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6日訊(記者 梁湘茂 通訊員 高翔)新大小如冰糖的冰毒麻古灼燒有濃鬱的香氣,形狀似食鹽的K粉原是獸用麻醉劑,大麻捲入紙菸作「喇叭筒」才能吸食,「搖頭丸」五顏六色似糖丸……鴉片、嗎啡、海洛因、大麻脂、杜冷丁等10餘種傳統和新型毒品樣本裝在一個長條形木箱裡用於各地戒毒宣教。4月9日,記者在長沙市長橋強制隔離戒毒所採訪了該所教育科民警、定王臺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站長劉慧,聽他介紹毒品的品類、性狀及帶給個人、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
自殺者放棄的是生命,
吸毒者放棄的是生命的意義
近日,長沙縣泉塘中學黨支部組織學校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前往長沙市長橋強制隔離戒毒所開展黨員警示教育活動。
「我們為什麼聯合組織這種活動,就在於許多老師沒有見過真實的毒品。為什麼沒有見過,因為毒品不在『正常陽光』下出現。教職員工只有認識毒品的習性與危害性,才能教育好學生。」劉慧表示。
他介紹,接觸毒品的人往往是人生之路先走偏,一般吸毒者都是在心理出現了問題後開始偏離正常生活軌跡的。比如,青春期學生家庭離異,輟學上網、混社會,沒人管,空虛無聊,感知不到生命的意義,於是開始自我放棄,放縱、打架、賭博、犯罪甚至吸毒都會慢慢發生。其實,吸毒者是怕死的,他們沒有放棄生命,但放棄了生命的意義。
他表示,要戒除毒癮需要了解正確的步驟,即三步:身體急性脫毒、解決心理問題、恢復正常生活軌道,少了哪一步都效果不穩定。
毒品五花八門,學會認真辨識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世界毒品的蔓延已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約有2億人在使用毒品,每年全球因濫用毒品致死的人數達20萬。2018年我國登記吸毒人員269萬名,濫用合成毒品人員比例60.5%。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數據顯示:青少年吸毒接觸K粉的大多在13歲,接觸冰毒的大多在15歲。湖南最小的僅8歲。
什麼是毒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通俗地講,一切列入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目前已知毒品已達1000多種,以下介紹幾種常見毒品,幫助大家辨別及提高警惕。
冰毒 學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種無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結晶體,形似冰,故俗稱「冰毒」。吸食後會面部發紅、發熱、出汗、心跳增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壓升高(有時可導致顱內出血)、精神亢奮。「冰毒」一次吸食就可成癮,長期使用會導致大腦嚴重受損,會出現狂燥、自殺和自毀等暴力傾向。
麻古 系泰語的音譯,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種加工後的冰毒片劑,外觀與搖頭丸相似,具有很強的成癮性。服用後會使人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極度興奮,能大量耗盡人的體力和免疫功能。長期服用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心臟、腎和肝,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公安部檢驗報告顯示:「麻古」毒品均為圓形、片劑,黃連素藥片大小,呈玫瑰紅、橘紅、蘋果綠等色,上面印有「R」「WY」「66」「888」等標記。
冰毒(麻古)含雜質,具有腐蝕性,吸毒者必須通過「冰壺」過濾雜質,用特製打火機或自製的酒精燈、錫紙吸食,這就是黑話裡的「溜冰」「溜豬肉」。冰毒(麻古)不可能減肥、美容,更不能助性。
K粉 即「氯胺酮」,靜脈全麻藥,有時也可用作獸用麻醉藥。白色結晶粉末,無臭,易溶於水,通常在娛樂場所濫用。會導致神經中毒反應、精神分裂症狀,出現幻聽、幻覺、幻視等,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長期吸食K粉還會導致尿頻、尿痛、尿不盡。有一個女性吸食K粉戒了一年,依然要使用尿不溼,因為K粉刺激,讓膀胱括約肌只有正常人的1/3,留不住尿;此外,吸食K粉後,尿液裡會有結晶,在排尿時會刺激尿道,造成疼痛。
大麻 以大麻植株為原料製作的毒品,有大麻煙、大麻樹脂、大麻油等,吸食會致幻,擁有精神藥物作用,會造成短時記憶能力的下降,口乾,運動能力受損,紅眼,多疑或焦慮症狀等,長期吸食會導致性格變異、抑鬱,影響人體健康,被稱為誘導性毒品。一般是做成捲菸「喇叭筒」,常出現於酒吧KTV,在西方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有濫用趨勢。
此外,還有一些偽裝性很強的新型毒品,如開心水、神仙水、恰特草、奶茶、跳跳糖、浴鹽、吹氣球(笑氣)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笑氣有年輕人濫用趨勢,「笑氣」又稱一氧化二氮,具有輕微的麻醉性,能夠讓人不斷地發笑,一般用於牙科手術和奶油發泡。早年在英國學生中開始流行濫用,長期吸「笑氣」會引發呼吸困難、胸悶、咳嗽,情緒焦慮、抽搐、意識不清及神經系統損傷,而且會導致維生素B12大量流失,嚴重者會出現下肢癱瘓。