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
因為,這"安眠藥"竟然是新型毒品!
11月初,江蘇常州公安局蘭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他一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代購一款日本的"安眠藥",並且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
經警方一查,發現這種所謂的「安眠藥」竟是毒品。
01
這種第三代毒品
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民警介紹
這種藥俗稱"藍精靈",是受國家管制的新型毒品,和酒一起服用會有輕微的致幻效果,也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其主要成分為「氟硝西泮」,屬於國家規定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
「藍精靈」是屬於新精神活性物質。新精神活性物質也被稱為「第三代毒品」。(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麻、古柯鹼等傳統毒品,第二代毒品指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策劃藥」或「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
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以中樞興奮和致幻作用為主,因此,濫用後急性中毒情況下主要表現為發生不可控制的興奮、易激惹、衝動、性亂行為,並由此導致性病、愛滋病、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的感染傳播。
少量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質,人會出現心動加速、血壓升高、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狀。
大量吸食後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應,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經過調查,民警將販賣這款藥的女子王某抓獲。而直到此時,王某也才知道,自己賣的竟然是毒品。
根據王某的線索,警方很快抓獲了王某的上線供貨商。目前,王某及上線供貨商都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除了偽裝成「藥品」,這些第三代毒品偽裝成了很多人眼中的 「零食」,披上華麗「外衣」的他們,將魔爪伸向了更多老人和青少年甚至兒童。
02
各種偽裝了的新型毒品
讓人防不勝防!
偽裝的高級伎倆,就是把樹葉藏在森林之中。
日常生活中,零食、飲料、紙片兒隨處可見,看著毫不起眼,也讓人不會生出警惕之心。
所以,毒品尤其喜歡偽裝成零食、飲料。
1、「小熊餅乾」
今年4月,安徽銅陵民警在辦理一起案件時,違法嫌疑人隨身攜帶的一塊「小熊餅乾」引起了辦案民警的注意,其包裝異於市場銷售的小熊曲奇餅乾,隨後民警將其送往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進行檢驗。
經過檢驗,這塊「小熊餅乾」被確認為新型毒品,是將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製成可愛的曲奇餅乾模樣,犯罪分子以此躲避公安盤查,方便運輸、售賣,讓人防不勝防。
2、「蛋黃派」
這是今年2月廣東深圳鐵路警方查獲的毒品,其外殼是蛋黃派,小包裝之中則隱藏著「奶茶」毒品。
但「奶茶」,更經常被偽裝成奶茶!
這類毒品外形與真正的奶茶極度相似,遇水即溶,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會發生改變,甚至香味都相似。
此類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時間較長。作用與K粉、冰毒相似,使人極度亢奮,容易上癮。
3、「保時捷飲料」
保時捷推出飲料了?
金燦燦的瓶身,大大的「porsche」字母,還有標誌性的LOGO。這樣一瓶20ml的「保時捷」飲料,售價2800元。但你要是喝了,那就中招了!
這類經過偽裝的新型毒品,有了奢侈品牌的加持,常會被人追捧。
但它會讓人產生致幻、衝動、興奮,可以直接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飲用之後還極易引發性犯罪或者暴力犯罪。
相似的,還有這種「可樂」!
4、「跳跳糖」
跳跳糖是90後的記憶,但我們今天說的「跳跳糖」是一種毒品。
「跳跳糖」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會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5、「郵票」
今年10月,浙江杭州警方抓獲涉嫌販毒人員,但只搜到8張可疑紙片。
經鑑定,紙片裡含有新型毒品LSD(俗稱「郵票」)。
「郵票」無味,可放入食物飲料口服,它幾乎是比指甲蓋還小的小紙片,有的甚至呈半透明狀,而大小還沒一粒玉米大↓↓↓↓↓↓
這種毒品毒性極強,一般是搖頭丸的3倍;幾微克就足以讓人產生幻覺,使用後通常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嚴重的會產生輕生念頭,甚至曾有人服食後跳樓自殺。
令人痛心的是,這批販賣LSD的都是一群00後,有的甚至還是在校大學生。
03
毒品猛於虎,請遠離!
可以有好奇心,可以追求酷炫,去蹦迪、趴體,去玩樂和狂歡,但永遠記得,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嘗試毒品。
1、不要輕易嘗鮮
警惕包裝稀奇的食物或飲料。正常的飲料會在外包裝上標識廠家、日期、成分表等信息。
而偽裝成飲品的毒品往往會忽略這些細節。新型毒品一直在更新換代,對不熟悉的、包裝稀奇的酒類、飲料、零食,最好別喝。
2、不要吃喝陌生人提供的東西
陌生人送的、已開罐的酒水不喝,免費送的東西不要吃。
很多人會以免費提供毒品的方式誘惑不吸毒的人,等你上癮之後再和你交易。
3、娛樂場所,這些話別信
「不是毒品,這是合法的」「吃了不會上癮」「可以減肥,可以止痛」……這些話不要相信。
那些慫恿你試試的人,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讓你放鬆警惕,但這也掩蓋不了毒品損害身體、毀容、致病甚至致命的真相。
總之,不要嘗試,加強防範,不要誤食誤用,更不要為陌生人攜帶、傳遞可疑物品!
本文來源:江蘇新聞、央視新聞、新華社等
編輯:懶懶
圖片來源:江蘇新聞、央視新聞、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