙」,也很貼合孩子們的喜好。
它俗稱「郵票」,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無色無味,毒性極強。
還有下面這種指甲蓋大的小紙片,被密封裝在塑膠袋內,看上去就像是一張張郵票。
只需100微克(相當於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讓人在視覺、聽覺和記憶上,產生幻覺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
而這樣披著「兒童遊戲」「兒童零食」外衣的毒品,還有很多很多。
◆ 偽裝成「跳跳糖」
前幾天,菌菌還在小賣部買了一小包,回憶了一把童年。
吃到嘴裡,噼裡啪啦的跳躍感,相信沒幾個孩子能抵擋住好吃又好玩的誘惑。
然後.......很多不法分子就盯上了這樣的「包裝」!
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衝即飲。
不僅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不發生變化,甚至口感都和跳跳糖相似。
服用後的致幻效果很強,喝一次,兩天大腦都處於一種興奮狀態。
◆ 偽裝成「巧克力」
雖然包裝粗糙簡陋,包裝上沒有任何品牌。
但這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摻製成的巧克力。
這種「巧克力」中含有四氫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過量會損傷身體,手腳顫抖、心跳加快、頭腦昏覺、反應遲鈍、短期失憶。
如果長期吸食,後果會更加嚴重!
◆ 偽裝成「糖片」
這種「糖果」,色彩鮮豔、包裝花哨,而這樣的外表下,真實身份卻是搖頭丸。
◆ 偽裝成「可樂」
可樂俗稱肥宅水,偽裝成可樂的「可樂」卻是吸毒者的「肥宅水」。
「可樂」是一種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
外包裝跟普通可樂沒區別,喝完就會產生幻覺,全身高熱發狂。
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對人體危害也更大。
◆ 偽裝成「奶茶」
以粉末狀為主,與正常的咖啡、奶茶相似。
分別用咖啡袋、茶葉袋包裝,僅用開水調和即可食用,是一種把各種合成毒品混合在一起的混合類毒品。
不經過化學檢驗,很難發現與真奶茶的區別。
除了這些零食,還有香菸、小樹枝、上面出現過的「郵票」,都是新型毒品的新型包裝。
即使是成年人都很難一眼辨認出來,更不要說孩子們了。
而沒有經濟來源的未成年人,一旦染上成癮,沒錢買毒品,就不得不被迫參與販毒。
而戒毒?往往都是天方夜譚。
毒品和網絡、美食對人的誘惑不同,毒品改變的是人體的生理結構。
簡單說就是大腦的很多功能,是由神經細胞相互傳導實現,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神經遞質。
而幾乎所有的毒品,都是神經遞質。
(圖為神經遞質傳遞過程)
當吸食毒品時,它就會替代大腦中的常規遞質,給吸食者帶來同樣的感受。
但這會帶來兩個後果:
一是造成感受器的數量減少,使得之後達到同等愉悅的效果需要更多的「神經遞質」。
二是大量「神經遞質」由外部獲得,所以大腦減少了內部產生的神經遞質,如果沒有毒品,人無法感受到足夠的快樂。
由於毒品從根本上對神經系統造成了結構性改變,戒毒自然就成了天方夜譚。
《隱秘的角落》中,嚴良的父親不就是鮮活的例子嗎?
家破人亡、不得不把孩子送往福利院,精神錯亂下只記得兒子很愛吃梨而不識眼前人,這不就是一場「人間悲劇」嗎?
當毒品不再是成年人世界中的「遊戲」。
越來越多的未成年、越來越小的吸毒者、越來越年輕的販毒者,這不得不讓我們提高警惕!
這不是恐慌、也不是恐嚇,而是赤裸裸的現實!
家長們,一定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 拒絕陌生人:陌生人給的任何物品都不要嘗試,一律拒絕。
● 這些場所與環境不去:酒吧、迪廳、KTV,是第三代毒品交易的高頻場所,能不去儘量不去。
在外吃飯,除了跟家人,如果中間離場上廁所,回來後飲料要更換,防止被人下藥。
● 當心身邊的這些人:00後的毒販,不會是電影中兇神惡煞的黑幫老大。
但大多數不愛學習、混跡網吧、抽菸喝酒喜歡挑事兒的,一定要遠離。
並且一定要提防他們遞出來的任何物品。
● 捂住自己的好奇心:很多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因為想嘗試飛入雲霄的感覺,但這也恰恰是罪惡的開端。
在看《隱秘的角落》時,我一直在想,我們一直是不是都太低估了孩子?
毒販們,利用孩子吸毒與販毒。
而我們還以為他們懵懂不知,有時候,真正的險惡,值得告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